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五章 一别两宽,各生欢喜
推荐阅读:我的帝国无双、明天下、唐枭、乘龙佳婿、长宁帝军、医妃惊世、盛唐风华、逍遥游、银狐、续南明
武林小说网 www.wltxt.com,最快更新寒门贵子最新章节!
徐佑支吾一句,定睛看去,只见上面写道:“两姓联姻,一堂缔约,良缘永结,匹配同称。看此日桃花灼灼,宜室宜家,卜他年瓜瓞绵绵,尔昌尔炽。谨以白头之约,书向鸿笺,好将红叶之盟,载明鸳谱。”
这是正书,有男方的通婚书,和女方的答婚书,不过虚话套话而已,有固定的格式。其外还有别纸,分别记录男女双方的真实情况,要写明往上三辈的姓名、郡望、官职等等,越详尽越好,比后世的人口普查可要严谨许多倍。
徐佑合上盖子,递还给冯桐,道:“正是婚书不假,请冯管事准备纸笔,我来写退婚书即可。”
冯桐没想到事情进行的如此顺利,顿时眉开眼笑,忙去备好纸笔桌案,在一边研墨,斜眼乜着徐佑,暗道:听闻徐家七郎摸刀枪的多,摸笔杆的少,不定写出什么样的丑字来,我可要好好瞧着,还能到三娘面前当做笑话说给她听。
袁佑同样奇怪,他可是见过徐佑书法的,那是徐府派人来求亲之后,他辗转要到了徐佑的习作,那一手小儿涂鸦的字迹,可是让他犹豫了好久。要不是因为那件事迫在眉睫,又觉得多一个徐氏这样的武力强宗做奥援,会让家族在未来有所依仗,又如何会答应这门亲事?
想到这退婚书说不定还得给主上过目,字迹太丑难免君前失仪,袁阶劝道:“七郎,你病体初愈,腕力不足,不如由府中书吏代笔,你签字画押即可。”
徐佑轻笑道:“不碍事!”然后提笔凝神,闭目沉思,等再睁开眼,身上气质为之一变,下笔如走银蛇,满纸退婚词,一蹴而就:
“凡为夫妇之因,前世三生结缘,始配今生之夫妇。若结缘不合,比是冤家,故来相对。既以二心不同,难归一意,会及诸亲,各还本道。愿娘子相离之后,重梳蝉鬓,美扫娥眉,巧逞窈窕之姿,选聘高宫之主,一别两宽,各生欢喜。”
等签上名字,按下指印,徐佑在冯桐端来的铜盆里洗了手,微微笑道:“不能跟袁府结亲,是在下的福薄,祝三娘早日觅得佳婿,菽水承欢,琴瑟百年。”
《礼记?檀弓下》:“啜菽饮水尽其欢,斯之谓孝。”这是菽水承欢的出处,袁阶已经来不及思索徐佑是不是在五经中通了《礼》这一经,否则怎么信手拈来,尽是《礼记》中的典故,而是神色凝重的望着那张退婚书,眼中满是惊讶之色。
就是冯桐,也在一旁张大了嘴巴,一副见了鬼的表情。他虽然不是袁阶那样的大家,可经常在书房伺候笔墨,这点见识还是有的,徐佑的字,说不上哪里好,可就是看在眼中,只有两个字:
惊艳!
魏晋书法上承汉之余绪,下规隋唐之技法,开两宋之意,启元明之态,促清民之朴,又极富创造活力,是中国书法史上的一次里程碑。并且在书体演变上,更是篆隶真行草诸体咸备、俱臻完善的一代,其中最负盛名的,莫过于钟繇和王羲之。
钟繇是三国时人,开创了由隶书逐渐到楷书的转变过程,而王羲之的大名更是无人不知,号称书圣,在他的手中,才真正将楷书发扬光大。王羲之的小楷代表作《黄庭经》《乐毅论》等,笔势流丽,神采焕发,尤其《乐毅论》更被称为“正书第一”。
但问题在于,徐佑穿越来的这个时代,琅琊王氏已经在五胡之乱中遭遇了灭族之祸,小小的蝴蝶都能引起一场千里外的龙卷风,何况这样大的变故?
也就是说,在这个时空里,无论是南楚,还是北魏,都没有王羲之这个人!而徐佑刚才看通婚书时之所以咦了一声,正是因为婚书的楷书字体竟然还是两百年前从钟繇演化而来的并不是很成熟的半隶半楷的结构。
众所周知,隶书最典型的用笔是波挑,其形态以蚕头雁尾为特征。这份通婚书大部分波画、挑画的收笔与汉隶没有多少区别,但起笔却用楷法,改逆入为切入,变蚕头形成斜方形。这样一来,波画为中间平两头翘,俨如一叶小舟。竖撇的起笔亦顺锋斜切,却是楷书的写法。而钩画有的像隶书,有的像楷书。点也很有特色,均为三角形,多为方笔,撇、捺、钩多取圆势。
楷隶相参,正如同每一次字体演化过程中都会出现的相互制约和相互影响的过程,这本身没有什么大惊小怪。
徐佑只是感叹,两百年间,世上竟然再没有出现第二个能够领导书法变革的王羲之!
穿越了两个时空,见证了数百年的风云变化,原来,书圣还是只有一个!
发完了感叹,再接下来,徐佑差点有些按捺不住内心的激动,因为他突然想到,也许他是这个世上,唯一一个会写王体的人了。
在他的前世,身居高位的徐佑不管是赶国学盛行的风潮也罢,还是自身爱好使然,前后十几年曾拜了多位名师,先学王羲之,后学褚遂良,再学欧阳询,天资聪慧加上勤奋刻苦,一手楷书既得王之媚趣,也有褚之疏瘦,偶尔显出欧阳之险峻,功力不说有王褚欧十成,却也有了四五分的神韵。
更奇妙的是,就在刚刚,他提起笔的刹那,身体和心灵仿佛进入了一个妙不可言的境界,周边的一切事物都消失的无影无踪,似乎在这片无垠的天地之间,只有他手中的笔,和笔下的字。
所以一蹴而就的退婚书,就连他自己看来,也是发挥了百分之二百的水准,足足有王体七八分的灵动,完全没有一点的生疏和断续。
莫非是因为原来那个徐佑精通武学,腕力和全身的协调力都要比自己强上无数倍,所以两者结合才有了这样不可思议的化学反应?
徐佑不明所以,但也无意深究,毕竟这是向好的一面转变,也是他重生以来遇到的为数不多的好消息。
不过在他的脸上,却看不到一点的情绪波动,就像做了一件微不足道的小事,不值一提。
袁氏以儒治家,十分重视书体,袁阶自小练秃的笔,怕是比寻常文士见过的都多,加上浸淫此道数十年的眼力,所以一看到徐佑的字,仿佛打开了一个新世界的大门。其笔法严谨类似钟繇,但势巧形密、飘逸妙趣却又有不同,更神奇的是,他的这种字体一改汉魏古拙之风,犹如大家闺秀,姿态妩媚雍容,不在古今任何一位书法名家的范畴之内,隐约之间,已有了开宗立派的非凡气度!
其实徐佑再怎么说,笔法也不能当真跟那些传世名家相提并论,但有些时候,创新要远比精熟更加的激荡人心。尤其在袁阶这样的人看来,隶书已经发展到了极致,可接替它的楷书却迟迟未能真正的成熟,直到今日见到徐佑的字,脑海砰的一声,竟有些狂喜莫名!
“袁公,袁公?”
“嗯?”袁阶从恍惚中清醒过来,才发觉自己有些失态,不过这时也顾不得许多,盯着徐佑问道:“七郎,你这字,是从何处学来的?”
“临的钟太傅的字。”
世人皆学钟繇,这样说绝不会错,但袁阶依旧追问不休,道:“何时临,临何帖?”
这个徐佑真答不上来,钟繇的真迹在后世早已经失传,只有摹本传世,他仅仅临过《贺捷表》,可临帖不可能只临一本,所以只能故作高深的淡淡一笑,道:“何时临,临何帖不重要,重要的是,我在临帖的时候,总结了太傅的书法有十二意!”
十二意?
袁阶见识广博,却从未听过有人总结钟繇的书法十二意,立时来了兴致,道:“何谓十二意?”
徐佑支吾一句,定睛看去,只见上面写道:“两姓联姻,一堂缔约,良缘永结,匹配同称。看此日桃花灼灼,宜室宜家,卜他年瓜瓞绵绵,尔昌尔炽。谨以白头之约,书向鸿笺,好将红叶之盟,载明鸳谱。”
这是正书,有男方的通婚书,和女方的答婚书,不过虚话套话而已,有固定的格式。其外还有别纸,分别记录男女双方的真实情况,要写明往上三辈的姓名、郡望、官职等等,越详尽越好,比后世的人口普查可要严谨许多倍。
徐佑合上盖子,递还给冯桐,道:“正是婚书不假,请冯管事准备纸笔,我来写退婚书即可。”
冯桐没想到事情进行的如此顺利,顿时眉开眼笑,忙去备好纸笔桌案,在一边研墨,斜眼乜着徐佑,暗道:听闻徐家七郎摸刀枪的多,摸笔杆的少,不定写出什么样的丑字来,我可要好好瞧着,还能到三娘面前当做笑话说给她听。
袁佑同样奇怪,他可是见过徐佑书法的,那是徐府派人来求亲之后,他辗转要到了徐佑的习作,那一手小儿涂鸦的字迹,可是让他犹豫了好久。要不是因为那件事迫在眉睫,又觉得多一个徐氏这样的武力强宗做奥援,会让家族在未来有所依仗,又如何会答应这门亲事?
想到这退婚书说不定还得给主上过目,字迹太丑难免君前失仪,袁阶劝道:“七郎,你病体初愈,腕力不足,不如由府中书吏代笔,你签字画押即可。”
徐佑轻笑道:“不碍事!”然后提笔凝神,闭目沉思,等再睁开眼,身上气质为之一变,下笔如走银蛇,满纸退婚词,一蹴而就:
“凡为夫妇之因,前世三生结缘,始配今生之夫妇。若结缘不合,比是冤家,故来相对。既以二心不同,难归一意,会及诸亲,各还本道。愿娘子相离之后,重梳蝉鬓,美扫娥眉,巧逞窈窕之姿,选聘高宫之主,一别两宽,各生欢喜。”
等签上名字,按下指印,徐佑在冯桐端来的铜盆里洗了手,微微笑道:“不能跟袁府结亲,是在下的福薄,祝三娘早日觅得佳婿,菽水承欢,琴瑟百年。”
《礼记?檀弓下》:“啜菽饮水尽其欢,斯之谓孝。”这是菽水承欢的出处,袁阶已经来不及思索徐佑是不是在五经中通了《礼》这一经,否则怎么信手拈来,尽是《礼记》中的典故,而是神色凝重的望着那张退婚书,眼中满是惊讶之色。
就是冯桐,也在一旁张大了嘴巴,一副见了鬼的表情。他虽然不是袁阶那样的大家,可经常在书房伺候笔墨,这点见识还是有的,徐佑的字,说不上哪里好,可就是看在眼中,只有两个字:
惊艳!
魏晋书法上承汉之余绪,下规隋唐之技法,开两宋之意,启元明之态,促清民之朴,又极富创造活力,是中国书法史上的一次里程碑。并且在书体演变上,更是篆隶真行草诸体咸备、俱臻完善的一代,其中最负盛名的,莫过于钟繇和王羲之。
钟繇是三国时人,开创了由隶书逐渐到楷书的转变过程,而王羲之的大名更是无人不知,号称书圣,在他的手中,才真正将楷书发扬光大。王羲之的小楷代表作《黄庭经》《乐毅论》等,笔势流丽,神采焕发,尤其《乐毅论》更被称为“正书第一”。
但问题在于,徐佑穿越来的这个时代,琅琊王氏已经在五胡之乱中遭遇了灭族之祸,小小的蝴蝶都能引起一场千里外的龙卷风,何况这样大的变故?
也就是说,在这个时空里,无论是南楚,还是北魏,都没有王羲之这个人!而徐佑刚才看通婚书时之所以咦了一声,正是因为婚书的楷书字体竟然还是两百年前从钟繇演化而来的并不是很成熟的半隶半楷的结构。
众所周知,隶书最典型的用笔是波挑,其形态以蚕头雁尾为特征。这份通婚书大部分波画、挑画的收笔与汉隶没有多少区别,但起笔却用楷法,改逆入为切入,变蚕头形成斜方形。这样一来,波画为中间平两头翘,俨如一叶小舟。竖撇的起笔亦顺锋斜切,却是楷书的写法。而钩画有的像隶书,有的像楷书。点也很有特色,均为三角形,多为方笔,撇、捺、钩多取圆势。
楷隶相参,正如同每一次字体演化过程中都会出现的相互制约和相互影响的过程,这本身没有什么大惊小怪。
徐佑只是感叹,两百年间,世上竟然再没有出现第二个能够领导书法变革的王羲之!
穿越了两个时空,见证了数百年的风云变化,原来,书圣还是只有一个!
发完了感叹,再接下来,徐佑差点有些按捺不住内心的激动,因为他突然想到,也许他是这个世上,唯一一个会写王体的人了。
在他的前世,身居高位的徐佑不管是赶国学盛行的风潮也罢,还是自身爱好使然,前后十几年曾拜了多位名师,先学王羲之,后学褚遂良,再学欧阳询,天资聪慧加上勤奋刻苦,一手楷书既得王之媚趣,也有褚之疏瘦,偶尔显出欧阳之险峻,功力不说有王褚欧十成,却也有了四五分的神韵。
更奇妙的是,就在刚刚,他提起笔的刹那,身体和心灵仿佛进入了一个妙不可言的境界,周边的一切事物都消失的无影无踪,似乎在这片无垠的天地之间,只有他手中的笔,和笔下的字。
所以一蹴而就的退婚书,就连他自己看来,也是发挥了百分之二百的水准,足足有王体七八分的灵动,完全没有一点的生疏和断续。
莫非是因为原来那个徐佑精通武学,腕力和全身的协调力都要比自己强上无数倍,所以两者结合才有了这样不可思议的化学反应?
徐佑不明所以,但也无意深究,毕竟这是向好的一面转变,也是他重生以来遇到的为数不多的好消息。
不过在他的脸上,却看不到一点的情绪波动,就像做了一件微不足道的小事,不值一提。
袁氏以儒治家,十分重视书体,袁阶自小练秃的笔,怕是比寻常文士见过的都多,加上浸淫此道数十年的眼力,所以一看到徐佑的字,仿佛打开了一个新世界的大门。其笔法严谨类似钟繇,但势巧形密、飘逸妙趣却又有不同,更神奇的是,他的这种字体一改汉魏古拙之风,犹如大家闺秀,姿态妩媚雍容,不在古今任何一位书法名家的范畴之内,隐约之间,已有了开宗立派的非凡气度!
其实徐佑再怎么说,笔法也不能当真跟那些传世名家相提并论,但有些时候,创新要远比精熟更加的激荡人心。尤其在袁阶这样的人看来,隶书已经发展到了极致,可接替它的楷书却迟迟未能真正的成熟,直到今日见到徐佑的字,脑海砰的一声,竟有些狂喜莫名!
“袁公,袁公?”
“嗯?”袁阶从恍惚中清醒过来,才发觉自己有些失态,不过这时也顾不得许多,盯着徐佑问道:“七郎,你这字,是从何处学来的?”
“临的钟太傅的字。”
世人皆学钟繇,这样说绝不会错,但袁阶依旧追问不休,道:“何时临,临何帖?”
这个徐佑真答不上来,钟繇的真迹在后世早已经失传,只有摹本传世,他仅仅临过《贺捷表》,可临帖不可能只临一本,所以只能故作高深的淡淡一笑,道:“何时临,临何帖不重要,重要的是,我在临帖的时候,总结了太傅的书法有十二意!”
十二意?
袁阶见识广博,却从未听过有人总结钟繇的书法十二意,立时来了兴致,道:“何谓十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