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259章 纲领制定
推荐阅读:我的帝国无双、明天下、唐枭、乘龙佳婿、长宁帝军、医妃惊世、盛唐风华、逍遥游、银狐、续南明
武林小说网 www.wltxt.com,最快更新召唤之三国霸业最新章节!
天才壹秒記住『愛♂去÷小?說→網』,為您提供精彩小說閱讀。
汉光武立国之初,吸取了西汉覆亡的教训,为了防止出现霍光、王莽这样的权臣,他采取的是平抑豪强的策略。百度搜索→愛♂去♀小♪說★網wwW.AiQuXs.cOM
豪强就是士人,他们当然不情愿被压制,刘秀在的时候还好,等刘秀一死,他们就开始闹腾了。
长于深宫妇人之手的皇帝们没有祖先的雄才大略,无法抵挡士党的反扑,只好采取拉一派打一派的策略,以姻亲的手段拉拢了一些大豪强。于是,外戚势力应运而生。
外戚既是皇家一派,又有士党的标记,开始被夹在两者中间很辛苦,但没多久就发挥自身优势,掌控了权力,把皇帝和士党统统压了下去。
东汉外戚之祸,从章帝时开始。在其后的百余年时间里,前前后后的涌现了以窦宪为首的窦氏、以邓鸷为首的邓氏、以梁冀为首的梁氏等外戚家族。
为了跟这些外戚家族对抗,历任皇帝只能依靠宦官,这就导致了后面延续几十年的党锢之祸。
总之,从汉章帝之后的百多年里,大汉朝一直是处于豪强士族、外戚和宦官三大派系的争斗中度过。这大大的损害了大汉朝的元气,最终将大汉朝拖向了崩溃的边缘。
李翊继续说道:“第三,就是社会阶层固化。”
“社会阶层……固化?”众人纷纷皱起了眉头,原因不是李翊说的内容,而是他嘴里蹦出来的新名词。
“就是下层没有上升渠道,官员的儿子永远是当官的,农民的儿子永远是农民,诸如此类。”李翊解释道,“农民还好安抚,怕的就是那些习文学武的人,在辛辛苦苦的付出努力之后,却依然找不到前途,若是这些人铤而走险,可比纯粹的黄巾作乱可怕多了。”
众人凝神思考了片刻。纷纷点头。贾诩说道:“主公总结的很精辟,这三条正是我大汉由盛转衰的主因,其他的弊病虽多,却都非致命因素。那么。主公一直以来的做法,就是为了拨乱反正,避免重蹈覆辙吗?可否请主公见教?”
其余人等也都把目光投向了李翊。
李翊淡淡一笑,说道:“我原本没有仔细考虑过这些事情,但是上次在辽东的时候。文和跟我谈到了王老先生的《潜夫论》,这段时间我一直在考虑这个事情,有所心得,正要请诸位斧正。”
李翊面不改色的将后人的成果据为己有,严肃的说道:“首先是经济问题,所谓民富国强,本朝开国之初,奉行的是黄老无为而治的理念,轻徭薄赋,几十年下来。国初的凋敝景象便不复有,故而才能在武帝横扫天下之际,提供足够的支持。”
“这话倒也不错。”田丰点头赞同,顺着李翊的意思问道,“所以主公打算行黄老之术,在幽州休养生息,养精蓄锐?”
“差不多。【愛↑去△小↓說△網w qu 】”作为后世穿越者,李翊当然不会全盘照搬文景时代的治国理念,但在由乱及治的过程中,道家的理念是最能发挥效用的。
“其次。为了避免内部的纷争。本侯认为,应该避免一家学说独大,以免士人们固步自封,只知争权夺利。不求上进。即化武斗为文斗,把权力之争转变为思想理念之争。”李翊又抛出了个更加新颖的概念。
这次众人琢磨的时间更长了。
虽然经过了汉武时代的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但在汉末,儒家并没达到宋明那种垄断地位。不为统治阶层所喜的墨家虽然销声匿迹,但如法家、道家这些曾经辉煌一时的理念,还是很有认同者的。
李翊把朝政的原因引向了儒学独大。众人也有些认同,毕竟在汉武帝之前,朝中虽有争斗,但从来没这么激烈过。何况,单以儒学来说,其内部也分了好多个派别,今文经学、古文经学、正统儒学、新儒学……互相之间争斗的也很厉害。
如果能指定一个规则,让这种争斗表面化,思想化,未尝不是件好事。
总之,这是个很新奇的想法,能不能成功,大家都不能确定。但他们至少明白了,李翊不是项羽那种做事随性而为,只知逞武力之人。之所以不被人理解,只是因为他的想法太独特,这不算是坏事,非常之人才能行非常之事嘛。
徐茂公最先想通其中关节,于是又问道:“第三点,想必主公是要从寒门子弟,甚至从普通百姓之中选拔人才了?”
“正是。”李翊毫不犹豫的说道,“我打算出榜招贤,不论出身,招募天下有才之人前来幽州效力。”
“想法是好的,但主公要如何鉴别人才呢?”荀攸此时也开了口。
“很简单,考试。”李翊不假思索的回答。
众人这下有些迷糊了,不知道李翊的意思。
陈群最先开口询问:“考试?怎么考?”
“按照应募的类别,是政略、武艺还是谋略,统一加以考试,考官由州牧府指派,考题由州牧府颁发,只要合格,就加以任用,公平,公正,公开,诸位以为如何?”李翊智珠在握一般的说道,“因为是分科进行,所以,可称之为科举。”
“科举……”大家都有点跟不上李翊的思路了。
在座之人都很有才不假,但再有才,也比不上李翊多出来的一千八百年的知识,对李翊来说已经过时的落后制度,在在座这些人来说,却是开天辟地的新举措,几句话的功夫,他们怎么可能全盘思考清楚?
李翊却不给他们留下深思的余暇,而是乘胜追击道:“此外,本侯还打算恢复前汉时代的兵制,藏兵于民,重扬尚武之风。必使壮者务于战,老弱者务于守,死者不悔,生者务劝,民闻战而相贺也……”
众人一时没反应过来,徐茂公和贾诩却是心中一凛,两人猛然抬起头,直勾勾的看向李翊,一脸的不能置信:主公居然引用了商君书的文字?
“等幽州名士加入后,新建的学校也会发挥作用,一则可以启蒙明智,使人人知晓礼仪;二来还可以作为诸家学派的研究深造,以及互相辩论之所。朝廷的太学已经衰弱,在可以预见的几年内,争取要让新成立幽州大学成为天下学术界的风向标,成为真正的泰山北斗。”
“还有……”
李翊努力思考着,将从古至今最有朝气和活力的那些政略筛选出来,然后组合进他的幽州新政当中去。
随着信息量的增加,在座众人心中也如起了惊涛骇浪一般,若不是亲耳听到,亲眼看到,谁能想到,这些理念会出自一个刚及弱冠的青年之手笔?如果没经过深思熟虑,甚至反复推敲,哪会知道,他们这个主公心中竟然蕴藏着这等远大的目标?
“总之,幽州就是新政的试点,屯田、安民、尚武、举士,就是幽州未来几年的方略!”见火候差不多了,李翊向众幕僚一拱手,朗声说道,“其中涉及甚多,非李翊一人之力所能成事,为了大汉的千秋万代,诸位可愿助吾一臂之力?”
“固所愿耳,不敢辞也。”众人纷纷起身慨然应诺,继而长揖到地。
事实上,李翊能够得到麾下众人的支持,主要是因为这些人基本上都是出身寒门。就算是荀攸、陈群、钟繇等人,他们的家族位居豪强之列,但却算不上什么望族。这几个家族真正崛起,是在他们投靠曹魏之后,可现在还是汉灵帝在位时期,没到那个时候。
尤其是在汉桓帝和汉灵帝在位期间,延续数十年的党争,对几大家族造成了很大的伤害,甚至让这几大家族里面不少的有才能之人只能避世不出。
这一次几大家族的人集体投效到李翊麾下,除了李家跟他们千丝万缕的亲缘关系之外,更是因为他们已经看出乱世将要到来的迹象,他们想要为自己的家族搏一搏。而以军功起家的李翊,无疑是最好的人选,因为他手下缺乏人才,他们投效过来,马上就可以得到重用。这是投效到像是袁阀、杨阀、许阀那种当权的累世豪族门下完全不能比的,那些当权的累世豪族手下根本不缺人才,他们投效过去也难以得到重用。
现在,李翊表现出了他想大干一场的野心,他们这些属下高兴还来不及呢,自然是愿意效死力了。
接下来的日子,幽州的一众幕僚就忙碌起来了。尤其是原本就在州牧府和将军府任职的徐茂公、贾诩、荀攸、田丰、寇准、陈群和钟繇七人,他们不但要继续负责他们原本的那一摊儿活计,还得参与到拟定幽州新政的具体条款的事情中。
当日长谈的时候,李翊提出的政略,其实都是东一镐头西一榔头胡乱拼凑出来的,要是让他自己去实施,只有抓瞎的份儿。虽然三国志2018系统将他的政治评定为92,但李翊知道,这个数字更多的是因为他那多出来的将近两千年的见识带来的罢了。
好在李翊信奉让专业的人负责专业的事情,所以他毫不犹豫的把拟定幽州新政的具体措施的事情交给了徐茂公等七人,让他们组成一个“新政策划小组”,共同完成这项工作。(未完待续。)
ps: 感谢书友唯羽独尊、峨眉山怪兽等几位书友投出的免费评价票,继续向书友们求免费评价票,这是订阅满1000点币产生的,不会另外花钱,也只能投给本书,请大家去个人中心找到评价票栏目,把票票投给本书,感激不尽。记得是投五星十分哦。
天才壹秒記住『愛♂去÷小?說→網』,為您提供精彩小說閱讀。
汉光武立国之初,吸取了西汉覆亡的教训,为了防止出现霍光、王莽这样的权臣,他采取的是平抑豪强的策略。百度搜索→愛♂去♀小♪說★網wwW.AiQuXs.cOM
豪强就是士人,他们当然不情愿被压制,刘秀在的时候还好,等刘秀一死,他们就开始闹腾了。
长于深宫妇人之手的皇帝们没有祖先的雄才大略,无法抵挡士党的反扑,只好采取拉一派打一派的策略,以姻亲的手段拉拢了一些大豪强。于是,外戚势力应运而生。
外戚既是皇家一派,又有士党的标记,开始被夹在两者中间很辛苦,但没多久就发挥自身优势,掌控了权力,把皇帝和士党统统压了下去。
东汉外戚之祸,从章帝时开始。在其后的百余年时间里,前前后后的涌现了以窦宪为首的窦氏、以邓鸷为首的邓氏、以梁冀为首的梁氏等外戚家族。
为了跟这些外戚家族对抗,历任皇帝只能依靠宦官,这就导致了后面延续几十年的党锢之祸。
总之,从汉章帝之后的百多年里,大汉朝一直是处于豪强士族、外戚和宦官三大派系的争斗中度过。这大大的损害了大汉朝的元气,最终将大汉朝拖向了崩溃的边缘。
李翊继续说道:“第三,就是社会阶层固化。”
“社会阶层……固化?”众人纷纷皱起了眉头,原因不是李翊说的内容,而是他嘴里蹦出来的新名词。
“就是下层没有上升渠道,官员的儿子永远是当官的,农民的儿子永远是农民,诸如此类。”李翊解释道,“农民还好安抚,怕的就是那些习文学武的人,在辛辛苦苦的付出努力之后,却依然找不到前途,若是这些人铤而走险,可比纯粹的黄巾作乱可怕多了。”
众人凝神思考了片刻。纷纷点头。贾诩说道:“主公总结的很精辟,这三条正是我大汉由盛转衰的主因,其他的弊病虽多,却都非致命因素。那么。主公一直以来的做法,就是为了拨乱反正,避免重蹈覆辙吗?可否请主公见教?”
其余人等也都把目光投向了李翊。
李翊淡淡一笑,说道:“我原本没有仔细考虑过这些事情,但是上次在辽东的时候。文和跟我谈到了王老先生的《潜夫论》,这段时间我一直在考虑这个事情,有所心得,正要请诸位斧正。”
李翊面不改色的将后人的成果据为己有,严肃的说道:“首先是经济问题,所谓民富国强,本朝开国之初,奉行的是黄老无为而治的理念,轻徭薄赋,几十年下来。国初的凋敝景象便不复有,故而才能在武帝横扫天下之际,提供足够的支持。”
“这话倒也不错。”田丰点头赞同,顺着李翊的意思问道,“所以主公打算行黄老之术,在幽州休养生息,养精蓄锐?”
“差不多。【愛↑去△小↓說△網w qu 】”作为后世穿越者,李翊当然不会全盘照搬文景时代的治国理念,但在由乱及治的过程中,道家的理念是最能发挥效用的。
“其次。为了避免内部的纷争。本侯认为,应该避免一家学说独大,以免士人们固步自封,只知争权夺利。不求上进。即化武斗为文斗,把权力之争转变为思想理念之争。”李翊又抛出了个更加新颖的概念。
这次众人琢磨的时间更长了。
虽然经过了汉武时代的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但在汉末,儒家并没达到宋明那种垄断地位。不为统治阶层所喜的墨家虽然销声匿迹,但如法家、道家这些曾经辉煌一时的理念,还是很有认同者的。
李翊把朝政的原因引向了儒学独大。众人也有些认同,毕竟在汉武帝之前,朝中虽有争斗,但从来没这么激烈过。何况,单以儒学来说,其内部也分了好多个派别,今文经学、古文经学、正统儒学、新儒学……互相之间争斗的也很厉害。
如果能指定一个规则,让这种争斗表面化,思想化,未尝不是件好事。
总之,这是个很新奇的想法,能不能成功,大家都不能确定。但他们至少明白了,李翊不是项羽那种做事随性而为,只知逞武力之人。之所以不被人理解,只是因为他的想法太独特,这不算是坏事,非常之人才能行非常之事嘛。
徐茂公最先想通其中关节,于是又问道:“第三点,想必主公是要从寒门子弟,甚至从普通百姓之中选拔人才了?”
“正是。”李翊毫不犹豫的说道,“我打算出榜招贤,不论出身,招募天下有才之人前来幽州效力。”
“想法是好的,但主公要如何鉴别人才呢?”荀攸此时也开了口。
“很简单,考试。”李翊不假思索的回答。
众人这下有些迷糊了,不知道李翊的意思。
陈群最先开口询问:“考试?怎么考?”
“按照应募的类别,是政略、武艺还是谋略,统一加以考试,考官由州牧府指派,考题由州牧府颁发,只要合格,就加以任用,公平,公正,公开,诸位以为如何?”李翊智珠在握一般的说道,“因为是分科进行,所以,可称之为科举。”
“科举……”大家都有点跟不上李翊的思路了。
在座之人都很有才不假,但再有才,也比不上李翊多出来的一千八百年的知识,对李翊来说已经过时的落后制度,在在座这些人来说,却是开天辟地的新举措,几句话的功夫,他们怎么可能全盘思考清楚?
李翊却不给他们留下深思的余暇,而是乘胜追击道:“此外,本侯还打算恢复前汉时代的兵制,藏兵于民,重扬尚武之风。必使壮者务于战,老弱者务于守,死者不悔,生者务劝,民闻战而相贺也……”
众人一时没反应过来,徐茂公和贾诩却是心中一凛,两人猛然抬起头,直勾勾的看向李翊,一脸的不能置信:主公居然引用了商君书的文字?
“等幽州名士加入后,新建的学校也会发挥作用,一则可以启蒙明智,使人人知晓礼仪;二来还可以作为诸家学派的研究深造,以及互相辩论之所。朝廷的太学已经衰弱,在可以预见的几年内,争取要让新成立幽州大学成为天下学术界的风向标,成为真正的泰山北斗。”
“还有……”
李翊努力思考着,将从古至今最有朝气和活力的那些政略筛选出来,然后组合进他的幽州新政当中去。
随着信息量的增加,在座众人心中也如起了惊涛骇浪一般,若不是亲耳听到,亲眼看到,谁能想到,这些理念会出自一个刚及弱冠的青年之手笔?如果没经过深思熟虑,甚至反复推敲,哪会知道,他们这个主公心中竟然蕴藏着这等远大的目标?
“总之,幽州就是新政的试点,屯田、安民、尚武、举士,就是幽州未来几年的方略!”见火候差不多了,李翊向众幕僚一拱手,朗声说道,“其中涉及甚多,非李翊一人之力所能成事,为了大汉的千秋万代,诸位可愿助吾一臂之力?”
“固所愿耳,不敢辞也。”众人纷纷起身慨然应诺,继而长揖到地。
事实上,李翊能够得到麾下众人的支持,主要是因为这些人基本上都是出身寒门。就算是荀攸、陈群、钟繇等人,他们的家族位居豪强之列,但却算不上什么望族。这几个家族真正崛起,是在他们投靠曹魏之后,可现在还是汉灵帝在位时期,没到那个时候。
尤其是在汉桓帝和汉灵帝在位期间,延续数十年的党争,对几大家族造成了很大的伤害,甚至让这几大家族里面不少的有才能之人只能避世不出。
这一次几大家族的人集体投效到李翊麾下,除了李家跟他们千丝万缕的亲缘关系之外,更是因为他们已经看出乱世将要到来的迹象,他们想要为自己的家族搏一搏。而以军功起家的李翊,无疑是最好的人选,因为他手下缺乏人才,他们投效过来,马上就可以得到重用。这是投效到像是袁阀、杨阀、许阀那种当权的累世豪族门下完全不能比的,那些当权的累世豪族手下根本不缺人才,他们投效过去也难以得到重用。
现在,李翊表现出了他想大干一场的野心,他们这些属下高兴还来不及呢,自然是愿意效死力了。
接下来的日子,幽州的一众幕僚就忙碌起来了。尤其是原本就在州牧府和将军府任职的徐茂公、贾诩、荀攸、田丰、寇准、陈群和钟繇七人,他们不但要继续负责他们原本的那一摊儿活计,还得参与到拟定幽州新政的具体条款的事情中。
当日长谈的时候,李翊提出的政略,其实都是东一镐头西一榔头胡乱拼凑出来的,要是让他自己去实施,只有抓瞎的份儿。虽然三国志2018系统将他的政治评定为92,但李翊知道,这个数字更多的是因为他那多出来的将近两千年的见识带来的罢了。
好在李翊信奉让专业的人负责专业的事情,所以他毫不犹豫的把拟定幽州新政的具体措施的事情交给了徐茂公等七人,让他们组成一个“新政策划小组”,共同完成这项工作。(未完待续。)
ps: 感谢书友唯羽独尊、峨眉山怪兽等几位书友投出的免费评价票,继续向书友们求免费评价票,这是订阅满1000点币产生的,不会另外花钱,也只能投给本书,请大家去个人中心找到评价票栏目,把票票投给本书,感激不尽。记得是投五星十分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