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80章 增效不减员(2更到!)
推荐阅读:深空彼岸、明克街13号、弃宇宙、夜的命名术、最强战神、全职艺术家、龙王殿、重生之都市仙尊、财运天降、花娇
武林小说网 www.wltxt.com,最快更新重生之超级强国最新章节!
赵无极回到卢江的这天,是二十四节气的“谷雨”,所谓“雨生百谷”,淅沥的春雨摧动着小春最后的灌浆生长,沿途的农田里,到处可见农民们正在田土里劳动,他们或播种移苗,或埯瓜点豆,这正是“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的希望之季,但愿不要出现“万里无闲田,农夫犹饿死”景象。
西川的农业,虽然有千年水利工程的灌溉之便,有上千河流的水利之便,但西川农业并没有摆脱“靠天”吃饭的宿命。在特别干旱的年份,农业欠收是常事,颗粒无收的情况也曾有过。
卢江,虽同样有江河水利之便,但由于缺少相关水利设施,一遇干旱天气,深丘及山区的农作物就会大面积减产。
赵无极在凤山的农民家里调查时,就得知两年前卢江大旱,凤山有近半农户需要国家的“返销粮”救济。所谓“反销粮”,顾名思义,就是农民卖给国家粮库的粮食,在农民欠收或缺粮的时候,国家又返卖给农民。“反销粮”就是“救命粮”,有了这个,农民才不会被饿死。
好在赵无极的运气不错,自他到凤山后,基本上风调雨顺。去年秋天的大春作物获得了大丰收,玉米、红薯、稻谷这三大主要农作物都获得了较往年更好的收成,此外,黄豆、花生、棉花等产量亦与往年持平。从现在的天气看,今年小春的小麦、油菜籽、豌豆、胡豆等,不出意外也将获得丰收。
实际上,80年代的农民,虽然已经包产到户,但在生产上还得接受政府的“指挥”,譬如要求你们家必须种1亩油菜籽或半亩棉花什么的。
这种行政命令,事实上并不利于农民的增收。譬如,西川丘陵地带的棉花,后来都被取消了,农民也不种它了。因为西川大多数地方的日照时间并不充足,并不利于棉花的生长,即便收获上来的棉花,其质量也赶不上西疆省出产的棉花。
西川的绝大部分地方,最适合的农作物,大春是水稻,此外就是玉米、红薯,小春则是小麦和油菜,后来也基本就是这几个品种,至于花生或其他农作物也有,但种植面积都不大。一些农民种两分地的花生,主要是用于自用自吃。
……
赵无极告别两个县领导后,便找到古小雅,告诉他准备去接梓州的“牵白化妆”的生意。
“无极哥哥,牵白化妆也是你的生意?”古小雅可是听过“牵白”大名的,那个面积不大的小店,总有一些连在平原都买不到的好东西,至于卢江,则是想都不要想了。
“什么也是我的生意?你去接手后,你就有百分之三十五的股份。我们的生意不都是这样的吗?”
“无极哥哥,我说错了不行吗?”古小雅也学到了李馨欣的招数,只要赵无极一严肃,立即给赵无极卖个萌,装可怜。
“行了,你今天就办手续辞职,明天就去梓州,先适应两天,然后就准备接手。”这时,各地机关单位、学校、企业已经进入了第一个“辞职下海”的高峰,1992年之后又是另一个高峰,但1998年之后,用人制度一改革,这股风就停止了,而且想去单位上班还去不了。
“那个,童姐姐又去接什么生意啊?”古小雅也是知道童紫馨的,李馨欣觉得,除了那一层最隐密的关系外,其他的都可以公开。
“她与李秀琴、毛文礼和仇亮四人,要去香城港。”赵无极说道。
“香城港?听说那里很好玩呢。”古小雅有些羡慕地说道。
“很好玩,你去不去啊?”赵无极问道。
“我,就不去了。我听无极哥哥的安排。”跟随赵无极的这些男男女女,对赵无极几乎有一种盲目的服从。
……
田杰负责的凤山中药厂,推出的“凤山卤料”,其产品上市时间比“凤山特酿”还要早。但因为其产品一来保质期更长,二来销售市场更加广泛,再加上属于“小众”产品。因此,在其产品出来之后,赵无极就让其将产品送到平原荷花池钱小枫的“平原商贸部”去。
这种商品,钱小枫也不可能收货就给钱,因为,卤料这种产品销量小,销路慢,回款也非常慢。如果销售商要垫支本钱,不太现实。
好在赵无极早就预料到这种情况,再加上“凤山卤料”的成本比“凤山特酿”还要低,便给田杰提供了一个“半年周期”的产销方案:即生产出来的产品,半年内收回销售款,然后在此基础上分解为按月滚动。
赵无极刚一回到凤山,田杰也喜孜孜地跑来报喜了。原来,“凤山卤料”一个月前运到平原的1万元货物,已经销售完毕,钱小枫打电话让他去拿钱,同时再给他送一批货去。
“乡长,我第二批货是不是多送一点啊?”田杰的心思也很活泛。
“不急。你应该知道,第一批货之所以走完了,是各地的商家买去铺货的,至于到底销售情况如何,还要等两个月,因此,你这一个月还是送1万块钱货过去就行了。”
“凤山卤料”赵无极给它设计了两类包装,一类是大包,是卤肉店用的,一次性可以卤20斤各类肉菜;另一类是小包,家庭用的,一次可卤2斤肉菜。
“凤山卤料”,在配料上虽然没有加入赵无极从系统中兑换的特殊药料,但也是系统出品的配方。另外在加工工艺上也颇为特殊,只要有人买过第一次,一般都会买第二次。但是,如果田杰不注意加工工艺保密的话,也很容易被别人山寨。
凤山中药厂,目前是尽量恢复元气,待走上正轨之后,赵无极准备将其搞成合资医药企业,主打中成药产品。不过,目前还不到时候。
后世,华夏的制药业也在国际上拥有一定地位,进出口额相当大,但是,华夏在一些高端、特效药产品方面,依然受制于人,出口亦以原料药为主,至少占70以上;华夏的中成药虽然规模庞大,但进入国际市场十分困难。
华夏是世界上生物资源最丰富的国家,其制药业的地位与资源大国的地位并不匹配。
……
赵无极回到凤山时,有一个好消息。那就是卢江县委批复了《凤山乡党政机构内部改革试点方案》,这是赵无极梦寐以求的文件。
有了这个东西,赵无极才能真正放开手脚。
卢江县委之所以能够批复这个方案,原因有两个,一个是赵无极越来越受到高层的重视,再加上赵无极的想法确实很有道理,县委如果不再批复,从面子上说不过去。
另一个原因则更为重要。那就是赵无极提出了一个重要的概念:增效不减员!
华夏的改革,说起来还真是“摸着石头过河”,因为它是前无古人的事业。明末崇祯皇帝裁减驿卒,让我们的农民领袖李自成同志失业,引发了江山易主,从而上华夏陷入了近三百年的黑暗时代。因此,那种动不动就喊出“减员增效”口号,是非常危险的。
华夏的人口世界第一,就业压力世界第一,如果每个单位都喊“减员”,这些人口往哪儿摆?九十年代的“下岗工人”虽然让一些国企起死复生,但代价却非常巨大,事实上,政府在这个问题上是当了“恶人”的,也从那时起,政府的威信呈直线下降趋势。
赵无极以为,既然已经触及到“体制”问题,当时的改革完全有另外一条路,那就是把企业负责人与企业命运完全捆绑到一起,企业死,企业负责人下课;企业活,企业负责人奖金、荣誉什么的,该给就给,但绝不能动不动就让工人下岗。
如果按赵无极的思路,他宁愿给政策,也不愿意给钱;但当时的政府却选择了宁愿给钱安抚下岗工人,也不愿意给政策让企业活起来。
这不是危言耸听,当时整体经济政策并不开放。并不像后世那么明白,譬如彻底放开竞争性行业。
凤山乡虽然吃“皇粮”的有近300人,但在凤山财政吃饭的人,并不太多,只有59人,这些人数,凤山乡是完全可以消化的。
赵无极为了让县委通过他的内部机构改革方案,在“增效不减员”的总原则下,还提出了三条针对“七站八所”的方案:
第一,凡是人事关系在上级、工资关系在上级的,原则不动,其机构成活以上级的决定为主,譬如派出所、工商所、税务所等;
第二,由上级与凤山乡共管的站所,如果上级愿意在人事、工资上解决其出路,其管理将以上级管理为主,凤山做好协助;
第三,站所虽然是上级设立的,上级又管着的,但又不解决人事、工资关系的,则改由凤山管理为主,上级管理为辅,其人事、工资收归凤山乡,而凤山乡政府则有权对其机构进行关停并转,其上级要求的业务,由凤山乡安排专人负责。
如上级需要保留其单位称号的,譬如国土所,凤山亦将保留其签章,但凤山极有可能不会成立国土所,而只设一个国土专员。
不减员,不误工作,又以上级意见为主,这样的改革方案,找不到不同意的理由啊。RS
赵无极回到卢江的这天,是二十四节气的“谷雨”,所谓“雨生百谷”,淅沥的春雨摧动着小春最后的灌浆生长,沿途的农田里,到处可见农民们正在田土里劳动,他们或播种移苗,或埯瓜点豆,这正是“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的希望之季,但愿不要出现“万里无闲田,农夫犹饿死”景象。
西川的农业,虽然有千年水利工程的灌溉之便,有上千河流的水利之便,但西川农业并没有摆脱“靠天”吃饭的宿命。在特别干旱的年份,农业欠收是常事,颗粒无收的情况也曾有过。
卢江,虽同样有江河水利之便,但由于缺少相关水利设施,一遇干旱天气,深丘及山区的农作物就会大面积减产。
赵无极在凤山的农民家里调查时,就得知两年前卢江大旱,凤山有近半农户需要国家的“返销粮”救济。所谓“反销粮”,顾名思义,就是农民卖给国家粮库的粮食,在农民欠收或缺粮的时候,国家又返卖给农民。“反销粮”就是“救命粮”,有了这个,农民才不会被饿死。
好在赵无极的运气不错,自他到凤山后,基本上风调雨顺。去年秋天的大春作物获得了大丰收,玉米、红薯、稻谷这三大主要农作物都获得了较往年更好的收成,此外,黄豆、花生、棉花等产量亦与往年持平。从现在的天气看,今年小春的小麦、油菜籽、豌豆、胡豆等,不出意外也将获得丰收。
实际上,80年代的农民,虽然已经包产到户,但在生产上还得接受政府的“指挥”,譬如要求你们家必须种1亩油菜籽或半亩棉花什么的。
这种行政命令,事实上并不利于农民的增收。譬如,西川丘陵地带的棉花,后来都被取消了,农民也不种它了。因为西川大多数地方的日照时间并不充足,并不利于棉花的生长,即便收获上来的棉花,其质量也赶不上西疆省出产的棉花。
西川的绝大部分地方,最适合的农作物,大春是水稻,此外就是玉米、红薯,小春则是小麦和油菜,后来也基本就是这几个品种,至于花生或其他农作物也有,但种植面积都不大。一些农民种两分地的花生,主要是用于自用自吃。
……
赵无极告别两个县领导后,便找到古小雅,告诉他准备去接梓州的“牵白化妆”的生意。
“无极哥哥,牵白化妆也是你的生意?”古小雅可是听过“牵白”大名的,那个面积不大的小店,总有一些连在平原都买不到的好东西,至于卢江,则是想都不要想了。
“什么也是我的生意?你去接手后,你就有百分之三十五的股份。我们的生意不都是这样的吗?”
“无极哥哥,我说错了不行吗?”古小雅也学到了李馨欣的招数,只要赵无极一严肃,立即给赵无极卖个萌,装可怜。
“行了,你今天就办手续辞职,明天就去梓州,先适应两天,然后就准备接手。”这时,各地机关单位、学校、企业已经进入了第一个“辞职下海”的高峰,1992年之后又是另一个高峰,但1998年之后,用人制度一改革,这股风就停止了,而且想去单位上班还去不了。
“那个,童姐姐又去接什么生意啊?”古小雅也是知道童紫馨的,李馨欣觉得,除了那一层最隐密的关系外,其他的都可以公开。
“她与李秀琴、毛文礼和仇亮四人,要去香城港。”赵无极说道。
“香城港?听说那里很好玩呢。”古小雅有些羡慕地说道。
“很好玩,你去不去啊?”赵无极问道。
“我,就不去了。我听无极哥哥的安排。”跟随赵无极的这些男男女女,对赵无极几乎有一种盲目的服从。
……
田杰负责的凤山中药厂,推出的“凤山卤料”,其产品上市时间比“凤山特酿”还要早。但因为其产品一来保质期更长,二来销售市场更加广泛,再加上属于“小众”产品。因此,在其产品出来之后,赵无极就让其将产品送到平原荷花池钱小枫的“平原商贸部”去。
这种商品,钱小枫也不可能收货就给钱,因为,卤料这种产品销量小,销路慢,回款也非常慢。如果销售商要垫支本钱,不太现实。
好在赵无极早就预料到这种情况,再加上“凤山卤料”的成本比“凤山特酿”还要低,便给田杰提供了一个“半年周期”的产销方案:即生产出来的产品,半年内收回销售款,然后在此基础上分解为按月滚动。
赵无极刚一回到凤山,田杰也喜孜孜地跑来报喜了。原来,“凤山卤料”一个月前运到平原的1万元货物,已经销售完毕,钱小枫打电话让他去拿钱,同时再给他送一批货去。
“乡长,我第二批货是不是多送一点啊?”田杰的心思也很活泛。
“不急。你应该知道,第一批货之所以走完了,是各地的商家买去铺货的,至于到底销售情况如何,还要等两个月,因此,你这一个月还是送1万块钱货过去就行了。”
“凤山卤料”赵无极给它设计了两类包装,一类是大包,是卤肉店用的,一次性可以卤20斤各类肉菜;另一类是小包,家庭用的,一次可卤2斤肉菜。
“凤山卤料”,在配料上虽然没有加入赵无极从系统中兑换的特殊药料,但也是系统出品的配方。另外在加工工艺上也颇为特殊,只要有人买过第一次,一般都会买第二次。但是,如果田杰不注意加工工艺保密的话,也很容易被别人山寨。
凤山中药厂,目前是尽量恢复元气,待走上正轨之后,赵无极准备将其搞成合资医药企业,主打中成药产品。不过,目前还不到时候。
后世,华夏的制药业也在国际上拥有一定地位,进出口额相当大,但是,华夏在一些高端、特效药产品方面,依然受制于人,出口亦以原料药为主,至少占70以上;华夏的中成药虽然规模庞大,但进入国际市场十分困难。
华夏是世界上生物资源最丰富的国家,其制药业的地位与资源大国的地位并不匹配。
……
赵无极回到凤山时,有一个好消息。那就是卢江县委批复了《凤山乡党政机构内部改革试点方案》,这是赵无极梦寐以求的文件。
有了这个东西,赵无极才能真正放开手脚。
卢江县委之所以能够批复这个方案,原因有两个,一个是赵无极越来越受到高层的重视,再加上赵无极的想法确实很有道理,县委如果不再批复,从面子上说不过去。
另一个原因则更为重要。那就是赵无极提出了一个重要的概念:增效不减员!
华夏的改革,说起来还真是“摸着石头过河”,因为它是前无古人的事业。明末崇祯皇帝裁减驿卒,让我们的农民领袖李自成同志失业,引发了江山易主,从而上华夏陷入了近三百年的黑暗时代。因此,那种动不动就喊出“减员增效”口号,是非常危险的。
华夏的人口世界第一,就业压力世界第一,如果每个单位都喊“减员”,这些人口往哪儿摆?九十年代的“下岗工人”虽然让一些国企起死复生,但代价却非常巨大,事实上,政府在这个问题上是当了“恶人”的,也从那时起,政府的威信呈直线下降趋势。
赵无极以为,既然已经触及到“体制”问题,当时的改革完全有另外一条路,那就是把企业负责人与企业命运完全捆绑到一起,企业死,企业负责人下课;企业活,企业负责人奖金、荣誉什么的,该给就给,但绝不能动不动就让工人下岗。
如果按赵无极的思路,他宁愿给政策,也不愿意给钱;但当时的政府却选择了宁愿给钱安抚下岗工人,也不愿意给政策让企业活起来。
这不是危言耸听,当时整体经济政策并不开放。并不像后世那么明白,譬如彻底放开竞争性行业。
凤山乡虽然吃“皇粮”的有近300人,但在凤山财政吃饭的人,并不太多,只有59人,这些人数,凤山乡是完全可以消化的。
赵无极为了让县委通过他的内部机构改革方案,在“增效不减员”的总原则下,还提出了三条针对“七站八所”的方案:
第一,凡是人事关系在上级、工资关系在上级的,原则不动,其机构成活以上级的决定为主,譬如派出所、工商所、税务所等;
第二,由上级与凤山乡共管的站所,如果上级愿意在人事、工资上解决其出路,其管理将以上级管理为主,凤山做好协助;
第三,站所虽然是上级设立的,上级又管着的,但又不解决人事、工资关系的,则改由凤山管理为主,上级管理为辅,其人事、工资收归凤山乡,而凤山乡政府则有权对其机构进行关停并转,其上级要求的业务,由凤山乡安排专人负责。
如上级需要保留其单位称号的,譬如国土所,凤山亦将保留其签章,但凤山极有可能不会成立国土所,而只设一个国土专员。
不减员,不误工作,又以上级意见为主,这样的改革方案,找不到不同意的理由啊。R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