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5章 李中郎回京
推荐阅读:神印王座II皓月当空、宇宙职业选手、斗罗大陆V重生唐三、万相之王、星门、剑道第一仙、雪中悍刀行、剑来、一剑独尊、牧龙师
武林小说网 www.wltxt.com,最快更新三国从忽悠刘备开始最新章节!
在西城盘桓修整数日,充分掌握当地情况后,李素在申家人的带路下继续西行前往上庸。
说实话,这一带地区,他两世为人,还是第一次走。亲自乘船经历过一遍,才知道路途的险恶——从西城顺流而下,只要一天时间,就能通过砀县抵达武当,足足六百里路程。
当然这不是直线距离,直线只有四百里,因为汉水是蜿蜒曲折的。
船速如此之快,可见汉水在秦岭中的落差之大,已经仅次于长江的三峡段,而远比刘备军之前征战时经历过的嘉陵江、宕渠更为湍急。
这就意味着船靠划桨或者风帆行驶,根本不可能逆流而上——难怪历史上诸葛亮死后,蒋琬当政时期,蒋琬提议变更北伐策略,改为集中兵力收复东三郡,却遭到朝野一片反对,而反对的理由也都很统一:
从汉中居高临下顺流冲击,拿下西城、上庸固然易如反掌。但拿下了也不过是得到一块“余赘之地”,没法反哺汉中地区的民力财力军力。
因为在上庸就算种出余粮、生产出多余的军需物资,你走汉水水路也运不回来啊。除非你有胆量直接再顺流而下攻下襄阳,否则只拿上庸就是浪费国力。而蒋琬时期蜀汉的国力明显是打不下襄阳也不可能守住襄阳,只能作罢。
“没想到这个地方河道如此陡峭湍急,不来一次那是真不知道交通基础设施比巴郡还恶劣。”李素望着两岸壁立百仞的秦岭,心中不由感慨,甚至还忍不住吟唱笑骂:
“朝辞西城彩云间,六百武当一日还,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
“哎呀,李中郎好诗啊。世人只知乐府有五言,中郎竟独创七言,还朗朗上口。”带路档申凯听了他的低声吟唱,连忙拍马屁。倒是典韦在旁边什么都听不懂,不知如何叫好。
李素心情不佳地粗暴打断:“好个屁——不许记下来啊!我这是咒骂秦岭险恶,感慨百姓出入不易、朝廷也无法调集民力物力。这种诟詈天地的粗鄙之语,记什么记!
对了,说正事儿,我问你——你们久住上庸,可知此地百姓有什么别的办法逆水行舟么?总不能每次行船顺流而下、都不开回来吧?”
申凯被骂,却丝毫不敢生气,反而由衷感慨:李中郎不愧是当世大贤,不但知天命,还出口成章,咒骂老天爷都随口骂得这么文雅!
马屁归马屁,问题还是得回答,申凯陪着小心解说:“此地百姓很少行船,偶尔有,也只有运货到下游的,返程时遇到冲不过去的激流,只能在岸边拉纤拉回来、盘滩而过,极为辛苦,所以商旅几乎绝迹。”
李素又仔细听了一会儿,才理解其中含义。
他来的路上也看了,并不是所有河段都那么湍急,而是总共有那么三四处,局部落差太大太急。除了这三四段之外,其余河段是可以靠摇橹和风帆逆流的。
而一旦到了那几个湍急险滩,就得先把船上的货卸下来、搬到岸边走路运过这一段,再把变轻的空船拉到上游过掉这一段,然后再装船。
那么费力,谁还肯在这里做生意,李素了解之后,只知道百姓为了运食盐才会费那么大劲儿,因为秦岭山区里是不产盐的,而盐又是不得不吃。
上庸的盐价,居然要比外面的世界贵出每斗好几百钱,差价都是运盐人的辛苦钱。
李素不由想道:“整个上庸地区应该有接近十万人口,西城是五千多户,两万多人,上庸县八千多户,三万五以上人口,其他七七八八加起来,算上房陵一共四万人。
既然有需求,而且汉水河谷两岸也还有那么多坡地荒芜可以开垦,灌溉条件也好,未来倒是能用来安置流民开垦。
如今战乱波及到的地方还不多,蜀地非常富庶,成都平原三郡人口早就饱和了,进入马尔萨斯陷阱。未来董卓、韩遂、李傕郭汜导致的雍凉持续战乱、人口南流,肯定没必要放进成都平原,就在汉中就地安置好了。
那么,还有灌溉充分、便于开垦的地区,也就巴西和上庸了,在这儿只要想办法修几个不用截江的导流船闸,把下游船回航的问题解决掉,简直一本万利啊。”
船闸并不都是跟后世水电站大坝边上那种船闸似的,得把整条河流都截断。而是可以稍微挖山引一条支渠出来,然后在支渠的尽头弄两个闸门,用大型水车绞动开关。
尤其是遇到落差大的地方、往往本身还是S弯的时候,可以截弯取直,直接在上游挡住水流的山上,选个山体本身比较矮的点,小小开凿一条缝隙。
开挖工程量肯定是有点大的,但因为只有几十米长,还是可以接受,一座船闸的工程量,估计也就等于松软平原上挖几十里运河,技术水平也就是明清时候的船闸,落差别超过三四层楼高就行。
否则这个时代的闸门只能靠大树捆绑来充当,再深的话一个是找不到那么长又粗壮的大树,同时也怕大树形成的闸门不够强度,撑不住最深处的水压。
等有了可以爆破山体缺口的火药,和足够的雍凉流民,就可以考虑开工。
不过,一旦真下决心这么搞,李素也得通盘考虑汉中的战略安全——原先没有船闸,襄阳是不能反攻汉中的,根本游不上来,以后有了船闸,回来也方便不少,军事上就不得不防。
李素注意到后世大致十堰武当山一代,如今居然荒无人烟,没有县城——上庸是在支流筑水上,要沿着后世丹江口往筑水溯流一百里左右,河口地区却没人开发。
李素觉得,如果要开发上庸,有必要在十堰附近修一座县城,截断汉水,不让下游的人偷越。而所有刘备军未来修筑的船闸,都得处于此处的上游,从此往下游一座都不许有。
李素不由追问申凯:“我看这武当山以西、堵水与汉水交汇的河口处,明明比上庸更为平坦肥沃,为何没有百姓定居呢?”
申凯到底是本地人,地理非常熟悉,诚恳地解答:“此处虽然平坦,灌溉也便利,但土质并不结实,都是因为汉水、堵水流至此处平缓下来,泥沙淤积,方圆数十里沼泽遍地。”
李素点头,这才表示理解。
这地方大致就是后世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的起点丹江口水库,外加后世的十堰市区。既然有库区和冲积平原,那古代肯定是沼泽地了。
后世十堰能建设城市,是又经过上千年的泥沙沉积,沼泽变成了坚实的平原。
现在想搞活整个上庸地区,得想想看有没有办法把这片沼泽地利用治理成农耕区,这里盘活了整个上庸就盘活了。
李素不是很懂这方面的事儿,只好以后再求贤请教。
……
“不管了,我看这武当山景色不错,我们就在此山以西的沼泽边缘,扎营等候几日,等赵云带着援兵过来汇合,我们再去筑阳。我们毕竟是汉中兵嘛,带太多人进入南阳郡也不好。
将来我看可以在此驻扎数千士卒屯田,沼泽不能种稻麦,那就种芋头好了。有了存粮之后,此地驻军百姓就能自给自足,无非芋头不耐久贮,还是要运些米麦来渡过春荒才行。”
李素视察了一番,就吩咐军队在这儿驻扎下来,顺带卡住上庸县的脖子,让典韦带点人去把上庸那边不服刘备的死硬分子也清洗一番。
一旁的申凯看了李素这架势,也是微微有些惴惴:这李中郎手笔野心很大啊,这是打算战天斗地好好在这儿种田了?要是将来外人很容易进来,申家的土皇帝可就当不成了……
不过应该也不是那么容易的,先稳一手观望几年,犯不着得罪李中郎。
大约一周之后,典韦就把上庸县彻底肃清了,带着兵回来,那些信了张鲁邪的县吏,能换自己人也都换上李素军中带来的小吏。
差不多与此同时,赵云也带着一些援军抵达了武当山,与李素会合了。
而这一周的考察之下,李素也发现了在汉末种田的一些通病,他就这样在武当山上纳凉消暑,一边写点东西记在小本本上,准备回去后跟刘备说,组织百姓学习新的技能。
之前在汉中的时候,李素就发现了,这个时代的百姓很多都不懂多少种田技能,或者说会种的农作物就非常可怜的几种,换别的就不会种了,也没人教百姓。
这时代最先进的农书也就是《四民月令》,李素前世没看过,但到了汉中之后,他特地让人找来一本《四民月令》看了看,发现跟南北朝时候的《齐民要术》差距还是非常大的。
关键是《四民月令》的作者口吻,一看就是一个豪强家大庄园的大管家,知道如何组织调度农奴一年四季如何如何充分利用土地、轮休种植各种蔬果。而百姓很少有懂这些。
李素在蜀地,看到花椒已经是一种成熟的商贸货物了,很昂贵,茶叶也是如此,还有做枸酱的那种果子。但百姓不会去“耕种”这种作物,货源都是来自于上山采药的药农,所有收获都是纯野生的。
同理,李素如今想要治理的这地方,按说可以靠水吃水,有沼泽地也没关系,但百姓只会捕鱼,从没想过养鱼,芋头也都是沼泽地里野生挖的,很少有人将其视为农作物,而是“樵采所得”。
真要是开化一下民智,让蜀地山区的富余人口知道“山坡地也是可以主动种花椒种茶树种甘蔗”,让沼泽区富余人口学会养鱼种芋头,益州何至于一到六七百万人口就马尔萨斯陷阱内卷呢。
任重道远呐。
收复上庸之地的过程,军事和政治方面的挑战几乎可以说是忽略不计,但其他方面的无力感让李素很郁闷。
有业余时间自己写一本山寨版的《齐民要术》也好,虽然他不懂齐民要术,但照着《四民月令》借鉴、再让一些老农把种这些“目前人还不认为是农作物”的经济作物的方法总结出来,李素记录转化为文字,这点他还是做得到的。
而且也没必要亲自写,文字整理完全可以交给诸葛瑾他们嘛。
李素一番折腾,最终在六月中旬才离开上庸山区,六月十八日,他把大部分人马留在了益州地界一侧待命,自己带着嫡系船队抵达了襄阳,然后打探了一下朝中的形势。
得知董卓还在河东拖延时间,何进尚未有任何动作,而朝廷对于外兵越境调动的限制和指责,也确实比灵帝在位时松懈了不少。
李素这才放大了胆子,让赵云典韦带了五百名骑兵,作为入朝觐见使团的护卫名义,从襄阳转入淯水、抵达南阳。
而后才上船登岸,从南阳走陆路,直奔荆州与司隶边境的伊阙关。
不过,在进入司隶之前,李素让赵云隐下旗号,然后先派快马秘密进京打探一下何进与宦官斗争的进度,而典韦则护着虚假的旗号缓缓而行。
在西城盘桓修整数日,充分掌握当地情况后,李素在申家人的带路下继续西行前往上庸。
说实话,这一带地区,他两世为人,还是第一次走。亲自乘船经历过一遍,才知道路途的险恶——从西城顺流而下,只要一天时间,就能通过砀县抵达武当,足足六百里路程。
当然这不是直线距离,直线只有四百里,因为汉水是蜿蜒曲折的。
船速如此之快,可见汉水在秦岭中的落差之大,已经仅次于长江的三峡段,而远比刘备军之前征战时经历过的嘉陵江、宕渠更为湍急。
这就意味着船靠划桨或者风帆行驶,根本不可能逆流而上——难怪历史上诸葛亮死后,蒋琬当政时期,蒋琬提议变更北伐策略,改为集中兵力收复东三郡,却遭到朝野一片反对,而反对的理由也都很统一:
从汉中居高临下顺流冲击,拿下西城、上庸固然易如反掌。但拿下了也不过是得到一块“余赘之地”,没法反哺汉中地区的民力财力军力。
因为在上庸就算种出余粮、生产出多余的军需物资,你走汉水水路也运不回来啊。除非你有胆量直接再顺流而下攻下襄阳,否则只拿上庸就是浪费国力。而蒋琬时期蜀汉的国力明显是打不下襄阳也不可能守住襄阳,只能作罢。
“没想到这个地方河道如此陡峭湍急,不来一次那是真不知道交通基础设施比巴郡还恶劣。”李素望着两岸壁立百仞的秦岭,心中不由感慨,甚至还忍不住吟唱笑骂:
“朝辞西城彩云间,六百武当一日还,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
“哎呀,李中郎好诗啊。世人只知乐府有五言,中郎竟独创七言,还朗朗上口。”带路档申凯听了他的低声吟唱,连忙拍马屁。倒是典韦在旁边什么都听不懂,不知如何叫好。
李素心情不佳地粗暴打断:“好个屁——不许记下来啊!我这是咒骂秦岭险恶,感慨百姓出入不易、朝廷也无法调集民力物力。这种诟詈天地的粗鄙之语,记什么记!
对了,说正事儿,我问你——你们久住上庸,可知此地百姓有什么别的办法逆水行舟么?总不能每次行船顺流而下、都不开回来吧?”
申凯被骂,却丝毫不敢生气,反而由衷感慨:李中郎不愧是当世大贤,不但知天命,还出口成章,咒骂老天爷都随口骂得这么文雅!
马屁归马屁,问题还是得回答,申凯陪着小心解说:“此地百姓很少行船,偶尔有,也只有运货到下游的,返程时遇到冲不过去的激流,只能在岸边拉纤拉回来、盘滩而过,极为辛苦,所以商旅几乎绝迹。”
李素又仔细听了一会儿,才理解其中含义。
他来的路上也看了,并不是所有河段都那么湍急,而是总共有那么三四处,局部落差太大太急。除了这三四段之外,其余河段是可以靠摇橹和风帆逆流的。
而一旦到了那几个湍急险滩,就得先把船上的货卸下来、搬到岸边走路运过这一段,再把变轻的空船拉到上游过掉这一段,然后再装船。
那么费力,谁还肯在这里做生意,李素了解之后,只知道百姓为了运食盐才会费那么大劲儿,因为秦岭山区里是不产盐的,而盐又是不得不吃。
上庸的盐价,居然要比外面的世界贵出每斗好几百钱,差价都是运盐人的辛苦钱。
李素不由想道:“整个上庸地区应该有接近十万人口,西城是五千多户,两万多人,上庸县八千多户,三万五以上人口,其他七七八八加起来,算上房陵一共四万人。
既然有需求,而且汉水河谷两岸也还有那么多坡地荒芜可以开垦,灌溉条件也好,未来倒是能用来安置流民开垦。
如今战乱波及到的地方还不多,蜀地非常富庶,成都平原三郡人口早就饱和了,进入马尔萨斯陷阱。未来董卓、韩遂、李傕郭汜导致的雍凉持续战乱、人口南流,肯定没必要放进成都平原,就在汉中就地安置好了。
那么,还有灌溉充分、便于开垦的地区,也就巴西和上庸了,在这儿只要想办法修几个不用截江的导流船闸,把下游船回航的问题解决掉,简直一本万利啊。”
船闸并不都是跟后世水电站大坝边上那种船闸似的,得把整条河流都截断。而是可以稍微挖山引一条支渠出来,然后在支渠的尽头弄两个闸门,用大型水车绞动开关。
尤其是遇到落差大的地方、往往本身还是S弯的时候,可以截弯取直,直接在上游挡住水流的山上,选个山体本身比较矮的点,小小开凿一条缝隙。
开挖工程量肯定是有点大的,但因为只有几十米长,还是可以接受,一座船闸的工程量,估计也就等于松软平原上挖几十里运河,技术水平也就是明清时候的船闸,落差别超过三四层楼高就行。
否则这个时代的闸门只能靠大树捆绑来充当,再深的话一个是找不到那么长又粗壮的大树,同时也怕大树形成的闸门不够强度,撑不住最深处的水压。
等有了可以爆破山体缺口的火药,和足够的雍凉流民,就可以考虑开工。
不过,一旦真下决心这么搞,李素也得通盘考虑汉中的战略安全——原先没有船闸,襄阳是不能反攻汉中的,根本游不上来,以后有了船闸,回来也方便不少,军事上就不得不防。
李素注意到后世大致十堰武当山一代,如今居然荒无人烟,没有县城——上庸是在支流筑水上,要沿着后世丹江口往筑水溯流一百里左右,河口地区却没人开发。
李素觉得,如果要开发上庸,有必要在十堰附近修一座县城,截断汉水,不让下游的人偷越。而所有刘备军未来修筑的船闸,都得处于此处的上游,从此往下游一座都不许有。
李素不由追问申凯:“我看这武当山以西、堵水与汉水交汇的河口处,明明比上庸更为平坦肥沃,为何没有百姓定居呢?”
申凯到底是本地人,地理非常熟悉,诚恳地解答:“此处虽然平坦,灌溉也便利,但土质并不结实,都是因为汉水、堵水流至此处平缓下来,泥沙淤积,方圆数十里沼泽遍地。”
李素点头,这才表示理解。
这地方大致就是后世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的起点丹江口水库,外加后世的十堰市区。既然有库区和冲积平原,那古代肯定是沼泽地了。
后世十堰能建设城市,是又经过上千年的泥沙沉积,沼泽变成了坚实的平原。
现在想搞活整个上庸地区,得想想看有没有办法把这片沼泽地利用治理成农耕区,这里盘活了整个上庸就盘活了。
李素不是很懂这方面的事儿,只好以后再求贤请教。
……
“不管了,我看这武当山景色不错,我们就在此山以西的沼泽边缘,扎营等候几日,等赵云带着援兵过来汇合,我们再去筑阳。我们毕竟是汉中兵嘛,带太多人进入南阳郡也不好。
将来我看可以在此驻扎数千士卒屯田,沼泽不能种稻麦,那就种芋头好了。有了存粮之后,此地驻军百姓就能自给自足,无非芋头不耐久贮,还是要运些米麦来渡过春荒才行。”
李素视察了一番,就吩咐军队在这儿驻扎下来,顺带卡住上庸县的脖子,让典韦带点人去把上庸那边不服刘备的死硬分子也清洗一番。
一旁的申凯看了李素这架势,也是微微有些惴惴:这李中郎手笔野心很大啊,这是打算战天斗地好好在这儿种田了?要是将来外人很容易进来,申家的土皇帝可就当不成了……
不过应该也不是那么容易的,先稳一手观望几年,犯不着得罪李中郎。
大约一周之后,典韦就把上庸县彻底肃清了,带着兵回来,那些信了张鲁邪的县吏,能换自己人也都换上李素军中带来的小吏。
差不多与此同时,赵云也带着一些援军抵达了武当山,与李素会合了。
而这一周的考察之下,李素也发现了在汉末种田的一些通病,他就这样在武当山上纳凉消暑,一边写点东西记在小本本上,准备回去后跟刘备说,组织百姓学习新的技能。
之前在汉中的时候,李素就发现了,这个时代的百姓很多都不懂多少种田技能,或者说会种的农作物就非常可怜的几种,换别的就不会种了,也没人教百姓。
这时代最先进的农书也就是《四民月令》,李素前世没看过,但到了汉中之后,他特地让人找来一本《四民月令》看了看,发现跟南北朝时候的《齐民要术》差距还是非常大的。
关键是《四民月令》的作者口吻,一看就是一个豪强家大庄园的大管家,知道如何组织调度农奴一年四季如何如何充分利用土地、轮休种植各种蔬果。而百姓很少有懂这些。
李素在蜀地,看到花椒已经是一种成熟的商贸货物了,很昂贵,茶叶也是如此,还有做枸酱的那种果子。但百姓不会去“耕种”这种作物,货源都是来自于上山采药的药农,所有收获都是纯野生的。
同理,李素如今想要治理的这地方,按说可以靠水吃水,有沼泽地也没关系,但百姓只会捕鱼,从没想过养鱼,芋头也都是沼泽地里野生挖的,很少有人将其视为农作物,而是“樵采所得”。
真要是开化一下民智,让蜀地山区的富余人口知道“山坡地也是可以主动种花椒种茶树种甘蔗”,让沼泽区富余人口学会养鱼种芋头,益州何至于一到六七百万人口就马尔萨斯陷阱内卷呢。
任重道远呐。
收复上庸之地的过程,军事和政治方面的挑战几乎可以说是忽略不计,但其他方面的无力感让李素很郁闷。
有业余时间自己写一本山寨版的《齐民要术》也好,虽然他不懂齐民要术,但照着《四民月令》借鉴、再让一些老农把种这些“目前人还不认为是农作物”的经济作物的方法总结出来,李素记录转化为文字,这点他还是做得到的。
而且也没必要亲自写,文字整理完全可以交给诸葛瑾他们嘛。
李素一番折腾,最终在六月中旬才离开上庸山区,六月十八日,他把大部分人马留在了益州地界一侧待命,自己带着嫡系船队抵达了襄阳,然后打探了一下朝中的形势。
得知董卓还在河东拖延时间,何进尚未有任何动作,而朝廷对于外兵越境调动的限制和指责,也确实比灵帝在位时松懈了不少。
李素这才放大了胆子,让赵云典韦带了五百名骑兵,作为入朝觐见使团的护卫名义,从襄阳转入淯水、抵达南阳。
而后才上船登岸,从南阳走陆路,直奔荆州与司隶边境的伊阙关。
不过,在进入司隶之前,李素让赵云隐下旗号,然后先派快马秘密进京打探一下何进与宦官斗争的进度,而典韦则护着虚假的旗号缓缓而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