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三十九章 漫漫西征路(四)
推荐阅读:我的帝国无双、明天下、唐枭、乘龙佳婿、长宁帝军、医妃惊世、盛唐风华、逍遥游、银狐、续南明
武林小说网 www.wltxt.com,最快更新重生之王爷的奋斗最新章节!
在中原人的眼中长城以北的游牧民族皆为茹毛饮血的蛮夷,即便是几乎完成汉化的契丹人也不例外。而当年处于半原始半奴隶社会的女真人的入侵,又让中原人见识了什么是野蛮,生活在漠北的游牧民族在他们的想象中更是已与野人无异,简直就是两条腿儿走路的野兽。
塞外艰苦的环境,文明和风俗的差别不仅让中原百姓产生了极大的恐惧心理,也使官员们对前往塞外任职视为畏途,去的可以说抱着必死的决心前去赴任,而能活着回来都是赚的。因此每逢磨勘之年,赶上转官的大小官员都会托关系走后门免得自己被‘发配’到塞北,为西北选官便也成了吏部最为头疼的事情,往往是升官一级也无人愿意前往。
如今西征军攻下了漠北的镇州,接下来皇帝很快批准了西征军大帅高宠经营漠北的奏章,下令让尚书省参照执行。上下欢欣之余,想想要穿越数千里的戈壁荒漠,面对凶残的鞑靼人,朝中不少官员心惊胆颤起来,尤其是那些不久前站错了队,捧错了脚的人,担心作为罪官被‘流放’到漠北,到时真得马革裹尸还了。
圣旨一下,朝中便有人猜测谁会被皇帝推出去送死,而皇帝看谁的眼神不对,宰执们多问了谁几句话都会引起众人无限遐思。面对严峻的形势,大家便开始八仙过海各显神通,一些估摸着自己有可能赴死的官员,有门路的开始打探消息,疏通关系,眼看到了退休年龄的赶紧提出致仕,家有双亲的盼着赶紧死一个好上书回家丁忧。但瑕不掩瑜。大宋也不乏热血男儿,一些人也主动请缨前往漠北建功立业……
高宠的上书和皇帝的设想其实是不谋而合,所以得以很快被批准。赵柽明白若想保中原平安必须要稳固西北,而仅靠单纯军事上的打击是难以做到的,历史已经证明这只是权宜之计。难以持久,即使灭了眼前的出头鸟,新的强人用不了多久还会像顽强的野草一样成长起来,成为中原王朝新的敌人。所以除了军事上的打击和威慑以外,还需要软的一手,建立一个和平稳定的生存空间。大家都吃饱了喝足了,没有几个人还愿意玩儿刀子拼命当强盗的!
既然决定经略西北,那么赵柽的‘野心’就不止是镇州一地,而将是包括原辽国上京路、高昌国在内的大片区域,其面积不输于大宋如今的版图。而要在一片荒蛮之地建立一个新的政治体系并不是件容易的事情,因此选人便成了关键。那些尸位素餐。庸碌无为的官员别说不想去,即便想去,赵柽还不放心呢!
要做成这件大事必须是有着坚忍不拔的性格,能恪守自己的职责,旺盛的工作热忱,精通治军治民之术,还要有着为国为民谋利、为君解忧的忠义之心的人。否则无法完成这件艰巨的任务。朝中像李纲、许景衡等人都有着这样的能力。也可以让赵柽放心,但是这些人或是身居高位难以离开,或是年纪偏大,根本无法承受西北的风刀霜剑,只怕人还未到地方,便要给他开追悼会了。
在这样的时刻,陈东再次被推到了赵柽的视线之中,他身怀为国为民之心没有一个人会质疑,做事也一向公正廉明,便是对他心怀成见的人也不得不佩服。更是难得的是他有在西北基层工作的经验。也有在中央担任要职的历练,已经退去了早年的青涩和狂热,变成了一个沉稳睿智的中年高级领导,取得的成绩也是有目共睹。
但问题是陈东现在是御史中丞,位处当朝宰执之列。而以他的年纪和作为任谁都会以为其不出十年便可成为当朝宰相,登上权力的巅峰。而如果前往漠北则充满了变数,不说建功立业很可能连小命都会丢在那里。再说那边局势复杂,各方人马虎视眈眈,且民风彪悍、缺乏教化,想立住脚都不易,出成绩更难。反而是一旦出了差错,便将半世英名尽毁,更别提大好的前程了。
赵柽也一直将陈东作为第二梯队培养,若将他派往漠北确实也是一个很好的历练,如果能做满任期不论成败都会对他今后的仕途大有裨益。但话说回来,在那么个地方什么事情都可能发生,这也许会将他毁在那里。而正当赵柽犹豫不决,琢磨着如何处置的时候,陈东却主动送上门来了,要求外放漠北任职,去西北为国为民做一番事业。
听完陈东的一番陈词,赵柽当然十分高兴,但他还是向其讲明了其中利弊和面临的风险,治理西北不同征战不是朝夕可成,也许需要数年,乃至数十年的功夫。可陈东表示即便前方困难重重也不比当年皇帝创业时的艰辛,愿倾自己毕生之力为国为陛下治理西北,西北一日不定他一日不归……结果是陈东捧着一幅皇帝御笔亲提的‘真丈夫’三个大字出了殿门。
几日后圣旨下,成立西北路,管辖漠北诸州,暂以镇州为路治,任命陈东为西北路制置使,加少保;以户部侍郎乔坤改任西北路转运使,加尚书衔;以河北州军总管岳飞为西北路安抚使兼兵马总管,统领二万兵马出塞。同时今年退役的禁军和州军官兵一律前往西北编入屯田军。同时将出塞官员、兵将薪俸提高两级发放,携带家眷者给予安家费,并妥善安置。
两日后再下诏令,命户部招募百姓前往西北屯田,可资助路费、提供土地并发放农资,当然也号召商户巨贾前往西北经商、购置土地;责成刑部将刑期三年以上刑徒全部徙往西北屯垦;然后又从河东和夏州、灵州各部征召牧民三万帐迁往西北,以固边防。
圣旨一下,各部都忙乎起来,而边情紧急时间不等人,于是陈东先行一步前往镇州传旨并连同赴任。他胆子也是大得很,为了赶时间只带了十几名亲卫和几个幕僚便自京城出发,到了大同后找了两名向导备了些物资便一头扎进了大漠。途中艰辛自不必言,幸运的是一路上居然没有遇到马匪和逃散的残兵顺利的到达了镇州,可食物、饮水几乎耗尽,若是在耽搁两天也就搁在茫茫沙海中了……
…………
高宠和赵礼接到圣旨后也不敢怠慢,立刻传令整军准备所需物资,同时和陈东进行交接工作。考虑到后续人马到来尚需时日,而大军一旦离开很可能会有人前来争夺。所以商议后西征军留下一旅辎重队在此,一来可以筹措和接受物资,二来也能担任守城之责。
三日后西征军再次踏上西行的道路,他们翻越了杭爱山脉沿扎布伦河而行,虽然仍是在戈壁沙漠中穿行,但河流两岸有了诸多的绿洲和水泊,不用为水源发愁,可这时的西北已经是深秋的天气,错过了最佳的进军时间。如果是夏季行军途中的绿洲便可提供充足牧草供战马食用,减少后勤的供应的压力。可现在草木枯黄,一些季节河流已经干涸,使大军不得不额外携带些马料以备不时只需。
由于是大队人马行军,又携大胜阻卜部胜利之威,那些马匪哪里敢靠前,而那些在此游牧的部落也早早避开,以免遭受兵灾。因此一路走来十分的顺利,无人敢上前来试试宋军的刀锋是否锋利。经过二十余日的急行军,大军进入蒙古高原的西部,阿尔泰山已经在望,只要再翻过眼前的这座山就进入了高昌地界,可没想到在这里遇到了劫道的。
而敢于挑战大宋西征军的便是生活在这里的乃蛮部,他们属于古代突厥部落,初居谦河地区,后始逐步南迁,散布于阿尔泰山一带。东邻克烈,西至也儿的石河,北抵吉利吉思,南界畏兀儿。信萨满教、景教与佛教,是当时蒙古草原上最文明的部落,有自己的文字,已脱离了原始的部落阶段﹐具有简单的国家机构,其国君专称为太阳汗。
契丹灭亡,女真渐衰,乃蛮人成为蒙古高原诸部中国大民众、势力最强的大部落,拥有精良、庞大的军队,经常同周围克烈部发生战争,争夺土地和草场,也算是西域的一方霸主。当他们得知大宋的军队到来,马上调集了数万军队拦住了他们的去路。
这次西征的主要对手是高昌人,也做好与漠北的游牧民族作战的准备,但是由于耽误了时间,高宠并不想与乃蛮人发生冲突,以免在此纠缠不清影响行军。由于乃蛮部和另外一个同属突厥部落的回鹘人关系密切,而回纥人的祖先卜古可汗也是汪古人的祖先,所以汪古部同乃蛮部有特殊的联盟关系。
熟人好说话,高宠便遣军中的汪古人前去和其谈判,告诉他们宋军是去攻打高昌的,只是借路通过,无意抢夺他们的地盘,也不想和他们发生冲突……
在中原人的眼中长城以北的游牧民族皆为茹毛饮血的蛮夷,即便是几乎完成汉化的契丹人也不例外。而当年处于半原始半奴隶社会的女真人的入侵,又让中原人见识了什么是野蛮,生活在漠北的游牧民族在他们的想象中更是已与野人无异,简直就是两条腿儿走路的野兽。
塞外艰苦的环境,文明和风俗的差别不仅让中原百姓产生了极大的恐惧心理,也使官员们对前往塞外任职视为畏途,去的可以说抱着必死的决心前去赴任,而能活着回来都是赚的。因此每逢磨勘之年,赶上转官的大小官员都会托关系走后门免得自己被‘发配’到塞北,为西北选官便也成了吏部最为头疼的事情,往往是升官一级也无人愿意前往。
如今西征军攻下了漠北的镇州,接下来皇帝很快批准了西征军大帅高宠经营漠北的奏章,下令让尚书省参照执行。上下欢欣之余,想想要穿越数千里的戈壁荒漠,面对凶残的鞑靼人,朝中不少官员心惊胆颤起来,尤其是那些不久前站错了队,捧错了脚的人,担心作为罪官被‘流放’到漠北,到时真得马革裹尸还了。
圣旨一下,朝中便有人猜测谁会被皇帝推出去送死,而皇帝看谁的眼神不对,宰执们多问了谁几句话都会引起众人无限遐思。面对严峻的形势,大家便开始八仙过海各显神通,一些估摸着自己有可能赴死的官员,有门路的开始打探消息,疏通关系,眼看到了退休年龄的赶紧提出致仕,家有双亲的盼着赶紧死一个好上书回家丁忧。但瑕不掩瑜。大宋也不乏热血男儿,一些人也主动请缨前往漠北建功立业……
高宠的上书和皇帝的设想其实是不谋而合,所以得以很快被批准。赵柽明白若想保中原平安必须要稳固西北,而仅靠单纯军事上的打击是难以做到的,历史已经证明这只是权宜之计。难以持久,即使灭了眼前的出头鸟,新的强人用不了多久还会像顽强的野草一样成长起来,成为中原王朝新的敌人。所以除了军事上的打击和威慑以外,还需要软的一手,建立一个和平稳定的生存空间。大家都吃饱了喝足了,没有几个人还愿意玩儿刀子拼命当强盗的!
既然决定经略西北,那么赵柽的‘野心’就不止是镇州一地,而将是包括原辽国上京路、高昌国在内的大片区域,其面积不输于大宋如今的版图。而要在一片荒蛮之地建立一个新的政治体系并不是件容易的事情,因此选人便成了关键。那些尸位素餐。庸碌无为的官员别说不想去,即便想去,赵柽还不放心呢!
要做成这件大事必须是有着坚忍不拔的性格,能恪守自己的职责,旺盛的工作热忱,精通治军治民之术,还要有着为国为民谋利、为君解忧的忠义之心的人。否则无法完成这件艰巨的任务。朝中像李纲、许景衡等人都有着这样的能力。也可以让赵柽放心,但是这些人或是身居高位难以离开,或是年纪偏大,根本无法承受西北的风刀霜剑,只怕人还未到地方,便要给他开追悼会了。
在这样的时刻,陈东再次被推到了赵柽的视线之中,他身怀为国为民之心没有一个人会质疑,做事也一向公正廉明,便是对他心怀成见的人也不得不佩服。更是难得的是他有在西北基层工作的经验。也有在中央担任要职的历练,已经退去了早年的青涩和狂热,变成了一个沉稳睿智的中年高级领导,取得的成绩也是有目共睹。
但问题是陈东现在是御史中丞,位处当朝宰执之列。而以他的年纪和作为任谁都会以为其不出十年便可成为当朝宰相,登上权力的巅峰。而如果前往漠北则充满了变数,不说建功立业很可能连小命都会丢在那里。再说那边局势复杂,各方人马虎视眈眈,且民风彪悍、缺乏教化,想立住脚都不易,出成绩更难。反而是一旦出了差错,便将半世英名尽毁,更别提大好的前程了。
赵柽也一直将陈东作为第二梯队培养,若将他派往漠北确实也是一个很好的历练,如果能做满任期不论成败都会对他今后的仕途大有裨益。但话说回来,在那么个地方什么事情都可能发生,这也许会将他毁在那里。而正当赵柽犹豫不决,琢磨着如何处置的时候,陈东却主动送上门来了,要求外放漠北任职,去西北为国为民做一番事业。
听完陈东的一番陈词,赵柽当然十分高兴,但他还是向其讲明了其中利弊和面临的风险,治理西北不同征战不是朝夕可成,也许需要数年,乃至数十年的功夫。可陈东表示即便前方困难重重也不比当年皇帝创业时的艰辛,愿倾自己毕生之力为国为陛下治理西北,西北一日不定他一日不归……结果是陈东捧着一幅皇帝御笔亲提的‘真丈夫’三个大字出了殿门。
几日后圣旨下,成立西北路,管辖漠北诸州,暂以镇州为路治,任命陈东为西北路制置使,加少保;以户部侍郎乔坤改任西北路转运使,加尚书衔;以河北州军总管岳飞为西北路安抚使兼兵马总管,统领二万兵马出塞。同时今年退役的禁军和州军官兵一律前往西北编入屯田军。同时将出塞官员、兵将薪俸提高两级发放,携带家眷者给予安家费,并妥善安置。
两日后再下诏令,命户部招募百姓前往西北屯田,可资助路费、提供土地并发放农资,当然也号召商户巨贾前往西北经商、购置土地;责成刑部将刑期三年以上刑徒全部徙往西北屯垦;然后又从河东和夏州、灵州各部征召牧民三万帐迁往西北,以固边防。
圣旨一下,各部都忙乎起来,而边情紧急时间不等人,于是陈东先行一步前往镇州传旨并连同赴任。他胆子也是大得很,为了赶时间只带了十几名亲卫和几个幕僚便自京城出发,到了大同后找了两名向导备了些物资便一头扎进了大漠。途中艰辛自不必言,幸运的是一路上居然没有遇到马匪和逃散的残兵顺利的到达了镇州,可食物、饮水几乎耗尽,若是在耽搁两天也就搁在茫茫沙海中了……
…………
高宠和赵礼接到圣旨后也不敢怠慢,立刻传令整军准备所需物资,同时和陈东进行交接工作。考虑到后续人马到来尚需时日,而大军一旦离开很可能会有人前来争夺。所以商议后西征军留下一旅辎重队在此,一来可以筹措和接受物资,二来也能担任守城之责。
三日后西征军再次踏上西行的道路,他们翻越了杭爱山脉沿扎布伦河而行,虽然仍是在戈壁沙漠中穿行,但河流两岸有了诸多的绿洲和水泊,不用为水源发愁,可这时的西北已经是深秋的天气,错过了最佳的进军时间。如果是夏季行军途中的绿洲便可提供充足牧草供战马食用,减少后勤的供应的压力。可现在草木枯黄,一些季节河流已经干涸,使大军不得不额外携带些马料以备不时只需。
由于是大队人马行军,又携大胜阻卜部胜利之威,那些马匪哪里敢靠前,而那些在此游牧的部落也早早避开,以免遭受兵灾。因此一路走来十分的顺利,无人敢上前来试试宋军的刀锋是否锋利。经过二十余日的急行军,大军进入蒙古高原的西部,阿尔泰山已经在望,只要再翻过眼前的这座山就进入了高昌地界,可没想到在这里遇到了劫道的。
而敢于挑战大宋西征军的便是生活在这里的乃蛮部,他们属于古代突厥部落,初居谦河地区,后始逐步南迁,散布于阿尔泰山一带。东邻克烈,西至也儿的石河,北抵吉利吉思,南界畏兀儿。信萨满教、景教与佛教,是当时蒙古草原上最文明的部落,有自己的文字,已脱离了原始的部落阶段﹐具有简单的国家机构,其国君专称为太阳汗。
契丹灭亡,女真渐衰,乃蛮人成为蒙古高原诸部中国大民众、势力最强的大部落,拥有精良、庞大的军队,经常同周围克烈部发生战争,争夺土地和草场,也算是西域的一方霸主。当他们得知大宋的军队到来,马上调集了数万军队拦住了他们的去路。
这次西征的主要对手是高昌人,也做好与漠北的游牧民族作战的准备,但是由于耽误了时间,高宠并不想与乃蛮人发生冲突,以免在此纠缠不清影响行军。由于乃蛮部和另外一个同属突厥部落的回鹘人关系密切,而回纥人的祖先卜古可汗也是汪古人的祖先,所以汪古部同乃蛮部有特殊的联盟关系。
熟人好说话,高宠便遣军中的汪古人前去和其谈判,告诉他们宋军是去攻打高昌的,只是借路通过,无意抢夺他们的地盘,也不想和他们发生冲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