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427 刑司捉人,代王回拒
推荐阅读:我的帝国无双、明天下、唐枭、乘龙佳婿、长宁帝军、医妃惊世、盛唐风华、逍遥游、银狐、续南明
武林小说网 www.wltxt.com,最快更新冠冕唐皇最新章节!
连续在北衙值宿几日后,李潼才又抽空回了一次南衙千牛卫府,处理一下积攒的案事,选拔几个种子选手,顺便实际操作一下监守自盗的事业。
回到卫府的时候,将军豆卢贞松与中郎将李令问都在衙中,连忙登堂向大将军汇报案事。
在经历过北衙繁忙的宿卫任务后,李潼越发感觉到千牛卫不愧有闲卫之称。本身不领军府,连基本的番上轮调都不必做,一张直卫的名录编好后,一年到头几乎都不用再怎么修改。
从三月上巳节之后,李潼便没怎么处理过千牛卫案事。到如今,满打满算已经过去了两个月的时间,也没有什么积存的案事。
不过出于对大将军的尊重,豆卢贞松与李令问还是事无巨细的汇报一番,其中最多的内容便是诸备身缺直请假的事情,统共十几条,也都是正常的事假或病假,由此可见千牛卫的清闲。
不过还是有一桩积下的案事引起了李潼的注意,那就是司刑寺递来的文牍,要提审一个名为周荣的千牛备身。
文牍是在前天递入卫府中,豆卢贞松与李令问都没有签署批准,李潼览过文牍后便皱眉问道:“具体事则如何,刑司可有加补?”
两人都齐齐摇头,李令问更忍不住说道:“来俊臣入事刑司之后,大肆提审时流,百司朝士多受所扰,牵连之众已达近百。所以提审周荣,事迹想必与此相类……”
“周荣目下可在衙内?”
李潼闻言后稍作沉吟,便又问了一句。
长史许景听到这话,便着书令史将周荣传入,顺便将周荣的名籍调取出来,摆在大将军的案头。
李潼翻开名籍看了一遍,发现这周荣果然又是一个出身权贵世家的官N代。
其人出身汝南周氏,即就是“我不杀伯仁、伯仁却因我而死”的周顗周伯仁所出身的那个汝南周氏,曾祖父周法尚先仕南陈,北投之后又作为隋将参与灭陈之战,祖父周绍范是太宗贞观朝的左屯卫大将军。
类似的出身在千牛卫中并没有什么奇怪,倒也不值得说道。尽管司刑寺递来的文书语焉不详,但李潼猜测大概率是跟近期最热的皇嗣谋反案有关。
不多久,周荣登堂,是一个二十七八岁的年轻人,模样看起来很憔悴,入堂之后便直拜大将军案前,泣声道:“求大将军活我……卑职、卑职舅门涉入刑事,卑职委实无涉,刑司蛮横强引,卑职已经几日不敢离衙,非是自珍性命,只恐清白入刑、蒙冤垢身……”
“将你所知讲述一番。”
李潼坐在席中,平静说道。
周荣于是便语调颤抖的将事态缘由讲述一番,其实也并不复杂,只是挺曲折。
这个周荣拐了几道弯的亲戚与王城驿一名死囚有关系,而其人又曾担任过窦家一名国公的挽郎,因此被确定为嫌疑目标而被司刑寺列入提审的范围之内。
正如李令问所言,这一类的事件在近日频频上演。
来俊臣本就以罗织构陷著称,淡出时局良久后诉大变而授卑职,当然要铆足了劲的搞事情,牵连的人越广泛,案情挖掘的越深入,自身处境便越从容,这也算是拿命来搏前程吧。如果所查案情不大,不能获得圣皇庇护,他也绝没可能再想此前那样保住性命。
至于这个周荣究竟是清白还是确有罪实,李潼倒也不怎么关心,本也说不清楚。
政治上凡有大的变故,极少能有因事切割,你是什么样的身份,没罪也有罪。这个周荣出身不俗、年近而立,还蹲在千牛卫混日子,可想而知进取心不大,就算别人真的要搞谋反,未必会算他一份。
略作沉吟后,李潼便提笔在这文牍上稍作勾勒,转给长史许景说道:“发还司刑寺,并告刑司任事者,之后再有此类事务,先将案事陈奏凤阁、再降敕提人。千牛卫乃宸居亲近,帐内侍从,不是刑司推案方便的物料。再有此类事迹发生,我就要对行文推案者不客气!”
许景闻言后恭声领命,然后手持那份文书匆匆行出。而在堂其他人,听到大将军如此表态,也都各自松了一口气。
眼下刑司摆明了是广撒网、勤捞鱼,谁也说不准会不会被卷入其中。如果上官有担当,能够不惧刑司凶威,不准刑司贸然提问属员,起码也能给他们争取到一些自救的时间。
“下堂安心做事,没有确凿罪实,谁也不准擅捕府中员佐!”
李潼对那周荣说道。
周荣闻言后自是感激涕零,连连叩谢道:“多谢大将军活我、多谢大将军……”
看到其人如此,李潼心里又忍不住叹息一声。
有一句比较邪性的俗话,凭什么觉得别人几代积累比不上你十年寒窗,说这种话的人居心不良,信这种话的人则傻得天真。
凭什么?就凭世道如人,新陈代谢那是自然的规律,如果所有上升渠道都被窃取侵占,那跟人行将就木也没了区别,所有内部的更新生长完全停止,人要等死,世道也要等死。
世道太平、民生安定的时候,吃几把骨灰、走一走捷径无可厚非。但如果觉得这些就是理所当然的,你不死谁死啊。好的家世的确能够让人更加容易获得成功,但是这种成功也经不起世道变革带来的折腾,每逢大变之世,先死就是这一批。
李潼家世也够硬,在千牛卫这纨绔窝里都是第一流的,照样还得低头逢迎、小心生活。诸如周荣这一类的世家子弟,如果没有他施加庇护,在来俊臣面前那真是被当猪来宰的材料,少吹家世、低调做人,兴许还能活得久一点。
不待周荣退出,李潼又转头望向豆卢贞松并李令问,不悦道:“此类杂事,你两位自能循理处断,直接拒之,何必再积案上,使卫府人心惶恐?”
两人闻言后,脸上各有惭色,低头认错。来俊臣复起之后,手段更加猖獗,所推又是皇嗣谋反这样的惊天大案,他们各自都还担心或会遭受牵连,又哪有底气抗拒刑司用事。
处理完案头杂事之后,李潼便吩咐召集诸备身于校场,考核一下他们近来操练成果。
当李潼来到校场时,诸备身已经齐聚。而他在衙堂中所作的表态也已经在衙内传扬开来,诸备身望向大将军的眼神,不免更加的钦佩与自豪。
接下来一通的演武斗技,李潼从头看到尾。虽然他自己本身技艺是马马虎虎,但在见识过北衙千骑的操练情景后,眼界自然被拔高,有点看不上千牛卫的水平。
但也不得不承认,跟他最初接掌千牛卫时相比,诸备身水平还是有了一个整体的提高,起码不会再发生骑射频频脱靶乃至于落马的情况。看得出,这段时间里诸备身们也在认真进行操练。
李潼于校场上对诸备身们稍作勉励,然后便召来胄曹参军狄光远提出检查械库。
狄光远入事卫府之前,便得其父狄仁杰提醒要提防代王,结果入衙后三天两头的都见不到大将军。
这么长时间下来,也不得不承认一个事实,那就是代王之所以点选他入事卫府,似乎真的只是单纯欣赏他此前上书的义行,对他这个人本身并没有太大兴趣。起码应该不是像他父亲所说有什么深谋,否则又怎么会对他一直不闻不问。
虽然彼此接触不多,但狄光远在衙中听多代王事迹,对代王也有一定的改观。
他也出身官宦人家,对于千牛卫往日风气如何是有耳闻的,入衙之后却见这群纨绔们在代王的管理下端正态度、勤于操练,卫府风气全无散漫,大悖于往日印象。
日常相处中,诸备身对代王也多有推崇称赞,狄光远听得多了,倒不觉得这些推崇言辞全是阿谀奉承,代王事迹的确是可圈可点。别的不说,单单此日堂上表态回拒刑司,这样的担当与志气便不是寻常人能够拥有。
李潼倒是不知狄光远心中所想,在械库中游走一番,挑选出一大批的军械,有的的确是陈旧磨损严重、不堪再用,有的则不过稍具磨痕,但本身不坏,还能使用很长时间。
“将这些磨损器物抄录在籍,先报尚书夏官递补,再着尚方监来收走。”
忙活一阵后,李潼指着那批挑选出来的器用对狄光远说道。
狄光远闻言后,有些迟疑道:“这些器械,大多还能继续使用。千牛卫本就不当战用,只充仪仗,如今朝廷也支用窘迫,是不是要……”
“小小参军,要为政事堂操劳国计?”
李潼听到这话便是一乐,先是随口敲打一句,然后才又说道:“千牛卫虽只仪仗之用,但也是南衙脸面,我坐衙用事,着眼便在光鲜。至于替用与否,那是别司职责。少年立志,所论唯恐不够深远,但既然已经入事,就要专注本职。国用盈亏,尔等轻计,又将诸在堂相公置于何地?”
狄光远听完后,顿时一脸的羞惭,抱拳说道:“卑职受教,绝不敢再于事中轻率作论!”
连续在北衙值宿几日后,李潼才又抽空回了一次南衙千牛卫府,处理一下积攒的案事,选拔几个种子选手,顺便实际操作一下监守自盗的事业。
回到卫府的时候,将军豆卢贞松与中郎将李令问都在衙中,连忙登堂向大将军汇报案事。
在经历过北衙繁忙的宿卫任务后,李潼越发感觉到千牛卫不愧有闲卫之称。本身不领军府,连基本的番上轮调都不必做,一张直卫的名录编好后,一年到头几乎都不用再怎么修改。
从三月上巳节之后,李潼便没怎么处理过千牛卫案事。到如今,满打满算已经过去了两个月的时间,也没有什么积存的案事。
不过出于对大将军的尊重,豆卢贞松与李令问还是事无巨细的汇报一番,其中最多的内容便是诸备身缺直请假的事情,统共十几条,也都是正常的事假或病假,由此可见千牛卫的清闲。
不过还是有一桩积下的案事引起了李潼的注意,那就是司刑寺递来的文牍,要提审一个名为周荣的千牛备身。
文牍是在前天递入卫府中,豆卢贞松与李令问都没有签署批准,李潼览过文牍后便皱眉问道:“具体事则如何,刑司可有加补?”
两人都齐齐摇头,李令问更忍不住说道:“来俊臣入事刑司之后,大肆提审时流,百司朝士多受所扰,牵连之众已达近百。所以提审周荣,事迹想必与此相类……”
“周荣目下可在衙内?”
李潼闻言后稍作沉吟,便又问了一句。
长史许景听到这话,便着书令史将周荣传入,顺便将周荣的名籍调取出来,摆在大将军的案头。
李潼翻开名籍看了一遍,发现这周荣果然又是一个出身权贵世家的官N代。
其人出身汝南周氏,即就是“我不杀伯仁、伯仁却因我而死”的周顗周伯仁所出身的那个汝南周氏,曾祖父周法尚先仕南陈,北投之后又作为隋将参与灭陈之战,祖父周绍范是太宗贞观朝的左屯卫大将军。
类似的出身在千牛卫中并没有什么奇怪,倒也不值得说道。尽管司刑寺递来的文书语焉不详,但李潼猜测大概率是跟近期最热的皇嗣谋反案有关。
不多久,周荣登堂,是一个二十七八岁的年轻人,模样看起来很憔悴,入堂之后便直拜大将军案前,泣声道:“求大将军活我……卑职、卑职舅门涉入刑事,卑职委实无涉,刑司蛮横强引,卑职已经几日不敢离衙,非是自珍性命,只恐清白入刑、蒙冤垢身……”
“将你所知讲述一番。”
李潼坐在席中,平静说道。
周荣于是便语调颤抖的将事态缘由讲述一番,其实也并不复杂,只是挺曲折。
这个周荣拐了几道弯的亲戚与王城驿一名死囚有关系,而其人又曾担任过窦家一名国公的挽郎,因此被确定为嫌疑目标而被司刑寺列入提审的范围之内。
正如李令问所言,这一类的事件在近日频频上演。
来俊臣本就以罗织构陷著称,淡出时局良久后诉大变而授卑职,当然要铆足了劲的搞事情,牵连的人越广泛,案情挖掘的越深入,自身处境便越从容,这也算是拿命来搏前程吧。如果所查案情不大,不能获得圣皇庇护,他也绝没可能再想此前那样保住性命。
至于这个周荣究竟是清白还是确有罪实,李潼倒也不怎么关心,本也说不清楚。
政治上凡有大的变故,极少能有因事切割,你是什么样的身份,没罪也有罪。这个周荣出身不俗、年近而立,还蹲在千牛卫混日子,可想而知进取心不大,就算别人真的要搞谋反,未必会算他一份。
略作沉吟后,李潼便提笔在这文牍上稍作勾勒,转给长史许景说道:“发还司刑寺,并告刑司任事者,之后再有此类事务,先将案事陈奏凤阁、再降敕提人。千牛卫乃宸居亲近,帐内侍从,不是刑司推案方便的物料。再有此类事迹发生,我就要对行文推案者不客气!”
许景闻言后恭声领命,然后手持那份文书匆匆行出。而在堂其他人,听到大将军如此表态,也都各自松了一口气。
眼下刑司摆明了是广撒网、勤捞鱼,谁也说不准会不会被卷入其中。如果上官有担当,能够不惧刑司凶威,不准刑司贸然提问属员,起码也能给他们争取到一些自救的时间。
“下堂安心做事,没有确凿罪实,谁也不准擅捕府中员佐!”
李潼对那周荣说道。
周荣闻言后自是感激涕零,连连叩谢道:“多谢大将军活我、多谢大将军……”
看到其人如此,李潼心里又忍不住叹息一声。
有一句比较邪性的俗话,凭什么觉得别人几代积累比不上你十年寒窗,说这种话的人居心不良,信这种话的人则傻得天真。
凭什么?就凭世道如人,新陈代谢那是自然的规律,如果所有上升渠道都被窃取侵占,那跟人行将就木也没了区别,所有内部的更新生长完全停止,人要等死,世道也要等死。
世道太平、民生安定的时候,吃几把骨灰、走一走捷径无可厚非。但如果觉得这些就是理所当然的,你不死谁死啊。好的家世的确能够让人更加容易获得成功,但是这种成功也经不起世道变革带来的折腾,每逢大变之世,先死就是这一批。
李潼家世也够硬,在千牛卫这纨绔窝里都是第一流的,照样还得低头逢迎、小心生活。诸如周荣这一类的世家子弟,如果没有他施加庇护,在来俊臣面前那真是被当猪来宰的材料,少吹家世、低调做人,兴许还能活得久一点。
不待周荣退出,李潼又转头望向豆卢贞松并李令问,不悦道:“此类杂事,你两位自能循理处断,直接拒之,何必再积案上,使卫府人心惶恐?”
两人闻言后,脸上各有惭色,低头认错。来俊臣复起之后,手段更加猖獗,所推又是皇嗣谋反这样的惊天大案,他们各自都还担心或会遭受牵连,又哪有底气抗拒刑司用事。
处理完案头杂事之后,李潼便吩咐召集诸备身于校场,考核一下他们近来操练成果。
当李潼来到校场时,诸备身已经齐聚。而他在衙堂中所作的表态也已经在衙内传扬开来,诸备身望向大将军的眼神,不免更加的钦佩与自豪。
接下来一通的演武斗技,李潼从头看到尾。虽然他自己本身技艺是马马虎虎,但在见识过北衙千骑的操练情景后,眼界自然被拔高,有点看不上千牛卫的水平。
但也不得不承认,跟他最初接掌千牛卫时相比,诸备身水平还是有了一个整体的提高,起码不会再发生骑射频频脱靶乃至于落马的情况。看得出,这段时间里诸备身们也在认真进行操练。
李潼于校场上对诸备身们稍作勉励,然后便召来胄曹参军狄光远提出检查械库。
狄光远入事卫府之前,便得其父狄仁杰提醒要提防代王,结果入衙后三天两头的都见不到大将军。
这么长时间下来,也不得不承认一个事实,那就是代王之所以点选他入事卫府,似乎真的只是单纯欣赏他此前上书的义行,对他这个人本身并没有太大兴趣。起码应该不是像他父亲所说有什么深谋,否则又怎么会对他一直不闻不问。
虽然彼此接触不多,但狄光远在衙中听多代王事迹,对代王也有一定的改观。
他也出身官宦人家,对于千牛卫往日风气如何是有耳闻的,入衙之后却见这群纨绔们在代王的管理下端正态度、勤于操练,卫府风气全无散漫,大悖于往日印象。
日常相处中,诸备身对代王也多有推崇称赞,狄光远听得多了,倒不觉得这些推崇言辞全是阿谀奉承,代王事迹的确是可圈可点。别的不说,单单此日堂上表态回拒刑司,这样的担当与志气便不是寻常人能够拥有。
李潼倒是不知狄光远心中所想,在械库中游走一番,挑选出一大批的军械,有的的确是陈旧磨损严重、不堪再用,有的则不过稍具磨痕,但本身不坏,还能使用很长时间。
“将这些磨损器物抄录在籍,先报尚书夏官递补,再着尚方监来收走。”
忙活一阵后,李潼指着那批挑选出来的器用对狄光远说道。
狄光远闻言后,有些迟疑道:“这些器械,大多还能继续使用。千牛卫本就不当战用,只充仪仗,如今朝廷也支用窘迫,是不是要……”
“小小参军,要为政事堂操劳国计?”
李潼听到这话便是一乐,先是随口敲打一句,然后才又说道:“千牛卫虽只仪仗之用,但也是南衙脸面,我坐衙用事,着眼便在光鲜。至于替用与否,那是别司职责。少年立志,所论唯恐不够深远,但既然已经入事,就要专注本职。国用盈亏,尔等轻计,又将诸在堂相公置于何地?”
狄光远听完后,顿时一脸的羞惭,抱拳说道:“卑职受教,绝不敢再于事中轻率作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