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52章 嘉谷系猪场命运共同体
推荐阅读:深空彼岸、明克街13号、弃宇宙、夜的命名术、最强战神、全职艺术家、龙王殿、重生之都市仙尊、财运天降、花娇
武林小说网 www.wltxt.com,最快更新超级农业强国最新章节!
官方确认首例非洲猪瘟后的一两个月,是国内养猪业最昏暗的一段日子。
一方面是确诊的非洲猪瘟疫情从北南下,来势汹汹,一个省接一个省宣布“沦陷”,传播速度之快、发病率之高超乎了人们的想象。
另一方面是“跌跌不休”的猪肉价格。
【书友福利】看书即可得现金or点币,还有iPhone12、Switch等你抽!关注vx公众号【书友大本营】可领!
很多人可能会认为,非瘟一出,猪肉价格会应声而涨,其实并不然。
非洲猪瘟属于非人畜共患型疫情,对于猪肉需求的负面影响其实不明显,供给方面的变化才是影响价格变化的主导。
在初期,养殖户面对这一来势汹汹的疫情,主动抛栏带来了猪肉阶段性供给暴增,甚至疫情的每一次明显扩散,都会导致养殖户开始新一轮恐慌性抛售。于是乎,在短期内,反复对猪价带来了明显压制效果。
很多养殖户不是不知道在市场加速出清之后猪价会迎来涨价行情,但他们慌啊。不是所有人都能承担得起防疫的成本和风险的,与其提心吊胆,不如趁早出手了事。
即使是部分上市猪企,在首例疫情发生后,也启动了提早出售的政策,将上市体重降低到105公斤-115公斤范围,以缓冲可能执行封锁令带来的销售风险。
在这段“噩梦”时期,就是拼底气的时候了。你没有足够的防控底气,就只能在非瘟和价格暴跌的双重冲击下欲哭无泪。
而有底气的人,就能淡定的坐着喝茶。
在冀省某地的一个大型养猪场内,嘉谷农牧派来的生物安全官罗邦刚从猪舍排查出来,回到办公区,当他脱下密不透气的防护服时,全身湿透,整个人像从水里出来一样。
养猪场老板老周又是斟茶又是递水,恨不得将罗邦奉为座上宾。
这并不过分。在非瘟风暴中,任何一个能帮助养猪场将生物安全措施落实得滴水不漏的防疫专家,都能成为猪场老板的座上宾,更不要说是一位技术过硬且工作认真、总是冲锋在防控第一线的“高手”。
等罗邦一口气喝了两杯茶,缓过神来,老周才坐下来闲聊。
“听说非瘟已经蔓延至岷省了,这是第几例了?第十一还是第十二例来着?唉,南方猪市也彻底危险了。”
“迟早的事。”
“听说农业部已经将你们嘉谷的防控经验写进了公共防控条例里?”
“迟早的事。”
“啧啧啧……”老周咂咂嘴,也不知道在感慨什么。
罗邦瞥了他一眼,道:“所谓的防控经验,又不是什么秘密。归根到底,能否执行到位才是关键。”
啧,这话倒是……让老周无法反驳。
生物安全是一门学问,但说白了也就那么回事。不过,“知道”不代表着“做到”。养猪户能做到全进全出吗?每天进出猪舍会洗澡吗?拉猪的猪车来了会要求消毒吗?引种回来的猪是否做到隔离饲养了呢?
恐怕大部分答案是否定的。
很多地区的基层防疫水平有限,导致很多防控措施流于纸面,难以操作。农业部相关领导都直言,“非洲猪瘟疫情防控确实暴露了国内在动物防疫队伍,特别是基层动物防疫队伍建设方面的短板。”
像嘉谷农牧这样,拥有一支精干得过分的基层防疫队伍,不仅能满足嘉谷养猪场所需,还对所有合作伙伴伸出援手,简直是奇葩中的奇葩。
老周的养猪场防控如果没有嘉谷派驻的生物安全官帮忙指导和督促,他现在绝不可能有心思坐着喝茶聊天。
毕竟,隔壁县,就是冀省首例非瘟疫情的爆发地。
说到这,老周下意识地压低了声音:“你不知道吧,隔壁县现在是乱七八糟的,养猪户规模不管大小,都在疯狂抛栏。一到深夜,大车小车直奔那边,一车车的猪往外运……”
罗邦听得直皱眉。
这就是社会众生相、世间百态了。
疫区养猪户最是恐慌,甭管是不是有病毒潜伏,只想着“能卖一头是一头”,抛栏的生猪价格也是跌到了谷底。
价格一低,就有了利益。用老周的话来说,就是“疫区3块的猪价,到非疫区就有6块多,利益驱使车往低处走,猪往高处行……”
问题是,根据农业农村部的要求,有1起疫情的县,就要暂停该县生猪产品调出该县所在市,暂停该市所辖其余各县生猪产品调出本省……隔壁县毫无疑问属于“暂停调出”的范畴。
要说隔壁县设立的防控非洲猪瘟临时检查站也不止一处,但猪贩子就是能神仙过海,各有路数。
“人为财死,鸟为食亡啊!”老周撇撇嘴道。
罗邦沉默不语。
其实,从07年非洲猪瘟传入北方邻国以后,国内就开始进一步加强了对非洲猪瘟的监控工作,并制定了一系列防控应急预案以“防患于未然”。应该说,爆发非洲猪瘟后,相关部门是迅速做出了反应并及时应对。
然而,正如其他很多政策,好意的出发点,往往在执行中逐渐扭曲,最终带来意想不到的结果。
像隔壁县的乱象,仅仅是冰山一角。非洲猪瘟能在短短一两个月时间内蔓延多省,生猪跨区域调运,尤其是“非法”跨区域调运肯定是最直接的原因。
非洲猪瘟过去的几十天里,这种为了一时的蝇头小利而害了更多养猪人的现象屡见不鲜。就像有专家所说:非洲猪瘟来了,猪还是猪,人可能已经不是人了!
身为生物安全实施专家,罗邦对此痛心疾首。但他能做的着实不多,能做好自己的事都累得不想说话了。
“总会慢慢改善的。”这是万能的自我安慰,罗邦自嘲一笑,突然对老周说道:“你可不会有什么歪念头吧?”
老周一愣,马上大声喊冤道:“我哪敢啊。现在多少猪场老板都想搭上嘉谷的路子,我是昏了头才自寻死路……”
“自寻死路”肯定是夸张了,但老周的意思再清楚不过了。
有一个数据大众很少注意到,国内年出栏一万头以上的大型猪场,数量不算多,但嘉谷系出身的占了六成有余。
这不是偶然。
并不是所有的规模化猪场都可以把猪养好的,还要看养猪的技术和管理能力——嘉谷农牧作为高度集约化养猪的佼佼者,几乎是引领了大型猪场的主流。
就拿育种体系来说,大型的养猪企业,如嘉谷农牧和温氏,包揽了从最上游的曾祖代种猪到最终商品肉猪的仔猪。中型养猪企业,从父母代的二元母猪开始做。小型企业,则是自己买仔猪来育肥——老周就是属于第三种。
整个育种环节的流程做得越好,商品肉猪的生产效率就越高,生产成本就越低。这一块,嘉谷农牧赫赫有名,想要引进嘉谷培育的仔猪,都要经过一番竞争。
实话实说,加入嘉谷系养猪场要付出的代价不菲,所有生产资料都受嘉谷农牧影响不说,人家还有出栏肉猪的优先采购权。
饶是如此,依然是追捧者众,那必然是得到的好处远大于付出的代价。
这不,非瘟一来,差距就立显了。
——一边是在非瘟风暴中焦头烂额,一边是有闲心喝茶,这就是最直接的差距。
老周甚至是闲得心痒痒的,试探着问道:“老罗,眼瞅着到了‘后非瘟时代’,你们嘉谷没说咋搞?”
正在喝茶的罗邦差点被呛着了。
见鬼的“后非瘟时代”!
距离首例非瘟才多久啊,哪来的“后时代”?
老周嘿嘿直笑,也是猪场疫情防控做得太好了,让他都将精力放在了生产上。
现在所有嘉谷系养猪场都缩小了生猪出栏规模,以蓄势待发。他就是想知道,这“势”需要“蓄”到什么时候。
罗邦无语了片刻,考虑到老周的配合态度挑不出丝毫毛病来,也就透露了一些在嘉谷农牧中不算秘密的消息。
他竖起手指向上指了指,神秘兮兮道:“我们集团上头的大老板对嘉谷系养猪场的表现很满意,能在农牧公司的指导下初步经历住了非瘟的考验,比拉跨的种植合作社靠谱多了。”
老周也想起了嘉谷系合作社的违约官司,了然一笑。
毫不夸张地说,现在的养猪产业系统内,很少有猪场愿意把自己场的真实数据上报,即使被强制上报,数据也是经过“加工、过滤”的,致使在大数据高速发展的今天,每个猪场仍是一个个数据孤岛。
但嘉谷系养猪场的数据是“开放”的——虽然只是单方面的对嘉谷开放,但也算是一个不小的进步。
这也是很好理解的。在非瘟防控战中,如果嘉谷无法掌握全面的数据,如何安排落实具体的防控?从这个角度看,嘉谷系养猪场堪称结成了一个“猪场命运共同体”。
罗邦点点头,继续道:“集团有宏观数据,判断非瘟肆虐后,从今年下半年到明年,国内生猪产能至少下降20%。这种情况下,谁能让国人吃上猪肉,谁就是这场非瘟风暴中最大的赢家。”
“昨天下午,大老板作出要求,嘉谷自有养猪场要在明年年底形成5000万头的产能;整个嘉谷系猪场命运共同体……”
“等等,等等!”老周眼都直了。
他要喘口气。
5000万头是个什么概念?
哪怕对比全国一年7亿头生猪的消费量,也是非常非常大的规模了。
好吧,他相信嘉谷农牧能一飞冲天。
问题是……
“你们是要消化所有仔猪产能了?那不是说,我想引进新猪群,这两年都没希望了?”老周急道。
“呵呵,放心吧。你是没见识过我们嘉谷的种猪场,那‘爆种’能力,绝对超出了你的想象!”罗邦哈哈一笑。
……
官方确认首例非洲猪瘟后的一两个月,是国内养猪业最昏暗的一段日子。
一方面是确诊的非洲猪瘟疫情从北南下,来势汹汹,一个省接一个省宣布“沦陷”,传播速度之快、发病率之高超乎了人们的想象。
另一方面是“跌跌不休”的猪肉价格。
【书友福利】看书即可得现金or点币,还有iPhone12、Switch等你抽!关注vx公众号【书友大本营】可领!
很多人可能会认为,非瘟一出,猪肉价格会应声而涨,其实并不然。
非洲猪瘟属于非人畜共患型疫情,对于猪肉需求的负面影响其实不明显,供给方面的变化才是影响价格变化的主导。
在初期,养殖户面对这一来势汹汹的疫情,主动抛栏带来了猪肉阶段性供给暴增,甚至疫情的每一次明显扩散,都会导致养殖户开始新一轮恐慌性抛售。于是乎,在短期内,反复对猪价带来了明显压制效果。
很多养殖户不是不知道在市场加速出清之后猪价会迎来涨价行情,但他们慌啊。不是所有人都能承担得起防疫的成本和风险的,与其提心吊胆,不如趁早出手了事。
即使是部分上市猪企,在首例疫情发生后,也启动了提早出售的政策,将上市体重降低到105公斤-115公斤范围,以缓冲可能执行封锁令带来的销售风险。
在这段“噩梦”时期,就是拼底气的时候了。你没有足够的防控底气,就只能在非瘟和价格暴跌的双重冲击下欲哭无泪。
而有底气的人,就能淡定的坐着喝茶。
在冀省某地的一个大型养猪场内,嘉谷农牧派来的生物安全官罗邦刚从猪舍排查出来,回到办公区,当他脱下密不透气的防护服时,全身湿透,整个人像从水里出来一样。
养猪场老板老周又是斟茶又是递水,恨不得将罗邦奉为座上宾。
这并不过分。在非瘟风暴中,任何一个能帮助养猪场将生物安全措施落实得滴水不漏的防疫专家,都能成为猪场老板的座上宾,更不要说是一位技术过硬且工作认真、总是冲锋在防控第一线的“高手”。
等罗邦一口气喝了两杯茶,缓过神来,老周才坐下来闲聊。
“听说非瘟已经蔓延至岷省了,这是第几例了?第十一还是第十二例来着?唉,南方猪市也彻底危险了。”
“迟早的事。”
“听说农业部已经将你们嘉谷的防控经验写进了公共防控条例里?”
“迟早的事。”
“啧啧啧……”老周咂咂嘴,也不知道在感慨什么。
罗邦瞥了他一眼,道:“所谓的防控经验,又不是什么秘密。归根到底,能否执行到位才是关键。”
啧,这话倒是……让老周无法反驳。
生物安全是一门学问,但说白了也就那么回事。不过,“知道”不代表着“做到”。养猪户能做到全进全出吗?每天进出猪舍会洗澡吗?拉猪的猪车来了会要求消毒吗?引种回来的猪是否做到隔离饲养了呢?
恐怕大部分答案是否定的。
很多地区的基层防疫水平有限,导致很多防控措施流于纸面,难以操作。农业部相关领导都直言,“非洲猪瘟疫情防控确实暴露了国内在动物防疫队伍,特别是基层动物防疫队伍建设方面的短板。”
像嘉谷农牧这样,拥有一支精干得过分的基层防疫队伍,不仅能满足嘉谷养猪场所需,还对所有合作伙伴伸出援手,简直是奇葩中的奇葩。
老周的养猪场防控如果没有嘉谷派驻的生物安全官帮忙指导和督促,他现在绝不可能有心思坐着喝茶聊天。
毕竟,隔壁县,就是冀省首例非瘟疫情的爆发地。
说到这,老周下意识地压低了声音:“你不知道吧,隔壁县现在是乱七八糟的,养猪户规模不管大小,都在疯狂抛栏。一到深夜,大车小车直奔那边,一车车的猪往外运……”
罗邦听得直皱眉。
这就是社会众生相、世间百态了。
疫区养猪户最是恐慌,甭管是不是有病毒潜伏,只想着“能卖一头是一头”,抛栏的生猪价格也是跌到了谷底。
价格一低,就有了利益。用老周的话来说,就是“疫区3块的猪价,到非疫区就有6块多,利益驱使车往低处走,猪往高处行……”
问题是,根据农业农村部的要求,有1起疫情的县,就要暂停该县生猪产品调出该县所在市,暂停该市所辖其余各县生猪产品调出本省……隔壁县毫无疑问属于“暂停调出”的范畴。
要说隔壁县设立的防控非洲猪瘟临时检查站也不止一处,但猪贩子就是能神仙过海,各有路数。
“人为财死,鸟为食亡啊!”老周撇撇嘴道。
罗邦沉默不语。
其实,从07年非洲猪瘟传入北方邻国以后,国内就开始进一步加强了对非洲猪瘟的监控工作,并制定了一系列防控应急预案以“防患于未然”。应该说,爆发非洲猪瘟后,相关部门是迅速做出了反应并及时应对。
然而,正如其他很多政策,好意的出发点,往往在执行中逐渐扭曲,最终带来意想不到的结果。
像隔壁县的乱象,仅仅是冰山一角。非洲猪瘟能在短短一两个月时间内蔓延多省,生猪跨区域调运,尤其是“非法”跨区域调运肯定是最直接的原因。
非洲猪瘟过去的几十天里,这种为了一时的蝇头小利而害了更多养猪人的现象屡见不鲜。就像有专家所说:非洲猪瘟来了,猪还是猪,人可能已经不是人了!
身为生物安全实施专家,罗邦对此痛心疾首。但他能做的着实不多,能做好自己的事都累得不想说话了。
“总会慢慢改善的。”这是万能的自我安慰,罗邦自嘲一笑,突然对老周说道:“你可不会有什么歪念头吧?”
老周一愣,马上大声喊冤道:“我哪敢啊。现在多少猪场老板都想搭上嘉谷的路子,我是昏了头才自寻死路……”
“自寻死路”肯定是夸张了,但老周的意思再清楚不过了。
有一个数据大众很少注意到,国内年出栏一万头以上的大型猪场,数量不算多,但嘉谷系出身的占了六成有余。
这不是偶然。
并不是所有的规模化猪场都可以把猪养好的,还要看养猪的技术和管理能力——嘉谷农牧作为高度集约化养猪的佼佼者,几乎是引领了大型猪场的主流。
就拿育种体系来说,大型的养猪企业,如嘉谷农牧和温氏,包揽了从最上游的曾祖代种猪到最终商品肉猪的仔猪。中型养猪企业,从父母代的二元母猪开始做。小型企业,则是自己买仔猪来育肥——老周就是属于第三种。
整个育种环节的流程做得越好,商品肉猪的生产效率就越高,生产成本就越低。这一块,嘉谷农牧赫赫有名,想要引进嘉谷培育的仔猪,都要经过一番竞争。
实话实说,加入嘉谷系养猪场要付出的代价不菲,所有生产资料都受嘉谷农牧影响不说,人家还有出栏肉猪的优先采购权。
饶是如此,依然是追捧者众,那必然是得到的好处远大于付出的代价。
这不,非瘟一来,差距就立显了。
——一边是在非瘟风暴中焦头烂额,一边是有闲心喝茶,这就是最直接的差距。
老周甚至是闲得心痒痒的,试探着问道:“老罗,眼瞅着到了‘后非瘟时代’,你们嘉谷没说咋搞?”
正在喝茶的罗邦差点被呛着了。
见鬼的“后非瘟时代”!
距离首例非瘟才多久啊,哪来的“后时代”?
老周嘿嘿直笑,也是猪场疫情防控做得太好了,让他都将精力放在了生产上。
现在所有嘉谷系养猪场都缩小了生猪出栏规模,以蓄势待发。他就是想知道,这“势”需要“蓄”到什么时候。
罗邦无语了片刻,考虑到老周的配合态度挑不出丝毫毛病来,也就透露了一些在嘉谷农牧中不算秘密的消息。
他竖起手指向上指了指,神秘兮兮道:“我们集团上头的大老板对嘉谷系养猪场的表现很满意,能在农牧公司的指导下初步经历住了非瘟的考验,比拉跨的种植合作社靠谱多了。”
老周也想起了嘉谷系合作社的违约官司,了然一笑。
毫不夸张地说,现在的养猪产业系统内,很少有猪场愿意把自己场的真实数据上报,即使被强制上报,数据也是经过“加工、过滤”的,致使在大数据高速发展的今天,每个猪场仍是一个个数据孤岛。
但嘉谷系养猪场的数据是“开放”的——虽然只是单方面的对嘉谷开放,但也算是一个不小的进步。
这也是很好理解的。在非瘟防控战中,如果嘉谷无法掌握全面的数据,如何安排落实具体的防控?从这个角度看,嘉谷系养猪场堪称结成了一个“猪场命运共同体”。
罗邦点点头,继续道:“集团有宏观数据,判断非瘟肆虐后,从今年下半年到明年,国内生猪产能至少下降20%。这种情况下,谁能让国人吃上猪肉,谁就是这场非瘟风暴中最大的赢家。”
“昨天下午,大老板作出要求,嘉谷自有养猪场要在明年年底形成5000万头的产能;整个嘉谷系猪场命运共同体……”
“等等,等等!”老周眼都直了。
他要喘口气。
5000万头是个什么概念?
哪怕对比全国一年7亿头生猪的消费量,也是非常非常大的规模了。
好吧,他相信嘉谷农牧能一飞冲天。
问题是……
“你们是要消化所有仔猪产能了?那不是说,我想引进新猪群,这两年都没希望了?”老周急道。
“呵呵,放心吧。你是没见识过我们嘉谷的种猪场,那‘爆种’能力,绝对超出了你的想象!”罗邦哈哈一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