第44章 秀色须待十年培(14)
推荐阅读:我的帝国无双、明天下、唐枭、乘龙佳婿、长宁帝军、医妃惊世、盛唐风华、逍遥游、银狐、续南明
武林小说网 www.wltxt.com,最快更新宰执天下最新章节!
【发现越写越慢,又只有一更。不能这样了,中午补一更回来。】
清晨,天色未明,韩冈便已经动身离家。
清晨的空气中没有太多的清爽感,反而弥漫着一股烟灰的味道。
若是有一场畅快的清风吹来,感觉还会好些。可连着几日无风无雨,这空气是一日坏过一日。
韩冈清楚,只要城外的炼铁炉、炼焦炉一日不停,这开封城中的空气就一日不净。
随着重工业在京城附近的发展,开封的环境质量是越来越差了。天空灰蒙蒙的日子一日多过一日,使得口罩在京城中越来越普及。
由于河道流入宫城,过去曾经是宫中水源的金水河,至今尚幸没有被污染。可上游有大量水力锻锤的汴河,进入城中的河水都褐色的。
韩冈至今都感到有些吃惊,汴水在这么短的时间内就从土黄色变成现在的颜色,京城的军民却能在同样短暂的时间里飞快的适应下来。
他之前曾经预计过,军民之中对越来越糟的环境必然会有所怨言,成为御史们攻击自己的工具。
这样他就能顺势提议将京城附近的铁场给迁移出去,迁移到煤铁都丰富的矿区去。可是至今为止,御史们都无心这样的小事,偶尔才会有一两封弹章,然后进了宫中,就再也没有声息。
这里面也有韩冈的功劳就是了。风车和畜力带动的深井取水,让东京军民的日常饮食不受污水的干扰。而且由于厚生司的宣传,就是浆洗衣物,也不会像其他地方一样直接在肮脏的河水中捶打。平时产生的污物,更是直接装车运走,不会直接倒进河中。
饮食能保证最基本的安全,其他也就算不上什么了。至于空气的问题,只要钢铁还是被视为国家强盛的标志,只要朝廷还是觉得京城必须要有能压倒外路的钢铁产量,那么京城的环境问题就不会有解决的余地。
这是文明进步的副产物,韩冈对此也无能为力。至少他不能主动将环境破坏的坏处明着说出来,否则必然会给敌人所利用。也只能先等着了,等着朝廷中有人站出来说要解决这个问题。
这事不知要到几年之后。韩冈很快就放到一边。就是将重工业都远远迁走,只要京城百姓还是用石炭来取暖做饭,还是很难改变恶化下去的空气质量。石炭用得多的城市都有这个问题,陕西的延州最有名的就是冬雾——一到冬天,家家用石炭取暖,城中上下一片炭黑。在延州做过官的官员,回来后提到这个问题的不在少数,只不过多是当成轶事来说,好像都没有保护环境之类的想法。
经过了御街,抵达宣德门。
要上朝的官员们陆陆续续都到了,宣德门前的广场渐渐为人马所填满。御史台的人还没凑齐,不过与武班的阁门使一起镇压百官已经足够了。
有他们盯着,官员和亲随纵是多达千数,又有坐骑过千,发出来的声音,也比不上此时的一条普通街道。
韩冈跟蔡确、章惇等先后到来的宰辅打过招呼,韩绛、曾布也渐渐都到了,只是不见吕惠卿。
难道是忘了时间?
心中狐疑的不止韩冈一人,好些官员都在寻找吕惠卿的踪影。
今天是吕惠卿回京后初上殿,而且接下来的几天,能不能再次上殿希望十分渺茫,如果想要改变被发配河北的命运,今天就肯定会有所动作。
号炮声响,皇城城门缓缓开启。
号炮已经成了每天都要出现的惯例,一开始文武百官都有些不习惯,但时间长了,就是官员们所骑乘的马匹,也都不在乎这样的声音了。
看到这些马,韩冈就想着怎么将军中的战马也都历练一下,那些战马,迟早都要经受住火炮的考验,早一点比晚一点要好。
韩绛、蔡确骑马进宣德门,这是宰相的权力。韩冈进门前听到身后的动静,回头看时,却见吕惠卿这时才慢悠悠的赶过来。
垂拱殿上,群臣毕集。朝会还是按照正常的流程来进行。
吕惠卿作为诣阙的重臣,第一个上殿来。在大殿的中心,叩拜如仪。
“吕卿在陕西劳苦功高,灵武故地也多亏有吕卿在才得收回。如今又要劳烦吕卿为朝廷镇守北门了。”
向皇后也担心着吕惠卿这一回会弄出什么花样来,并不希望好不容易才安稳下来的朝堂再起波澜,一口就咬死了让他去镇守大名府。
“殿下之赞,臣愧不敢当,此乃臣份内之任。臣今日受诏守北京,亦当如在陕西,不使陛下与殿下为大名而忧。”吕惠卿低头,并没有如其他人猜测的那样,拿着功劳簿,为自己不能留京而叫屈。
“得吕卿之言,吾和天子当可高枕无忧了。”
吕惠卿再拜,“臣离京日久,明日又当北行。臣请今日入宫叩问上皇圣安,还望殿下准许。”
吕惠卿说是离京日久,其实连一任都没任满,去了长安不久,便是天子发病,然后对辽开战。只是事情多,看着时间长了。在向皇后的感觉中,也是觉得这一年来,实在是发生了太多的事。冬天还远得很,但总觉得好像已经过了十年一般。
“吕卿出外的时间是不短了。吾素知上皇甚是看重吕卿你。既然你有这番心思,等散朝后,可随当值宰执入内叩问圣安。”
“谢殿下。”吕惠卿又拜倒行礼,然后起身,道:“已经十三年了。”
“嗯?”向皇后惊讶的看着吕惠卿,难道这位吕宣徽突然之间不会算算术了吗?
几位宰辅都皱起眉来,吕惠卿似乎不对劲了。韩冈则精神一震,终于是要有动作了?
只见吕惠卿道:“当年议论西方军事,上皇每每为灵武沦陷于贼手为恨。曾经几番降诏,命臣可直言时弊,更易旧法,以佐西北军事,可复灵武之仇。”
向皇后觉得吕惠卿好象是偏题了,这都说到哪里去了。但吕惠卿现在说的是太上皇赵顼的事,却也不方便打断。
赵煦听得却很专心,这是他父皇当年的故事。
“昔年手诏,臣昨日翻看,连纸页都黄了,但墨迹却历久如新。笔笔皆是上皇意欲振奋皇宋之意。如今十三年过去了,臣在外幸得三军用命,内又有太上皇后看顾,方得收复了灵武故地,终可报上皇厚恩之万一,也算全了上皇当年之夙愿。”
吕惠卿缓缓地说着,音声渐至哽咽,殿堂内寂静无声,无不是惊得呆了。
蔡确的脸色先红又青,太上皇还没死呢!嚎什么丧?!
但所有人都将帝位更迭当成一桩喜事的时候,吕惠卿却在为赵顼而感怀流泪,这样的差别,不可能不在朝臣和天子心中留下深刻的一笔。
尽管同样是为了在小皇帝的心中留个记号,但身份不同,地位不同,功绩也不同,吕惠卿也就选择了一条与蔡京截然不同的路。
吕惠卿不仅仅是为了给小皇帝留下一个深刻的印象。更是确立了自己纯臣和忠臣的形象。
有他这番精彩演出,蔡确倒被衬得如同是个奸佞。
吕惠卿的功劳,与韩冈、郭逵并立。郭逵不论,两个有大功于国的帅臣,都被请出了西府,做了宣徽使。外界很难知道其中内情,为韩冈和吕惠卿叫屈的声音还是有不少的。
之前蔡京被东京市民群起攻之,就有一部分原因是为韩冈的待遇抱屈。在大部分开封百姓眼中,朝廷本来就已经是赏罚不公了,奸人还要咄咄逼人,不肯罢休,硬是要治韩冈于死地,不嫌太过分吗?
为了这件事,骂到蔡确头上的有很多——谁让他是蔡京的亲戚兼后台——只是畏惧他宰相的身份,没人敢去他家门前丢石头。
今天吕惠卿在殿上又是哭了一场,蔡确的名声可就是要烂到家了。奸相的头衔稳稳的落在他头上。
难得在夏竦之后,终于出了一个公认的奸相。就是王安石在变法最困难的时候,也没有被世人认为是奸相。吕夷简被骂得虽多,可终究还是没有太过分。只有夏竦,在他死后,朝廷公议他的赠谥,原本要谥为文正,刘敞道:‘世谓竦奸邪,而谥为正,不可。’最后改谥文庄。以蔡确现在的名声,恐怕日后,他的谥号多半会是文庄。
也难怪蔡确会有这么难看的表情,任谁发现自己的名声烂到了家,当面还有人又将自己往臭水坑里踩,心情能好就有鬼了。
韩冈犹有余暇的关注着两府宰臣的表情,蔡确且不论,曾布脸上的表情尤其精彩,却让人捉摸不透。感觉像是后悔,却又让人想不通是什么原因。
曾布的确是在后悔。
他没想到吕惠卿能够无耻到这样的地步?简直是目瞪口呆。事前的预计,在吕惠卿的现场表演面前,显得是那么的可笑。
换做是他曾布在吕惠卿的情况下,也只是当着朝臣的面,请求面见上皇,然后回头在太上皇后和天子面前,回忆几句当年上皇治国时的艰难困苦。这样也就差不多了。做大臣得有大臣的规范,举止得内敛,喜怒上面就能算是轻佻了,何论哭笑?哪里就能这么当着群臣的面给哭出来?!这未免太夸张了!
曾布的心中一阵后悔,早知道吕惠卿会这么做,他昨天就该早一步在太上皇后和天子那边埋个钉子。就算没有全中,但只要擦点边,就能让吕惠卿的演出成为笑料。
向皇后也愣住了。
她还没见识过宰辅重臣当着群臣百官的面哭出来的,愤怒、吵闹倒是见得多了。
就这么愣愣的看着吕惠卿收泪归班。
这到底是怎么回事?
【发现越写越慢,又只有一更。不能这样了,中午补一更回来。】
清晨,天色未明,韩冈便已经动身离家。
清晨的空气中没有太多的清爽感,反而弥漫着一股烟灰的味道。
若是有一场畅快的清风吹来,感觉还会好些。可连着几日无风无雨,这空气是一日坏过一日。
韩冈清楚,只要城外的炼铁炉、炼焦炉一日不停,这开封城中的空气就一日不净。
随着重工业在京城附近的发展,开封的环境质量是越来越差了。天空灰蒙蒙的日子一日多过一日,使得口罩在京城中越来越普及。
由于河道流入宫城,过去曾经是宫中水源的金水河,至今尚幸没有被污染。可上游有大量水力锻锤的汴河,进入城中的河水都褐色的。
韩冈至今都感到有些吃惊,汴水在这么短的时间内就从土黄色变成现在的颜色,京城的军民却能在同样短暂的时间里飞快的适应下来。
他之前曾经预计过,军民之中对越来越糟的环境必然会有所怨言,成为御史们攻击自己的工具。
这样他就能顺势提议将京城附近的铁场给迁移出去,迁移到煤铁都丰富的矿区去。可是至今为止,御史们都无心这样的小事,偶尔才会有一两封弹章,然后进了宫中,就再也没有声息。
这里面也有韩冈的功劳就是了。风车和畜力带动的深井取水,让东京军民的日常饮食不受污水的干扰。而且由于厚生司的宣传,就是浆洗衣物,也不会像其他地方一样直接在肮脏的河水中捶打。平时产生的污物,更是直接装车运走,不会直接倒进河中。
饮食能保证最基本的安全,其他也就算不上什么了。至于空气的问题,只要钢铁还是被视为国家强盛的标志,只要朝廷还是觉得京城必须要有能压倒外路的钢铁产量,那么京城的环境问题就不会有解决的余地。
这是文明进步的副产物,韩冈对此也无能为力。至少他不能主动将环境破坏的坏处明着说出来,否则必然会给敌人所利用。也只能先等着了,等着朝廷中有人站出来说要解决这个问题。
这事不知要到几年之后。韩冈很快就放到一边。就是将重工业都远远迁走,只要京城百姓还是用石炭来取暖做饭,还是很难改变恶化下去的空气质量。石炭用得多的城市都有这个问题,陕西的延州最有名的就是冬雾——一到冬天,家家用石炭取暖,城中上下一片炭黑。在延州做过官的官员,回来后提到这个问题的不在少数,只不过多是当成轶事来说,好像都没有保护环境之类的想法。
经过了御街,抵达宣德门。
要上朝的官员们陆陆续续都到了,宣德门前的广场渐渐为人马所填满。御史台的人还没凑齐,不过与武班的阁门使一起镇压百官已经足够了。
有他们盯着,官员和亲随纵是多达千数,又有坐骑过千,发出来的声音,也比不上此时的一条普通街道。
韩冈跟蔡确、章惇等先后到来的宰辅打过招呼,韩绛、曾布也渐渐都到了,只是不见吕惠卿。
难道是忘了时间?
心中狐疑的不止韩冈一人,好些官员都在寻找吕惠卿的踪影。
今天是吕惠卿回京后初上殿,而且接下来的几天,能不能再次上殿希望十分渺茫,如果想要改变被发配河北的命运,今天就肯定会有所动作。
号炮声响,皇城城门缓缓开启。
号炮已经成了每天都要出现的惯例,一开始文武百官都有些不习惯,但时间长了,就是官员们所骑乘的马匹,也都不在乎这样的声音了。
看到这些马,韩冈就想着怎么将军中的战马也都历练一下,那些战马,迟早都要经受住火炮的考验,早一点比晚一点要好。
韩绛、蔡确骑马进宣德门,这是宰相的权力。韩冈进门前听到身后的动静,回头看时,却见吕惠卿这时才慢悠悠的赶过来。
垂拱殿上,群臣毕集。朝会还是按照正常的流程来进行。
吕惠卿作为诣阙的重臣,第一个上殿来。在大殿的中心,叩拜如仪。
“吕卿在陕西劳苦功高,灵武故地也多亏有吕卿在才得收回。如今又要劳烦吕卿为朝廷镇守北门了。”
向皇后也担心着吕惠卿这一回会弄出什么花样来,并不希望好不容易才安稳下来的朝堂再起波澜,一口就咬死了让他去镇守大名府。
“殿下之赞,臣愧不敢当,此乃臣份内之任。臣今日受诏守北京,亦当如在陕西,不使陛下与殿下为大名而忧。”吕惠卿低头,并没有如其他人猜测的那样,拿着功劳簿,为自己不能留京而叫屈。
“得吕卿之言,吾和天子当可高枕无忧了。”
吕惠卿再拜,“臣离京日久,明日又当北行。臣请今日入宫叩问上皇圣安,还望殿下准许。”
吕惠卿说是离京日久,其实连一任都没任满,去了长安不久,便是天子发病,然后对辽开战。只是事情多,看着时间长了。在向皇后的感觉中,也是觉得这一年来,实在是发生了太多的事。冬天还远得很,但总觉得好像已经过了十年一般。
“吕卿出外的时间是不短了。吾素知上皇甚是看重吕卿你。既然你有这番心思,等散朝后,可随当值宰执入内叩问圣安。”
“谢殿下。”吕惠卿又拜倒行礼,然后起身,道:“已经十三年了。”
“嗯?”向皇后惊讶的看着吕惠卿,难道这位吕宣徽突然之间不会算算术了吗?
几位宰辅都皱起眉来,吕惠卿似乎不对劲了。韩冈则精神一震,终于是要有动作了?
只见吕惠卿道:“当年议论西方军事,上皇每每为灵武沦陷于贼手为恨。曾经几番降诏,命臣可直言时弊,更易旧法,以佐西北军事,可复灵武之仇。”
向皇后觉得吕惠卿好象是偏题了,这都说到哪里去了。但吕惠卿现在说的是太上皇赵顼的事,却也不方便打断。
赵煦听得却很专心,这是他父皇当年的故事。
“昔年手诏,臣昨日翻看,连纸页都黄了,但墨迹却历久如新。笔笔皆是上皇意欲振奋皇宋之意。如今十三年过去了,臣在外幸得三军用命,内又有太上皇后看顾,方得收复了灵武故地,终可报上皇厚恩之万一,也算全了上皇当年之夙愿。”
吕惠卿缓缓地说着,音声渐至哽咽,殿堂内寂静无声,无不是惊得呆了。
蔡确的脸色先红又青,太上皇还没死呢!嚎什么丧?!
但所有人都将帝位更迭当成一桩喜事的时候,吕惠卿却在为赵顼而感怀流泪,这样的差别,不可能不在朝臣和天子心中留下深刻的一笔。
尽管同样是为了在小皇帝的心中留个记号,但身份不同,地位不同,功绩也不同,吕惠卿也就选择了一条与蔡京截然不同的路。
吕惠卿不仅仅是为了给小皇帝留下一个深刻的印象。更是确立了自己纯臣和忠臣的形象。
有他这番精彩演出,蔡确倒被衬得如同是个奸佞。
吕惠卿的功劳,与韩冈、郭逵并立。郭逵不论,两个有大功于国的帅臣,都被请出了西府,做了宣徽使。外界很难知道其中内情,为韩冈和吕惠卿叫屈的声音还是有不少的。
之前蔡京被东京市民群起攻之,就有一部分原因是为韩冈的待遇抱屈。在大部分开封百姓眼中,朝廷本来就已经是赏罚不公了,奸人还要咄咄逼人,不肯罢休,硬是要治韩冈于死地,不嫌太过分吗?
为了这件事,骂到蔡确头上的有很多——谁让他是蔡京的亲戚兼后台——只是畏惧他宰相的身份,没人敢去他家门前丢石头。
今天吕惠卿在殿上又是哭了一场,蔡确的名声可就是要烂到家了。奸相的头衔稳稳的落在他头上。
难得在夏竦之后,终于出了一个公认的奸相。就是王安石在变法最困难的时候,也没有被世人认为是奸相。吕夷简被骂得虽多,可终究还是没有太过分。只有夏竦,在他死后,朝廷公议他的赠谥,原本要谥为文正,刘敞道:‘世谓竦奸邪,而谥为正,不可。’最后改谥文庄。以蔡确现在的名声,恐怕日后,他的谥号多半会是文庄。
也难怪蔡确会有这么难看的表情,任谁发现自己的名声烂到了家,当面还有人又将自己往臭水坑里踩,心情能好就有鬼了。
韩冈犹有余暇的关注着两府宰臣的表情,蔡确且不论,曾布脸上的表情尤其精彩,却让人捉摸不透。感觉像是后悔,却又让人想不通是什么原因。
曾布的确是在后悔。
他没想到吕惠卿能够无耻到这样的地步?简直是目瞪口呆。事前的预计,在吕惠卿的现场表演面前,显得是那么的可笑。
换做是他曾布在吕惠卿的情况下,也只是当着朝臣的面,请求面见上皇,然后回头在太上皇后和天子面前,回忆几句当年上皇治国时的艰难困苦。这样也就差不多了。做大臣得有大臣的规范,举止得内敛,喜怒上面就能算是轻佻了,何论哭笑?哪里就能这么当着群臣的面给哭出来?!这未免太夸张了!
曾布的心中一阵后悔,早知道吕惠卿会这么做,他昨天就该早一步在太上皇后和天子那边埋个钉子。就算没有全中,但只要擦点边,就能让吕惠卿的演出成为笑料。
向皇后也愣住了。
她还没见识过宰辅重臣当着群臣百官的面哭出来的,愤怒、吵闹倒是见得多了。
就这么愣愣的看着吕惠卿收泪归班。
这到底是怎么回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