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十红论:探春(二)
推荐阅读:我的帝国无双、明天下、唐枭、乘龙佳婿、长宁帝军、医妃惊世、盛唐风华、逍遥游、银狐、续南明
武林小说网 www.wltxt.com,最快更新诛红与八十红论最新章节!
天才壹秒記住『愛♂去÷小?說→網』,為您提供精彩小說閱讀。
八十红论:探春(二)
在脂砚斋的批语里面多处有对曹雪芹写书手法的描述,例如第二十七回回末有“《石头记》用截法、岔法、突然法、伏线法、由近渐远法、将繁改简法、重作轻抹法、虚敲实应法种种诸法,总在人意料之外,且不曾见一丝牵强,所谓‘信手拈来无不是’是也”。曹雪芹精善书画,脂砚斋就告诉大家曹雪芹以书作画的写书笔法,这确实是一种读书趣味。常见的就是隐现真假了。
在书中关于贾府改革应该有隐现两次。隐没的是凤姐在第五十三回除夕宴左右的筹划,显现的是第五十六回“敏探春兴利除宿弊”。不论是世家还是商业机构在经济上隐现危机时的应对措施往往都是开源节流。探春的方法同样如此,而凤姐的想法可能就广泛一些涉及贾府整体变动,因为利益牵扯交流之下被贾母否决了。家族性经济危机是牵连物性的,这里面可以对比一下。第三十九回刘姥姥说:“这样螃蟹,今年就值五分一斤。十斤五钱,五五二两五,三五一十五,再搭上酒菜,一共倒有二十多两银子。阿弥陀佛!这一顿的钱够我们庄家人过一年了。”这是饮食上的对比。第七十八回晴雯逝后“剩的衣履簪环,约有三四百金之数,他兄嫂自收了为后日之计”,第七十二回凤姐拿出去两个“与宫中之物不离上下”金项圈暂时押了四百两银子。这是用物对比。“物”从社会事物上看有人觉得稀罕稀少稀缺,有人则不以为是。第五十七回邢岫烟订与薛蝌,探春仗义送了碧玉珮作贺,这种百金计的物事对于宝钗就是“这些没有用的东西,只怕还有一箱子”,宝钗自己有、邢岫烟将来也会有。所以,第二十八回宝玉为黛玉求王夫人配药或许是难事,对于薛蟠就没有什么了。而王夫人、凤姐谋求“金玉良缘”是有原因的,作为对等则是以薛蟠谋求黛玉。但古代有一个名篇是《触龙说赵太后》,在《红楼梦》第三十三回是因为宝玉挨打情节反转贾母反叱没有口舌的贾政,若是真正将黛玉许配反差巨大的薛蟠,以薛蟠的文识又还没有显示出第六十六回“冷二郎一冷入空门”后的“真性情”,恐怕贾母真会如赵太后所说“老妇必唾其面”。书中确实提供着这种可能性,如同第二十八回“薛宝钗羞笼红麝串”宝玉见“宝钗生的肌肤丰泽……雪白一段酥臂,不觉动了羡慕之心”,第二十五回“魇魔法姊弟逢五鬼”薛蟠“忽一眼瞥见了林黛玉风流婉转,已酥倒在那里”,脂砚斋批语是“此似唐突颦儿,却是写情字万不能禁止者,又可知颦儿之丰神若仙子也”,这是伏线笔法。第五十七回“慈姨妈爱语慰痴颦”宝钗明确提出“真个的,妈明儿和老太太求了他作媳妇,岂不比外头寻的好?”,这显示王夫人、凤姐和薛家一直希望通过利益交换的方式完成旧有的四大家族内部利益良性运转使得权与利有机的进行结合,贾府暂时也许就不会存在危机了,薛家也能够获得进一步的官场支持。然而情之为物使得爱你的人、你爱的人、真正一起生活的人构成复杂的情字陷阱,这些在贾母和宝玉、黛玉面前显得没有意义,其中的疑问和遗憾以及后来的悲剧成为书里书外人们徘徊的心结思绪。在书中黛玉与紫鹃都没有考虑到这个层次,薛蟠或许不会贾府内含贾宝玉那样捧起黛玉,但是薛姨妈与宝钗在此作保,对于黛玉质弱不足病体薛家是可以担起来的,可惜结果只是薛姨妈对黛玉以女儿相待,抄检大观园后这层保证都没有了。这就是曹雪芹现实主义笔法的一种自然延展。
依本文主旨管理来说,贾府管理层有开明自然、理所当然、雷厉风行、中规中矩、运筹帷幄等等类型:贾母管理时期正值贾府盛世当是开明管理内部自然优化;王夫人管理时期正值贾府中期没有衰落处理事务理所当然的“萧规曹随”沿用贾母旧例就可以;宝钗管理的薛家处理事务同样的属于权力使用理所当然类型,因为薛家作为皇商世家已经做到相当大的规模,获利应该是不困难的;凤姐处理贾府事务已经不得不雷厉风行因为第十六回说的明白“咱们家所有的这些管家奶奶们,那一位是好缠的?错一点儿他们就笑话打趣,偏一点儿他们就指桑骂槐的报怨。‘坐山观虎斗’、‘借剑杀人’、‘引风吹火’、‘站干岸儿’、‘推倒油瓶儿不扶’,都是全挂子的武艺”,看看都是江湖话般的能为,凤姐不耗心思是不可能的;李纨管理贾家希望通过中规中矩的方式达到无为而治的目的,但效果不理想,她在大观园面对的是金陵十二钗这样高度文明的知识分子,贾府下层仆役若依此办理有些异想天开,所以第六十五回兴儿说“我们家这位寡妇奶奶,他的浑名叫作‘大菩萨’,第一个善德人。我们家的规矩又大,寡妇奶奶们不管事,只宜清净守节”;探春管理贾家不得不运筹帷幄,从驳回赵姨娘到革减兄弟宝玉和贾环的费用再到府内责任承包使得贾府内部有所改革,虽然不能扭转贾府下滑总体趋势但确实取得了一定成效。
探春从书中轨迹看确实是朝气蓬勃不断进取的正面女性形象,自始至终坚持使贾府向上的发展方向,可惜生不逢时。书中有三句与探春相关的未来警示诗分别是元春判词“三春争及初春景”、秦可卿警语“三春去后诸芳尽”、惜春判词“堪破三春景不长”,可见探春的发展高度也是贾府荣衰的一个关键节点。
11
手机用户请浏览阅读,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天才壹秒記住『愛♂去÷小?說→網』,為您提供精彩小說閱讀。
八十红论:探春(二)
在脂砚斋的批语里面多处有对曹雪芹写书手法的描述,例如第二十七回回末有“《石头记》用截法、岔法、突然法、伏线法、由近渐远法、将繁改简法、重作轻抹法、虚敲实应法种种诸法,总在人意料之外,且不曾见一丝牵强,所谓‘信手拈来无不是’是也”。曹雪芹精善书画,脂砚斋就告诉大家曹雪芹以书作画的写书笔法,这确实是一种读书趣味。常见的就是隐现真假了。
在书中关于贾府改革应该有隐现两次。隐没的是凤姐在第五十三回除夕宴左右的筹划,显现的是第五十六回“敏探春兴利除宿弊”。不论是世家还是商业机构在经济上隐现危机时的应对措施往往都是开源节流。探春的方法同样如此,而凤姐的想法可能就广泛一些涉及贾府整体变动,因为利益牵扯交流之下被贾母否决了。家族性经济危机是牵连物性的,这里面可以对比一下。第三十九回刘姥姥说:“这样螃蟹,今年就值五分一斤。十斤五钱,五五二两五,三五一十五,再搭上酒菜,一共倒有二十多两银子。阿弥陀佛!这一顿的钱够我们庄家人过一年了。”这是饮食上的对比。第七十八回晴雯逝后“剩的衣履簪环,约有三四百金之数,他兄嫂自收了为后日之计”,第七十二回凤姐拿出去两个“与宫中之物不离上下”金项圈暂时押了四百两银子。这是用物对比。“物”从社会事物上看有人觉得稀罕稀少稀缺,有人则不以为是。第五十七回邢岫烟订与薛蝌,探春仗义送了碧玉珮作贺,这种百金计的物事对于宝钗就是“这些没有用的东西,只怕还有一箱子”,宝钗自己有、邢岫烟将来也会有。所以,第二十八回宝玉为黛玉求王夫人配药或许是难事,对于薛蟠就没有什么了。而王夫人、凤姐谋求“金玉良缘”是有原因的,作为对等则是以薛蟠谋求黛玉。但古代有一个名篇是《触龙说赵太后》,在《红楼梦》第三十三回是因为宝玉挨打情节反转贾母反叱没有口舌的贾政,若是真正将黛玉许配反差巨大的薛蟠,以薛蟠的文识又还没有显示出第六十六回“冷二郎一冷入空门”后的“真性情”,恐怕贾母真会如赵太后所说“老妇必唾其面”。书中确实提供着这种可能性,如同第二十八回“薛宝钗羞笼红麝串”宝玉见“宝钗生的肌肤丰泽……雪白一段酥臂,不觉动了羡慕之心”,第二十五回“魇魔法姊弟逢五鬼”薛蟠“忽一眼瞥见了林黛玉风流婉转,已酥倒在那里”,脂砚斋批语是“此似唐突颦儿,却是写情字万不能禁止者,又可知颦儿之丰神若仙子也”,这是伏线笔法。第五十七回“慈姨妈爱语慰痴颦”宝钗明确提出“真个的,妈明儿和老太太求了他作媳妇,岂不比外头寻的好?”,这显示王夫人、凤姐和薛家一直希望通过利益交换的方式完成旧有的四大家族内部利益良性运转使得权与利有机的进行结合,贾府暂时也许就不会存在危机了,薛家也能够获得进一步的官场支持。然而情之为物使得爱你的人、你爱的人、真正一起生活的人构成复杂的情字陷阱,这些在贾母和宝玉、黛玉面前显得没有意义,其中的疑问和遗憾以及后来的悲剧成为书里书外人们徘徊的心结思绪。在书中黛玉与紫鹃都没有考虑到这个层次,薛蟠或许不会贾府内含贾宝玉那样捧起黛玉,但是薛姨妈与宝钗在此作保,对于黛玉质弱不足病体薛家是可以担起来的,可惜结果只是薛姨妈对黛玉以女儿相待,抄检大观园后这层保证都没有了。这就是曹雪芹现实主义笔法的一种自然延展。
依本文主旨管理来说,贾府管理层有开明自然、理所当然、雷厉风行、中规中矩、运筹帷幄等等类型:贾母管理时期正值贾府盛世当是开明管理内部自然优化;王夫人管理时期正值贾府中期没有衰落处理事务理所当然的“萧规曹随”沿用贾母旧例就可以;宝钗管理的薛家处理事务同样的属于权力使用理所当然类型,因为薛家作为皇商世家已经做到相当大的规模,获利应该是不困难的;凤姐处理贾府事务已经不得不雷厉风行因为第十六回说的明白“咱们家所有的这些管家奶奶们,那一位是好缠的?错一点儿他们就笑话打趣,偏一点儿他们就指桑骂槐的报怨。‘坐山观虎斗’、‘借剑杀人’、‘引风吹火’、‘站干岸儿’、‘推倒油瓶儿不扶’,都是全挂子的武艺”,看看都是江湖话般的能为,凤姐不耗心思是不可能的;李纨管理贾家希望通过中规中矩的方式达到无为而治的目的,但效果不理想,她在大观园面对的是金陵十二钗这样高度文明的知识分子,贾府下层仆役若依此办理有些异想天开,所以第六十五回兴儿说“我们家这位寡妇奶奶,他的浑名叫作‘大菩萨’,第一个善德人。我们家的规矩又大,寡妇奶奶们不管事,只宜清净守节”;探春管理贾家不得不运筹帷幄,从驳回赵姨娘到革减兄弟宝玉和贾环的费用再到府内责任承包使得贾府内部有所改革,虽然不能扭转贾府下滑总体趋势但确实取得了一定成效。
探春从书中轨迹看确实是朝气蓬勃不断进取的正面女性形象,自始至终坚持使贾府向上的发展方向,可惜生不逢时。书中有三句与探春相关的未来警示诗分别是元春判词“三春争及初春景”、秦可卿警语“三春去后诸芳尽”、惜春判词“堪破三春景不长”,可见探春的发展高度也是贾府荣衰的一个关键节点。
11
手机用户请浏览阅读,更优质的阅读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