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八十二章 家添新口
推荐阅读:我的帝国无双、明天下、唐枭、乘龙佳婿、长宁帝军、医妃惊世、盛唐风华、逍遥游、银狐、续南明
武林小说网 www.wltxt.com,最快更新大宋超级学霸最新章节!
随着人俸分离制度的顺利推行,开始实施第三项变法,那就是实施新的训练考核,训练的关键在于指挥使,指挥使卖力,那士兵就训练得不错,若指挥使懒惰,士兵就涣散,所以对指挥使的考核至关重要。
安抚使司根据现状制定了一个基本训练加上奖励训练的办法,基本训练是每天必须两个时辰,没有完成就扣军俸,超过了训练时间则奖励,每天封顶四个时辰的训练时间,由都营的军曹吏和功曹吏负责各自考核。
这里需要说明的是,原来每个营的六吏在实施将兵法后被取消了,六吏设在都营上,且隶属于安抚使司,不受都指挥使管辖。
这样六吏就不受军队影响,加上军曹吏和功曹吏的双向考核,以及安抚使司的军法监察官的巡视,基本上很难在训练上弄虚作假。
这对指挥使的压力很大,一年六次完不成基础训练,那就要降职,连续三年完不成基础训练,那就要被革除军职。
训练考核变法是这些军队变法时间最长的一项,需要半年的时间才能看出变法的效果,这也是赵仲针变法需要一年时间的主要原因。
时间到了九月中旬,范宁离家快一个月了,他目前还在莱州巡视军营训练改革,但应天府他的家中却开始紧张起来,朱佩的预产期来临了,朱佩母亲王氏也赶到了应天府,家里请了三个经验丰富产婆助产。
自古女人生孩子都是一道鬼门关,主要是没有剖腹产,一旦胎位出现颠倒,那就是母子双亡,一般家庭富裕人家在产妇六个月后都会花大钱请经验丰富的产婆上门,帮忙检查胎位,一旦发现胎位不正,则进行修复性矫正,一般都能慢慢矫正过来。
穷人家请不起产婆,最后临产了产婆才来,那时如果发现胎位颠倒,就很难抢救了,这也是穷人家产妇死亡率高的一个重要原因,当然,正常情况下胎位都没有太大问题,就怕出现特殊情况。
朱佩临近预产期,一家人上窜下跳,变着花样折腾人,只是苦了喜好安静的朱佩,产婆每天都要来三次,拿个竹筒子对准她肚子听胎音,朱佩开始不肯,但产婆哄她说是可以分辨男女,朱佩便从了。
可很快她又困惑起来,医生说不可能听出男女,这个长得像猫头鹰一样的老女人就能听出男女?
“夫人,她可是宋城县乃至应天府最有名的产婆,听说她尤其善于扶正胎位,她接生四十年,在她夭折的胎儿不到五个,现在她已经很少接生了,请她来一天,就要花费二十贯钱。”
阿雅看出夫人不太喜欢这个产婆,便笑着解释道:“听说生孩子很艰难,一旦胎位不正就是难产,难产大人小孩都活不了,所以倩夫人才坚持要请这个马产婆。”
想到倩姐对自己的关爱,朱佩心中便有一种莫名感动,钱不重要,重要的是倩姐真的在尽心竭力要保住自己的孩子。
她原担心欧阳倩会有某种扶正想法,所以一直有一点防范她,但欧阳倩表现出的真诚却打动了她,令她默默感激。
“阿雅,我希望我肚中的孩子是个女孩儿。”朱佩忽然没头没脑地说一句。
“阿佩,你在胡说什么,人人都希望自己生个儿子,就你想要个女儿。”坐在一旁的母亲王氏有点不高兴女儿的怪异想法。
朱佩浅浅地笑了,她那秀丽的脸庞上露出一丝初为人母的温柔,母亲是不会理解自己的心思,男孩儿虽好,但她内心却喜欢女孩儿,可以每天都穿漂亮衣裙。
“阿雅,我有点疲了,想睡一会儿,你请大伙儿说话尽量小声点,这两天我睡眠不好。”
“好的,我这就去吩咐。”
就在这时,外面院子里忽然传来一阵骚动,两名丫鬟叫喊起来,阿雅生气地跑出去喊道:“你们不要吵嚷,安静!”
“夫人,官人回来了。”
房内朱佩刚要合眼,忽然听见这话,不由‘啊!’地低呼一声,挣扎着坐起来,心中十分欢喜,丈夫去各地巡视训练情况,走了大半个月,居然提前回来了。
这时,院子里传来了范宁兴奋的笑声,“阿雅,夫人呢?”
“官人,要小声点,夫人在睡觉。”
“没有呢!”朱佩连忙高声道:“我没睡,夫君快进来吧!”
门开了,范宁快步走了进来,后面却跟了一群女人,母亲张三娘、平妻欧阳倩牵着女儿,剑梅子也正好进来,再后面,妹妹阿多也不甘寂寞地跟了进来。
他的家人全部都来了。
范宁在朱佩床榻前蹲下来,握住她的手问道:“倩姐写信给我,说你已经进入临产期,我便提前赶回来,你现在怎么样了?”
朱佩感激地看了一眼欧阳倩,原来她写了信,夫君才提前赶回来,低声道:“多亏大家的精心照顾,状态一直很稳定,我今天上午已经见红,估计就这两天。”
张三娘对亲家母笑道:“这可是咱们家天大的事情,又有了孩子,想着以后家里就热闹了,我脖子都盼长呢!”
王氏心中也十分高兴,笑道:“我也是盼着做外婆,阿倩,你去准备几百份糕饼和红蛋,叫管家今天给街坊邻居送去,让大家都沾沾我的喜气。”
旁边的阿朵抿嘴笑道:“伯母,不是说生下小郎给红蛋,生下小娘子给绢花,我们今天就送红蛋出去,是不是太早了一点?”
王氏呵呵笑道:“我真是欢喜糊涂了,那就把红蛋和绢花都准备起来,糕饼也准备起来,等佩儿一生下孩子,我们立刻就安排管家送出去。”
.........
次日一早,范宁打算去应天府官衙看一看,他刚走没几步,阿雅便慌慌张张跑出来喊道:“官人,夫人可能要生了!”
范宁吓了一跳,刚才还好好的,怎么转眼就要生,他急忙又翻身下马跑了过去,内宅房间里,朱佩捂着肚子,疼得满头大汗。
王氏也闻讯赶来,见女儿样子,她立刻意识到产道已经开始扩张,她经验丰富,连忙吩咐阿雅道:“快去安排厨房烧热水,越多越好。”
“梅子,你把佩儿扶上藤床,赶紧送去产房,阿宁一起帮忙抬。”
范宁把妻子扶上藤床,他和剑梅子一前一后,王夫人和一名使女扶住朱佩,众人迅速将朱佩送去已准备好的产房,这时,住在外宅的三名产婆也匆匆赶来。
张三娘去把医生也请来了,坐在客堂等候,防止出现意外时紧急抢救。
这时,长得像猫头鹰一般的马产婆把范宁请出了房间,笑道:“生孩子时男人一定要回避,就算丈夫也不例外,烦请大官人去中堂休息,一般后宅男子都要回避,阳气太重,对产妇不利。”
“我妻子这样子正常吗?”
“夫人完全正常,大官人就放心吧!
范宁也不明白为什么男子不能留在后院,不过他还是听从劝告退到中庭大门处,负手焦急的在大门口来回踱步。
一个时辰后,他忽然听到后宅一片喧腾,范宁心中大急,连忙向内宅走去,刚进内宅,便见阿雅急匆匆跑来报喜,“官人,夫人生了,一个大胖儿子,母子平安!”
范宁顿时高兴得嘴都合不拢,自己终于有儿子了。
.........
一连几天,范家上下都处于喜庆之中,周围的四邻每家送一篮红蛋糕饼,按照江南风俗,篮子里的红蛋要送十二个,糕饼要送五斤。
至于范府下人,每人送十贯钱的喜钱,三个产婆更是每人重赏五十两银子,一时间,上上下下,左左右右都皆大欢喜。
范家添子,张三娘更是又激动又伤感,范家终于有了第三代,如果丈夫还活着,他现在就是祖父了,可惜他没有能等到这一天。
王氏则拉住亲家母一起去城中最大的弘福寺烧香还原,给外孙捐了香油五百斤,张三娘更是出手大气,替孙子捐了五千贯钱,给佛祖重塑金身,这让寺院的高僧们惊喜万分,住持凌云法师更是主动提出为范知府的儿子做一场法事,护佑他平安成长。
三天后,朱佩净身出了产房,返回自己起居房开始坐月子,好在秋老虎的暑气已退,进入深秋时节,天气已经有点凉了。
房间里十分干净整洁,香炉里点着檀香,使房间里格外舒适温暖。
朱佩坐在一张坐月子专用的高榻上,有点像北方的炕,不过是木制的,上面铺着厚厚的褥子,摆放着一张小桌,朱佩头戴暖帽,身穿一件厚厚的居家服,她一边轻轻摇着摇篮,一边对范宁道:“其实我觉得坐月子小心不要受风寒就行,可我娘这样不准那样不准,还逼我戴一顶帽子,哎!我真不知该怎么说她。”
范宁笑道:“听她们的,反正你现在也蛮舒服,对了,孩子我想起名叫范光景,他正好是范家的光字辈,你觉得如何?”
朱佩想了想道笑道:“就像你的名字应该叫范明宁,属于明字辈分,但你却失明了,直接叫范宁,我觉得蛮好的,既然爹爹有了先例,那儿子为什么不能跟随,就叫范景多好,把光字去掉。”
范宁点头笑道:“那就听你的,儿子的名字就叫范景!”
随着人俸分离制度的顺利推行,开始实施第三项变法,那就是实施新的训练考核,训练的关键在于指挥使,指挥使卖力,那士兵就训练得不错,若指挥使懒惰,士兵就涣散,所以对指挥使的考核至关重要。
安抚使司根据现状制定了一个基本训练加上奖励训练的办法,基本训练是每天必须两个时辰,没有完成就扣军俸,超过了训练时间则奖励,每天封顶四个时辰的训练时间,由都营的军曹吏和功曹吏负责各自考核。
这里需要说明的是,原来每个营的六吏在实施将兵法后被取消了,六吏设在都营上,且隶属于安抚使司,不受都指挥使管辖。
这样六吏就不受军队影响,加上军曹吏和功曹吏的双向考核,以及安抚使司的军法监察官的巡视,基本上很难在训练上弄虚作假。
这对指挥使的压力很大,一年六次完不成基础训练,那就要降职,连续三年完不成基础训练,那就要被革除军职。
训练考核变法是这些军队变法时间最长的一项,需要半年的时间才能看出变法的效果,这也是赵仲针变法需要一年时间的主要原因。
时间到了九月中旬,范宁离家快一个月了,他目前还在莱州巡视军营训练改革,但应天府他的家中却开始紧张起来,朱佩的预产期来临了,朱佩母亲王氏也赶到了应天府,家里请了三个经验丰富产婆助产。
自古女人生孩子都是一道鬼门关,主要是没有剖腹产,一旦胎位出现颠倒,那就是母子双亡,一般家庭富裕人家在产妇六个月后都会花大钱请经验丰富的产婆上门,帮忙检查胎位,一旦发现胎位不正,则进行修复性矫正,一般都能慢慢矫正过来。
穷人家请不起产婆,最后临产了产婆才来,那时如果发现胎位颠倒,就很难抢救了,这也是穷人家产妇死亡率高的一个重要原因,当然,正常情况下胎位都没有太大问题,就怕出现特殊情况。
朱佩临近预产期,一家人上窜下跳,变着花样折腾人,只是苦了喜好安静的朱佩,产婆每天都要来三次,拿个竹筒子对准她肚子听胎音,朱佩开始不肯,但产婆哄她说是可以分辨男女,朱佩便从了。
可很快她又困惑起来,医生说不可能听出男女,这个长得像猫头鹰一样的老女人就能听出男女?
“夫人,她可是宋城县乃至应天府最有名的产婆,听说她尤其善于扶正胎位,她接生四十年,在她夭折的胎儿不到五个,现在她已经很少接生了,请她来一天,就要花费二十贯钱。”
阿雅看出夫人不太喜欢这个产婆,便笑着解释道:“听说生孩子很艰难,一旦胎位不正就是难产,难产大人小孩都活不了,所以倩夫人才坚持要请这个马产婆。”
想到倩姐对自己的关爱,朱佩心中便有一种莫名感动,钱不重要,重要的是倩姐真的在尽心竭力要保住自己的孩子。
她原担心欧阳倩会有某种扶正想法,所以一直有一点防范她,但欧阳倩表现出的真诚却打动了她,令她默默感激。
“阿雅,我希望我肚中的孩子是个女孩儿。”朱佩忽然没头没脑地说一句。
“阿佩,你在胡说什么,人人都希望自己生个儿子,就你想要个女儿。”坐在一旁的母亲王氏有点不高兴女儿的怪异想法。
朱佩浅浅地笑了,她那秀丽的脸庞上露出一丝初为人母的温柔,母亲是不会理解自己的心思,男孩儿虽好,但她内心却喜欢女孩儿,可以每天都穿漂亮衣裙。
“阿雅,我有点疲了,想睡一会儿,你请大伙儿说话尽量小声点,这两天我睡眠不好。”
“好的,我这就去吩咐。”
就在这时,外面院子里忽然传来一阵骚动,两名丫鬟叫喊起来,阿雅生气地跑出去喊道:“你们不要吵嚷,安静!”
“夫人,官人回来了。”
房内朱佩刚要合眼,忽然听见这话,不由‘啊!’地低呼一声,挣扎着坐起来,心中十分欢喜,丈夫去各地巡视训练情况,走了大半个月,居然提前回来了。
这时,院子里传来了范宁兴奋的笑声,“阿雅,夫人呢?”
“官人,要小声点,夫人在睡觉。”
“没有呢!”朱佩连忙高声道:“我没睡,夫君快进来吧!”
门开了,范宁快步走了进来,后面却跟了一群女人,母亲张三娘、平妻欧阳倩牵着女儿,剑梅子也正好进来,再后面,妹妹阿多也不甘寂寞地跟了进来。
他的家人全部都来了。
范宁在朱佩床榻前蹲下来,握住她的手问道:“倩姐写信给我,说你已经进入临产期,我便提前赶回来,你现在怎么样了?”
朱佩感激地看了一眼欧阳倩,原来她写了信,夫君才提前赶回来,低声道:“多亏大家的精心照顾,状态一直很稳定,我今天上午已经见红,估计就这两天。”
张三娘对亲家母笑道:“这可是咱们家天大的事情,又有了孩子,想着以后家里就热闹了,我脖子都盼长呢!”
王氏心中也十分高兴,笑道:“我也是盼着做外婆,阿倩,你去准备几百份糕饼和红蛋,叫管家今天给街坊邻居送去,让大家都沾沾我的喜气。”
旁边的阿朵抿嘴笑道:“伯母,不是说生下小郎给红蛋,生下小娘子给绢花,我们今天就送红蛋出去,是不是太早了一点?”
王氏呵呵笑道:“我真是欢喜糊涂了,那就把红蛋和绢花都准备起来,糕饼也准备起来,等佩儿一生下孩子,我们立刻就安排管家送出去。”
.........
次日一早,范宁打算去应天府官衙看一看,他刚走没几步,阿雅便慌慌张张跑出来喊道:“官人,夫人可能要生了!”
范宁吓了一跳,刚才还好好的,怎么转眼就要生,他急忙又翻身下马跑了过去,内宅房间里,朱佩捂着肚子,疼得满头大汗。
王氏也闻讯赶来,见女儿样子,她立刻意识到产道已经开始扩张,她经验丰富,连忙吩咐阿雅道:“快去安排厨房烧热水,越多越好。”
“梅子,你把佩儿扶上藤床,赶紧送去产房,阿宁一起帮忙抬。”
范宁把妻子扶上藤床,他和剑梅子一前一后,王夫人和一名使女扶住朱佩,众人迅速将朱佩送去已准备好的产房,这时,住在外宅的三名产婆也匆匆赶来。
张三娘去把医生也请来了,坐在客堂等候,防止出现意外时紧急抢救。
这时,长得像猫头鹰一般的马产婆把范宁请出了房间,笑道:“生孩子时男人一定要回避,就算丈夫也不例外,烦请大官人去中堂休息,一般后宅男子都要回避,阳气太重,对产妇不利。”
“我妻子这样子正常吗?”
“夫人完全正常,大官人就放心吧!
范宁也不明白为什么男子不能留在后院,不过他还是听从劝告退到中庭大门处,负手焦急的在大门口来回踱步。
一个时辰后,他忽然听到后宅一片喧腾,范宁心中大急,连忙向内宅走去,刚进内宅,便见阿雅急匆匆跑来报喜,“官人,夫人生了,一个大胖儿子,母子平安!”
范宁顿时高兴得嘴都合不拢,自己终于有儿子了。
.........
一连几天,范家上下都处于喜庆之中,周围的四邻每家送一篮红蛋糕饼,按照江南风俗,篮子里的红蛋要送十二个,糕饼要送五斤。
至于范府下人,每人送十贯钱的喜钱,三个产婆更是每人重赏五十两银子,一时间,上上下下,左左右右都皆大欢喜。
范家添子,张三娘更是又激动又伤感,范家终于有了第三代,如果丈夫还活着,他现在就是祖父了,可惜他没有能等到这一天。
王氏则拉住亲家母一起去城中最大的弘福寺烧香还原,给外孙捐了香油五百斤,张三娘更是出手大气,替孙子捐了五千贯钱,给佛祖重塑金身,这让寺院的高僧们惊喜万分,住持凌云法师更是主动提出为范知府的儿子做一场法事,护佑他平安成长。
三天后,朱佩净身出了产房,返回自己起居房开始坐月子,好在秋老虎的暑气已退,进入深秋时节,天气已经有点凉了。
房间里十分干净整洁,香炉里点着檀香,使房间里格外舒适温暖。
朱佩坐在一张坐月子专用的高榻上,有点像北方的炕,不过是木制的,上面铺着厚厚的褥子,摆放着一张小桌,朱佩头戴暖帽,身穿一件厚厚的居家服,她一边轻轻摇着摇篮,一边对范宁道:“其实我觉得坐月子小心不要受风寒就行,可我娘这样不准那样不准,还逼我戴一顶帽子,哎!我真不知该怎么说她。”
范宁笑道:“听她们的,反正你现在也蛮舒服,对了,孩子我想起名叫范光景,他正好是范家的光字辈,你觉得如何?”
朱佩想了想道笑道:“就像你的名字应该叫范明宁,属于明字辈分,但你却失明了,直接叫范宁,我觉得蛮好的,既然爹爹有了先例,那儿子为什么不能跟随,就叫范景多好,把光字去掉。”
范宁点头笑道:“那就听你的,儿子的名字就叫范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