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9章 大结局
推荐阅读:我的帝国无双、明天下、唐枭、乘龙佳婿、长宁帝军、医妃惊世、盛唐风华、逍遥游、银狐、续南明
武林小说网 www.wltxt.com,最快更新甲申天变最新章节!
第229章 大结局
大明兴武十七年发生了很多大事。.org豫北桃梅齐绽,被人们成为妖孽之兆,必然是有祸事降临。可就是在这样一个年头里,日子还是一天接一天的过去,并没有出现什么了不起的大事。
譬如江南朝廷立八岁的嫡长子为太子,按说应该算是大事了。可天下大定,皇家立储本就是合情合理的事情,尤其是储君和福建郑家有血缘联系,朝廷立他为太子,也是预料之中的事情,不算什么大事。
譬如朝廷立李四次子为武定王世子,也是人们可以想象到的,也没有什么稀奇的。
忠诚伯李四征战四方,驱逐外敌恢复中华,开疆拓土南征北战,无论是战功还是人望早已是当世第一人。可这十年来,朝廷那边就如同瞎子聋子一般,只是闷头做他们的民本大业,根本就没有对李四有任何的封赏,哪怕是名义上封爵也没有。
一直到长平公主诞下一男,兴武大帝立刻闪电一般晋封李四为武定王。领有诸省军民政事,执掌一切对外大略。李大帅早已经是事实上的藩镇,朝廷的爵位根本就是可有可无,谁也不会拿这个当真。不管是李四还是朝廷,都在极力的维持着脆弱的从属关系。
忽然之间,朝廷的态度了来了个一百八十度的大转弯,这种近乎于承认了李四**地位的封号本身并没有什么实际意义,可选择的这个时期确实是太“凑巧”了。
十几年前就应该有这样的封号下来,可一直拖延了十年之久,一直等到长平公主生下男孩,就来了这么一下子,而且闪电一般的加封还在襁褓之中的李四次子为武定王世子,就不得不让人琢磨一下了。
李四长子已经九岁,为娥子所出,另有一女也四岁了。
“自从那些老派的学官凋零之后,朝廷的大方大略就愈发儿戏了,也稚嫩的令人发笑。”老神棍魏无牙真的是老了,须发皓白牙齿也掉了个七七八八,连走路都需要人搀扶,唯有说话时候的尖酸刻薄不仅没有减去分毫,反而更胜往昔:“有杨廷麟、刘理顺他们在的时候,在这种大的方略上虽然没有什么建树,可也没有大的纰漏。算是老成持重。可自打这些老家伙去了之后,新上来的这一批阁臣除了会弄他们的民本之外,其他一无是处。封世子……嘿嘿,亏他们想的出来,要是杨廷麟知道这个消息的话,肯定会气的从棺材里跳出来大骂这些无知小辈……”
朝廷的意思很明显,借着加封李四的机会坐实了次子的身份和继承权。这个次子是李四的儿子不假,可也是长平公主的儿子,是兴武大帝的外甥。等李四百年之后,从血缘上来说和江南朝廷有着天然的亲近,要是长平公主“觉悟”足够高的话,只要等到李四一死,朝廷那边再用些拉拢的手段,赴死军就有可能投靠到朝廷那边,起码会有一部分投靠过去。
“涧儿,你怎么看?”李四微笑着问路涧。
如今的路涧已经满脸络腮胡,把面上的伤疤掩去了大半,虽然还被大帅以小名相称,却绝对不是个小人物了。
统领赴死军西路,手中大军近七万,都是苦战十年的百战精锐,又有海量的火炮和经验丰富的火器兵,放到哪里都是可以扭转乾坤的人物。更重要的是路涧已经是整个西域诸邦和五分之一个白食帝国的太上皇,一句话就能决定那些国家的生死存亡,实力已经强悍到了逆天的地步。
比起当年三脚踹不出一个屁的憨后生,现在的路涧已经是真正的统帅,执掌着赴死军四成的武装力量,他的意见至关重要。
兴武大帝为了他的外甥能够继承李四的衣钵也是费了很多心思,可路涧手中的实力实在恐怖。他要是为了自己的外甥……
不过现在的路涧已经沉稳的可怕了:“大帅怎么看我就怎么看。”
李四一笑。
虽然现在还是春秋鼎盛的年纪,可李四也不得不为赴死军挑选未来的主人了。因为李四本人是赴死军的缔造者和灵魂,他的影响不是任何的军中实力派可以取代的,无论是什么样雄才大略的将军,都不可能真正统领赴死军全军。
现在的赴死军已经近二十万的庞大规模,牵扯到的后勤、谋划、辅助等等人员则更多,统领着山、陕、甘、宁、鲁、湘、鄂、川等以及中原各地,管辖着内外蒙古和西域各邦,没有一个强有力的核心领导人绝对不行。
在未来,统领整个赴死帝国的人选只能从李四的子嗣之中选出,长子无疑是最好的人选。
长子的母亲是刀把村的娥子,和赴死军的高层有天然的联系,尤其是有路涧这个强有力的支持,继承李四的衣钵最为稳妥。可要是说起加强和江南的联系,也少不了次子这层关系。
好在李四已经有了成算。
十几年的奋斗,终于有了今日的局面,多少壮士埋骨他乡多少英雄化为护国之神,思之念之怎不叫人长叹?
这么些年以来,赴死军中的元老们多已成为节制一方的大人物,几年几年的难得见到一回,趁此天下初定的机会,聚于一堂。
当年的小兵已经成为中坚骨干,当年的骨干多已退了下来,符二瞎子退的最早,已经成为一名不太合格的教官,整天带着一帮子年轻的学兵“东游西逛”……
如今群英荟萃,多是赴死军早期起家的元勋……
“亲爹……”素来如影子一般追随大帅的死狗,已经从当初的半大孩子成长为魁梧壮汉,或许是因为久为护卫的缘故,身上的剽悍之气更胜往昔。
死狗捧着一柄雪亮的叉子,大踏步上前。
赴死军的叉子早已名动天下。在场的诸人,包括李四在内,都使用过这样的叉子。只不过这些年身居高位,更多的时候是运筹帷幄,已经很少有拿叉子的机会了。
“亲爹,有人送来了这柄叉子。”
跟着李四这么多年,死狗已经知道了很多事情,什么事情重要什么事情不重要,心里也知道一些。一柄寻常的叉子能被死狗送到这样的场合之中,其事不小。
李四方一接过叉子,脸色登时就为之一变,腾的站起身子:“送叉子的人呢?”
“就在外面。”
在这些年中,叉子在很大程度上已经是一个身份的象征,是一个荣耀的象征,代表着一种资历和历程。现在的新兵早把当年的叉子兵视为开天辟地的先辈父兄,就是这样一柄柄叉子硬生生杀出一个局面,杀出一个希望,思之令人血热。
对于那些老兵来说,叉子比他们的生命还要宝贵,只要人在,叉子就在。哪怕是人不在了,会把叉子传承给子弟。如今这柄叉子被送了,就表明又一个战友已经陨落。
这十几年的战争,对于军队的淘汰更替起到一个加速的作用,已经让当年的叉子兵所剩无几。忽然之间就又有一柄叉子送回了李四这里,大家都明白的很:又少了一个曾经并肩战斗的好兄弟……
李四无言的把这柄蕴含了无数含义的叉子交给众人,众人一个挨一个的传看……
无论是谁,看罢了了叉子之后都是如李四一般无语。
叉子颈上刻着几个歪歪斜斜的小字:庚营,鲁识字。
鲁识字死了!
对于这个名满天下的大汉奸,赴死军中的叛徒,大家的心思都很复杂。随着这么多年过去,虽然大帅从来也没有挑明过鲁识字的身份,可大家也隐隐约约的猜到了个大概。
鲁识字和大帅本人,其实就是一而二二而一的,只不过大帅带着赴死军继承了刚硬如铁绝不妥协的一面儿,而鲁识字则代表着宽容和仁慈的软弱一面儿。
一见到这柄叉子,大家也就明白了。鲁识字一直把这柄叉子带在身边,他从来也没有离开过赴死军,从来就是大家的兄弟。
叉子对于战士的含义早已不言而喻,既然叉子都送了回来,那就说明鲁识字已经带着很多东西陨落了。
送叉子过来的是一个身材瘦小的女娃娃,梳着两个小抓髻,还没有用钗,穿一袭粗葛的无染裙子。忽闪忽闪的大眼睛纯净的很,面对在场这么多风云人物。虽是有些怯怯,却也显出落落大方的模样。
李四起身到这女娃娃身边,看着这个孩子,极力的想从她脸上找到鲁识字的面容,虽是心潮澎湃,已经把声调放的平缓和蔼:“你叫什么名字?”
“鲁萍水,先父鲁识字。”
小女孩子也不过十二三岁的样子,说起话来却稳重的很,仿佛小大人儿一样。
一听到“先父”二字,李四心里还是软了一下,算起来鲁识字才三十九岁呀,当年叱咤风云的英雄,后来万人唾骂的败类,就这么去了。
“鲁识字是怎么死的?”
“病故。”小女孩看着半蹲下身子的李四:“先父临终之时,曾有遗言,说这柄叉子是大帅之物,怕我拿不起来,所以要我给大帅送回来,好让大帅决断这柄叉子的去留……”
好个鲁识字!
心中一股暖流流淌而过,险些当场落泪。
经过这么多年之后,在场这些个雄霸一方的将帅才真正明白了鲁识字的心思。不管鲁识字是不是英雄,绝对不是叛逆,大家都懂了。
李四伸手抚摸这个孩子的头顶。仿佛是自己亲出一般。
“先父还有遗言是留给大帅的……”
“说。”
鲁识字必然还有遗言,这是李四可以断定的,十七年前李四对鲁识字说了什么,现在也只有李四一个人知道了。经过十七的磨砺和苦难,鲁识字已经不可能再对当年之言做出回复,而是让他的后人来交付当年的嘱托。
“我不苦。”
这是鲁识字的原话。
到底是什么意思,普天之下也只有李四一个人能够明白。
“很好,鲁识字是个好兵,好的很,好的很……”李四想疯狂的纵声大笑,却怎么也笑不出来,想对面前的这个女娃娃说点什么,却又无从开口。
在场众人皆是如此,似乎每个人都有千言万语要对面前的这个女孩子念叨,话都口边却吐不出来。
“我明白了,我很明白你爹爹的意思。”李四取过那柄决定了鲁识字命运的叉子,交在鲁萍水的手中:“按照咱们赴死军的规矩,这柄叉子就是你的,我说你拿的起你就拿的起……”
小女孩显然已经受过了鲁识字的教诲,知道她的使命是什么,稚嫩的脸上满满盈盈的都是肃穆之色,双眼中的泪水已经划落脸颊,以清脆脆的童音大声尖叫:“赴死军鲁识字请求归队!”
所有人的心里都是一颤。
新一代的赴死军要崛起了。
李四心中何等澎湃已不必多言,所有的情感化做一句话:“鲁识字归队——”
“你……林千金……还好吧?”
“家母身体康健,带着八岁的妹妹……”
林千金还是不愿意见到李四,或许这也是鲁识字长女孤身前来的一个原因吧。
“好了,我知道了,你们要是缺什么……算了,我知道你母亲的想法……”李四还想说点儿什么,终于没有说出。
在这一年的冬天,白食帝国终于派遣使团和赴死军商议和谈之事。
从来就没有永远的敌人,只有永远的利益。
赴死军已经稳固了占领区,各地的移民已经成为当地的主要民族,在混杂的民族之中,虽然还经常有零星的摩擦甚至是流血冲突,可民族的融合已经不可阻挡。
有鉴于在欧战日渐不利的战事,有鉴于东线赴死军的实际统治,白食帝国承认了赴死军的占领,条件是共同对付日渐扩张的罗曼诺夫俄人王朝。
在旷日持久的战争中失去了大量人口和财富的白食帝国,已经不能再对俄人的扩张做出有力的反击,不得不委曲求全。
同样是在这一年年关将近的时候,张大贼头痛病复发,无医可治,死于远征印度的路途之中。也有传言说张大贼根本就不是引病而亡,完全就是被自己的部下给谋杀的。到底真相如何,以不可考,唯一知道的就是张大贼十几年辛苦打拼出来的庞大“地盘”儿陷入了内乱,一日三惊的印度莫卧儿王朝立刻举行欢庆大典儿,感谢神佛把一个威胁佛国的东方盗贼消灭了。
对于张大贼的死亡,李四确实没有想到,极是果断的派遣黄冕部武力介入,平息了张大贼内部的纷争,带着这一股铺天盖地的蝗虫继续南下……
莫卧儿王朝很快就发现这些早就对佛国垂涎三尺的盗贼更加残暴,也更加贪婪。
受神佛保佑的军队根本就受不住敌人的一次冲锋,即使是身披佛衣的僧兵也不堪一击,这些强盗拥有更好的纪律性和更高的组织度,破坏力也更加惊人。
对于民间的疯狂掠夺已经到了令人发指的地步,这些人简直就是魔鬼,连佛像上的金子和宝石都抠下来带走,同时把无数的稻米、香料、黄麻等物运送回去……
官方还没有做出反应,拥有最敏锐嗅觉的商业力量就已经掺和了进来,这才是灾难的开始。
这些眼里之后利益的人们什么事情都做的出来,或是低价购买或是敲诈勒索,更有甚者,直接就以武力压服,不择手段的掠夺让当地百姓身在水深火热……
这些人的所作所为简直让人不敢相信,连庙里的和尚他们都敢拿绳子拴了带走,还有什么是他们不敢做的?
哪里有压迫哪里就有反抗,这是放之四海而皆准的真理。对于抵抗力量,则是更加血腥和残酷的杀戮……
眼看着大军就要到来,莫卧儿王朝不得不做出退让。
战争算是暂时结束了,双方的争夺已经从战争转移到了谈判桌上,不管怎么说,老百姓终于可以稍微松一小口气儿了……
同样是在这个时候,盘踞在云南已经几百年的沐家再也坐不住了,起一部精锐开始南征,接连破了两个小国之后,兵锋直指佛国边陲……
莫卧儿王朝一边抵抗沐家军,一边遣使朝华,希望李四能够调停此战事。
对于佛国的掠夺让赴死军实力空前,也让对外扩张的大戏演到了**。
在秋季里,一向对这种战争持反对态度的南都朝廷终于坐不住了,第一次参与到战争之中。
只不过朝廷的战争不会象赴死军这么**裸,而是以收复的形势出现的。
联合了两浙,或者说是两浙联合了朝廷,以福建郑家的水军为主体,再加上旧黄部的人马和两浙的力量,收复台湾的大战已经正式展开。
“你说朝廷那边能打的顺么?”听说台湾那边的红毛鬼火器犀利,厉害的很呢。
李四笑答长平公主:“红毛鬼不过是跳梁之辈罢了,怎当的起朝廷的雷霆天威?”
郑家凭着一己之力,就把红毛鬼打的鸡飞狗跳举旗而降。现在的江南比以前要强大的多,又联合了两浙,三股力量打红毛鬼,已是巨锤砸蚊没有什么悬念了。
李四心里清楚的很,凭借着这三家的力量,打红毛鬼就是轻而易举的事情,关键是这些势力能够在这里头尝到多大的甜头,会不会保持这种心态……
现在的长平公主很以前大有不同,在书房中整理钻研的时间最多,然后就是陪伴世子的时候居多,至于李四,已经很少有说话的时候了。
和埋首书堆中的长平公主相比,娥子则要活跃的多。王府之中,不管是前院还是后院,就是后花园里头,也有娥子带着孩子开辟出来的大片菜地,每日挑水灌溉担肥滋养,也是乐在其中。
长子已经能读书了,最多就是能读一些通俗易懂的简单语句,远没有外界传闻的那样是什么“天纵奇才”“学贯古今”。李四的孩子和平常的孩子也没有什么两样,照样是有调皮捣蛋的时候,也时常被母亲按住打的鬼哭狼嚎。
长子和长女在很大程度上继承了娥子淳朴和厚道的性子,基本看不到李四身上那种精密算计深远谋划的影子……
总的来看,大局是好的。
对于俄人的战争要光明正大的多,俄人的扩张必须得到强有力的反击。无论是白食帝国还是蒙古人,和俄人之间的战争一直在持续,虽然从来也没有取得过决定性的胜利,可也让俄人疲于应付了。
喀尔喀的步代活上成了最高首领,只不过他这个位子来的有点儿……那啥,因为很多迹象表明前任的部落首领楚虎就是死在他的手上。
对于这种部落内部的变故,赴死军从来也不做过多干涉,或者说是步代活上吃准了赴死军的这个态度,才敢篡夺了部族的领导大权。
现在的步代活上已经是喀尔喀的汗王了。
作为反击俄人的主力军,北线是程子栋已经和俄人打了这么多年,拓展的地盘儿极大,对于物资的消耗也是惊人。
那边是广袤的荒原,没有惊人的财富更没有密集的人口,所以也不被那些如苍蝇一般追逐利润的商业力量所重视,也只有程子栋一直在打着亏本钱的战争。
在这一年的冬天,李四忽然就停止了北线军团的大举扩张姿态,而是准备从西线直接发起猛攻……
程子栋接到的命令是肃清当面之敌,原地驻守,准备东征。
东征?征哪里?东边已经是大海了,还怎么征?程子栋无法理解这个命令,还是忠实的执行了。
在北线军团的这最后一战当中,出现了一个另所有人都痛心疾首的惨剧。
刚刚参战不久的女真营不过只有七百多人,由鲁识字的长女最为名义上的领袖,具体军事指挥则由那些个满洲老兵代替。让这些人参战是鲁识字努力的结果,只有这样,大甸子上的那些人口才能尽快的融合进主体民族,而不是被进一步的边缘化。
但是,在这一战中,由于战术的疏漏和俄人的狡诈,女真营全军覆没,七百多人只剩下七十多个。女真人的精神领袖,女真各部的实际掌控者,新一任的乌里彦,鲁识字的长女鲁萍水葬身于乱军之中!
对于这个结果,李四当时就拍了桌子了。
鲁萍水是何其重要,不管这个女娃娃和她的女真营有没有战斗力,可这样象征意义大到了天上去,又关系到鲁识字的后裔存亡,怎么能战死疆场?
多少年了,李四从来就没有如此的暴跳如雷,立刻起身北上,当着许多将帅的面儿就赏了程子栋五十棍子。同时从北伐大军中抽调出四成的兵力,亲自指挥,誓报此仇。
挨了打的程子栋也是眼珠子通红,扬言要让俄人个个过刀。
程子栋现在威风八面了,以前也不过是庚字营的一个小小队官,和鲁识字的出身一样,都是从庚字营里出来的。鲁识字虽然是担这汉奸的名头,看事实如何大家心中有数。鲁识字死了,连鲁家的闺女都护不住,让一个小小的女娃娃战死于乱军之中,这份窝囊和耻辱几辈子也抹不去了。
李四和程子栋的愤怒,连旗人的万分之一也赶不上。
鲁识字是什么人?所有满人的救世主,现世的乌里彦。鲁识字一死,天都塌下来多半个。好歹还有鲁识字的后裔继承了他精神领袖的地位,算是支撑住了。
当年的鲁识字为了这些人,付出的牺牲何其之大,早已经是神一般的存在。尤其是现在这一代满洲人,都是受惠于鲁识字,要是没有当年鲁识字的付出,他们根本就没有机会出生。可乌里彦升天还不到两年的工夫,就把他的女儿给断送了……
从乱军之中逃出来的那几十个人,奉上鲁萍水的叉子之后,一夜之间集体自裁谢罪。
鲁识字年仅十岁的小女儿举起了父亲的遗物,再次兴兵。
这一回可不是几百人的规模。
关外的满人总共不到二十万,经过这十几二十年的繁衍也不过二十几万的人口。仿佛就是一夜之间,就是这个更小的女孩子举起叉子的那一刻,如撒豆成兵一般,呼啦一下子就凑出来七万大军。
占总人口三成的军队,说出来都能吓死人,可那些残存的旗人做到了。
鲁萍水死了,难道这就是大家对乌里彦的回报?还不知道乌里彦在天上哭成了什么样子呢。
只要是能到的,不论男女部分老幼,举族为兵,誓要和俄人打个不死不休。
什么后勤什么运输都不管了,只要疯狂的拼杀。
和俄人的仇恨已经不可化解,除非任何一方的整个民族主体完全灭绝,否则就是永远也不可能的停止。
旗人没有多少人口,呼啦一下子就举族之人口为兵,这种疯狂还真把李四给吓住了。
这些人根本就不理会什么配合,也不管什么北伐大军,一路直扑……
这可是冬天,在这样的季节如此疯狂,完全就是飞蛾扑火自取灭亡。
好不容易利用鲁识字小女儿的影响把这事情拖延住了,并且信誓旦旦的保证明年将亲征俄人,许诺下这些人可以随意屠杀的诺言,并且以在保证,只要冰雪消融立刻发起最大规模的战争……
就这样,李四在北地呆到了第二年,亲自带领部分北伐军作战。
这些个以鲁家娃娃为核心的人们简直就是疯了,那些个老战兵死后,连尸体也不收回,十几岁的娃娃兵立刻就垫了上去……
滞留在关内沙洲之上的人们,自组了队伍,来给鲁萍水复仇……
进展神速。
可这件事情严重阻碍了李四的战略布局……
这些人确实疯狂,也不怕死,可他们不是军队。这种近乎于自杀的打法根本就不行,要不是赴死军在旁边百般遮掩,早就全数葬身荒原了。
一直到了和蒙古各部人马大汇合之后,李四才把这些人托付给蒙古人,至于鲁识字的小女儿,就是说下个大天来,也不能让她参战了。
李四直接把这个更小的女孩子带了回去,本想着带回北都,给她更好的生活环境,可这个倔强的孩子坚决不同意,依旧回到了大甸子上,和她的“子民”们生活在一起。
随着战争的进一步扩大和深入,各种物资和财富通过很多不怎么光彩的手段汇集起来,极大的刺激了工商的发展。
诸如浙商这种有着一直利益的团体终于卖出了联合的第一步。
几乎占到浙商三分之一规模的商号做了一个比较松散的联合,确定了统一的销售价格和原材料分配,还有更多的浙商正在加入其中。
这种形式的联合带有原始的地域色彩,摆明就是大鱼吃小鱼的姿态,虽然让很多小工户和小商人恨之入骨,可其中的好处也是显而易见的,能够在激烈的竞争中抱成一团的好处不用说也能领会。
伴随着浙商的进一步商业化,素来就和赴死军有深厚关系的徽商则用了另一种法子对抗:加深和各地方官府的联系,很多生意更加依靠赴死军,在不远的将来,很可能会以一个半官半商的面目出现。
同样是个庞然大物的晋商更加侧重于对外的掠夺,利用外来的人力和物力就地生产就地销售。
三股商业力量走上了不同合格的道路,到底哪一个才是对的,谁也不敢说。也许他们都是对的,或者干脆都是错的,到底谁能笑到最后,还需要时间的检验。
不过浙商的举动更加有利于形成一个单独的势力,这一点儿李四已经看到了。
徽商的做法主要还是受赴死军对各种力量的严密控制所影响,会不会带上官僚的色彩还不好说。
至于晋商就简单多了,有很多现成的例子他们可以模仿,比如现在还夹在赴死军和莫卧儿王朝之间的东印度公司……
不管内部如何,这种冒险求存的民生士气算是起来了,利益会告诉他们应该怎么做,应该走什么样的道路。
有很多手段是永远也不能见光的,可不管是用了什么手段,终于使得枪口一致对外,终于了带来了一丝曙光和好几种可能。
至于未来,李四无法预料,,会走上哪一条道路,又能走到哪一步,现在说什么也为时过早,只能作为一个参与其中的棋子一步步的走下去。
从甲申年开始,这个民族就已经陷入危机之中。当并存于这个世界上的新兴势力正快速崛起的时候,当老旧的世界秩序即将被打破的时候,这个民族,这片土地不仅没有应运而前,反而是被扼杀了崛起的希望,进一步沉沦为外族之奴隶。传承了千年的文明只剩下奴化和顺从,将会走上一条步步是血处处该灾的死胡同。多少英雄豪杰多少慷慨壮士为挽此颓局,为民族之气运,前仆后继九死不悔,民族精髓几乎消耗殆尽。
终于有了这个还算可以接受的开始,也许会有一个更加美好的未来。
无论是奸贼还是英雄,现在看来,都是一个必然。偶然的只是李四和赴死军这个最大的必然。
蝴蝶翅膀底下带动起来的风雷,让乾坤倒转,让日月升起。撕破了一层又一层带着血色的绝望迷雾,才看到了今日的曙光。
多少同胞手足,多少慷慨仁人,用他们的热血浸染出这鲜艳夺目的三万里河山。
李四,这个绝对的偶然已经成为左右局面的必然力量,而翅膀底下的风雷带动的是燎原的烈火,起影响还远远不止于此。
这个民族的潜能还没有完全爆发出来,但是所展现出来的炫目光彩已经影响到了更多人。
大明兴武二十年初,一种叫做铜壶机的庞大机器诞生。这种机器吞吃煤炭吐出蒸汽,推动机械做工,因为这种机器可以极大节省人工,并且能够做到很多人力难及的工作,很快就开始推广开来。以为这种庞大而又复杂的机器是受李四的指点才最终完成,所以由李四命名。
因为最早的此类机械是出现在宋时,那时候还仅仅是一种孩子的玩具,叫做铜壶傀儡,李四就是以此命名,就叫做铜壶机。
大明兴武二十年春,赴死军北伐部,渡过白令海峡,继续东征。人们才知道天外有天,在海洋的另一头还有一个广袤的大陆。
这片大陆,被人们成为金大洲,是个可以发财的地方,万千人沿着赴死军的脚步渡过三指宽的寒冷海峡,来到这片充满了财富的金大洲。
当地土著根本就无法抵挡赴死军的武力,甚至无力阻挡那些商队的入侵。
大明兴武二十二年末,远征金大洲的程子栋部,和不远万里乘船而来的白鬼遭遇。
白鬼想不到在这片大陆上还有如此严整的黄钟人,发现了宝藏一般冲杀了上来。
赴死军身后的商队同样是在欢呼,原来这里也有白鬼。白鬼的模样虽然狰狞又满身是毛,可力气大的很身子也结实,是很好的奴隶料子呢!
冲上来的白鬼很快就发现,这些人手中的火器不仅更为先进,而且数量比他们要多出十几倍……
金大陆的争夺展开了。
第229章 大结局
大明兴武十七年发生了很多大事。.org豫北桃梅齐绽,被人们成为妖孽之兆,必然是有祸事降临。可就是在这样一个年头里,日子还是一天接一天的过去,并没有出现什么了不起的大事。
譬如江南朝廷立八岁的嫡长子为太子,按说应该算是大事了。可天下大定,皇家立储本就是合情合理的事情,尤其是储君和福建郑家有血缘联系,朝廷立他为太子,也是预料之中的事情,不算什么大事。
譬如朝廷立李四次子为武定王世子,也是人们可以想象到的,也没有什么稀奇的。
忠诚伯李四征战四方,驱逐外敌恢复中华,开疆拓土南征北战,无论是战功还是人望早已是当世第一人。可这十年来,朝廷那边就如同瞎子聋子一般,只是闷头做他们的民本大业,根本就没有对李四有任何的封赏,哪怕是名义上封爵也没有。
一直到长平公主诞下一男,兴武大帝立刻闪电一般晋封李四为武定王。领有诸省军民政事,执掌一切对外大略。李大帅早已经是事实上的藩镇,朝廷的爵位根本就是可有可无,谁也不会拿这个当真。不管是李四还是朝廷,都在极力的维持着脆弱的从属关系。
忽然之间,朝廷的态度了来了个一百八十度的大转弯,这种近乎于承认了李四**地位的封号本身并没有什么实际意义,可选择的这个时期确实是太“凑巧”了。
十几年前就应该有这样的封号下来,可一直拖延了十年之久,一直等到长平公主生下男孩,就来了这么一下子,而且闪电一般的加封还在襁褓之中的李四次子为武定王世子,就不得不让人琢磨一下了。
李四长子已经九岁,为娥子所出,另有一女也四岁了。
“自从那些老派的学官凋零之后,朝廷的大方大略就愈发儿戏了,也稚嫩的令人发笑。”老神棍魏无牙真的是老了,须发皓白牙齿也掉了个七七八八,连走路都需要人搀扶,唯有说话时候的尖酸刻薄不仅没有减去分毫,反而更胜往昔:“有杨廷麟、刘理顺他们在的时候,在这种大的方略上虽然没有什么建树,可也没有大的纰漏。算是老成持重。可自打这些老家伙去了之后,新上来的这一批阁臣除了会弄他们的民本之外,其他一无是处。封世子……嘿嘿,亏他们想的出来,要是杨廷麟知道这个消息的话,肯定会气的从棺材里跳出来大骂这些无知小辈……”
朝廷的意思很明显,借着加封李四的机会坐实了次子的身份和继承权。这个次子是李四的儿子不假,可也是长平公主的儿子,是兴武大帝的外甥。等李四百年之后,从血缘上来说和江南朝廷有着天然的亲近,要是长平公主“觉悟”足够高的话,只要等到李四一死,朝廷那边再用些拉拢的手段,赴死军就有可能投靠到朝廷那边,起码会有一部分投靠过去。
“涧儿,你怎么看?”李四微笑着问路涧。
如今的路涧已经满脸络腮胡,把面上的伤疤掩去了大半,虽然还被大帅以小名相称,却绝对不是个小人物了。
统领赴死军西路,手中大军近七万,都是苦战十年的百战精锐,又有海量的火炮和经验丰富的火器兵,放到哪里都是可以扭转乾坤的人物。更重要的是路涧已经是整个西域诸邦和五分之一个白食帝国的太上皇,一句话就能决定那些国家的生死存亡,实力已经强悍到了逆天的地步。
比起当年三脚踹不出一个屁的憨后生,现在的路涧已经是真正的统帅,执掌着赴死军四成的武装力量,他的意见至关重要。
兴武大帝为了他的外甥能够继承李四的衣钵也是费了很多心思,可路涧手中的实力实在恐怖。他要是为了自己的外甥……
不过现在的路涧已经沉稳的可怕了:“大帅怎么看我就怎么看。”
李四一笑。
虽然现在还是春秋鼎盛的年纪,可李四也不得不为赴死军挑选未来的主人了。因为李四本人是赴死军的缔造者和灵魂,他的影响不是任何的军中实力派可以取代的,无论是什么样雄才大略的将军,都不可能真正统领赴死军全军。
现在的赴死军已经近二十万的庞大规模,牵扯到的后勤、谋划、辅助等等人员则更多,统领着山、陕、甘、宁、鲁、湘、鄂、川等以及中原各地,管辖着内外蒙古和西域各邦,没有一个强有力的核心领导人绝对不行。
在未来,统领整个赴死帝国的人选只能从李四的子嗣之中选出,长子无疑是最好的人选。
长子的母亲是刀把村的娥子,和赴死军的高层有天然的联系,尤其是有路涧这个强有力的支持,继承李四的衣钵最为稳妥。可要是说起加强和江南的联系,也少不了次子这层关系。
好在李四已经有了成算。
十几年的奋斗,终于有了今日的局面,多少壮士埋骨他乡多少英雄化为护国之神,思之念之怎不叫人长叹?
这么些年以来,赴死军中的元老们多已成为节制一方的大人物,几年几年的难得见到一回,趁此天下初定的机会,聚于一堂。
当年的小兵已经成为中坚骨干,当年的骨干多已退了下来,符二瞎子退的最早,已经成为一名不太合格的教官,整天带着一帮子年轻的学兵“东游西逛”……
如今群英荟萃,多是赴死军早期起家的元勋……
“亲爹……”素来如影子一般追随大帅的死狗,已经从当初的半大孩子成长为魁梧壮汉,或许是因为久为护卫的缘故,身上的剽悍之气更胜往昔。
死狗捧着一柄雪亮的叉子,大踏步上前。
赴死军的叉子早已名动天下。在场的诸人,包括李四在内,都使用过这样的叉子。只不过这些年身居高位,更多的时候是运筹帷幄,已经很少有拿叉子的机会了。
“亲爹,有人送来了这柄叉子。”
跟着李四这么多年,死狗已经知道了很多事情,什么事情重要什么事情不重要,心里也知道一些。一柄寻常的叉子能被死狗送到这样的场合之中,其事不小。
李四方一接过叉子,脸色登时就为之一变,腾的站起身子:“送叉子的人呢?”
“就在外面。”
在这些年中,叉子在很大程度上已经是一个身份的象征,是一个荣耀的象征,代表着一种资历和历程。现在的新兵早把当年的叉子兵视为开天辟地的先辈父兄,就是这样一柄柄叉子硬生生杀出一个局面,杀出一个希望,思之令人血热。
对于那些老兵来说,叉子比他们的生命还要宝贵,只要人在,叉子就在。哪怕是人不在了,会把叉子传承给子弟。如今这柄叉子被送了,就表明又一个战友已经陨落。
这十几年的战争,对于军队的淘汰更替起到一个加速的作用,已经让当年的叉子兵所剩无几。忽然之间就又有一柄叉子送回了李四这里,大家都明白的很:又少了一个曾经并肩战斗的好兄弟……
李四无言的把这柄蕴含了无数含义的叉子交给众人,众人一个挨一个的传看……
无论是谁,看罢了了叉子之后都是如李四一般无语。
叉子颈上刻着几个歪歪斜斜的小字:庚营,鲁识字。
鲁识字死了!
对于这个名满天下的大汉奸,赴死军中的叛徒,大家的心思都很复杂。随着这么多年过去,虽然大帅从来也没有挑明过鲁识字的身份,可大家也隐隐约约的猜到了个大概。
鲁识字和大帅本人,其实就是一而二二而一的,只不过大帅带着赴死军继承了刚硬如铁绝不妥协的一面儿,而鲁识字则代表着宽容和仁慈的软弱一面儿。
一见到这柄叉子,大家也就明白了。鲁识字一直把这柄叉子带在身边,他从来也没有离开过赴死军,从来就是大家的兄弟。
叉子对于战士的含义早已不言而喻,既然叉子都送了回来,那就说明鲁识字已经带着很多东西陨落了。
送叉子过来的是一个身材瘦小的女娃娃,梳着两个小抓髻,还没有用钗,穿一袭粗葛的无染裙子。忽闪忽闪的大眼睛纯净的很,面对在场这么多风云人物。虽是有些怯怯,却也显出落落大方的模样。
李四起身到这女娃娃身边,看着这个孩子,极力的想从她脸上找到鲁识字的面容,虽是心潮澎湃,已经把声调放的平缓和蔼:“你叫什么名字?”
“鲁萍水,先父鲁识字。”
小女孩子也不过十二三岁的样子,说起话来却稳重的很,仿佛小大人儿一样。
一听到“先父”二字,李四心里还是软了一下,算起来鲁识字才三十九岁呀,当年叱咤风云的英雄,后来万人唾骂的败类,就这么去了。
“鲁识字是怎么死的?”
“病故。”小女孩看着半蹲下身子的李四:“先父临终之时,曾有遗言,说这柄叉子是大帅之物,怕我拿不起来,所以要我给大帅送回来,好让大帅决断这柄叉子的去留……”
好个鲁识字!
心中一股暖流流淌而过,险些当场落泪。
经过这么多年之后,在场这些个雄霸一方的将帅才真正明白了鲁识字的心思。不管鲁识字是不是英雄,绝对不是叛逆,大家都懂了。
李四伸手抚摸这个孩子的头顶。仿佛是自己亲出一般。
“先父还有遗言是留给大帅的……”
“说。”
鲁识字必然还有遗言,这是李四可以断定的,十七年前李四对鲁识字说了什么,现在也只有李四一个人知道了。经过十七的磨砺和苦难,鲁识字已经不可能再对当年之言做出回复,而是让他的后人来交付当年的嘱托。
“我不苦。”
这是鲁识字的原话。
到底是什么意思,普天之下也只有李四一个人能够明白。
“很好,鲁识字是个好兵,好的很,好的很……”李四想疯狂的纵声大笑,却怎么也笑不出来,想对面前的这个女娃娃说点什么,却又无从开口。
在场众人皆是如此,似乎每个人都有千言万语要对面前的这个女孩子念叨,话都口边却吐不出来。
“我明白了,我很明白你爹爹的意思。”李四取过那柄决定了鲁识字命运的叉子,交在鲁萍水的手中:“按照咱们赴死军的规矩,这柄叉子就是你的,我说你拿的起你就拿的起……”
小女孩显然已经受过了鲁识字的教诲,知道她的使命是什么,稚嫩的脸上满满盈盈的都是肃穆之色,双眼中的泪水已经划落脸颊,以清脆脆的童音大声尖叫:“赴死军鲁识字请求归队!”
所有人的心里都是一颤。
新一代的赴死军要崛起了。
李四心中何等澎湃已不必多言,所有的情感化做一句话:“鲁识字归队——”
“你……林千金……还好吧?”
“家母身体康健,带着八岁的妹妹……”
林千金还是不愿意见到李四,或许这也是鲁识字长女孤身前来的一个原因吧。
“好了,我知道了,你们要是缺什么……算了,我知道你母亲的想法……”李四还想说点儿什么,终于没有说出。
在这一年的冬天,白食帝国终于派遣使团和赴死军商议和谈之事。
从来就没有永远的敌人,只有永远的利益。
赴死军已经稳固了占领区,各地的移民已经成为当地的主要民族,在混杂的民族之中,虽然还经常有零星的摩擦甚至是流血冲突,可民族的融合已经不可阻挡。
有鉴于在欧战日渐不利的战事,有鉴于东线赴死军的实际统治,白食帝国承认了赴死军的占领,条件是共同对付日渐扩张的罗曼诺夫俄人王朝。
在旷日持久的战争中失去了大量人口和财富的白食帝国,已经不能再对俄人的扩张做出有力的反击,不得不委曲求全。
同样是在这一年年关将近的时候,张大贼头痛病复发,无医可治,死于远征印度的路途之中。也有传言说张大贼根本就不是引病而亡,完全就是被自己的部下给谋杀的。到底真相如何,以不可考,唯一知道的就是张大贼十几年辛苦打拼出来的庞大“地盘”儿陷入了内乱,一日三惊的印度莫卧儿王朝立刻举行欢庆大典儿,感谢神佛把一个威胁佛国的东方盗贼消灭了。
对于张大贼的死亡,李四确实没有想到,极是果断的派遣黄冕部武力介入,平息了张大贼内部的纷争,带着这一股铺天盖地的蝗虫继续南下……
莫卧儿王朝很快就发现这些早就对佛国垂涎三尺的盗贼更加残暴,也更加贪婪。
受神佛保佑的军队根本就受不住敌人的一次冲锋,即使是身披佛衣的僧兵也不堪一击,这些强盗拥有更好的纪律性和更高的组织度,破坏力也更加惊人。
对于民间的疯狂掠夺已经到了令人发指的地步,这些人简直就是魔鬼,连佛像上的金子和宝石都抠下来带走,同时把无数的稻米、香料、黄麻等物运送回去……
官方还没有做出反应,拥有最敏锐嗅觉的商业力量就已经掺和了进来,这才是灾难的开始。
这些眼里之后利益的人们什么事情都做的出来,或是低价购买或是敲诈勒索,更有甚者,直接就以武力压服,不择手段的掠夺让当地百姓身在水深火热……
这些人的所作所为简直让人不敢相信,连庙里的和尚他们都敢拿绳子拴了带走,还有什么是他们不敢做的?
哪里有压迫哪里就有反抗,这是放之四海而皆准的真理。对于抵抗力量,则是更加血腥和残酷的杀戮……
眼看着大军就要到来,莫卧儿王朝不得不做出退让。
战争算是暂时结束了,双方的争夺已经从战争转移到了谈判桌上,不管怎么说,老百姓终于可以稍微松一小口气儿了……
同样是在这个时候,盘踞在云南已经几百年的沐家再也坐不住了,起一部精锐开始南征,接连破了两个小国之后,兵锋直指佛国边陲……
莫卧儿王朝一边抵抗沐家军,一边遣使朝华,希望李四能够调停此战事。
对于佛国的掠夺让赴死军实力空前,也让对外扩张的大戏演到了**。
在秋季里,一向对这种战争持反对态度的南都朝廷终于坐不住了,第一次参与到战争之中。
只不过朝廷的战争不会象赴死军这么**裸,而是以收复的形势出现的。
联合了两浙,或者说是两浙联合了朝廷,以福建郑家的水军为主体,再加上旧黄部的人马和两浙的力量,收复台湾的大战已经正式展开。
“你说朝廷那边能打的顺么?”听说台湾那边的红毛鬼火器犀利,厉害的很呢。
李四笑答长平公主:“红毛鬼不过是跳梁之辈罢了,怎当的起朝廷的雷霆天威?”
郑家凭着一己之力,就把红毛鬼打的鸡飞狗跳举旗而降。现在的江南比以前要强大的多,又联合了两浙,三股力量打红毛鬼,已是巨锤砸蚊没有什么悬念了。
李四心里清楚的很,凭借着这三家的力量,打红毛鬼就是轻而易举的事情,关键是这些势力能够在这里头尝到多大的甜头,会不会保持这种心态……
现在的长平公主很以前大有不同,在书房中整理钻研的时间最多,然后就是陪伴世子的时候居多,至于李四,已经很少有说话的时候了。
和埋首书堆中的长平公主相比,娥子则要活跃的多。王府之中,不管是前院还是后院,就是后花园里头,也有娥子带着孩子开辟出来的大片菜地,每日挑水灌溉担肥滋养,也是乐在其中。
长子已经能读书了,最多就是能读一些通俗易懂的简单语句,远没有外界传闻的那样是什么“天纵奇才”“学贯古今”。李四的孩子和平常的孩子也没有什么两样,照样是有调皮捣蛋的时候,也时常被母亲按住打的鬼哭狼嚎。
长子和长女在很大程度上继承了娥子淳朴和厚道的性子,基本看不到李四身上那种精密算计深远谋划的影子……
总的来看,大局是好的。
对于俄人的战争要光明正大的多,俄人的扩张必须得到强有力的反击。无论是白食帝国还是蒙古人,和俄人之间的战争一直在持续,虽然从来也没有取得过决定性的胜利,可也让俄人疲于应付了。
喀尔喀的步代活上成了最高首领,只不过他这个位子来的有点儿……那啥,因为很多迹象表明前任的部落首领楚虎就是死在他的手上。
对于这种部落内部的变故,赴死军从来也不做过多干涉,或者说是步代活上吃准了赴死军的这个态度,才敢篡夺了部族的领导大权。
现在的步代活上已经是喀尔喀的汗王了。
作为反击俄人的主力军,北线是程子栋已经和俄人打了这么多年,拓展的地盘儿极大,对于物资的消耗也是惊人。
那边是广袤的荒原,没有惊人的财富更没有密集的人口,所以也不被那些如苍蝇一般追逐利润的商业力量所重视,也只有程子栋一直在打着亏本钱的战争。
在这一年的冬天,李四忽然就停止了北线军团的大举扩张姿态,而是准备从西线直接发起猛攻……
程子栋接到的命令是肃清当面之敌,原地驻守,准备东征。
东征?征哪里?东边已经是大海了,还怎么征?程子栋无法理解这个命令,还是忠实的执行了。
在北线军团的这最后一战当中,出现了一个另所有人都痛心疾首的惨剧。
刚刚参战不久的女真营不过只有七百多人,由鲁识字的长女最为名义上的领袖,具体军事指挥则由那些个满洲老兵代替。让这些人参战是鲁识字努力的结果,只有这样,大甸子上的那些人口才能尽快的融合进主体民族,而不是被进一步的边缘化。
但是,在这一战中,由于战术的疏漏和俄人的狡诈,女真营全军覆没,七百多人只剩下七十多个。女真人的精神领袖,女真各部的实际掌控者,新一任的乌里彦,鲁识字的长女鲁萍水葬身于乱军之中!
对于这个结果,李四当时就拍了桌子了。
鲁萍水是何其重要,不管这个女娃娃和她的女真营有没有战斗力,可这样象征意义大到了天上去,又关系到鲁识字的后裔存亡,怎么能战死疆场?
多少年了,李四从来就没有如此的暴跳如雷,立刻起身北上,当着许多将帅的面儿就赏了程子栋五十棍子。同时从北伐大军中抽调出四成的兵力,亲自指挥,誓报此仇。
挨了打的程子栋也是眼珠子通红,扬言要让俄人个个过刀。
程子栋现在威风八面了,以前也不过是庚字营的一个小小队官,和鲁识字的出身一样,都是从庚字营里出来的。鲁识字虽然是担这汉奸的名头,看事实如何大家心中有数。鲁识字死了,连鲁家的闺女都护不住,让一个小小的女娃娃战死于乱军之中,这份窝囊和耻辱几辈子也抹不去了。
李四和程子栋的愤怒,连旗人的万分之一也赶不上。
鲁识字是什么人?所有满人的救世主,现世的乌里彦。鲁识字一死,天都塌下来多半个。好歹还有鲁识字的后裔继承了他精神领袖的地位,算是支撑住了。
当年的鲁识字为了这些人,付出的牺牲何其之大,早已经是神一般的存在。尤其是现在这一代满洲人,都是受惠于鲁识字,要是没有当年鲁识字的付出,他们根本就没有机会出生。可乌里彦升天还不到两年的工夫,就把他的女儿给断送了……
从乱军之中逃出来的那几十个人,奉上鲁萍水的叉子之后,一夜之间集体自裁谢罪。
鲁识字年仅十岁的小女儿举起了父亲的遗物,再次兴兵。
这一回可不是几百人的规模。
关外的满人总共不到二十万,经过这十几二十年的繁衍也不过二十几万的人口。仿佛就是一夜之间,就是这个更小的女孩子举起叉子的那一刻,如撒豆成兵一般,呼啦一下子就凑出来七万大军。
占总人口三成的军队,说出来都能吓死人,可那些残存的旗人做到了。
鲁萍水死了,难道这就是大家对乌里彦的回报?还不知道乌里彦在天上哭成了什么样子呢。
只要是能到的,不论男女部分老幼,举族为兵,誓要和俄人打个不死不休。
什么后勤什么运输都不管了,只要疯狂的拼杀。
和俄人的仇恨已经不可化解,除非任何一方的整个民族主体完全灭绝,否则就是永远也不可能的停止。
旗人没有多少人口,呼啦一下子就举族之人口为兵,这种疯狂还真把李四给吓住了。
这些人根本就不理会什么配合,也不管什么北伐大军,一路直扑……
这可是冬天,在这样的季节如此疯狂,完全就是飞蛾扑火自取灭亡。
好不容易利用鲁识字小女儿的影响把这事情拖延住了,并且信誓旦旦的保证明年将亲征俄人,许诺下这些人可以随意屠杀的诺言,并且以在保证,只要冰雪消融立刻发起最大规模的战争……
就这样,李四在北地呆到了第二年,亲自带领部分北伐军作战。
这些个以鲁家娃娃为核心的人们简直就是疯了,那些个老战兵死后,连尸体也不收回,十几岁的娃娃兵立刻就垫了上去……
滞留在关内沙洲之上的人们,自组了队伍,来给鲁萍水复仇……
进展神速。
可这件事情严重阻碍了李四的战略布局……
这些人确实疯狂,也不怕死,可他们不是军队。这种近乎于自杀的打法根本就不行,要不是赴死军在旁边百般遮掩,早就全数葬身荒原了。
一直到了和蒙古各部人马大汇合之后,李四才把这些人托付给蒙古人,至于鲁识字的小女儿,就是说下个大天来,也不能让她参战了。
李四直接把这个更小的女孩子带了回去,本想着带回北都,给她更好的生活环境,可这个倔强的孩子坚决不同意,依旧回到了大甸子上,和她的“子民”们生活在一起。
随着战争的进一步扩大和深入,各种物资和财富通过很多不怎么光彩的手段汇集起来,极大的刺激了工商的发展。
诸如浙商这种有着一直利益的团体终于卖出了联合的第一步。
几乎占到浙商三分之一规模的商号做了一个比较松散的联合,确定了统一的销售价格和原材料分配,还有更多的浙商正在加入其中。
这种形式的联合带有原始的地域色彩,摆明就是大鱼吃小鱼的姿态,虽然让很多小工户和小商人恨之入骨,可其中的好处也是显而易见的,能够在激烈的竞争中抱成一团的好处不用说也能领会。
伴随着浙商的进一步商业化,素来就和赴死军有深厚关系的徽商则用了另一种法子对抗:加深和各地方官府的联系,很多生意更加依靠赴死军,在不远的将来,很可能会以一个半官半商的面目出现。
同样是个庞然大物的晋商更加侧重于对外的掠夺,利用外来的人力和物力就地生产就地销售。
三股商业力量走上了不同合格的道路,到底哪一个才是对的,谁也不敢说。也许他们都是对的,或者干脆都是错的,到底谁能笑到最后,还需要时间的检验。
不过浙商的举动更加有利于形成一个单独的势力,这一点儿李四已经看到了。
徽商的做法主要还是受赴死军对各种力量的严密控制所影响,会不会带上官僚的色彩还不好说。
至于晋商就简单多了,有很多现成的例子他们可以模仿,比如现在还夹在赴死军和莫卧儿王朝之间的东印度公司……
不管内部如何,这种冒险求存的民生士气算是起来了,利益会告诉他们应该怎么做,应该走什么样的道路。
有很多手段是永远也不能见光的,可不管是用了什么手段,终于使得枪口一致对外,终于了带来了一丝曙光和好几种可能。
至于未来,李四无法预料,,会走上哪一条道路,又能走到哪一步,现在说什么也为时过早,只能作为一个参与其中的棋子一步步的走下去。
从甲申年开始,这个民族就已经陷入危机之中。当并存于这个世界上的新兴势力正快速崛起的时候,当老旧的世界秩序即将被打破的时候,这个民族,这片土地不仅没有应运而前,反而是被扼杀了崛起的希望,进一步沉沦为外族之奴隶。传承了千年的文明只剩下奴化和顺从,将会走上一条步步是血处处该灾的死胡同。多少英雄豪杰多少慷慨壮士为挽此颓局,为民族之气运,前仆后继九死不悔,民族精髓几乎消耗殆尽。
终于有了这个还算可以接受的开始,也许会有一个更加美好的未来。
无论是奸贼还是英雄,现在看来,都是一个必然。偶然的只是李四和赴死军这个最大的必然。
蝴蝶翅膀底下带动起来的风雷,让乾坤倒转,让日月升起。撕破了一层又一层带着血色的绝望迷雾,才看到了今日的曙光。
多少同胞手足,多少慷慨仁人,用他们的热血浸染出这鲜艳夺目的三万里河山。
李四,这个绝对的偶然已经成为左右局面的必然力量,而翅膀底下的风雷带动的是燎原的烈火,起影响还远远不止于此。
这个民族的潜能还没有完全爆发出来,但是所展现出来的炫目光彩已经影响到了更多人。
大明兴武二十年初,一种叫做铜壶机的庞大机器诞生。这种机器吞吃煤炭吐出蒸汽,推动机械做工,因为这种机器可以极大节省人工,并且能够做到很多人力难及的工作,很快就开始推广开来。以为这种庞大而又复杂的机器是受李四的指点才最终完成,所以由李四命名。
因为最早的此类机械是出现在宋时,那时候还仅仅是一种孩子的玩具,叫做铜壶傀儡,李四就是以此命名,就叫做铜壶机。
大明兴武二十年春,赴死军北伐部,渡过白令海峡,继续东征。人们才知道天外有天,在海洋的另一头还有一个广袤的大陆。
这片大陆,被人们成为金大洲,是个可以发财的地方,万千人沿着赴死军的脚步渡过三指宽的寒冷海峡,来到这片充满了财富的金大洲。
当地土著根本就无法抵挡赴死军的武力,甚至无力阻挡那些商队的入侵。
大明兴武二十二年末,远征金大洲的程子栋部,和不远万里乘船而来的白鬼遭遇。
白鬼想不到在这片大陆上还有如此严整的黄钟人,发现了宝藏一般冲杀了上来。
赴死军身后的商队同样是在欢呼,原来这里也有白鬼。白鬼的模样虽然狰狞又满身是毛,可力气大的很身子也结实,是很好的奴隶料子呢!
冲上来的白鬼很快就发现,这些人手中的火器不仅更为先进,而且数量比他们要多出十几倍……
金大陆的争夺展开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