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7章 饭碗的问题(下)
推荐阅读:风起龙城、第九特区、英雄联盟:我的时代、问道章、创业吧学霸大人、未来天王、主神崛起、六道转轮、朝阳帝国、位面电梯
武林小说网 www.wltxt.com,最快更新昨日之门最新章节!
天才壹秒記住『愛♂去÷小?說→網』,為您提供精彩小說閱讀。
好不容易找到了地方,余杉一看店名乐了,说:“焕哥,这是豆捞不是海底捞,差俩字差太远了。”
刘焕也乐了,说:“我这全国各地没少跑,一个地方也待不上几天,容易记混了。得,甭管名字了,我这都前心贴后背了,咱们赶紧进去吧。”
四个人进到店里头,余杉一瞧,这家店还真就不大,拢共就那么几张桌子,还一桌客人都没有。他们四个人一进去,正无聊看电视的老板打起精神起来招呼,将四个人让到一张桌子前。
也不用菜谱了,能点的东西全都贴在了墙上。几个人询问了老板本店的特色,各自点了几样。说话的功夫,四个酒精小汤锅就送了上来。
说起豆捞跟火锅,送汤锅的老板插了句嘴,介绍了一通,几个人一听,感情这豆捞跟火锅还真有点区别。首先一点,豆捞通常都是一人一个小锅,锅底也是清汤,煮的东西以鲜虾滑、鲜鱼滑、鲜牛滑之类的滑类为主,小汤锅里还有个小漏勺用来捞东西,豆捞通都捞,豆捞豆捞就是打这儿来的。
其实真说起来,豆捞也属于火锅的一种。中国幅员辽阔,各地美食种类繁多,同一种吃法,在各地大多因地制宜的加入了地方特色。就说这火锅,北方能吃到新鲜的牛羊肉,珠海这地方就不成,距离牧区太远。羊肉不新鲜,水牛肉更没法儿跟草原上放养的比。可有一点,这地方靠海啊,于是乎靠山吃山靠海吃海,这豆捞里头的材料就大多以海产为主。
流水的菜色一股脑的送上来,小酒精锅也开了锅,一时间小饭馆里升腾起了氤氲的雾气。
刘焕这人随性,也没要什么有名的酒水,就要了小饭馆里自己弄的药酒。四只酒杯碰在一起,琥珀色的药酒在杯中荡了荡,随即被四人一饮而尽。
“嘶……哈!”刘焕咂咂嘴:“这酒度数不低啊?”
那日松笑呵呵的说:“这就不低了?赶明儿到我们家乡,让你尝尝什么叫闷倒驴。”
都说东北人喝酒豪爽,可跟内蒙人民一比就含蓄了很多,就说着闷倒驴,足足六十七度,再有八度就是医用酒精了,内蒙人民却甘之如饴,让人咋舌。
余杉浅尝辄止,喝了半杯酒不动了,一个劲儿的用小漏勺捞着虾滑。杨睿在一旁酒到杯干,然后闷头大吃,至始至终一言不发。这桌上聊天的,也就是余杉、刘焕、那日松仨人。
仨人天南地北的聊着,刘焕说起了余杉的天分,把余杉这个歌曲搬运工夸得脸色通红。他有自知之明,本身就是一个业余爱好者,跟眼前这俩音乐大咖聊音乐,那不是自寻死路么?
仨人你一言我一语,聊着聊着,刘焕感叹着说:“现如今音乐这碗饭是越来越难吃了。”
那日松比刘焕还郁闷,闻言直接闷了一口酒,赞同的点着头。就如同各行各业一样,打开国门,外面涌进来,音乐界不可避免的受到了冲击。首先是同种同源的港台音乐涌进来,实力派也就罢了,唱的不咋地的偶像派也圈走了一堆市场份额;这也就罢了,更致命的是国内版权意识淡薄,安安静静词曲创作人指望着版权就得活生生饿死。
就比如那日松,就算在九八年也是响当当的一号人物,为了不饿肚子,也得四处去接各类编曲、演唱会音乐总监之类的活计。他都如此,那寻常的词曲作者会是个什么状态?
还有一点,国内的商业音乐刚刚兴起,各类公司都想抓个类似香港四大天王那样能唱、能演还有张好脸的优质摇钱树,作词、作曲包括编曲这一块都没多少人去重视。有不少词曲作者写了不少脍炙人口的好歌,知名度挺高,写一首歌仨瓜俩枣就能卖了,因为什么?因为在大部分不懂行的人看来,把一首歌唱红的是歌手,个词曲有关系,但关系不大。
幕后的制作人不好过,歌手们同样不好过。歌是唱红了,发了磁带,结果最后连发行费用都没赚回来。音乐公司不能亏本,歌手也得过日子啊,怎么办?走穴吧,唱红一首歌,马上全国各地走穴,登台十几分钟就不少赚。所以整个九十年代中后期,一曲爆红的歌手不少,其中大多数人一辈子就唱红了这么一首歌。走了几年穴,老百姓不认账啦,泯然众人消失在公众视线里的有,转行的也不少。经商的、当演员的、做主持人的,等等等等不一而足。
听着俩大咖的感叹,余杉心说这才是九八年,原创音乐还在苟延残喘,真正的末日是在零二年之后。随着网络的普及,做盗版磁带、cd的都干不下去啦,想听什么歌直接网上下载,一毛钱不用花就能存mp3里一直听,谁还花钱去买cd?
那阵子余杉听罔闻的谢雨刚提起过一个事儿,说某乐队发了张专辑,一共就五百张,一张碟片很夸张的卖到了五百块钱。余杉当时年轻,还琢磨呢,卖这么贵干嘛,便宜点十块钱一张,能多卖出去不少,钱也不见得少赚,还能为大众熟知,这乐队真不会算账。后来他明白了,哪儿有人买啊?那些买cd的都相当于走人情随份子了,玩儿音乐的你捧我、我捧你,既然老百姓都不买账,那咱们就自娱自乐、互相吹捧吧。
音乐界这种半死不活的境地延续了十几年,一直到后来旷日持久的版权官司打下来,从此ktv点唱需要给版权人付费,网络下载同样需要付费,再加上各类音乐比赛、选秀节目铺天盖地的宣传,靠音乐吃饭的人们境遇总算扭转了过来。
余杉脑子里琢磨着这些事,那日松突然看着他说:“杉子,你怎么光闷头吃东西不说话?”
“他可比咱俩有钱多了,人家就没指着吃这碗饭。”刘焕在一旁揶揄道。
余杉笑了下,说:“其实情况没那么糟。你们看啊,国内缺优秀制作人么?缺好歌手么?”
刘焕说:“你别扯这些没用的,说点儿有意义的。”
“我的意思是,既然这两样都不缺,还有这么大基数的观众,内地音乐人怎么就会挨饿呢?崇洋媚外这事儿先不提,这问题没十几年扭转不过来,咱们内地音乐人得先从自身上找问题。我觉着啊,有俩问题。一个就是不能高高在上,创作的、演唱的得走心,一天到晚的晚会歌曲,老百姓听了一辈子早腻了,年轻人还觉着反胃……焕哥你容我说完,我知道你什么意思,是,咱们好歌也不少,可为什么竞争不过港台?我觉着还是一个宣传的问题。说白了,大多数内地音乐制作公司都是二把刀,都在摸石头过河,港台那一套宣传、包装根本就没闹明白就扎进坑里了,能不赔?”
“那杉子你是什么意思?”
“我琢磨着……要不搞个歌唱比赛之类的电视节目?”
“青歌赛?这个老早就有了啊。”刘焕说。
余杉连连摆手:“不搞那种评委打分,高高在上的,那节目收视率得多惨?要搞就得搞个贴近老百姓的,比如搞个发掘新人的音乐节目。从全国各地物色几十个好苗子,这些好苗子一定得是全国各地。再弄几个音乐界重量级的大咖,就比如焕哥你这样的。到时候弄四把大椅子背对着舞台,也不看脸,就听这些苗子唱,唱的好了就转身。”
“要是好几个人转身,那就一起抢好苗子。一个人最多十个好苗子,各自带队指导,先对内对抗,再交叉对决。后期搞个短信投票、电话投票,只要那些苗子素质高一点,这节目不愁不火啊。节目火了,那些节目里唱的歌曲不就火了么?”
“咦?”那日松跟刘焕对视了一眼,后者摸着脑袋说:“你说这个有点儿意思啊。”
“歌火了,能不能多卖出去几盘磁带不敢说,起码知名度上去了,走穴也能多赚点儿钱。现在国内版权方面不太健全,早晚都有健全的一天。”
那日松点点头,说:“杉子,这节目是要制播分离?能收回成本么?”
“收回成本还不简单?那四个音乐界的大咖就是招牌,有这四个人四处一吆喝,广告费就能收回一大笔吧?节目卖给电视台,按收视率算价钱,不但不赔本儿还能赚不少。”
刘焕低头沉吟了一阵,说:“钱不钱的倒不说,要真搞这么个节目,倒是能发掘不少好苗子。”到了刘焕这个级别,钱不钱的他已经无所谓了,他现在就想着发掘几个好苗子,再把欧美的音乐引进来,丰富国内的音乐形式。
想要为音乐做点什么的那日松同样意动,喝了口酒问:“杉子,搞这么个节目得多少钱?”
余杉盘算了下,说:“怎么也得个两千万吧?”他不太确定,不过后来好声音的制作成本有说上亿的,又说七千万的,换算成九八年的物价水准,再打一狠折,余杉觉着两千万差不多够了。
“这么多?”那日松不言语了。
刘焕咬咬牙,说:“杉子,你都琢磨的这么细了,是不是打算搞这么个节目啊?”(未完待续。)手机用户请浏览阅读,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天才壹秒記住『愛♂去÷小?說→網』,為您提供精彩小說閱讀。
好不容易找到了地方,余杉一看店名乐了,说:“焕哥,这是豆捞不是海底捞,差俩字差太远了。”
刘焕也乐了,说:“我这全国各地没少跑,一个地方也待不上几天,容易记混了。得,甭管名字了,我这都前心贴后背了,咱们赶紧进去吧。”
四个人进到店里头,余杉一瞧,这家店还真就不大,拢共就那么几张桌子,还一桌客人都没有。他们四个人一进去,正无聊看电视的老板打起精神起来招呼,将四个人让到一张桌子前。
也不用菜谱了,能点的东西全都贴在了墙上。几个人询问了老板本店的特色,各自点了几样。说话的功夫,四个酒精小汤锅就送了上来。
说起豆捞跟火锅,送汤锅的老板插了句嘴,介绍了一通,几个人一听,感情这豆捞跟火锅还真有点区别。首先一点,豆捞通常都是一人一个小锅,锅底也是清汤,煮的东西以鲜虾滑、鲜鱼滑、鲜牛滑之类的滑类为主,小汤锅里还有个小漏勺用来捞东西,豆捞通都捞,豆捞豆捞就是打这儿来的。
其实真说起来,豆捞也属于火锅的一种。中国幅员辽阔,各地美食种类繁多,同一种吃法,在各地大多因地制宜的加入了地方特色。就说这火锅,北方能吃到新鲜的牛羊肉,珠海这地方就不成,距离牧区太远。羊肉不新鲜,水牛肉更没法儿跟草原上放养的比。可有一点,这地方靠海啊,于是乎靠山吃山靠海吃海,这豆捞里头的材料就大多以海产为主。
流水的菜色一股脑的送上来,小酒精锅也开了锅,一时间小饭馆里升腾起了氤氲的雾气。
刘焕这人随性,也没要什么有名的酒水,就要了小饭馆里自己弄的药酒。四只酒杯碰在一起,琥珀色的药酒在杯中荡了荡,随即被四人一饮而尽。
“嘶……哈!”刘焕咂咂嘴:“这酒度数不低啊?”
那日松笑呵呵的说:“这就不低了?赶明儿到我们家乡,让你尝尝什么叫闷倒驴。”
都说东北人喝酒豪爽,可跟内蒙人民一比就含蓄了很多,就说着闷倒驴,足足六十七度,再有八度就是医用酒精了,内蒙人民却甘之如饴,让人咋舌。
余杉浅尝辄止,喝了半杯酒不动了,一个劲儿的用小漏勺捞着虾滑。杨睿在一旁酒到杯干,然后闷头大吃,至始至终一言不发。这桌上聊天的,也就是余杉、刘焕、那日松仨人。
仨人天南地北的聊着,刘焕说起了余杉的天分,把余杉这个歌曲搬运工夸得脸色通红。他有自知之明,本身就是一个业余爱好者,跟眼前这俩音乐大咖聊音乐,那不是自寻死路么?
仨人你一言我一语,聊着聊着,刘焕感叹着说:“现如今音乐这碗饭是越来越难吃了。”
那日松比刘焕还郁闷,闻言直接闷了一口酒,赞同的点着头。就如同各行各业一样,打开国门,外面涌进来,音乐界不可避免的受到了冲击。首先是同种同源的港台音乐涌进来,实力派也就罢了,唱的不咋地的偶像派也圈走了一堆市场份额;这也就罢了,更致命的是国内版权意识淡薄,安安静静词曲创作人指望着版权就得活生生饿死。
就比如那日松,就算在九八年也是响当当的一号人物,为了不饿肚子,也得四处去接各类编曲、演唱会音乐总监之类的活计。他都如此,那寻常的词曲作者会是个什么状态?
还有一点,国内的商业音乐刚刚兴起,各类公司都想抓个类似香港四大天王那样能唱、能演还有张好脸的优质摇钱树,作词、作曲包括编曲这一块都没多少人去重视。有不少词曲作者写了不少脍炙人口的好歌,知名度挺高,写一首歌仨瓜俩枣就能卖了,因为什么?因为在大部分不懂行的人看来,把一首歌唱红的是歌手,个词曲有关系,但关系不大。
幕后的制作人不好过,歌手们同样不好过。歌是唱红了,发了磁带,结果最后连发行费用都没赚回来。音乐公司不能亏本,歌手也得过日子啊,怎么办?走穴吧,唱红一首歌,马上全国各地走穴,登台十几分钟就不少赚。所以整个九十年代中后期,一曲爆红的歌手不少,其中大多数人一辈子就唱红了这么一首歌。走了几年穴,老百姓不认账啦,泯然众人消失在公众视线里的有,转行的也不少。经商的、当演员的、做主持人的,等等等等不一而足。
听着俩大咖的感叹,余杉心说这才是九八年,原创音乐还在苟延残喘,真正的末日是在零二年之后。随着网络的普及,做盗版磁带、cd的都干不下去啦,想听什么歌直接网上下载,一毛钱不用花就能存mp3里一直听,谁还花钱去买cd?
那阵子余杉听罔闻的谢雨刚提起过一个事儿,说某乐队发了张专辑,一共就五百张,一张碟片很夸张的卖到了五百块钱。余杉当时年轻,还琢磨呢,卖这么贵干嘛,便宜点十块钱一张,能多卖出去不少,钱也不见得少赚,还能为大众熟知,这乐队真不会算账。后来他明白了,哪儿有人买啊?那些买cd的都相当于走人情随份子了,玩儿音乐的你捧我、我捧你,既然老百姓都不买账,那咱们就自娱自乐、互相吹捧吧。
音乐界这种半死不活的境地延续了十几年,一直到后来旷日持久的版权官司打下来,从此ktv点唱需要给版权人付费,网络下载同样需要付费,再加上各类音乐比赛、选秀节目铺天盖地的宣传,靠音乐吃饭的人们境遇总算扭转了过来。
余杉脑子里琢磨着这些事,那日松突然看着他说:“杉子,你怎么光闷头吃东西不说话?”
“他可比咱俩有钱多了,人家就没指着吃这碗饭。”刘焕在一旁揶揄道。
余杉笑了下,说:“其实情况没那么糟。你们看啊,国内缺优秀制作人么?缺好歌手么?”
刘焕说:“你别扯这些没用的,说点儿有意义的。”
“我的意思是,既然这两样都不缺,还有这么大基数的观众,内地音乐人怎么就会挨饿呢?崇洋媚外这事儿先不提,这问题没十几年扭转不过来,咱们内地音乐人得先从自身上找问题。我觉着啊,有俩问题。一个就是不能高高在上,创作的、演唱的得走心,一天到晚的晚会歌曲,老百姓听了一辈子早腻了,年轻人还觉着反胃……焕哥你容我说完,我知道你什么意思,是,咱们好歌也不少,可为什么竞争不过港台?我觉着还是一个宣传的问题。说白了,大多数内地音乐制作公司都是二把刀,都在摸石头过河,港台那一套宣传、包装根本就没闹明白就扎进坑里了,能不赔?”
“那杉子你是什么意思?”
“我琢磨着……要不搞个歌唱比赛之类的电视节目?”
“青歌赛?这个老早就有了啊。”刘焕说。
余杉连连摆手:“不搞那种评委打分,高高在上的,那节目收视率得多惨?要搞就得搞个贴近老百姓的,比如搞个发掘新人的音乐节目。从全国各地物色几十个好苗子,这些好苗子一定得是全国各地。再弄几个音乐界重量级的大咖,就比如焕哥你这样的。到时候弄四把大椅子背对着舞台,也不看脸,就听这些苗子唱,唱的好了就转身。”
“要是好几个人转身,那就一起抢好苗子。一个人最多十个好苗子,各自带队指导,先对内对抗,再交叉对决。后期搞个短信投票、电话投票,只要那些苗子素质高一点,这节目不愁不火啊。节目火了,那些节目里唱的歌曲不就火了么?”
“咦?”那日松跟刘焕对视了一眼,后者摸着脑袋说:“你说这个有点儿意思啊。”
“歌火了,能不能多卖出去几盘磁带不敢说,起码知名度上去了,走穴也能多赚点儿钱。现在国内版权方面不太健全,早晚都有健全的一天。”
那日松点点头,说:“杉子,这节目是要制播分离?能收回成本么?”
“收回成本还不简单?那四个音乐界的大咖就是招牌,有这四个人四处一吆喝,广告费就能收回一大笔吧?节目卖给电视台,按收视率算价钱,不但不赔本儿还能赚不少。”
刘焕低头沉吟了一阵,说:“钱不钱的倒不说,要真搞这么个节目,倒是能发掘不少好苗子。”到了刘焕这个级别,钱不钱的他已经无所谓了,他现在就想着发掘几个好苗子,再把欧美的音乐引进来,丰富国内的音乐形式。
想要为音乐做点什么的那日松同样意动,喝了口酒问:“杉子,搞这么个节目得多少钱?”
余杉盘算了下,说:“怎么也得个两千万吧?”他不太确定,不过后来好声音的制作成本有说上亿的,又说七千万的,换算成九八年的物价水准,再打一狠折,余杉觉着两千万差不多够了。
“这么多?”那日松不言语了。
刘焕咬咬牙,说:“杉子,你都琢磨的这么细了,是不是打算搞这么个节目啊?”(未完待续。)手机用户请浏览阅读,更优质的阅读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