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二十八章 空间光能传输技术!
推荐阅读:深空彼岸、明克街13号、弃宇宙、夜的命名术、最强战神、全职艺术家、龙王殿、重生之都市仙尊、财运天降、花娇
武林小说网 www.wltxt.com,最快更新规则系学霸最新章节!
赵奕召集科研组的组长们,讨论太阳能电池板转化功率不足的问题,会议结束以后,组长们就把事情说给了其他人听。
奕星科技的研发基地,从事研发的技术人员只有几十个,很快,所有人都知道了消息。
组长们干脆交代了任务,让每个想拿到奖金的人,写一份‘灵感报告’交上来。
二十万人民币的奖金,还是很有吸引力的。
其实,二十万人民币听起来很多,对奕星科研基地的技术人员来说,也并不算非常心动的数字。
奕星科研基地的每一个技术人员,都是国际最顶尖的人才。
有两个航天局技术研发出身的经理,签约就拿到了百万年薪,还有和工作年限挂钩的内部股权。
普通技术人员的薪资也普遍在两万人民币以上,在包括五险一金、项目奖金、年终奖等福利待遇,都可以说是年薪四、五十万。
但是,二十万也是几个月的薪资了,最主要的吸引力在于,只是提供一个灵感思路,而不是真正去解决问题,另外,为世界最顶级的科学家提供灵感思路,说起来就是很了不起的事情。
所以好多人都非常的期待,真正把这件事当成一个工作。
科研三组,内部称为‘动力部门’,主要是做飞行器起降、转弯等技术的研发。
三组有个刚进入公司半个月的实习生,名字叫做孙建新,他毕业于水木大学数学系,并留学到加州理工读了硕士,以优异的成绩毕业以后,回国就被招进了奕星的科研部门。
孙建新的年纪并不大,就只有二十四岁,他还是土生土长的江城人。
这个年纪能在加州理工大学拿到数学硕士,绝对可以称作是超级天才,知道,他被推荐到普林斯顿读博士,但他个人希望早一点出来工作,也希望回国照顾家人,就没有继续读博。
奕星科技招收这个级别的天才,也是当做未来的储备技术人才,名校的理学硕士,潜力还是非常大的。
孙建新刚进入公司的时候,为人还是有些自傲的,但仅仅过了半个月时间,他就发现科研部门,每一个人都可以说是顶尖人才。
各个科研组的组长,都有个名校的博士学历,有的还专业从事航天器、飞行器的研发,无论是理论基础还是技术研发水平上,他都还有很多需要学习的地方。
孙建新平时工作还是很低调的,大部分时间都在学习和工作。
现在听到赵奕遇到的研发问题,他也没有仔细的深入去想,因为他觉得赵奕解决不了的问题,他肯定也解决不了,公司里有这么多的人才,就算提供灵感,也轮不到他。
所以孙建新根本就没有在意,甚至没有考虑上交灵感报告。
但是等到了第二天的时候,孙建新才知道,每个人都要写一份‘灵感报告’,虽说不是强制性的,但不交一份上去似乎是有点不合群。
他干脆也费脑子想了想。
他平时非常的低调,也是部门儿里年纪最小的,刚出来工作,还是受到前辈照顾的。
孙建新就问起了其他的人写的是什么。
他听到了好多‘灵感’。
每个人写的都不一样,有的写扩大电池板面积,有的说论证降低卫星内部损耗功率,还有的开动脑筋说,发射一颗专门的充电卫星。
然后孙建新就后悔了。
如果是他自己单独去想,也能想到类似的点子,但看了同事们写的内容,写类似的就有些‘抄袭’的意思。
他坐在办公桌前,苦思冥想了一个多小时,头皮都快要抓破了,干脆就破罐子破摔,“反正我也没想得到什么奖金,随便写一个就行了,管它有没有可行性!”
孙建新看着空白的页面,直接打上了几行字,“我的想法是,既然太阳能不足,就增加太阳能!”
“比如发射环绕太阳、专门用于吸收能量的卫星!”
“距离太阳越近,太阳能就越充足。”
“这样——”
孙建新专心致志的写了一份‘玄幻类’的报告,最少身后的同事是这么认为的。
“小孙啊,你这也太搞笑了吧,环绕太阳,专门吸收能量的卫星?”
“我记得上一次看科幻猜想,有一个类似的说法,宇宙最高级的文明,建造的吸收能量装置,能把恒星包围起来。”
“你说的就是这个吧?”
“有点儿意思呀!”
最后一集当然是调侃。
孙建新也知道自己写的太玄幻了,他扯了扯嘴角很无奈说道,“要不王哥你给我想一个?这不是实在想不出来了,也没办法啊?”
“也对。”
王哥赶紧走开了,留下一句,“就写这个吧,我看行,也许赵院士许诺的二十万就是你的了。”
他说着都笑了出来。
——
上午的时候,赵奕收到了一大堆的灵感报告,他觉得各个组长有些小题大做,但他们的工作确实做的很好。
赵奕看起了一个个报告,发现里面确实有让人眼前一亮的想法。
“充能卫星?”
“如果制造一个专门充能的卫星,就可以一定程度上弥补功率不足的问题,但是高功率的运作需要持续不断,充能卫星必须和Z波卫星结合在一起,就还是有同样的问题,固定面积、固定区域的太阳能是有限的。”
“还有这个,把Z波发生卫星,放在一千公里外,甚至更远的太空。”
“这确实能够大大降低太空穿梭所需要的Z波功率,但是,这对推进器是个挑战。”
“小型太空飞船是需要推进器运送的,而且距离越远,控制起来就越不灵活。”
“但也是个可行的办法,没有选择的情况下,也勉强可以试试。”
赵奕很快就翻到了孙建新的报告,他看了第一句话就知道,是没有认真去想的内容,“增加太阳能?亏他能够想出来。”
“制造环绕太阳的聚能卫星?太科幻了吧,现在的技术也实现不了呀,而且能量要怎么传输呢?”
“难道拉一根儿线,从太阳直达地球?”
赵奕摇着头正准备略过报告,手指忽然就停住了,眉头微微皱了起来,“如果没有直接的连接,能量能够通过空间来传送吗?”
“其他的能量,应该不可以,但是太阳能——?”
“也许可行了!”
赵奕猛地一拍桌子,起身站起来朝着外面喊一句,“把袁海涛叫过来!”
袁海涛一直跟着赵奕,他是宇宙飞船设计组的人员,也加入了奕星科技做实验相关工作。
很快。
袁海涛就走进了办公室,“赵院士,你找我?”
“对!”
赵奕点头交代到道,“袁队长,找两台直接能用的空间连接设备,一台放在黑屋子里,另一台放在阳光下,正午的时候,咱们准备做实验。”
“还有,准备个太阳能充电面板,接上个灯泡。”
“另外——”
他连续交代着实验需要的东西。
袁海涛拿着个本子认真记录,他没什么擅长的技术能力,但优点在于做事认真,也有一定组织、领导经验,分配下来的工作,都能完成的很好。
等赵奕交代完以后,袁海涛就马上去准备了。
正午。
赵奕带着几个技术人员,说起了即将进行的实验内容,“我要验证一下,空间链接技术是否能传递光能,理论上是可性的,但还是需要实验一下。”
“正常来讲,空间连接会把一台设备的光子,传递到另一台设备的端口上,就能形成映射效应。”
“这种映射效应是光子传递的显现,而光子是具有能量的。”
“如果光能能够传递,那么太阳能充电面板就会有反应,接上的灯泡就会亮起来。”
他简单说了一下实验内容,顿时让其他人也期待起来。
实验开始。
黑屋子里的空间连接设备运转起来,映射出了外部大片的光线,让这个屋子也跟着亮了起来。
这一点光线对于充能来说,起不到什么作用,但是实验的要求并不高,就只是让太阳能面板有反应,接通的小灯泡就会亮起来。
时间大概过了有二十秒,小灯泡微微的闪了几下,随后灯丝慢慢的亮了起来。
虽然能明显看出功率不足,灯泡发出的亮度有些灰暗,但只要能亮起来,就代表实验成功。
“呼啦~”
“成功了,灯泡真的亮了!这说明空间连接技术能够传递光能!”
“我从来没想过,还能做到这种事情。”
“我觉得吧,这想想也很正常,我觉得最主要是没有想到,而不是这件事有多么惊人!”
“是啊!”
“赵院士,太了不起了,这都能想到!”
赵奕也非常的高兴,但他不会抢占其他人的功劳,马上摇着手说道,“是三组,有个姓孙的技术员,他提交上来的报告,我看了,才想到这个。”
“我决定了,不管这个技术能不能解决Z波卫星功率问题,都给他二十万奖金!”
他确实觉得这个发现意义非常大。
另外,也是对于员工的鼓励。科研来说,创造力是非常重要的,往往很长时间的努力,都比不上一个好的想法,所以,科学研究才更需要有创造力的年轻人。
现在以公司的名义发放奖金,也是鼓励所有人多去开拓思维,而不是纯粹的研究固定技术。
空间连接黑屋子实验也让赵奕开启了研究欲望,他马上致电给了空间信息科技公司,要求他们派一个研发小组过来。
他需要通过实验计算光能传输的效率。
很快。
空间信息科技公司就派过来一个研发小组,而且是内部最核心的研发小组,带队的是光学实验室的院士,他们还带上了大量的检测设备。
接下来的一个星期时间,赵奕都待在办公楼里,临时建造的光学研究实验室里,和空间信息科技公司的研发小组一起进行相关的研究。
他们得到了模糊的数据--
通过空间设备建立的链接,传递的光能比率大概在百分之五到百分之三十之前。
这个数据偏差值非常大,主要是因为不同的空间链接设备,光能传递效率存在巨大的偏差。
所以,得到的结论就是,空间连接技术针对无质量粒子传输,相关的理论不足。
理论不足,就体现在技术研究出现了问题。
有一台小型的空间链接设备,光能传递的效率非常高,却根本不知道是为什么。
最后研发小组还是回去了。
他们有了很有研发潜力的发现,却根本解释不了原因。
这是遗憾的地方。
赵奕却一点都不感到遗憾,他反倒是对相关的研究更感兴趣。
针对空间连接技术来说,他并没有怎么做深入研究,当时就是根据映射发现,推到出一些相关的理论。
他一直都把空间连接技术当成是一种信息传递的手段。
因为空间连接只能传递无质量的粒子,就完全没有想过,还能进行能量传输。
现在的发现就非常有意义了。
哪怕光能的传递效率只能达到百分之三十,也是一个相当有实际意义的数据。
因为距离太阳越近,单位面积的光子数量就越多,太阳能也就越充足。
如果把太阳周边一万公里的光能,传递到地球上用于太阳能电池板充电,哪怕转换率只有百分之三十,也足以维持超高的功率。
“这样只需要发射一个同步地球环绕太阳轨道的充能卫星,并和同步地球轨道Z波卫星建立空间链接。”
“然后就能实现源源不断的光能传递,支持转化电能的高功率,支持高功率的Z波发生器运作。”
“这个想法绝对是可行的!”
虽然还没有做详细的计算,但赵奕仔细思考一下,就知道是可行的,他利用《因果律》,也很快得到了确定的答案。
那么缺少的就是研究空间连接与光能传输的关系,建立完善的光能传输理论。
“这个技术,如果能够实现的话,未来就能得到源源不断的光能,来保证Z波航道的运作。”
“甚至说,还能为地面提供远远不断的清洁能源。”
“这甚至要比核聚变技术还要重要,只不过暂时——”
“成本很高!”
赵奕召集科研组的组长们,讨论太阳能电池板转化功率不足的问题,会议结束以后,组长们就把事情说给了其他人听。
奕星科技的研发基地,从事研发的技术人员只有几十个,很快,所有人都知道了消息。
组长们干脆交代了任务,让每个想拿到奖金的人,写一份‘灵感报告’交上来。
二十万人民币的奖金,还是很有吸引力的。
其实,二十万人民币听起来很多,对奕星科研基地的技术人员来说,也并不算非常心动的数字。
奕星科研基地的每一个技术人员,都是国际最顶尖的人才。
有两个航天局技术研发出身的经理,签约就拿到了百万年薪,还有和工作年限挂钩的内部股权。
普通技术人员的薪资也普遍在两万人民币以上,在包括五险一金、项目奖金、年终奖等福利待遇,都可以说是年薪四、五十万。
但是,二十万也是几个月的薪资了,最主要的吸引力在于,只是提供一个灵感思路,而不是真正去解决问题,另外,为世界最顶级的科学家提供灵感思路,说起来就是很了不起的事情。
所以好多人都非常的期待,真正把这件事当成一个工作。
科研三组,内部称为‘动力部门’,主要是做飞行器起降、转弯等技术的研发。
三组有个刚进入公司半个月的实习生,名字叫做孙建新,他毕业于水木大学数学系,并留学到加州理工读了硕士,以优异的成绩毕业以后,回国就被招进了奕星的科研部门。
孙建新的年纪并不大,就只有二十四岁,他还是土生土长的江城人。
这个年纪能在加州理工大学拿到数学硕士,绝对可以称作是超级天才,知道,他被推荐到普林斯顿读博士,但他个人希望早一点出来工作,也希望回国照顾家人,就没有继续读博。
奕星科技招收这个级别的天才,也是当做未来的储备技术人才,名校的理学硕士,潜力还是非常大的。
孙建新刚进入公司的时候,为人还是有些自傲的,但仅仅过了半个月时间,他就发现科研部门,每一个人都可以说是顶尖人才。
各个科研组的组长,都有个名校的博士学历,有的还专业从事航天器、飞行器的研发,无论是理论基础还是技术研发水平上,他都还有很多需要学习的地方。
孙建新平时工作还是很低调的,大部分时间都在学习和工作。
现在听到赵奕遇到的研发问题,他也没有仔细的深入去想,因为他觉得赵奕解决不了的问题,他肯定也解决不了,公司里有这么多的人才,就算提供灵感,也轮不到他。
所以孙建新根本就没有在意,甚至没有考虑上交灵感报告。
但是等到了第二天的时候,孙建新才知道,每个人都要写一份‘灵感报告’,虽说不是强制性的,但不交一份上去似乎是有点不合群。
他干脆也费脑子想了想。
他平时非常的低调,也是部门儿里年纪最小的,刚出来工作,还是受到前辈照顾的。
孙建新就问起了其他的人写的是什么。
他听到了好多‘灵感’。
每个人写的都不一样,有的写扩大电池板面积,有的说论证降低卫星内部损耗功率,还有的开动脑筋说,发射一颗专门的充电卫星。
然后孙建新就后悔了。
如果是他自己单独去想,也能想到类似的点子,但看了同事们写的内容,写类似的就有些‘抄袭’的意思。
他坐在办公桌前,苦思冥想了一个多小时,头皮都快要抓破了,干脆就破罐子破摔,“反正我也没想得到什么奖金,随便写一个就行了,管它有没有可行性!”
孙建新看着空白的页面,直接打上了几行字,“我的想法是,既然太阳能不足,就增加太阳能!”
“比如发射环绕太阳、专门用于吸收能量的卫星!”
“距离太阳越近,太阳能就越充足。”
“这样——”
孙建新专心致志的写了一份‘玄幻类’的报告,最少身后的同事是这么认为的。
“小孙啊,你这也太搞笑了吧,环绕太阳,专门吸收能量的卫星?”
“我记得上一次看科幻猜想,有一个类似的说法,宇宙最高级的文明,建造的吸收能量装置,能把恒星包围起来。”
“你说的就是这个吧?”
“有点儿意思呀!”
最后一集当然是调侃。
孙建新也知道自己写的太玄幻了,他扯了扯嘴角很无奈说道,“要不王哥你给我想一个?这不是实在想不出来了,也没办法啊?”
“也对。”
王哥赶紧走开了,留下一句,“就写这个吧,我看行,也许赵院士许诺的二十万就是你的了。”
他说着都笑了出来。
——
上午的时候,赵奕收到了一大堆的灵感报告,他觉得各个组长有些小题大做,但他们的工作确实做的很好。
赵奕看起了一个个报告,发现里面确实有让人眼前一亮的想法。
“充能卫星?”
“如果制造一个专门充能的卫星,就可以一定程度上弥补功率不足的问题,但是高功率的运作需要持续不断,充能卫星必须和Z波卫星结合在一起,就还是有同样的问题,固定面积、固定区域的太阳能是有限的。”
“还有这个,把Z波发生卫星,放在一千公里外,甚至更远的太空。”
“这确实能够大大降低太空穿梭所需要的Z波功率,但是,这对推进器是个挑战。”
“小型太空飞船是需要推进器运送的,而且距离越远,控制起来就越不灵活。”
“但也是个可行的办法,没有选择的情况下,也勉强可以试试。”
赵奕很快就翻到了孙建新的报告,他看了第一句话就知道,是没有认真去想的内容,“增加太阳能?亏他能够想出来。”
“制造环绕太阳的聚能卫星?太科幻了吧,现在的技术也实现不了呀,而且能量要怎么传输呢?”
“难道拉一根儿线,从太阳直达地球?”
赵奕摇着头正准备略过报告,手指忽然就停住了,眉头微微皱了起来,“如果没有直接的连接,能量能够通过空间来传送吗?”
“其他的能量,应该不可以,但是太阳能——?”
“也许可行了!”
赵奕猛地一拍桌子,起身站起来朝着外面喊一句,“把袁海涛叫过来!”
袁海涛一直跟着赵奕,他是宇宙飞船设计组的人员,也加入了奕星科技做实验相关工作。
很快。
袁海涛就走进了办公室,“赵院士,你找我?”
“对!”
赵奕点头交代到道,“袁队长,找两台直接能用的空间连接设备,一台放在黑屋子里,另一台放在阳光下,正午的时候,咱们准备做实验。”
“还有,准备个太阳能充电面板,接上个灯泡。”
“另外——”
他连续交代着实验需要的东西。
袁海涛拿着个本子认真记录,他没什么擅长的技术能力,但优点在于做事认真,也有一定组织、领导经验,分配下来的工作,都能完成的很好。
等赵奕交代完以后,袁海涛就马上去准备了。
正午。
赵奕带着几个技术人员,说起了即将进行的实验内容,“我要验证一下,空间链接技术是否能传递光能,理论上是可性的,但还是需要实验一下。”
“正常来讲,空间连接会把一台设备的光子,传递到另一台设备的端口上,就能形成映射效应。”
“这种映射效应是光子传递的显现,而光子是具有能量的。”
“如果光能能够传递,那么太阳能充电面板就会有反应,接上的灯泡就会亮起来。”
他简单说了一下实验内容,顿时让其他人也期待起来。
实验开始。
黑屋子里的空间连接设备运转起来,映射出了外部大片的光线,让这个屋子也跟着亮了起来。
这一点光线对于充能来说,起不到什么作用,但是实验的要求并不高,就只是让太阳能面板有反应,接通的小灯泡就会亮起来。
时间大概过了有二十秒,小灯泡微微的闪了几下,随后灯丝慢慢的亮了起来。
虽然能明显看出功率不足,灯泡发出的亮度有些灰暗,但只要能亮起来,就代表实验成功。
“呼啦~”
“成功了,灯泡真的亮了!这说明空间连接技术能够传递光能!”
“我从来没想过,还能做到这种事情。”
“我觉得吧,这想想也很正常,我觉得最主要是没有想到,而不是这件事有多么惊人!”
“是啊!”
“赵院士,太了不起了,这都能想到!”
赵奕也非常的高兴,但他不会抢占其他人的功劳,马上摇着手说道,“是三组,有个姓孙的技术员,他提交上来的报告,我看了,才想到这个。”
“我决定了,不管这个技术能不能解决Z波卫星功率问题,都给他二十万奖金!”
他确实觉得这个发现意义非常大。
另外,也是对于员工的鼓励。科研来说,创造力是非常重要的,往往很长时间的努力,都比不上一个好的想法,所以,科学研究才更需要有创造力的年轻人。
现在以公司的名义发放奖金,也是鼓励所有人多去开拓思维,而不是纯粹的研究固定技术。
空间连接黑屋子实验也让赵奕开启了研究欲望,他马上致电给了空间信息科技公司,要求他们派一个研发小组过来。
他需要通过实验计算光能传输的效率。
很快。
空间信息科技公司就派过来一个研发小组,而且是内部最核心的研发小组,带队的是光学实验室的院士,他们还带上了大量的检测设备。
接下来的一个星期时间,赵奕都待在办公楼里,临时建造的光学研究实验室里,和空间信息科技公司的研发小组一起进行相关的研究。
他们得到了模糊的数据--
通过空间设备建立的链接,传递的光能比率大概在百分之五到百分之三十之前。
这个数据偏差值非常大,主要是因为不同的空间链接设备,光能传递效率存在巨大的偏差。
所以,得到的结论就是,空间连接技术针对无质量粒子传输,相关的理论不足。
理论不足,就体现在技术研究出现了问题。
有一台小型的空间链接设备,光能传递的效率非常高,却根本不知道是为什么。
最后研发小组还是回去了。
他们有了很有研发潜力的发现,却根本解释不了原因。
这是遗憾的地方。
赵奕却一点都不感到遗憾,他反倒是对相关的研究更感兴趣。
针对空间连接技术来说,他并没有怎么做深入研究,当时就是根据映射发现,推到出一些相关的理论。
他一直都把空间连接技术当成是一种信息传递的手段。
因为空间连接只能传递无质量的粒子,就完全没有想过,还能进行能量传输。
现在的发现就非常有意义了。
哪怕光能的传递效率只能达到百分之三十,也是一个相当有实际意义的数据。
因为距离太阳越近,单位面积的光子数量就越多,太阳能也就越充足。
如果把太阳周边一万公里的光能,传递到地球上用于太阳能电池板充电,哪怕转换率只有百分之三十,也足以维持超高的功率。
“这样只需要发射一个同步地球环绕太阳轨道的充能卫星,并和同步地球轨道Z波卫星建立空间链接。”
“然后就能实现源源不断的光能传递,支持转化电能的高功率,支持高功率的Z波发生器运作。”
“这个想法绝对是可行的!”
虽然还没有做详细的计算,但赵奕仔细思考一下,就知道是可行的,他利用《因果律》,也很快得到了确定的答案。
那么缺少的就是研究空间连接与光能传输的关系,建立完善的光能传输理论。
“这个技术,如果能够实现的话,未来就能得到源源不断的光能,来保证Z波航道的运作。”
“甚至说,还能为地面提供远远不断的清洁能源。”
“这甚至要比核聚变技术还要重要,只不过暂时——”
“成本很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