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7章 给杨朱正名
推荐阅读:我的帝国无双、明天下、唐枭、乘龙佳婿、长宁帝军、医妃惊世、盛唐风华、逍遥游、银狐、续南明
武林小说网 www.wltxt.com,最快更新奋斗在洪武末年最新章节!
柳淳的反杀,堪称经典,他先是看似莽撞,去祭奠郭守敬,然后提出杨朱。让文官们误以为机会来了,他们果断出击,痛打杨朱,甚至信心十足,能逼着朱元璋,杀了柳淳,剪除这个离经叛道,胡言乱语的小家伙。
可看起来完全处于下风,蒿草一般的柳淳,却是头角狰狞的可怕杀手,高明的猎人,他耐心等着文官进入了陷阱,然后才果断出击。
要说起来,文官最大的弱点,就是表里不一。
他们嘴里说的是仁义礼智,但该享受的特权,半点不少,为了自己争取利益,也没有手软过。
所以谁都可以批评杨朱,唯独他们,会让自己陷入前所未有的尴尬之中。
这也就是不学逻辑学的致命问题,没有严密的逻辑,只有一些似是而非的观点,在这种针锋相对的辩论中,非常容易吃亏。
这不,哪怕贵为吏部天官的詹徽,也被柳淳打得节节败退。
“到底谁是杨朱的门徒?到底谁占了朝廷的便宜?又是谁不愿意拔一毛以利天下?方才诸位大人侃侃而谈,口若悬河,说得头头是道,现在怎么没人能给下官解惑了?你们只要能说服下官,下官当然任凭处置,可若是不行,我也没有别的要求,我想请你们给郭守敬上一炷香,不是拜他,而是拜科学,承认我们科学一脉,也是正统学问,如何?”
“柳淳!你不要欺人太甚!”
詹徽再一次咆哮起来,没法子,他不出来不行了。
不久之前,皇宫塌陷,柳淳就坑了所有文官一次,詹徽曾经跟柳淳交手过。只不过当时詹徽没把柳淳当回事,觉得他是个小辈,偶尔检点便宜,没什么了不起。
可这次再度交手,他领教了柳淳的厉害,他完全掌握了主动,现在不管怎么说,都会陷入他的陷阱当中,着实非常困难,但是又不能不反击。
“柳淳,本官讲了,那些优待乃是天子的仁慈之心,身为臣子,食君之禄,报君之恩。固然朝中有些贪官污吏,历年来,陛下也斩杀了许多奸佞。但大多数官员还都是好的,也没有几个是锦衣玉食的。你若是不信,可以去百官的家中瞧瞧。自古以来,君王养士,士人以命报国,理所当然。老夫实在是无法苟同,难道按照你的意思,官吏和百姓,应当完全相同了,那又如何区分士农工商?”
柳淳轻笑,他还真希望如此,官绅一体纳粮,那才是好事情呢!
不过柳淳也知道,饭要一口一口吃,他现在要做的是先把脚步稳住,立于不败之地,然后再发起攻击。
“天官大人果然高见,下官受益匪浅。过去我一直觉得,百官士人受到的优待已经够丰厚了,可听天官大人一讲,才知道,或许陛下该给的更多,才好能真心报国!”
“柳淳!”詹徽气得胡须翘起,怒吼道:“你为何一再曲解老夫的话?你,你简直不可理喻!”
柳淳突然大笑,“詹尚书,你说我曲解你的话,你气得不行,那你们曲解别人的话,又该怎么说?”
詹徽怒道:“老夫何曾曲解别人的话,你给我说明白!”
“说就说,例子不就在眼前吗!”柳淳哼道:“杨朱的原话是什么,诸位大人不会不清楚吧?‘古之人,损一毫利天下,不与也;悉天下奉一身,不取也。人人不损一毫,人人不利天下,天下治矣!’以诸位大人的高才,不会觉得这话是一毛不拔的意思吧?”
柳淳转身,冲着朱元璋拱手,“陛下,臣斗胆恳请陛下,给杨朱的这句话,做一个注解!”
朱元璋吸了口气,笑骂道:“柳淳,你真是越来越胆大包天了,”老朱嘴上这么说,还是站了起来,缓缓道:“杨朱还有一句话,叫‘善治外者,物未必治;善治内者,物未必乱。以若之治外,其法可以暂行于一国,而未合于人心;以我之治内,可推之于天下。’杨朱之道,虽未必合乎孔孟之学,但也不是一毛不拔可以简单囊括。”
杨朱和墨子,作为战国时期,最有影响力的两大思想流派,如果仅仅讲自私自利,一毛不拔,世人会相信他讲的话吗?
作为一个有思想深度的人,会这么浅薄无知吗?
杨朱的意思,是两个方面,对于普通百姓来说,不能要求他们为了天下牺牲太多,换句话说,就是不能无限度的盘剥百姓,要尊重百姓的利益。
另外一个层面,对于上位者,天下大利摆在眼前,可以肆意拿取,奉养一人,这时候身为上位者,也该约束自己,不去伤害百姓。
在战国的乱世,各国不停征伐,几乎每天都在打仗,老百姓被逼着奉献粮食,拿起武器,出生入死,朝不保夕。
杨朱是面对这个现实,提出他的主张,老百姓不用损失利益,不拔一毛,也不用为了大局,为了天下,做出牺牲,每个人都能安安稳稳过日子,天下不就太平了吗!
朱元璋又补充了一句杨朱的观点,说得就更明白了,杨朱讲的是“贵己”,换句话讲,有点以人为本的意思,就是说让每个人都过得好,天下才会更好。
从某个角度来看,杨朱的立意更加深远,也更加理想主义。
奈何像很多学派一样,不断被曲解。
比如人家老子将无为而无不为,其实重点落在无不为上面,或者说,先无所不为,然后才能无为。
结果呢,就被简化成无为而治,和老子真正的意思,大相径庭。
试想一下,一个前所未有的乱世,有人告诉你,什么都不用做,天下就会变好起来。谁会相信啊?
只会把这种话当成疯言疯语,而不会奉为圭臬,更没法从中学到智慧。
杨朱学派最大的悲哀,就是让儒家不断打压,使得完整的学说支离破碎,直接淹没在汪洋大海之中。
说来讽刺,多亏了孟子骂了杨朱一句,后代儒生没有把亚圣骂人的话删去,才给了人们一窥杨朱学问的可能。
柳淳在朱元璋讲完之后,忙道:“陛下睿智博学,臣以为,杨朱所讲贵己,其实与爱民,与仁政,是完全相同的。譬如说,陛下登基以来,与民休养生息,均田地,富百姓。不许贪官污吏,欺压民众。二十余年的励精图治,才有今天的物阜民丰,安居乐业。这不正是杨朱所讲‘悉天下奉一身,不取也’。臣听闻陛下在宫中亲自耕种,连小米都不忍取之百姓。如此贤君,假如杨朱在世,必定会涕泪横流,称颂圣明天子啊!”
什么叫拍马屁,柳淳这就是毫不掩饰地拍!
朱元璋心中的怒火已经消去了大半,甚至有那么一点欣喜了。
他把郭守敬弄到孔庙,就是为了牵制文官,恶心文官。
可万万没想到,柳淳不但超额完成任务,还针锋相对,反而置文官于尴尬的位置上。
官绅一体纳粮,再度均田,加征商税……这都是非常刺激的建议,老朱仿佛又看到了金山银山,只是不知道能不能拿到手?
“柳淳,杨朱讲贵己,不以天下奉养一人,可你却建议朕,官绅一体纳粮,这又是何道理?莫非你自己背叛了先贤?”
“启奏陛下,臣说过,我们学派来自杨朱,却和杨朱并不一样,所谓推陈出新。杨朱所讲,下不牺牲,上不索取,百姓安居乐业,根本是不可能。偌大的天下,到处都是花钱的地方,所谓不当家不知柴米贵。这点臣是很认同儒家先贤的观点,天下之财,自有定数,朝廷多取,百姓就少取。而朝廷的花销,也是有定数的,从百姓身上多取,就从士绅富商身上少取。若是能多取官绅富商的钱财税赋,百姓的负担就轻了许多!“
这帮人听柳淳说话,简直要吐血了,小子,你他娘的怎么又变成儒家了?我们不要啊!
柳淳的反杀,堪称经典,他先是看似莽撞,去祭奠郭守敬,然后提出杨朱。让文官们误以为机会来了,他们果断出击,痛打杨朱,甚至信心十足,能逼着朱元璋,杀了柳淳,剪除这个离经叛道,胡言乱语的小家伙。
可看起来完全处于下风,蒿草一般的柳淳,却是头角狰狞的可怕杀手,高明的猎人,他耐心等着文官进入了陷阱,然后才果断出击。
要说起来,文官最大的弱点,就是表里不一。
他们嘴里说的是仁义礼智,但该享受的特权,半点不少,为了自己争取利益,也没有手软过。
所以谁都可以批评杨朱,唯独他们,会让自己陷入前所未有的尴尬之中。
这也就是不学逻辑学的致命问题,没有严密的逻辑,只有一些似是而非的观点,在这种针锋相对的辩论中,非常容易吃亏。
这不,哪怕贵为吏部天官的詹徽,也被柳淳打得节节败退。
“到底谁是杨朱的门徒?到底谁占了朝廷的便宜?又是谁不愿意拔一毛以利天下?方才诸位大人侃侃而谈,口若悬河,说得头头是道,现在怎么没人能给下官解惑了?你们只要能说服下官,下官当然任凭处置,可若是不行,我也没有别的要求,我想请你们给郭守敬上一炷香,不是拜他,而是拜科学,承认我们科学一脉,也是正统学问,如何?”
“柳淳!你不要欺人太甚!”
詹徽再一次咆哮起来,没法子,他不出来不行了。
不久之前,皇宫塌陷,柳淳就坑了所有文官一次,詹徽曾经跟柳淳交手过。只不过当时詹徽没把柳淳当回事,觉得他是个小辈,偶尔检点便宜,没什么了不起。
可这次再度交手,他领教了柳淳的厉害,他完全掌握了主动,现在不管怎么说,都会陷入他的陷阱当中,着实非常困难,但是又不能不反击。
“柳淳,本官讲了,那些优待乃是天子的仁慈之心,身为臣子,食君之禄,报君之恩。固然朝中有些贪官污吏,历年来,陛下也斩杀了许多奸佞。但大多数官员还都是好的,也没有几个是锦衣玉食的。你若是不信,可以去百官的家中瞧瞧。自古以来,君王养士,士人以命报国,理所当然。老夫实在是无法苟同,难道按照你的意思,官吏和百姓,应当完全相同了,那又如何区分士农工商?”
柳淳轻笑,他还真希望如此,官绅一体纳粮,那才是好事情呢!
不过柳淳也知道,饭要一口一口吃,他现在要做的是先把脚步稳住,立于不败之地,然后再发起攻击。
“天官大人果然高见,下官受益匪浅。过去我一直觉得,百官士人受到的优待已经够丰厚了,可听天官大人一讲,才知道,或许陛下该给的更多,才好能真心报国!”
“柳淳!”詹徽气得胡须翘起,怒吼道:“你为何一再曲解老夫的话?你,你简直不可理喻!”
柳淳突然大笑,“詹尚书,你说我曲解你的话,你气得不行,那你们曲解别人的话,又该怎么说?”
詹徽怒道:“老夫何曾曲解别人的话,你给我说明白!”
“说就说,例子不就在眼前吗!”柳淳哼道:“杨朱的原话是什么,诸位大人不会不清楚吧?‘古之人,损一毫利天下,不与也;悉天下奉一身,不取也。人人不损一毫,人人不利天下,天下治矣!’以诸位大人的高才,不会觉得这话是一毛不拔的意思吧?”
柳淳转身,冲着朱元璋拱手,“陛下,臣斗胆恳请陛下,给杨朱的这句话,做一个注解!”
朱元璋吸了口气,笑骂道:“柳淳,你真是越来越胆大包天了,”老朱嘴上这么说,还是站了起来,缓缓道:“杨朱还有一句话,叫‘善治外者,物未必治;善治内者,物未必乱。以若之治外,其法可以暂行于一国,而未合于人心;以我之治内,可推之于天下。’杨朱之道,虽未必合乎孔孟之学,但也不是一毛不拔可以简单囊括。”
杨朱和墨子,作为战国时期,最有影响力的两大思想流派,如果仅仅讲自私自利,一毛不拔,世人会相信他讲的话吗?
作为一个有思想深度的人,会这么浅薄无知吗?
杨朱的意思,是两个方面,对于普通百姓来说,不能要求他们为了天下牺牲太多,换句话说,就是不能无限度的盘剥百姓,要尊重百姓的利益。
另外一个层面,对于上位者,天下大利摆在眼前,可以肆意拿取,奉养一人,这时候身为上位者,也该约束自己,不去伤害百姓。
在战国的乱世,各国不停征伐,几乎每天都在打仗,老百姓被逼着奉献粮食,拿起武器,出生入死,朝不保夕。
杨朱是面对这个现实,提出他的主张,老百姓不用损失利益,不拔一毛,也不用为了大局,为了天下,做出牺牲,每个人都能安安稳稳过日子,天下不就太平了吗!
朱元璋又补充了一句杨朱的观点,说得就更明白了,杨朱讲的是“贵己”,换句话讲,有点以人为本的意思,就是说让每个人都过得好,天下才会更好。
从某个角度来看,杨朱的立意更加深远,也更加理想主义。
奈何像很多学派一样,不断被曲解。
比如人家老子将无为而无不为,其实重点落在无不为上面,或者说,先无所不为,然后才能无为。
结果呢,就被简化成无为而治,和老子真正的意思,大相径庭。
试想一下,一个前所未有的乱世,有人告诉你,什么都不用做,天下就会变好起来。谁会相信啊?
只会把这种话当成疯言疯语,而不会奉为圭臬,更没法从中学到智慧。
杨朱学派最大的悲哀,就是让儒家不断打压,使得完整的学说支离破碎,直接淹没在汪洋大海之中。
说来讽刺,多亏了孟子骂了杨朱一句,后代儒生没有把亚圣骂人的话删去,才给了人们一窥杨朱学问的可能。
柳淳在朱元璋讲完之后,忙道:“陛下睿智博学,臣以为,杨朱所讲贵己,其实与爱民,与仁政,是完全相同的。譬如说,陛下登基以来,与民休养生息,均田地,富百姓。不许贪官污吏,欺压民众。二十余年的励精图治,才有今天的物阜民丰,安居乐业。这不正是杨朱所讲‘悉天下奉一身,不取也’。臣听闻陛下在宫中亲自耕种,连小米都不忍取之百姓。如此贤君,假如杨朱在世,必定会涕泪横流,称颂圣明天子啊!”
什么叫拍马屁,柳淳这就是毫不掩饰地拍!
朱元璋心中的怒火已经消去了大半,甚至有那么一点欣喜了。
他把郭守敬弄到孔庙,就是为了牵制文官,恶心文官。
可万万没想到,柳淳不但超额完成任务,还针锋相对,反而置文官于尴尬的位置上。
官绅一体纳粮,再度均田,加征商税……这都是非常刺激的建议,老朱仿佛又看到了金山银山,只是不知道能不能拿到手?
“柳淳,杨朱讲贵己,不以天下奉养一人,可你却建议朕,官绅一体纳粮,这又是何道理?莫非你自己背叛了先贤?”
“启奏陛下,臣说过,我们学派来自杨朱,却和杨朱并不一样,所谓推陈出新。杨朱所讲,下不牺牲,上不索取,百姓安居乐业,根本是不可能。偌大的天下,到处都是花钱的地方,所谓不当家不知柴米贵。这点臣是很认同儒家先贤的观点,天下之财,自有定数,朝廷多取,百姓就少取。而朝廷的花销,也是有定数的,从百姓身上多取,就从士绅富商身上少取。若是能多取官绅富商的钱财税赋,百姓的负担就轻了许多!“
这帮人听柳淳说话,简直要吐血了,小子,你他娘的怎么又变成儒家了?我们不要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