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3章 深挖
推荐阅读:深空彼岸、明克街13号、弃宇宙、夜的命名术、最强战神、全职艺术家、龙王殿、重生之都市仙尊、财运天降、花娇
武林小说网 www.wltxt.com,最快更新你跑不过我吧最新章节!
“立刻与这三人取得联系,当面询问他们是否认识其他人。”
杨大队立刻吩咐道。
也幸好那张纸上有九个名字,要是只有一人,还是这种大众化的名字,警方直接就抓瞎了。
而人的名字一多,从概率上来讲,找出两个名字都一样的九人小团体的概率几乎为零。
这里面唯一难的就是怎么把这九个人关联起来。
一旦突破了一个点,找到了线索,就会如抽丝剥茧一般顺利。
那位年轻刑警立刻按照杨大队的吩咐下去忙活去了。
待那年轻刑警走后,杨大队才略带愁容地问道:“慕中队,你觉得这个可能性有多大?”
杨大队的这个问话有些模糊,可慕远能猜到他问的是什么。
“仅仅有三个人相关联,并不能保证这三人就是那便签纸上的人。毕竟这些名字太普通了,存在同名的可能性太大。”
杨大队瞅了瞅慕远,感情自己问了半天,对方就说了一句废话。
“我们也去听听吧。”杨大队忽然说道。
慕远笑了笑,道:“我就不去了!还有两个案子没破,等破了之后再去。”
杨大队微微有些失神!
不过第一时间知晓答案的他却是坐不住了,就算慕远不愿意去,他一个人也想跟着去瞧瞧。
当下杨队便告辞离开,慕远继续忙活自己的事情——慕氏破案术。
破获两起案件并不算什么,至少对慕远来说是这样的。
当最后一个案子成功找出关键线索,并通知对应的辖区派出所,慕远终于再次闲了下来。
他百无聊赖地站起身,施施然地朝外面走去。
也没问任何人,慕远径直走到了一件办公室——杨大队和刚才那位年轻民警果然都在里面。
这也属于基操了。
对于别人来讲,或许需要问问杨大队到底去了哪儿,但慕远循着气味就直接过去了,很方便。
“杨大队,有结果了吗?”慕远平静地问道。
杨大队正伏着身子,低头看着办公桌上,听到慕远这一生招呼,立刻回过头来。
他明显愣了一下,愕然问道:“慕中队,你……案子破了?”
“对!”慕远仿佛说了一件很微不足道的事情。
杨大队脸颊的肉条件反射般地抽搐了一下,“还是慕中队你厉害!”
“还行吧!”慕远笑了笑,“那三个人联系上了吗?”
杨大队苦笑一声,道:“这三人倒是都联系上了,但三个人的关系并不是很紧密,要不是我们提醒,相互之间都不太记得名字了。他们对其他六个名字,有的知道,有的不知道。知道的也有可能是重名之人,不知道的也有可能是时间久了搞忘了,所以,不具有参考价值。”
慕远沉默了。
三年,确实容易磨灭很多东西。
谁能清楚的记得三年里接触了哪些人呢?甚至在一起待上十来天,也不见得会有深刻的记忆。
杨大队说的也没错,通过这些人获取的信息,确实不具有太高的参考价值。
慕远沉思片刻,忽然说道:“我来看看吧!”
坐在电脑旁的那位年轻民警自然不会有任何意见,屁股一挪,直接就让开了。
慕远做到椅子上,看着眼前熟悉的数据查询界面,他朝着里面输入了一个个的名字……
在现在这种网络时代,一个人的一个不经意的举动,都会产生许许多多的数据,个人甚至都没有差距,他就已经成为了大数据中的一个数据项。
而越是年轻人,通过大数据刻画出的一个人就越是详实。
可这张便签纸上的九个人,除了名字,什么都不知道,能不能通过大数据将人确定下来,谁也不敢打包票。
好在现在的数据研判工具确实挺丰富的,这也是大数据能运用于实战的基本保障之一,否则就算有再多、再丰富的数据,仅靠人的眼睛、大脑,是不可能将这些数据分析出来的。
就在慕远犹豫着是否要再喝一瓶思维风暴药剂提提神的时候,杨大队的电话突然响了起来。
杨队拿起电话一看,神色顿时慎重了许多,他没有立刻接通,而是先向慕远说道:“慕队,是市局刑事技术室打过来的。”
说完,他按下接听键,将电话凑到了耳边。
“喂!……嗯……好的!……好的!谢谢!”
一连串的应承后,杨队放下手机。
“慕中队,关于尸体死亡时间,已经有结论了。”杨队说道。
“死亡时间有多久了?”
“三年零二个月左右,误差在两个月上下。”杨队说道。
慕远喃喃说道:“这么说来,我们需要排查的,最多也就是三年到三年半这段时间的数据了。”
杨队轻轻点头。
慕远又道:“如果再结合那张医院出具的发票单据,就可以将11月、12月排除在外,只剩下10月了。”
“虽然十月大,有31日,但需要排查的也就只有11、21、31这三天,范围无疑就要窄了许多。”
杨队立刻说道:“我这就联系医院那边排查的同志!”
说完,杨队风风火火地拿起了电话,然后将相关情况进行了说明。
等他放下手机看向慕远时,却见对方目光灼灼地盯着屏幕,手指轻轻地滑动着鼠标,仿佛看入神了一般。
“慕中队……”
“等等!”
杨大队果然住了嘴。
几分钟后,慕远手上的动作停下,眼中颇有几分振奋,指着其中一个名字道:“这个人!”
杨大队神色一喜,道:“他就是凶手?”
办公室里其他一些人也都惊讶地看着慕远,包括范义通和蔺晴。
慕远顿时一愣,回头瞅了瞅杨大队,道:“我什么时候说他是凶手了?”
杨大队微张着嘴,回过神来后,讪讪一笑,道:“不好意思!我胡乱猜的。”
“办案讲究的是证据!”慕远认真地说道。
杨大队弱弱地看了他一眼:可我怎么感觉你就是在猜呢?
慕远继续说道:“我并不是说这人就是凶手,而是说在三年前下半年,他正巧有在浦锦县活动的轨迹。而且,他的名字虽然很平凡,但他的姓却很少见,在这个时间段里,在浦锦县有活动轨迹的人,就只有这一个。”
杨大队看了看这个名字……
窦军。
取名为军的人简直不要太多,但姓窦的人就相对较少了。
“慕队,现在我们也不能保证这便签纸上的九个人就一定是在浦锦县活动吧?”蔺晴忍不住说道。
慕远道:“这个确实不一定,但我们可以先往这个方向侦查。而且,根据我们之前的推测,凶手应该是本地人,而这个钱夹大概率是属于凶手的,我们在钱夹里发现的这张便签纸,自然也有很大可能是属于凶手之物。按照这个思路,这些人在浦锦县有活动轨迹的可能性就会大很多。”
蔺晴按照慕远的思路好好地捋了捋,好像……是这么回事。
尽管慕远的话里用了许多“可能”、“概率”之类的词汇,但蔺晴很清楚,慕远所说的这种情况应该非常接近事实。
慕远说道,转头便对杨大队说道:“杨队,你看能不能联系一下这位叫窦军的人。”
“行!”
要找一个人的联系方式,对警察来说还是挺简单的——特别是这种与案子产生关联的人。
很快,一个电话拨了过去,在慕远的示意下,杨队直接将手机递了过来。
“喂!请问是窦军吧?”
“嗯,我是窦军。你谁啊?”
声音带着浓浓的本地口音。
“我是公安局的,想向你了解点事情,请问是否方便呢?”慕远认真地回答道。
“这个……好吧!有什么需要问的,你尽管问。”窦军似乎有点迟疑。
这也属于正常情况,任何人突然接到警察电话,说要向其了解情况,心底都是很打鼓的。
但从这里也可以看出这位窦军也是一位老实人,他并没有说:你怎么证明你是警察之类的话——这样的人很容易被骗。
“三年前,你到过浦锦县,对吧?”
“嗯……确实去过。”窦军很干脆地说道。
“当时你到这边做什么呢?”慕远问道。
窦军苦笑道:“还能做什么?当然是打工了。”
慕远心头一动,问道:“打工?主要是做什么?”
“建筑工!”窦军似乎不太想提这事儿,“砌砖的。”
“当时你们做的是哪个工地?”
“我在两个工地干过!”
“你……对同一个工地的人,熟悉吗?”
“工地上那么多人,流动性又很大,怎么可能熟悉呢。”窦军说道,“都是为了挣钱,每天都忙得不可开交,也没时间去东家长、西家短地闲聊。”
“如果对方站在你面前,还能记得吗?”
“估计是记不得了,我这人……对记人这种事情,确实没天分。有时候见到一个人,转头就忘了长啥样子了。”
慕远心里有口槽,却不知道该怎么吐。
不可否认,现实中有很多这样的人,可自己怎么就在这案子中遇到了呢?
“那如果提起名字,你能不能想起来?”慕远再次问道,顺手把手机开成了免提。
窦军道:“这……倒没问题。不过……警官,你问这些干什么?出了什么事情吗?”
“有点事情。”虽然这样回答,但慕远明显没打算将事情告诉给对方,继续道,“我说几个名字,你仔细想想。”
“好的。”窦军说道。
慕远道:“张勇,有没有印象?”
“我认识两个张勇,你说的是哪个?”窦军颇有些迷糊。
慕远深吸一口气,道:“有没有在浦锦县这边接触的?叫张勇!”
窦军那边似乎陷入了沉思,片刻后他忽然说道:“好像还真有一个。”
“他是做什么的?“
“应该也是在工地上的,有点模糊的映象。应该……也是砖工吧!要不是同一个工种,估计我也不会有映象。”
慕远心头一喜,这是一个好消息啊!
杨大队等人同样面露欣喜……
如果名单上的九个人都是工地上的工人,那名字后的计数也就说的过去了。
忽然,慕远心头一动,问道:“你们那时候是怎么计算报酬的?”
“你是说怎么记工对吧?”窦军道,“就是按天计算!每天两百多块钱,有的工地多一些,有的少一些。”
慕远觉得这就更稳了。
要是按工作量计算工资,那便签纸上一排的“正”字就不好解释了,而按天计算,这就完全说得通了。
“那你还认识王天富这个人吗?”
“王天富?没印象。”
“没印象?是没有这个人,还是记不起来了?”慕远问到。
“应该是没这个人吧!我确实没这个人的映象。”
“李兵呢?知道这人不?”
“我认识三个李兵……你问的是工地对吧?当时工地上确实有一个人叫李兵,我映象比较深,因为他长得太文静了,像个女的,所以就特别留意了一下。”
慕远心里莫名地冒出了一些荒诞的想法,不过立刻又压了回去,毕竟这是与案侦无关的事情。
随后慕远又说了几个人的名字,有的是窦军有映象的,有的则是没有此人的记忆。
慕远对此也能理解!
人的记忆毕竟是有限的,不可能把所有的名字都记住。
就刚才说的那些名字,至少有一半被窦军确认了,这是一个好的现象。
在加上三年前窦军是在建筑工地上工作,又与死者身上粘连的河沙有了关联,自然让慕远觉得此“窦军”与纸条上的窦军是同一个人的可能性更大了一些。
这时,慕远盯在了最后一个名字上:“还有一个人,叫赵怀民,你认识吗?”
“赵怀民?”窦军愣了愣,道,“当时工地上确实有一个叫赵怀民的人。这人是个暴脾气呢,当时包工头欠我们的工资,他就与对方动了手,我们还报了警。虽然双方都没受什么伤,但他在建筑队里也就呆不下去了。当时警察做了调解,把他的工资给结了,就让他走了。”
“那你们后面还联系过吗?”慕远连忙问道。
“立刻与这三人取得联系,当面询问他们是否认识其他人。”
杨大队立刻吩咐道。
也幸好那张纸上有九个名字,要是只有一人,还是这种大众化的名字,警方直接就抓瞎了。
而人的名字一多,从概率上来讲,找出两个名字都一样的九人小团体的概率几乎为零。
这里面唯一难的就是怎么把这九个人关联起来。
一旦突破了一个点,找到了线索,就会如抽丝剥茧一般顺利。
那位年轻刑警立刻按照杨大队的吩咐下去忙活去了。
待那年轻刑警走后,杨大队才略带愁容地问道:“慕中队,你觉得这个可能性有多大?”
杨大队的这个问话有些模糊,可慕远能猜到他问的是什么。
“仅仅有三个人相关联,并不能保证这三人就是那便签纸上的人。毕竟这些名字太普通了,存在同名的可能性太大。”
杨大队瞅了瞅慕远,感情自己问了半天,对方就说了一句废话。
“我们也去听听吧。”杨大队忽然说道。
慕远笑了笑,道:“我就不去了!还有两个案子没破,等破了之后再去。”
杨大队微微有些失神!
不过第一时间知晓答案的他却是坐不住了,就算慕远不愿意去,他一个人也想跟着去瞧瞧。
当下杨队便告辞离开,慕远继续忙活自己的事情——慕氏破案术。
破获两起案件并不算什么,至少对慕远来说是这样的。
当最后一个案子成功找出关键线索,并通知对应的辖区派出所,慕远终于再次闲了下来。
他百无聊赖地站起身,施施然地朝外面走去。
也没问任何人,慕远径直走到了一件办公室——杨大队和刚才那位年轻民警果然都在里面。
这也属于基操了。
对于别人来讲,或许需要问问杨大队到底去了哪儿,但慕远循着气味就直接过去了,很方便。
“杨大队,有结果了吗?”慕远平静地问道。
杨大队正伏着身子,低头看着办公桌上,听到慕远这一生招呼,立刻回过头来。
他明显愣了一下,愕然问道:“慕中队,你……案子破了?”
“对!”慕远仿佛说了一件很微不足道的事情。
杨大队脸颊的肉条件反射般地抽搐了一下,“还是慕中队你厉害!”
“还行吧!”慕远笑了笑,“那三个人联系上了吗?”
杨大队苦笑一声,道:“这三人倒是都联系上了,但三个人的关系并不是很紧密,要不是我们提醒,相互之间都不太记得名字了。他们对其他六个名字,有的知道,有的不知道。知道的也有可能是重名之人,不知道的也有可能是时间久了搞忘了,所以,不具有参考价值。”
慕远沉默了。
三年,确实容易磨灭很多东西。
谁能清楚的记得三年里接触了哪些人呢?甚至在一起待上十来天,也不见得会有深刻的记忆。
杨大队说的也没错,通过这些人获取的信息,确实不具有太高的参考价值。
慕远沉思片刻,忽然说道:“我来看看吧!”
坐在电脑旁的那位年轻民警自然不会有任何意见,屁股一挪,直接就让开了。
慕远做到椅子上,看着眼前熟悉的数据查询界面,他朝着里面输入了一个个的名字……
在现在这种网络时代,一个人的一个不经意的举动,都会产生许许多多的数据,个人甚至都没有差距,他就已经成为了大数据中的一个数据项。
而越是年轻人,通过大数据刻画出的一个人就越是详实。
可这张便签纸上的九个人,除了名字,什么都不知道,能不能通过大数据将人确定下来,谁也不敢打包票。
好在现在的数据研判工具确实挺丰富的,这也是大数据能运用于实战的基本保障之一,否则就算有再多、再丰富的数据,仅靠人的眼睛、大脑,是不可能将这些数据分析出来的。
就在慕远犹豫着是否要再喝一瓶思维风暴药剂提提神的时候,杨大队的电话突然响了起来。
杨队拿起电话一看,神色顿时慎重了许多,他没有立刻接通,而是先向慕远说道:“慕队,是市局刑事技术室打过来的。”
说完,他按下接听键,将电话凑到了耳边。
“喂!……嗯……好的!……好的!谢谢!”
一连串的应承后,杨队放下手机。
“慕中队,关于尸体死亡时间,已经有结论了。”杨队说道。
“死亡时间有多久了?”
“三年零二个月左右,误差在两个月上下。”杨队说道。
慕远喃喃说道:“这么说来,我们需要排查的,最多也就是三年到三年半这段时间的数据了。”
杨队轻轻点头。
慕远又道:“如果再结合那张医院出具的发票单据,就可以将11月、12月排除在外,只剩下10月了。”
“虽然十月大,有31日,但需要排查的也就只有11、21、31这三天,范围无疑就要窄了许多。”
杨队立刻说道:“我这就联系医院那边排查的同志!”
说完,杨队风风火火地拿起了电话,然后将相关情况进行了说明。
等他放下手机看向慕远时,却见对方目光灼灼地盯着屏幕,手指轻轻地滑动着鼠标,仿佛看入神了一般。
“慕中队……”
“等等!”
杨大队果然住了嘴。
几分钟后,慕远手上的动作停下,眼中颇有几分振奋,指着其中一个名字道:“这个人!”
杨大队神色一喜,道:“他就是凶手?”
办公室里其他一些人也都惊讶地看着慕远,包括范义通和蔺晴。
慕远顿时一愣,回头瞅了瞅杨大队,道:“我什么时候说他是凶手了?”
杨大队微张着嘴,回过神来后,讪讪一笑,道:“不好意思!我胡乱猜的。”
“办案讲究的是证据!”慕远认真地说道。
杨大队弱弱地看了他一眼:可我怎么感觉你就是在猜呢?
慕远继续说道:“我并不是说这人就是凶手,而是说在三年前下半年,他正巧有在浦锦县活动的轨迹。而且,他的名字虽然很平凡,但他的姓却很少见,在这个时间段里,在浦锦县有活动轨迹的人,就只有这一个。”
杨大队看了看这个名字……
窦军。
取名为军的人简直不要太多,但姓窦的人就相对较少了。
“慕队,现在我们也不能保证这便签纸上的九个人就一定是在浦锦县活动吧?”蔺晴忍不住说道。
慕远道:“这个确实不一定,但我们可以先往这个方向侦查。而且,根据我们之前的推测,凶手应该是本地人,而这个钱夹大概率是属于凶手的,我们在钱夹里发现的这张便签纸,自然也有很大可能是属于凶手之物。按照这个思路,这些人在浦锦县有活动轨迹的可能性就会大很多。”
蔺晴按照慕远的思路好好地捋了捋,好像……是这么回事。
尽管慕远的话里用了许多“可能”、“概率”之类的词汇,但蔺晴很清楚,慕远所说的这种情况应该非常接近事实。
慕远说道,转头便对杨大队说道:“杨队,你看能不能联系一下这位叫窦军的人。”
“行!”
要找一个人的联系方式,对警察来说还是挺简单的——特别是这种与案子产生关联的人。
很快,一个电话拨了过去,在慕远的示意下,杨队直接将手机递了过来。
“喂!请问是窦军吧?”
“嗯,我是窦军。你谁啊?”
声音带着浓浓的本地口音。
“我是公安局的,想向你了解点事情,请问是否方便呢?”慕远认真地回答道。
“这个……好吧!有什么需要问的,你尽管问。”窦军似乎有点迟疑。
这也属于正常情况,任何人突然接到警察电话,说要向其了解情况,心底都是很打鼓的。
但从这里也可以看出这位窦军也是一位老实人,他并没有说:你怎么证明你是警察之类的话——这样的人很容易被骗。
“三年前,你到过浦锦县,对吧?”
“嗯……确实去过。”窦军很干脆地说道。
“当时你到这边做什么呢?”慕远问道。
窦军苦笑道:“还能做什么?当然是打工了。”
慕远心头一动,问道:“打工?主要是做什么?”
“建筑工!”窦军似乎不太想提这事儿,“砌砖的。”
“当时你们做的是哪个工地?”
“我在两个工地干过!”
“你……对同一个工地的人,熟悉吗?”
“工地上那么多人,流动性又很大,怎么可能熟悉呢。”窦军说道,“都是为了挣钱,每天都忙得不可开交,也没时间去东家长、西家短地闲聊。”
“如果对方站在你面前,还能记得吗?”
“估计是记不得了,我这人……对记人这种事情,确实没天分。有时候见到一个人,转头就忘了长啥样子了。”
慕远心里有口槽,却不知道该怎么吐。
不可否认,现实中有很多这样的人,可自己怎么就在这案子中遇到了呢?
“那如果提起名字,你能不能想起来?”慕远再次问道,顺手把手机开成了免提。
窦军道:“这……倒没问题。不过……警官,你问这些干什么?出了什么事情吗?”
“有点事情。”虽然这样回答,但慕远明显没打算将事情告诉给对方,继续道,“我说几个名字,你仔细想想。”
“好的。”窦军说道。
慕远道:“张勇,有没有印象?”
“我认识两个张勇,你说的是哪个?”窦军颇有些迷糊。
慕远深吸一口气,道:“有没有在浦锦县这边接触的?叫张勇!”
窦军那边似乎陷入了沉思,片刻后他忽然说道:“好像还真有一个。”
“他是做什么的?“
“应该也是在工地上的,有点模糊的映象。应该……也是砖工吧!要不是同一个工种,估计我也不会有映象。”
慕远心头一喜,这是一个好消息啊!
杨大队等人同样面露欣喜……
如果名单上的九个人都是工地上的工人,那名字后的计数也就说的过去了。
忽然,慕远心头一动,问道:“你们那时候是怎么计算报酬的?”
“你是说怎么记工对吧?”窦军道,“就是按天计算!每天两百多块钱,有的工地多一些,有的少一些。”
慕远觉得这就更稳了。
要是按工作量计算工资,那便签纸上一排的“正”字就不好解释了,而按天计算,这就完全说得通了。
“那你还认识王天富这个人吗?”
“王天富?没印象。”
“没印象?是没有这个人,还是记不起来了?”慕远问到。
“应该是没这个人吧!我确实没这个人的映象。”
“李兵呢?知道这人不?”
“我认识三个李兵……你问的是工地对吧?当时工地上确实有一个人叫李兵,我映象比较深,因为他长得太文静了,像个女的,所以就特别留意了一下。”
慕远心里莫名地冒出了一些荒诞的想法,不过立刻又压了回去,毕竟这是与案侦无关的事情。
随后慕远又说了几个人的名字,有的是窦军有映象的,有的则是没有此人的记忆。
慕远对此也能理解!
人的记忆毕竟是有限的,不可能把所有的名字都记住。
就刚才说的那些名字,至少有一半被窦军确认了,这是一个好的现象。
在加上三年前窦军是在建筑工地上工作,又与死者身上粘连的河沙有了关联,自然让慕远觉得此“窦军”与纸条上的窦军是同一个人的可能性更大了一些。
这时,慕远盯在了最后一个名字上:“还有一个人,叫赵怀民,你认识吗?”
“赵怀民?”窦军愣了愣,道,“当时工地上确实有一个叫赵怀民的人。这人是个暴脾气呢,当时包工头欠我们的工资,他就与对方动了手,我们还报了警。虽然双方都没受什么伤,但他在建筑队里也就呆不下去了。当时警察做了调解,把他的工资给结了,就让他走了。”
“那你们后面还联系过吗?”慕远连忙问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