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1投石问路(求票)
推荐阅读:天神诀、梦醒细无声、神级幸运星、吞天武帝、万魂武神、英雄联盟之直播瓦洛兰、大领主养成系统、神域魔皇、傲世狱天决、苍穹仙主
武林小说网 www.wltxt.com,最快更新宫锁帝梦最新章节!
天才壹秒記住『愛♂去÷小?說→網』,為您提供精彩小說閱讀。
推荐《民国武林秘闻录》《活在流水线上的青春》
“你别这么说。”东太后的语气极平静,“哀家也不是对你特别好。对你好,只是大行皇帝临终之前一再嘱咐,看在大格格的份上要我好好儿照应你。你也该想着他身后还不放心你,自己当心自己的身子才是。”
这一番话责备得很严,丽太妃十分惶恐,双膝一跪,涨红了脸说:“太后教训得是。从今以后,臣妾一定时刻记着太后的话。”
“对了,这你算是明白了,起来吧!”
东太后极欣慰地说道:“哀家还告诉你一句话,你带着大格格,九月二十三跟着一起回城。这一趟回去,也跟来的时候差不多,路上也舒服不到那儿去。你趁早把身子养养好,才吃得了这一趟辛苦。”
该说的话都已经说完了,看着屋里冷清地让人待不下去。东太后起身要走了,丽太妃送她出去,不住感叹,这就是东太后的以德服人啊!既往不咎了。
她也不曾希望从东太后那里得到什么安慰,还能有一个人同情她,在她便觉得是很难得的了。她早就看出,天下最势利的地方,莫如深宫。
承恩得宠时,没有一个人不是把她捧得如凤凰似地,一旦色衰宠歇,所见到的便都是冰冷的脸,除非有权势,而权势如今在“西边儿”手里,倘非东太后庇护,只怕命运还要悲惨。
这边东太后刚走,那边就有人把消息送给了西太后。
西太后听了太监的话,说了句:“说来说去,大行皇帝要不是这么早归天就好了!”
恭亲王离开热河的第三天,山东道监察御史董元醇便上疏,奏请皇太后垂帘听政。
奏折主要内容有四点:一是建议皇太后垂帘听政,如不实行垂帘听政,圣上就会受到蒙蔽;
二是提出另简亲王辅政,要求皇帝的近支亲王与旁支亲王载垣、端华一起辅政,实际上是要求恭亲王奕訢也进入辅政班子;三是请求为小皇帝挑选师傅;四是建议整顿吏治,尤其是整顿高级官吏队伍。
找一个没什么名望的董元醇来开这个头,正是恭亲王的深谋远虑。
第一,由董元醇发起,表面看来与北京和热河的太后都没有关系,使政变计划得以在其秘密的状态下进行,不打草惊蛇;
第二,由一个小人物抛出这样一个奏折,可以不露声色地试探肃顺一党对此事的反应,可攻可守。如果可以向纵深发展,北京随即进行舆论配合;
第三,董元醇不是要害人物,一旦被肃顺等人揪住不放,可以为了政变的大局而舍卒保车。
前两条是赤裸裸的夺权。不但赤裸裸,还有找死的嫌疑。
清代祖制,历来严格限制后妃、皇子、亲王、宫监干预朝政,敢于提建议破坏这种制度的大臣,标准量刑一定是死罪。
咸丰帝托孤,把二后排除在外,无非也是遵从祖宗之制。凭这点,就可以说董元醇有找死的嫌疑。至于增加亲王进入领导集体,其意所指,当然是恭亲王。
辅政八臣内固然有怡亲王载垣和郑亲王端华,但是咸丰帝以帝王之尊,变动祖制,自上而下,属于违规;臣子倡言亲王辅政,则是自下而上,属于违法了。
八月初八,董元醇奏折到达热河,八大臣细阅以后十分气愤:这哪一条不是冲着我们襄赞八大臣而来!建议太后垂帘,实质就是在八大臣襄赞权力之上。
设置皇太后的绝对领导权,八大臣将如何控制皇权?建议亲王与八大臣共同辅弼,岂不是从钦定给他们的权力中分权出去予亲王,专权又从何而谈?
与八大臣态度相反,西太后阅折后,大喜过望,不由得拍案叫绝:董元醇孺子可教呀!
恭亲王想说而不能说的话,在奏折中尽情展示,尤其是奏折中皇太后应该“权理朝政,左右不得干预“的建议,实质上就是建议她行使皇权,这是她求之不得的。
于是,她发下同一天报上来的其他奏折,惟独将这一奏折留着没发,按照宫中的规制,这称为“留中不发“,她要认真考虑一下对策。
奏折锋芒直指八大臣,公然向八大臣顾命制度挑战,这正合两宫太后的心意。
十一日,两宫太后抱着小皇帝,召见赞襄政务大臣,要他们就董元醇所奏拟写一道圣旨,要求交由文武大臣商议。结果引起了肃顺等人的强烈反对。
他们勃然抗论,以为不可,声称他们是赞襄皇上,不能听太后之命,甚至说太后看折亦是多余之事。两宫太后当即据理力争,八大臣也毫不退让。
双方针锋相对,唇枪舌战,争论非常激烈,声音很大,竟把小皇帝惊吓得哭了起来,尿湿了裤裆。两宫太后气得浑身颤抖不已。
第二天不等宣召,八大臣就径自入宫与两宫太后大吵大闹,面对这群不打招呼就直冲进寡妇宫里的男人,两宫太后气得浑身发抖,几乎晕过去。
为了至高无上的权力和太后的尊严,再次拒绝了八大臣的强硬要求。
八大臣眼见两个女人还不肯服输,干脆以罢工相威胁,一切朝政国事都拒不处理,也不移交给太后。翻阅大清朝任何一代的历史,找不出任何一朝曾经发生过大臣罢工的事情。
西太后知道这是一场严重地违抗圣命的政治事件,这是八大臣对皇权的挑战,是八大臣向她及小皇帝所进行的政治恫吓!
西太后清楚地意识到,八大臣的行为直接关乎朝政的运行与否,如果处理不当,必将影响全国的政局稳定。纵使拖过了今日,可明日、后日又将如何?
此时的热河已经完全被八大臣所掌控,逼之太甚,两宫及小皇帝随时有被劫持的危险,而恭亲王又远在北京,一时难以形成呼应。
如果过分坚持垂帘听政的主张,一旦让久经官场的八大臣识破了她夺权的用意,那不仅前功尽弃,还会带来杀身之祸。
天才壹秒記住『愛♂去÷小?說→網』,為您提供精彩小說閱讀。
推荐《民国武林秘闻录》《活在流水线上的青春》
“你别这么说。”东太后的语气极平静,“哀家也不是对你特别好。对你好,只是大行皇帝临终之前一再嘱咐,看在大格格的份上要我好好儿照应你。你也该想着他身后还不放心你,自己当心自己的身子才是。”
这一番话责备得很严,丽太妃十分惶恐,双膝一跪,涨红了脸说:“太后教训得是。从今以后,臣妾一定时刻记着太后的话。”
“对了,这你算是明白了,起来吧!”
东太后极欣慰地说道:“哀家还告诉你一句话,你带着大格格,九月二十三跟着一起回城。这一趟回去,也跟来的时候差不多,路上也舒服不到那儿去。你趁早把身子养养好,才吃得了这一趟辛苦。”
该说的话都已经说完了,看着屋里冷清地让人待不下去。东太后起身要走了,丽太妃送她出去,不住感叹,这就是东太后的以德服人啊!既往不咎了。
她也不曾希望从东太后那里得到什么安慰,还能有一个人同情她,在她便觉得是很难得的了。她早就看出,天下最势利的地方,莫如深宫。
承恩得宠时,没有一个人不是把她捧得如凤凰似地,一旦色衰宠歇,所见到的便都是冰冷的脸,除非有权势,而权势如今在“西边儿”手里,倘非东太后庇护,只怕命运还要悲惨。
这边东太后刚走,那边就有人把消息送给了西太后。
西太后听了太监的话,说了句:“说来说去,大行皇帝要不是这么早归天就好了!”
恭亲王离开热河的第三天,山东道监察御史董元醇便上疏,奏请皇太后垂帘听政。
奏折主要内容有四点:一是建议皇太后垂帘听政,如不实行垂帘听政,圣上就会受到蒙蔽;
二是提出另简亲王辅政,要求皇帝的近支亲王与旁支亲王载垣、端华一起辅政,实际上是要求恭亲王奕訢也进入辅政班子;三是请求为小皇帝挑选师傅;四是建议整顿吏治,尤其是整顿高级官吏队伍。
找一个没什么名望的董元醇来开这个头,正是恭亲王的深谋远虑。
第一,由董元醇发起,表面看来与北京和热河的太后都没有关系,使政变计划得以在其秘密的状态下进行,不打草惊蛇;
第二,由一个小人物抛出这样一个奏折,可以不露声色地试探肃顺一党对此事的反应,可攻可守。如果可以向纵深发展,北京随即进行舆论配合;
第三,董元醇不是要害人物,一旦被肃顺等人揪住不放,可以为了政变的大局而舍卒保车。
前两条是赤裸裸的夺权。不但赤裸裸,还有找死的嫌疑。
清代祖制,历来严格限制后妃、皇子、亲王、宫监干预朝政,敢于提建议破坏这种制度的大臣,标准量刑一定是死罪。
咸丰帝托孤,把二后排除在外,无非也是遵从祖宗之制。凭这点,就可以说董元醇有找死的嫌疑。至于增加亲王进入领导集体,其意所指,当然是恭亲王。
辅政八臣内固然有怡亲王载垣和郑亲王端华,但是咸丰帝以帝王之尊,变动祖制,自上而下,属于违规;臣子倡言亲王辅政,则是自下而上,属于违法了。
八月初八,董元醇奏折到达热河,八大臣细阅以后十分气愤:这哪一条不是冲着我们襄赞八大臣而来!建议太后垂帘,实质就是在八大臣襄赞权力之上。
设置皇太后的绝对领导权,八大臣将如何控制皇权?建议亲王与八大臣共同辅弼,岂不是从钦定给他们的权力中分权出去予亲王,专权又从何而谈?
与八大臣态度相反,西太后阅折后,大喜过望,不由得拍案叫绝:董元醇孺子可教呀!
恭亲王想说而不能说的话,在奏折中尽情展示,尤其是奏折中皇太后应该“权理朝政,左右不得干预“的建议,实质上就是建议她行使皇权,这是她求之不得的。
于是,她发下同一天报上来的其他奏折,惟独将这一奏折留着没发,按照宫中的规制,这称为“留中不发“,她要认真考虑一下对策。
奏折锋芒直指八大臣,公然向八大臣顾命制度挑战,这正合两宫太后的心意。
十一日,两宫太后抱着小皇帝,召见赞襄政务大臣,要他们就董元醇所奏拟写一道圣旨,要求交由文武大臣商议。结果引起了肃顺等人的强烈反对。
他们勃然抗论,以为不可,声称他们是赞襄皇上,不能听太后之命,甚至说太后看折亦是多余之事。两宫太后当即据理力争,八大臣也毫不退让。
双方针锋相对,唇枪舌战,争论非常激烈,声音很大,竟把小皇帝惊吓得哭了起来,尿湿了裤裆。两宫太后气得浑身颤抖不已。
第二天不等宣召,八大臣就径自入宫与两宫太后大吵大闹,面对这群不打招呼就直冲进寡妇宫里的男人,两宫太后气得浑身发抖,几乎晕过去。
为了至高无上的权力和太后的尊严,再次拒绝了八大臣的强硬要求。
八大臣眼见两个女人还不肯服输,干脆以罢工相威胁,一切朝政国事都拒不处理,也不移交给太后。翻阅大清朝任何一代的历史,找不出任何一朝曾经发生过大臣罢工的事情。
西太后知道这是一场严重地违抗圣命的政治事件,这是八大臣对皇权的挑战,是八大臣向她及小皇帝所进行的政治恫吓!
西太后清楚地意识到,八大臣的行为直接关乎朝政的运行与否,如果处理不当,必将影响全国的政局稳定。纵使拖过了今日,可明日、后日又将如何?
此时的热河已经完全被八大臣所掌控,逼之太甚,两宫及小皇帝随时有被劫持的危险,而恭亲王又远在北京,一时难以形成呼应。
如果过分坚持垂帘听政的主张,一旦让久经官场的八大臣识破了她夺权的用意,那不仅前功尽弃,还会带来杀身之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