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零四章 如是我闻
推荐阅读:我的帝国无双、明天下、唐枭、乘龙佳婿、长宁帝军、医妃惊世、盛唐风华、逍遥游、银狐、续南明
武林小说网 www.wltxt.com,最快更新寒门贵子最新章节!
竺无觉死了。
咬舌的人,很难立即死去,也就是说,所谓咬舌自尽,只是文人臆想,没有事实依据。但竺无觉确实死了,顾允让顾马验了尸,绝无假死的可能!
都明玉示意千叶过去查看,论起医术,天师道才是真正的行家。千叶先掰开双眼,然后嘴巴,再是脉门,从颈侧、胸骨摸到小腹丹田,一寸寸,一分分,不放过任何一处。随着查验的深入,神色越来越凝重,足足用了一刻钟,转头回禀道:“祭酒,竺无觉的死,舌断只是外伤。他的体内筋脉尽碎,血气逆流,五脏六腑几乎没有完好的!”
“自尽?”
千叶犹豫了下,道:“是!”
都明玉不置可否,淡淡的道:“褪他的僧衣,验一验阳峰!”
“诺!”
千叶正要动手,一直傻傻坐在地上,到现在还没有回过神来的竺无尘终于有了反应,他扑上前去,一把抱住竺无觉的尸体,大喊道:“你们干什么?我师兄已经死了,你们还要羞辱他不成?”
“辱他的不是我,而是他自己!”千叶语带怜悯,道:“无尘法师,你也听到了,竺上座把竺无觉逐出大德寺,他不再是佛门弟子,也不再是你的师兄。请让开吧!”
“不行!”竺无尘抱的更紧,厉声道:“他就是死了,也是我师兄,你们逼死了他,不能再恣意羞辱他的尸身!尸身若污,等不得往生极乐,你……你们谁敢上前,我拼了性命不要,也要护他往生极乐!”
“他犯了三波罗夷罪,永堕不如意处,哪里还有往生极乐的缘法?连竺上座都不顾而去,你一个小比丘,又能做得了什么呢?”
“师尊,你在哪?在哪啊?师兄死了,快救救他,师兄死了……”
千叶的话彻底打碎了竺无尘的精神防线,他痴痴的抱着竺无觉,嚎啕大哭,眼泪啪嗒啪嗒流淌,八尺巨汉,哭的像是一个三岁的孩子,让人不由的心生哀叹。
竺无觉若是凶手,对高惠而言,死一千万次都不足惜,但是对竺无尘来说,竺无觉就是他的师兄,自小照料他长大,虽偶尔严苛,但情意深重,惨死在雨时楼中,心痛难言!
人性就是如此的复杂,每个人都有两面,三面,或者千百面,善恶共存,明暗同在,所以道德、国法、戒规,都在尽力抑制人性中恶的一面,张扬善的一面。
祛恶扬善,即是君子;逞恶欺善,即是妖魔!
人间世的是非黑白,如此而已!
局面一时陷入僵持,竺无尘天生神力,武学修为不算低,真要是死命不让,动起手来,场面不好控制。今日死了一个竺无觉,他罪有应得,谁也无话可说。可要是再伤了竺无尘,他虽然有点痴顽,但也是竺法言的亲传弟子,不敢保证大德寺会做出什么样的过激反应!
饶是张紫华足智,都明玉多谋,顾允才华盖世,却都拿认死理的竺无尘没有办法。正在这时,一只手从后面伸过来,柔软而温和,竺无尘转过头,看到徐佑,哽咽着道:“徐郎君,师兄死了!”
“他逼死了人,就算今日不伏法,将来也要受盗律的严惩。他日死,不若今日死,依律处死,不若自行了断,方可为大德寺留些清名!”
“师兄做了违背《十诵律》的事,固然有错,可我佛慈悲,自能点化于他。以杀止杀,杀之不尽,终不是正道!”
徐佑盘腿坐于地,和竺无尘面对面,道:“什么是我佛慈悲?”
竺无尘一愣,道:“因众生而生慈悲,因慈悲而长菩提,因菩提而证大道。我佛慈悲,即是以慈悲心,度化众生!”
“大慈与一切众生乐,大悲拔一切众生苦,慈悲是佛道的根本,是四无量心的基石,你既然知道慈悲的深意,又何必执着于竺无觉的生,或死呢?”
竺无尘猛然一震,铜铃般大小的眼眸闪过茫然、困惑、挣扎和渴求解脱等复杂的神色,末了放下竺无觉的尸身,双手合什,跪拜于地,道:“请郎君说法!”
“不敢!”
徐佑侧身让过,道:“我与佛法所知甚浅,只不过那日与拾得和尚交谈,听他说过一则故事,今日说给法师听。佛陀于某一世化现为名叫善御的商主,和五百商人至海路时遇到贼寇图谋劫财。善御梦中预示灾祸,心中苦思,不知如何是好。若是告诉商人,他们以五百人之众,必定将贼寇杀尽,造了杀业,要堕入地狱;可若是不说,贼寇图谋成功,这五百人命丧黄泉,贼寇同样恶贯满盈,要入阿鼻地狱,受无量劫苦。那,怎么做才能让恶人不造杀业免地狱报,又能让五百商人各全性命呢?”
竺无尘听的入神,喃喃道:“是啊,当如何做呢?”
“善御审谛七日,终于下定决心,由他一人动手杀了贼寇,宁独自入地狱受千百劫!如此,五百人不必共同犯下杀业,性命和财宝得以保全,恶人也在起杀心之前被善御断命,免去了堕地狱之报,得往天界。善御以大慈心,护五百人周全,以大悲心,斩断贼寇的杀业,事后你料怎样?”
竺无尘急急问道:“怎样?”
“善御非但没有堕入地狱,反倒因慈悲而证大道,肉身成佛!”徐佑扶起竺无尘,道:“无尘法师,竺无觉之死,并不是以杀止杀,他修不净观,厌恶生身,悔悟自杀,虽不足以洗净三波罗夷的弃罪,却可以减轻他的杀业,在阿鼻地狱中少受百世劫苦。上座之所以不顾而去,正是以慈悲心,让竺无觉自行领悟这一层佛法的真谛。你执着他的死,却没看到他的生;你执着他的尸身受污,却没明白既已受劫,此身只是臭皮囊,跟你师兄再无一丝关系。”
他顿了顿,观竺无觉的神态,既痛苦又喝道:“一切行无常,生者必有尽,不生则不死,此灭最为乐!竺无尘,你还不悟吗?”
竺无尘悲伤欲绝的容颜终于平和了下来,眼观鼻,鼻观心,口念佛号,对徐佑毕恭毕敬,称道:“大毗婆沙!”
前朝时广州有个僧人,叫昙摩耶舍,因为擅长背诵《毗婆沙律》,被人们称为“大毗婆沙”。《大毗婆沙论》是佛教学术味最浓的“说一切有部”的最重要的论著,意为“广解、广说、胜说、种种说”,通俗点讲,大毗婆沙,就是佛门的大理论家。
徐佑吓了一跳,大毗婆沙岂是轻易授人的,竺无尘口没遮拦,传出去没得惹人嗤笑,道:“这些佛理都是拾得和尚教我的,若有大毗婆沙,也是他,不是我!”
“佛灭度后,由阿难尊者代为传法,所以三藏十二部经,每经的开头都有四个字:如是我闻。难道说因为这是佛的法言,就无视阿难尊者的功德吗?我从郎君处听法而悟道,自然尊郎君为大毗婆沙!”
徐佑怎么也想不到,他今日舌战群雄,从儒道辩到佛法,鲜有一败,竟会被竺无尘这个带点痴气的小比丘顶的哑口无言。
“好吧,不过一个称呼罢了,当不得真!”
竺无尘笑了笑,仍然透着几分憨厚,开悟只是点破了心中迷障,并不会让他突然变得聪慧伶俐。他转过身,再次凝视竺无觉,眼眸里还有哀伤,但已经变得坦然,然后对徐佑深深施了一礼,同竺法言一样,飘然而去。
“这……”
大德寺三个僧人来赴会,结果走了两人,死了一个,大厅内气氛凝重,人人静默。顾允没料到局面会搞到这一步,但势成骑虎,只能进不能退,大手一挥,肃然道:“验伤!”
当下由千叶褪去竺无觉的僧衣,精气所聚的阳峰惨不忍睹,变成了一团模糊的血肉,不过还能看出完好时的大概形状,确实要比一般人硕大,但说是大阴人,恐怕名不副实。想想可以理解,高兰一个未嫁的小娘,没什么见识,以为此物巨大,所以称之为大阴人,这也在情理当中。
阳峰有伤,亲口认罪,又蒙竺法言坐实,人证物证齐备,此案不必审,就可具结。顾允走到张紫华身旁,低声道:“尸体怎么办?”
“整理一下仪容,将尸体送回大德寺!”张紫华吩咐了两句,顾允安排顾马立即去办,又道:“都祭酒,这个结果,你可满意?”
都明玉说话滴水不漏,道:“我没什么满意不满意的,只要诸位使君秉公断案,让杀人者伏法,给冤死者昭雪,天道在意、公道在理、人道在心,此三者全,则是扬州之福,百姓之幸!”
“受教了!”
张紫华对都明玉刮目相看,此人名声不大,城府却极深,身处弱势,借两件毫不相干的案子依次发难,逼得正占据上风的竺法言颜面扫地,羞于停留,败走雨时楼。不管心计还是手段,无不是一时之选。难怪孙天师看重他,力排众议,让他登上了扬州治祭酒的宝座。
他以贤有识鉴闻名当世,竺法言擅以神相观人,可说起识人之明,两人加在一起,也比不上孙冠的一双眼睛!
“徐佑,方才要多谢你。如果不是你出面说服竺无尘,恐怕这件事还不好收场!”
在众人束手无策的时候,徐佑以《佛说大方广善巧方便经》里的故事点悟了竺无尘,其学识、智慧和辩才,彰显无遗。相反陆绪等一干人,虽然才名显于当世,可真正遇到大事,只能作壁上观,一来,对佛法不够精通,自己还没领悟,如何开悟僧人?二来,缺乏处理棘手事宜的急智和面对复杂局面时的稳健。
徐佑两者兼具,世人皆道他武学上的成就,却不知武学之外,天外有天!
徐佑谦逊了两句,张紫华越看他越是欢喜,吩咐下人清扫地板上的血迹,并将准备好的十张案几全部转移到隔壁的房间,这次不等陆绪重提论诗一事,他先提议:“雅集,以雅为先,总不能因为别的事,坏了大家的兴致。陆绪、张墨、徐佑,你三人一道,与另十人比试诗作,胜出者,我将优先拔擢!”
陆绪之前把张墨列入十人之列,张墨感觉受辱,固辞不就,所以张紫华做了折中,让他和陆绪、徐佑并列,如此再无推辞的理由。
三人上前应诺,张墨对陆绪并不在意,两人斗了这么些年,互有胜负,对彼此的水准知之甚深,只是好奇徐佑能够给他什么惊喜。陆绪的目光也始终盯着徐佑,刚才的种种表现,徐佑实在太耀眼了,偌大一个雅集,谁也遮不住他四射的光芒,所以打定主意,等下要凭着诗才,让他出丑丢人,成为大家日后闲谈时的佐料。
徐佑浑不知他已经成了陆、张二人的焦点,他的心思,全放在张紫华身上。这位大中正之所以急不可耐的进行论诗,是想冲淡竺无觉的死给雅集蒙上的一层阴影。若是没有其他出彩的点,可以想见,不出三日,整个扬州流传的,不是钱塘湖雅集的盛大和成功,而是高家的案子和竺无觉的伏法,这样一来,张紫华的脸往哪里放?
不过,张紫华的脸面问题,徐佑并不是很关心,他真正关心的是那句话:
“胜出者,优先拔擢!”
竺无觉死了。
咬舌的人,很难立即死去,也就是说,所谓咬舌自尽,只是文人臆想,没有事实依据。但竺无觉确实死了,顾允让顾马验了尸,绝无假死的可能!
都明玉示意千叶过去查看,论起医术,天师道才是真正的行家。千叶先掰开双眼,然后嘴巴,再是脉门,从颈侧、胸骨摸到小腹丹田,一寸寸,一分分,不放过任何一处。随着查验的深入,神色越来越凝重,足足用了一刻钟,转头回禀道:“祭酒,竺无觉的死,舌断只是外伤。他的体内筋脉尽碎,血气逆流,五脏六腑几乎没有完好的!”
“自尽?”
千叶犹豫了下,道:“是!”
都明玉不置可否,淡淡的道:“褪他的僧衣,验一验阳峰!”
“诺!”
千叶正要动手,一直傻傻坐在地上,到现在还没有回过神来的竺无尘终于有了反应,他扑上前去,一把抱住竺无觉的尸体,大喊道:“你们干什么?我师兄已经死了,你们还要羞辱他不成?”
“辱他的不是我,而是他自己!”千叶语带怜悯,道:“无尘法师,你也听到了,竺上座把竺无觉逐出大德寺,他不再是佛门弟子,也不再是你的师兄。请让开吧!”
“不行!”竺无尘抱的更紧,厉声道:“他就是死了,也是我师兄,你们逼死了他,不能再恣意羞辱他的尸身!尸身若污,等不得往生极乐,你……你们谁敢上前,我拼了性命不要,也要护他往生极乐!”
“他犯了三波罗夷罪,永堕不如意处,哪里还有往生极乐的缘法?连竺上座都不顾而去,你一个小比丘,又能做得了什么呢?”
“师尊,你在哪?在哪啊?师兄死了,快救救他,师兄死了……”
千叶的话彻底打碎了竺无尘的精神防线,他痴痴的抱着竺无觉,嚎啕大哭,眼泪啪嗒啪嗒流淌,八尺巨汉,哭的像是一个三岁的孩子,让人不由的心生哀叹。
竺无觉若是凶手,对高惠而言,死一千万次都不足惜,但是对竺无尘来说,竺无觉就是他的师兄,自小照料他长大,虽偶尔严苛,但情意深重,惨死在雨时楼中,心痛难言!
人性就是如此的复杂,每个人都有两面,三面,或者千百面,善恶共存,明暗同在,所以道德、国法、戒规,都在尽力抑制人性中恶的一面,张扬善的一面。
祛恶扬善,即是君子;逞恶欺善,即是妖魔!
人间世的是非黑白,如此而已!
局面一时陷入僵持,竺无尘天生神力,武学修为不算低,真要是死命不让,动起手来,场面不好控制。今日死了一个竺无觉,他罪有应得,谁也无话可说。可要是再伤了竺无尘,他虽然有点痴顽,但也是竺法言的亲传弟子,不敢保证大德寺会做出什么样的过激反应!
饶是张紫华足智,都明玉多谋,顾允才华盖世,却都拿认死理的竺无尘没有办法。正在这时,一只手从后面伸过来,柔软而温和,竺无尘转过头,看到徐佑,哽咽着道:“徐郎君,师兄死了!”
“他逼死了人,就算今日不伏法,将来也要受盗律的严惩。他日死,不若今日死,依律处死,不若自行了断,方可为大德寺留些清名!”
“师兄做了违背《十诵律》的事,固然有错,可我佛慈悲,自能点化于他。以杀止杀,杀之不尽,终不是正道!”
徐佑盘腿坐于地,和竺无尘面对面,道:“什么是我佛慈悲?”
竺无尘一愣,道:“因众生而生慈悲,因慈悲而长菩提,因菩提而证大道。我佛慈悲,即是以慈悲心,度化众生!”
“大慈与一切众生乐,大悲拔一切众生苦,慈悲是佛道的根本,是四无量心的基石,你既然知道慈悲的深意,又何必执着于竺无觉的生,或死呢?”
竺无尘猛然一震,铜铃般大小的眼眸闪过茫然、困惑、挣扎和渴求解脱等复杂的神色,末了放下竺无觉的尸身,双手合什,跪拜于地,道:“请郎君说法!”
“不敢!”
徐佑侧身让过,道:“我与佛法所知甚浅,只不过那日与拾得和尚交谈,听他说过一则故事,今日说给法师听。佛陀于某一世化现为名叫善御的商主,和五百商人至海路时遇到贼寇图谋劫财。善御梦中预示灾祸,心中苦思,不知如何是好。若是告诉商人,他们以五百人之众,必定将贼寇杀尽,造了杀业,要堕入地狱;可若是不说,贼寇图谋成功,这五百人命丧黄泉,贼寇同样恶贯满盈,要入阿鼻地狱,受无量劫苦。那,怎么做才能让恶人不造杀业免地狱报,又能让五百商人各全性命呢?”
竺无尘听的入神,喃喃道:“是啊,当如何做呢?”
“善御审谛七日,终于下定决心,由他一人动手杀了贼寇,宁独自入地狱受千百劫!如此,五百人不必共同犯下杀业,性命和财宝得以保全,恶人也在起杀心之前被善御断命,免去了堕地狱之报,得往天界。善御以大慈心,护五百人周全,以大悲心,斩断贼寇的杀业,事后你料怎样?”
竺无尘急急问道:“怎样?”
“善御非但没有堕入地狱,反倒因慈悲而证大道,肉身成佛!”徐佑扶起竺无尘,道:“无尘法师,竺无觉之死,并不是以杀止杀,他修不净观,厌恶生身,悔悟自杀,虽不足以洗净三波罗夷的弃罪,却可以减轻他的杀业,在阿鼻地狱中少受百世劫苦。上座之所以不顾而去,正是以慈悲心,让竺无觉自行领悟这一层佛法的真谛。你执着他的死,却没看到他的生;你执着他的尸身受污,却没明白既已受劫,此身只是臭皮囊,跟你师兄再无一丝关系。”
他顿了顿,观竺无觉的神态,既痛苦又喝道:“一切行无常,生者必有尽,不生则不死,此灭最为乐!竺无尘,你还不悟吗?”
竺无尘悲伤欲绝的容颜终于平和了下来,眼观鼻,鼻观心,口念佛号,对徐佑毕恭毕敬,称道:“大毗婆沙!”
前朝时广州有个僧人,叫昙摩耶舍,因为擅长背诵《毗婆沙律》,被人们称为“大毗婆沙”。《大毗婆沙论》是佛教学术味最浓的“说一切有部”的最重要的论著,意为“广解、广说、胜说、种种说”,通俗点讲,大毗婆沙,就是佛门的大理论家。
徐佑吓了一跳,大毗婆沙岂是轻易授人的,竺无尘口没遮拦,传出去没得惹人嗤笑,道:“这些佛理都是拾得和尚教我的,若有大毗婆沙,也是他,不是我!”
“佛灭度后,由阿难尊者代为传法,所以三藏十二部经,每经的开头都有四个字:如是我闻。难道说因为这是佛的法言,就无视阿难尊者的功德吗?我从郎君处听法而悟道,自然尊郎君为大毗婆沙!”
徐佑怎么也想不到,他今日舌战群雄,从儒道辩到佛法,鲜有一败,竟会被竺无尘这个带点痴气的小比丘顶的哑口无言。
“好吧,不过一个称呼罢了,当不得真!”
竺无尘笑了笑,仍然透着几分憨厚,开悟只是点破了心中迷障,并不会让他突然变得聪慧伶俐。他转过身,再次凝视竺无觉,眼眸里还有哀伤,但已经变得坦然,然后对徐佑深深施了一礼,同竺法言一样,飘然而去。
“这……”
大德寺三个僧人来赴会,结果走了两人,死了一个,大厅内气氛凝重,人人静默。顾允没料到局面会搞到这一步,但势成骑虎,只能进不能退,大手一挥,肃然道:“验伤!”
当下由千叶褪去竺无觉的僧衣,精气所聚的阳峰惨不忍睹,变成了一团模糊的血肉,不过还能看出完好时的大概形状,确实要比一般人硕大,但说是大阴人,恐怕名不副实。想想可以理解,高兰一个未嫁的小娘,没什么见识,以为此物巨大,所以称之为大阴人,这也在情理当中。
阳峰有伤,亲口认罪,又蒙竺法言坐实,人证物证齐备,此案不必审,就可具结。顾允走到张紫华身旁,低声道:“尸体怎么办?”
“整理一下仪容,将尸体送回大德寺!”张紫华吩咐了两句,顾允安排顾马立即去办,又道:“都祭酒,这个结果,你可满意?”
都明玉说话滴水不漏,道:“我没什么满意不满意的,只要诸位使君秉公断案,让杀人者伏法,给冤死者昭雪,天道在意、公道在理、人道在心,此三者全,则是扬州之福,百姓之幸!”
“受教了!”
张紫华对都明玉刮目相看,此人名声不大,城府却极深,身处弱势,借两件毫不相干的案子依次发难,逼得正占据上风的竺法言颜面扫地,羞于停留,败走雨时楼。不管心计还是手段,无不是一时之选。难怪孙天师看重他,力排众议,让他登上了扬州治祭酒的宝座。
他以贤有识鉴闻名当世,竺法言擅以神相观人,可说起识人之明,两人加在一起,也比不上孙冠的一双眼睛!
“徐佑,方才要多谢你。如果不是你出面说服竺无尘,恐怕这件事还不好收场!”
在众人束手无策的时候,徐佑以《佛说大方广善巧方便经》里的故事点悟了竺无尘,其学识、智慧和辩才,彰显无遗。相反陆绪等一干人,虽然才名显于当世,可真正遇到大事,只能作壁上观,一来,对佛法不够精通,自己还没领悟,如何开悟僧人?二来,缺乏处理棘手事宜的急智和面对复杂局面时的稳健。
徐佑两者兼具,世人皆道他武学上的成就,却不知武学之外,天外有天!
徐佑谦逊了两句,张紫华越看他越是欢喜,吩咐下人清扫地板上的血迹,并将准备好的十张案几全部转移到隔壁的房间,这次不等陆绪重提论诗一事,他先提议:“雅集,以雅为先,总不能因为别的事,坏了大家的兴致。陆绪、张墨、徐佑,你三人一道,与另十人比试诗作,胜出者,我将优先拔擢!”
陆绪之前把张墨列入十人之列,张墨感觉受辱,固辞不就,所以张紫华做了折中,让他和陆绪、徐佑并列,如此再无推辞的理由。
三人上前应诺,张墨对陆绪并不在意,两人斗了这么些年,互有胜负,对彼此的水准知之甚深,只是好奇徐佑能够给他什么惊喜。陆绪的目光也始终盯着徐佑,刚才的种种表现,徐佑实在太耀眼了,偌大一个雅集,谁也遮不住他四射的光芒,所以打定主意,等下要凭着诗才,让他出丑丢人,成为大家日后闲谈时的佐料。
徐佑浑不知他已经成了陆、张二人的焦点,他的心思,全放在张紫华身上。这位大中正之所以急不可耐的进行论诗,是想冲淡竺无觉的死给雅集蒙上的一层阴影。若是没有其他出彩的点,可以想见,不出三日,整个扬州流传的,不是钱塘湖雅集的盛大和成功,而是高家的案子和竺无觉的伏法,这样一来,张紫华的脸往哪里放?
不过,张紫华的脸面问题,徐佑并不是很关心,他真正关心的是那句话:
“胜出者,优先拔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