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243 所谓世家
推荐阅读:我的帝国无双、明天下、唐枭、乘龙佳婿、长宁帝军、医妃惊世、盛唐风华、逍遥游、银狐、续南明
武林小说网 www.wltxt.com,最快更新大唐神道最新章节!
“朕惭愧啊,身为这大唐天子,却连那劫财杀人的贼子都找不到。。。”李世民的表情有些颓唐,在他看来自己身为大唐天子理应是可以轻而易举的找出贼人的,结果现在事与愿违,这心中所想和实际情况的差别太大了。
黄俊明虽然心中也是有些郁闷,但看李世民的这个样子,却也有些怜悯。身在大唐,黄俊明这才知道,李世民并不像是史书中那样手腕一翻就掌控了整个大唐,朝堂之上也并不是铁板一块。要说为什么这贞观初年的大唐朝看起来还是一片平静,无非是李世民手中有兵权,大家都在观望罢了。所以说这刚刚登基的李世民做起事来可是如履薄冰,生怕那件事做不好,给自己的声明受到影响。这天仙宫善款被劫一事,可算是一个大事了,或许这民间并不知道。但大唐的上层官宦世家之间确实相当清楚的。
善款被劫一事,可以说是李世民的脸面问题。处理得当,李世民在世家和上层社会中间未必能增加多少声望,但要是处理不好,办事不利。肯定是会遭人诟病的。而对于李世民来说,真刀真枪的干架他并不怕,他怕的就是那些流传出来的市井之言。三人成虎,人言可畏。
“既然查不到,那就慢慢查吧。贫道不相信难道这杀人劫财的就一直不露出马脚!正所谓天网恢恢,疏而不漏。总有一日那些贼人会明正典刑的。”黄俊明不知道,他是在给自己一个宽慰,还是再给李世民一个安慰。或者两者都有?还好这三道善款被截,其中的一道已经有了眉目,稍微消弭了些黄俊明的怒火。这两道稍微拖上一些时间,黄俊明也不是太反感了。
“但愿如此吧。”李世民唉声叹气的说道。“对了仙师,朕有一件事要告诉你。那些门阀世家不会在帮着您找出凶手了!”
“恩?”黄俊明听了这话,顿时一愣,这杀人劫财的不是他们的门阀世家,自己和门阀世家又有金钱上的利益关系。这门阀世家怎么就不会帮着天仙宫找凶手了呢?
“仙师,这事也都怪朕。前些日子去房玄龄家偶谈,说起仙师所说的那教育改革一事。没成想,被房玄龄那小舅子在旁侧听了去。仙师为道。对于门阀世家来说并不算是大事,仙师济民。虽然打击了一些门阀世家的声望,但是仙师提议改革教育,对门阀世家来说可是天大的恨事了。自东汉末年世家逐渐壮大,渐渐地便已经垄断了这几百年来的文化。士子皆以世家为首。而仙师你建议的这些教育改革的东西,正是打破世家教育垄断的一只箭。实实在在的威胁着世家的利益,所以。世家皆视仙师你为仇人。这找凶手一事,恐怕就不会去参与了。不过天仙宫的那玻璃生意他们还是要沾手的。这有钱不赚可不是世家的性格。然除了生意方面,还请仙师小心世家的动作吧。”
李世民和黄俊明述说着这事情的前言后果。不过以黄俊明的性格,似乎觉得这李世民的话里有那么一丝的假,虽说这一字一句都是这么的合乎逻辑,但李世民和房玄龄的说话难道就在大庭广众之下任人听去?房玄龄的妻子出自范阳卢家,这一点大家都知道,有名的吃醋典故就是从这里出来的。明明知道这教育改革 的事情对世家有害,那为什么李世民不在皇宫内院去和房玄龄商议而是跑到房玄龄家去商议,还被人听了去,这恐怕就需要仔细的琢磨一下了。
这初唐时期。除了国家与国家的矛盾之外,最大的矛盾就是皇权和世家的矛盾了,至于什么土地矛盾,人口矛盾之类的,由于现在的大唐还算是地广人稀,又是初建没多久,还没那么严重。国家与国家的矛盾黄俊明和整个国家的民众自然是站在大唐这一边的,但皇权和世家的矛盾呢?不说世家在士子之中的影响力。单凭这一个延续了上百年,另一个只是马上取天下十年有余,这一点就不是李世民能够比拟的。虽然李世民的关陇李家也算是个世家。但是毕竟底蕴比较薄。还抗衡不住那些老牌世家。
虽然李世民占了自己身份是大唐天子的光,可以随时调兵遣将。底层民众中有有很多人支持他,但世家是固然不能造反的,几百年来,世家早就有了在战时弟子门生不放在一个篮子里。这样无论哪个军阀最后得了天下,他们都可以保住自己家的权益不受侵犯,常年积累下去,自然底蕴深厚。再者这个封建社会中,社会阶级分成士农工商,这代表儒家的士位列第一。可见统治者对士子的关注度有多么重,而士子又大多依附于世家,这样一来矛盾就相当的大了。
就算是隋朝时期为了遏制世家而创立的科举制度,但是这科举制度虽然给了寒门子弟一个一步登天的机会,可是世家子弟从小就耳濡目染,自身的文化知识大多都比寒门子弟深厚,再加上寒门子弟大多为了生计局限于一城一地,直到科考的时候才会出门应试。眼界上远没有从小到大经历了各种上层社会有着丰厚经验传授的世家子弟开阔。所以科考上考中的寒门子弟可以说少之又少。
这一点从唐朝宰相身上就能看得出来,武则天时期虽然唐朝已经将世家打压了下去,但纵观唐朝十六个宰相,也只有两个是出身寒门的。由此可见世家在古代士子中绝对是顶尖的存在,士子又多是崇拜文化的,所以这一个个世家都有着一大批的外姓士子。这样一来,便从实际上垄断了国家的文化层面。
无论是李世民还是李渊都是想要打压世家的,三国两晋南北朝为什么想当的混乱,其中很大的一个原因就是世家事大。再者隋朝二帝,隋文帝身为开国皇帝本来就是一个雄才大略的君主,而隋朝也确实在他的带领下走上了强盛的道路,隋炀帝虽然人格上少有缺陷,但也不可否认,隋炀帝做的每一件大事都是利国利民的存在,从大运河到开科举,从接手隋文帝的江山再到统一全国,甚至在某些方面可以说隋朝的疆土比唐朝还大上那么一些。只是隋炀帝做的太过激进了,一个人干了一个朝代应该做的事情。又两征高丽失败,导致人民有些疲惫。这时候门阀世家又站起来了。以一句杨广暴敛,劳民伤财开始了推翻隋朝江山的活动,哪怕是号称农民军的瓦岗寨,又有几个将领不是和门阀世家挂上关系的呢?更不用说本来就是自身家族起兵的王世充,杜伏威了。就连李渊自己也是。所以经历了隋朝灭亡一事之后,李渊和李世民对世家可是相当的忌惮的。
正因为忌惮所以想要不顾一切的打压,正因为忌惮,所以要拉拢盟友。寒门子弟,百姓,军队不用说。而在黄俊明来到大唐之后,道教在大唐的各个社会阶层之间也是有着超高的人气。况且李世民的弟子金蝉子和世家又有着不少的间隙,这样一来,李世民在房玄龄家说黄俊明提议的教育改革一事就有了很好的答案。
道教的人气高,世家又与天仙宫做着生意,保不齐那天道教就跑到了世家方面。而黄俊明提议的教育改革一事又是打破世家垄断文化最尖利的矛,李世民将这个消息透露给世家,那世家还能和黄俊明走的近了么?肯定不能,这样一来道教和世家疏远,凭着黄俊明和皇家的渊源,那道教很可能会在将来的世家和皇家的争斗中站到皇家一边,就算不站到皇家这边,两不相帮也是一件好事。而这就是政治。
黄俊明虽然从来没有参与过政事,但这简简单单的利害关系还是分得清的,虽然黄俊明对李世民的这种动作稍有不快,但也没有拂袖而去的那种想法,李世民是皇帝,他该去考虑这些东西,就像自己借着李世民的手发展道教一样,借势壮大自己,只有懂得借势,才能更快的接近自己预定下来的目标,人皆如此没有什么愤恨的。再说,上次这金蝉子一事,黄俊明对世家本来就没什么太大的好感。所以李世民这么做对黄俊明也没什么害处。至于玻璃的销售,大唐的商人又不只是世家才有。隋朝之后原有的玻璃制作工艺失传,现在只有天仙宫有这个技术。物以稀为贵,又是独家制作,你不要,要的人大有人在。没准最后的收益还比将玻璃卖给世家赚得多呢。
再者这玻璃的收益都是用来发展道教的,多了固然好,少了也没什么坏处,再怎么说道教已经走上了正途,随着时间越来越深入人心。
————————————————————————————————————————————————————
西南明日坐火车回家,是否有更新待定。今天尽量快点写,还有两千字,写完收拾包裹(
“朕惭愧啊,身为这大唐天子,却连那劫财杀人的贼子都找不到。。。”李世民的表情有些颓唐,在他看来自己身为大唐天子理应是可以轻而易举的找出贼人的,结果现在事与愿违,这心中所想和实际情况的差别太大了。
黄俊明虽然心中也是有些郁闷,但看李世民的这个样子,却也有些怜悯。身在大唐,黄俊明这才知道,李世民并不像是史书中那样手腕一翻就掌控了整个大唐,朝堂之上也并不是铁板一块。要说为什么这贞观初年的大唐朝看起来还是一片平静,无非是李世民手中有兵权,大家都在观望罢了。所以说这刚刚登基的李世民做起事来可是如履薄冰,生怕那件事做不好,给自己的声明受到影响。这天仙宫善款被劫一事,可算是一个大事了,或许这民间并不知道。但大唐的上层官宦世家之间确实相当清楚的。
善款被劫一事,可以说是李世民的脸面问题。处理得当,李世民在世家和上层社会中间未必能增加多少声望,但要是处理不好,办事不利。肯定是会遭人诟病的。而对于李世民来说,真刀真枪的干架他并不怕,他怕的就是那些流传出来的市井之言。三人成虎,人言可畏。
“既然查不到,那就慢慢查吧。贫道不相信难道这杀人劫财的就一直不露出马脚!正所谓天网恢恢,疏而不漏。总有一日那些贼人会明正典刑的。”黄俊明不知道,他是在给自己一个宽慰,还是再给李世民一个安慰。或者两者都有?还好这三道善款被截,其中的一道已经有了眉目,稍微消弭了些黄俊明的怒火。这两道稍微拖上一些时间,黄俊明也不是太反感了。
“但愿如此吧。”李世民唉声叹气的说道。“对了仙师,朕有一件事要告诉你。那些门阀世家不会在帮着您找出凶手了!”
“恩?”黄俊明听了这话,顿时一愣,这杀人劫财的不是他们的门阀世家,自己和门阀世家又有金钱上的利益关系。这门阀世家怎么就不会帮着天仙宫找凶手了呢?
“仙师,这事也都怪朕。前些日子去房玄龄家偶谈,说起仙师所说的那教育改革一事。没成想,被房玄龄那小舅子在旁侧听了去。仙师为道。对于门阀世家来说并不算是大事,仙师济民。虽然打击了一些门阀世家的声望,但是仙师提议改革教育,对门阀世家来说可是天大的恨事了。自东汉末年世家逐渐壮大,渐渐地便已经垄断了这几百年来的文化。士子皆以世家为首。而仙师你建议的这些教育改革的东西,正是打破世家教育垄断的一只箭。实实在在的威胁着世家的利益,所以。世家皆视仙师你为仇人。这找凶手一事,恐怕就不会去参与了。不过天仙宫的那玻璃生意他们还是要沾手的。这有钱不赚可不是世家的性格。然除了生意方面,还请仙师小心世家的动作吧。”
李世民和黄俊明述说着这事情的前言后果。不过以黄俊明的性格,似乎觉得这李世民的话里有那么一丝的假,虽说这一字一句都是这么的合乎逻辑,但李世民和房玄龄的说话难道就在大庭广众之下任人听去?房玄龄的妻子出自范阳卢家,这一点大家都知道,有名的吃醋典故就是从这里出来的。明明知道这教育改革 的事情对世家有害,那为什么李世民不在皇宫内院去和房玄龄商议而是跑到房玄龄家去商议,还被人听了去,这恐怕就需要仔细的琢磨一下了。
这初唐时期。除了国家与国家的矛盾之外,最大的矛盾就是皇权和世家的矛盾了,至于什么土地矛盾,人口矛盾之类的,由于现在的大唐还算是地广人稀,又是初建没多久,还没那么严重。国家与国家的矛盾黄俊明和整个国家的民众自然是站在大唐这一边的,但皇权和世家的矛盾呢?不说世家在士子之中的影响力。单凭这一个延续了上百年,另一个只是马上取天下十年有余,这一点就不是李世民能够比拟的。虽然李世民的关陇李家也算是个世家。但是毕竟底蕴比较薄。还抗衡不住那些老牌世家。
虽然李世民占了自己身份是大唐天子的光,可以随时调兵遣将。底层民众中有有很多人支持他,但世家是固然不能造反的,几百年来,世家早就有了在战时弟子门生不放在一个篮子里。这样无论哪个军阀最后得了天下,他们都可以保住自己家的权益不受侵犯,常年积累下去,自然底蕴深厚。再者这个封建社会中,社会阶级分成士农工商,这代表儒家的士位列第一。可见统治者对士子的关注度有多么重,而士子又大多依附于世家,这样一来矛盾就相当的大了。
就算是隋朝时期为了遏制世家而创立的科举制度,但是这科举制度虽然给了寒门子弟一个一步登天的机会,可是世家子弟从小就耳濡目染,自身的文化知识大多都比寒门子弟深厚,再加上寒门子弟大多为了生计局限于一城一地,直到科考的时候才会出门应试。眼界上远没有从小到大经历了各种上层社会有着丰厚经验传授的世家子弟开阔。所以科考上考中的寒门子弟可以说少之又少。
这一点从唐朝宰相身上就能看得出来,武则天时期虽然唐朝已经将世家打压了下去,但纵观唐朝十六个宰相,也只有两个是出身寒门的。由此可见世家在古代士子中绝对是顶尖的存在,士子又多是崇拜文化的,所以这一个个世家都有着一大批的外姓士子。这样一来,便从实际上垄断了国家的文化层面。
无论是李世民还是李渊都是想要打压世家的,三国两晋南北朝为什么想当的混乱,其中很大的一个原因就是世家事大。再者隋朝二帝,隋文帝身为开国皇帝本来就是一个雄才大略的君主,而隋朝也确实在他的带领下走上了强盛的道路,隋炀帝虽然人格上少有缺陷,但也不可否认,隋炀帝做的每一件大事都是利国利民的存在,从大运河到开科举,从接手隋文帝的江山再到统一全国,甚至在某些方面可以说隋朝的疆土比唐朝还大上那么一些。只是隋炀帝做的太过激进了,一个人干了一个朝代应该做的事情。又两征高丽失败,导致人民有些疲惫。这时候门阀世家又站起来了。以一句杨广暴敛,劳民伤财开始了推翻隋朝江山的活动,哪怕是号称农民军的瓦岗寨,又有几个将领不是和门阀世家挂上关系的呢?更不用说本来就是自身家族起兵的王世充,杜伏威了。就连李渊自己也是。所以经历了隋朝灭亡一事之后,李渊和李世民对世家可是相当的忌惮的。
正因为忌惮所以想要不顾一切的打压,正因为忌惮,所以要拉拢盟友。寒门子弟,百姓,军队不用说。而在黄俊明来到大唐之后,道教在大唐的各个社会阶层之间也是有着超高的人气。况且李世民的弟子金蝉子和世家又有着不少的间隙,这样一来,李世民在房玄龄家说黄俊明提议的教育改革一事就有了很好的答案。
道教的人气高,世家又与天仙宫做着生意,保不齐那天道教就跑到了世家方面。而黄俊明提议的教育改革一事又是打破世家垄断文化最尖利的矛,李世民将这个消息透露给世家,那世家还能和黄俊明走的近了么?肯定不能,这样一来道教和世家疏远,凭着黄俊明和皇家的渊源,那道教很可能会在将来的世家和皇家的争斗中站到皇家一边,就算不站到皇家这边,两不相帮也是一件好事。而这就是政治。
黄俊明虽然从来没有参与过政事,但这简简单单的利害关系还是分得清的,虽然黄俊明对李世民的这种动作稍有不快,但也没有拂袖而去的那种想法,李世民是皇帝,他该去考虑这些东西,就像自己借着李世民的手发展道教一样,借势壮大自己,只有懂得借势,才能更快的接近自己预定下来的目标,人皆如此没有什么愤恨的。再说,上次这金蝉子一事,黄俊明对世家本来就没什么太大的好感。所以李世民这么做对黄俊明也没什么害处。至于玻璃的销售,大唐的商人又不只是世家才有。隋朝之后原有的玻璃制作工艺失传,现在只有天仙宫有这个技术。物以稀为贵,又是独家制作,你不要,要的人大有人在。没准最后的收益还比将玻璃卖给世家赚得多呢。
再者这玻璃的收益都是用来发展道教的,多了固然好,少了也没什么坏处,再怎么说道教已经走上了正途,随着时间越来越深入人心。
————————————————————————————————————————————————————
西南明日坐火车回家,是否有更新待定。今天尽量快点写,还有两千字,写完收拾包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