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百五十八章 小孩子才做选择题
推荐阅读:我的帝国无双、明天下、唐枭、乘龙佳婿、长宁帝军、医妃惊世、盛唐风华、逍遥游、银狐、续南明
武林小说网 www.wltxt.com,最快更新回到明朝当暴君最新章节!
崇祯皇帝没有理会朱慈烺的问题,反而回到座位上坐了下来,揉了揉额头道:“朕在走一条没有别人走过的路,最让朕头疼的却是看不到前方的对错。”
将目光投向了卢象升之后,崇祯皇帝道:“方才卢爱卿问朕不见战国之事乎?本是同出一源,却又互相攻伐不止。
朕当然知道战国之事,然而现在的情况,你们谁还有更好的办法提出来?让晋王吞并了神圣罗马帝国之后继续保持着晋王的封号,让整个欧洲落入大明的治下,当然没问题。
然后呢?
然后谁能保证晋王不会有其他的心思?或者说,这一代的晋王没有那个心思,下一任的晋王呢?
推恩令是个好东西,然而却不是一劳永逸的办法。因为朕不想看着大明刀枪入库,马放南山,过上百十年后文恬武嬉,再弄出一个建奴!
一会儿你们回去之后各自想想还有没有其他的好办法,如果有,朕可以接受,如果没有,就按朕说的执行吧。”
挥挥手让张之极和卢象升滚蛋之后,崇祯皇帝又把朱慈烺给留了下来。
望着一直躬身立在自己身前的朱慈烺,崇祯皇帝突然走了过去,用手拍了拍朱慈烺的肩膀:“恨父皇么?”
朱慈烺的眼眶突然有些红。
现在已经主政京城并且开始帮崇祯皇帝处理奏章的朱慈烺,可以说从小到大就没见过崇祯皇帝会像一个普通百姓家里父亲的一面。
在崇祯皇帝身上表现出来的永远都是无所不能,铁血,冷酷,无论什么时候,崇祯皇帝都是那个虎视八方的皇帝,而不像个父亲,自己也像臣子多过于像个儿子。
最是无情帝王家!
生在帝王家就是这样儿,有些东西必须要抛弃,有些东西必须得承担起来,从自己登上太子大位的那一天就知道。
用袖子悄然抹了抹眼眶,朱慈烺道:“儿臣不恨父皇。卢阁老和英国公看不明白,是因为他们当局者迷。”
崇祯皇帝点了点头,叹道:“他们当局者迷,朕何尝不是当局者迷?一超多强?呵呵,孩子气!”
后世所谓的一超多强是建立在什么基础上的?
几大流氓手里都有蘑菇弹,虽然天天都在比比划划的,但是谁也不敢真的向谁下死手,最起码也不会明面上互怼。
至于那些没有蘑菇弹的国家,自动自觉的被几大流氓薅羊毛就行了,连说话的声音都大不起来。
就像是某几个脑袋抽抽了的家伙想要入常一样,那常是随便是个人就能入的?
五大流氓把好处收完了之后,随便哪个一票反对,这事儿就算是黄了,而且五家也不可能再让任何一家进来分摊好处。
反正想要入常,要么一次性车翻五大流氓,要么修改联合国宪章。
车翻五大流氓的事情就不要想了,有那个实力的统一蓝星都没有问题了,谁还在乎什么大流氓席位。
至于修改联合国宪章,五大流氓有一个否决的,这宪章就没办法修改……
所以后世可以维持种这种表面平衡,最起码也不会闹的太过分。
而大明具备这个条件吗?
论到手里的家伙,可能大明本土是最强的,毕竟有着皇家学院和那么多的大学做为研发方面的后盾,然而也不能说其他几个皇子手里的家伙就弱到哪儿去。
毕竟还没有出现蘑菇弹这种大杀器,连无线电都还没有搞出来的年代,打仗的最基本因素还是靠人。
这也就意味着大明本土对其他几家有优势,然而却无法形成压倒性的优势。
所以一超多强的局面在大明根本就没有实现的可能,像什么分封诸王的玩法,朱玩璋更是早两百多年前就已经玩过了。
都是王,这些人心里就会琢磨着那个皇位。
崇祯皇帝还活着的时候自然没有人敢跳,等崇祯皇帝死了之后呢?
打起来是正常,打不起来才叫见鬼,只不过是早晚的事情而已。
所以倒不如干脆把神圣罗马帝国那边独立出去,让老三也当个皇帝,老大同样在北边或者美洲那边当个皇帝。
这样儿一来,这三家撑死了也就是互相挖坑,想着把对方给埋进去,然而大规模开片的可能性却是小了很多。
只要这三家把持住了整个世界,那么最大得利的就永远是大明百姓,而不用担心蛮子们出来搞事情。
至于把自己埋到油桶的那个位置,除了那个位置在三间的中间,属于不偏不倚的位置之外,崇祯皇帝同样想着的还是下面的油。
自己知道那块地方的重要性,太子也知道,可是以后的继承人是不是知道?
如果再遇上几个败家的怎么办?大明的油桶还要不要了?万一有个混账东西觉得那破地方没啥意义想要扔了就更恶心了。
头铁归头铁,大明自己扔地盘这种狗屁倒灶的事情也不是没出过。
比如宣德年间的缅甸和交趾,还有奴尔干都司,都是因为当时觉得这些破地方拿在手里太麻烦而扔掉的……
所以崇祯皇帝选择把自己埋在油桶上面。
只要自己的寝陵在那里一天,就没有任何人敢提出来放弃那块地盘,也就意味着油桶将永远属于大明所有。
至于会不会出现英格兰跟后世的鹰酱那种关系,崇祯皇帝同样不在乎。
虽然那种关系确实挺操蛋的,然而其中有很大的因素还是在于英格兰蛮子们自己作死,而不是鹰酱如何如何。
毕竟,早期去到美洲大陆的那些英格兰蛮子,都是些被流放的大盗,传教士,小偷,手工艺人等等……
其中最为关键的原因还在于英格兰蛮子先天不足。
地盘小,国内人口少,政党之间互相撕逼的情况天天都在上演。
而美洲大陆孤悬海外,两次世界大战中都是在吸血壮大自身,而英格兰蛮子们则是跟德意志的蛮子们互怼到死。
在这种情况下,小国寡民的英格兰蛮子被自己的儿子按在地上摩擦,之后更是管自己的儿子叫爸爸,也就变得可以理解了。
大明帝国跟他们的情况一样吗?
大明的面积有多大?人口有多少?
最关键的是,无论是辽王还是晋王,这兄弟两个就算都被独立出去当皇帝了,那他们也是大明天子的亲兄弟,基本盘也是大明百姓,朝中的文武大臣也是从大明百姓中选出来的。
里外里还是那些人,只是分成了三个国家而已,跟蛮子们又岂是一回事儿?
沉默了半晌之后,朱慈烺开口道:“儿臣还是以为,欧罗巴那些蛮子难堪大任,三弟在神圣罗马帝国那边继位为帝,还是应该以我大明百姓为主。”
崇祯皇帝点了点头道:“早晚的事情罢了。我大明的工程一日未停,劳工的需求就一天摆在那里。至于那些蛮子们,以后给他们一些甜头尝尝就能老实下来,没什么大不了的。”
沉默了一会儿,崇祯皇帝又接着道:“朕跟你说这些,是不想让你心里有什么地方别扭着解不开。
你做了这么久的太子了,应该知道一天要处理的政务有多少,如果再加上那两块地区,以后再加上蓬莱,你猜猜会出现什么样的局面?”
朱慈烺迟疑道:“儿臣会忙不过来,然后就会将事情分散到内阁和司礼监。”
说完之后,朱慈烺恍然道:“父皇的意思是说,会出现大权旁落的现象?”
崇祯皇帝点了点头道:“古往今来,不外如是。你自小就见过朕是如何处理政务的,而你自己也是个勤奋的。
可是,你能指望你的子孙后代都跟你一样么?勤政如太祖高皇帝,最后不还是需要内阁来帮着处理政务?
别指望着皇家学院正在折腾的那些有线电报无线电报一类的东西,事实上,以后可能会出现千里传音之类的手段,你在紫禁城可以将你的声音传到任何你想传到的地方。
过远的距离会让很多人产生不该有的想法,然而人心这种东西却是最难猜测的,根本就经不起一丝丝的试探。
朕从来不去试探人心,行就是行,不行就是不行,要么听话要么去死,这才是一个君王应有的驭下之道。
为何那些蛮子们贪起来无法无天?地广人稀,缺少了相应的制衡手段,再扯一扯什么罪不及家人的狗屁人权,谁还会怕?”
等着朱慈烺将这一番话理解吸收了之后,崇祯皇帝又接着道:“朕再问你一个问题。
锦衣卫的五军都督府,包括内阁和中极殿,这几处机构对于倭国的情报都各有收集与分析,那么你怎么看待倭国的内附要求?”
一听崇祯皇帝提到倭国,朱慈烺当即就表态道:“儿臣以为绝不可让倭国内附!”
崇祯皇帝点了点头道:“理由呢?”
朱慈烺道:“我大明的各项工程还没有完工,若是倭国人内附了,到时候又上哪里去找这么好的监工?
杀人打人见血的事情全让倭奴们背了,于我大明声望无碍。若是倭国内附,以后这些破事儿岂不是要算在我大明身上了?
即便是退一步讲,这些事情不会栽在大明身上,哪怕大哥那边辽国的名声也不会好到哪儿去。
一旦辽国的名声臭了,再想让大明百姓移民过去可就没那么容易了,到时候我大哥就不得不倚重于蛮子。如此看来,这些倭奴倒是真正的其心可诛!”
崇祯皇帝摇了摇头道:“错了。倭奴其心可诛是真的,可是他们也不会料到朕会将你大哥和三弟分封到其他的地方做皇帝。
所以,倭国人想要内附是真的,不安好心也是真的,但是说到想要毁了我大明或者辽国的名声,他们还没有那个眼光,更没有那个胆子!”
朱慈烺点了点头,随即有些疑惑的道:“儿臣有些想不明白是,为什么锦衣卫和军府对于倭国的情报评判会相差那么多?甚至于中极殿和内阁对于倭国的评判也出入极大。
通过最近的情报和他们的总结来看,锦衣卫和中极殿的看法是类似的,双方都认为应该早早的解决倭国,不给其壮大成长的机会。
而五军都督府和内阁又都认为应该扶植倭国,让他们继续发展下去,好为大明提供更多的监工?
儿臣不相信五军都督府和内阁会如此短视,也不相信锦衣卫和中极殿会夸大其辞,儿臣实在是不知道该怎么判断了。”
崇祯皇帝摇了摇头道:“朕只问你,倘若决断权在你手上,你会如何选择?”
朱慈烺迟疑道:“儿臣更倾向于锦衣卫和中极殿,会提前将倭国灭掉。
原因很简单,锦衣卫和中极殿那边的情报与东厂在外的情报相差无几,也就是说倭国确实是狼子野心,表面的顺服之下其实包藏了更大的祸心。”
崇祯皇帝点了点头道:“这就是看问题的角度不同了。锦衣卫和东厂他们负责收集情报并给出评判,而中极殿是站在大的战略角度来看问题,所以他们倾向于提前弄死倭国。
而五军都督府是通过军事角度来看问题,无论是以前还是现在,倭国从来都没能对我大明构成过威胁,最大的麻烦也不过是倭乱而已。
现在的五军都督府装备精良,兵员素质更是远超以往,他们又怎么会将小小的倭国看在眼里?
至于内阁那边,各部都需要大量的劳工,也就需要更多的监工,既然倭国对于大明来说没什么威胁,他们自然也不会放在心上。
而你身为大明的太子,要站在全局的位置来看问题,自然也会希望弄死倭国。所以这就是看问题的角度不同了。”
朱慈烺躬身道:“那父皇的意思是?”
崇祯皇帝呵呵笑了笑道:“现在选择哪个对我大明最为有利?”
朱慈烺道:“自然是五军都督府和内阁的选择,毕竟倭国再怎么包藏祸心,现在也没有搞出什么事情来,而我大明需要监工却是明摆着的。”
崇祯皇帝道:“那就是了。自然是选择五军都督府和内阁那边的方略,先拖着倭国,让他们为大明继续提供更多的劳工也就是了。
另外,朕告诉你一句话,那就是小孩子才做选择题!”
崇祯皇帝没有理会朱慈烺的问题,反而回到座位上坐了下来,揉了揉额头道:“朕在走一条没有别人走过的路,最让朕头疼的却是看不到前方的对错。”
将目光投向了卢象升之后,崇祯皇帝道:“方才卢爱卿问朕不见战国之事乎?本是同出一源,却又互相攻伐不止。
朕当然知道战国之事,然而现在的情况,你们谁还有更好的办法提出来?让晋王吞并了神圣罗马帝国之后继续保持着晋王的封号,让整个欧洲落入大明的治下,当然没问题。
然后呢?
然后谁能保证晋王不会有其他的心思?或者说,这一代的晋王没有那个心思,下一任的晋王呢?
推恩令是个好东西,然而却不是一劳永逸的办法。因为朕不想看着大明刀枪入库,马放南山,过上百十年后文恬武嬉,再弄出一个建奴!
一会儿你们回去之后各自想想还有没有其他的好办法,如果有,朕可以接受,如果没有,就按朕说的执行吧。”
挥挥手让张之极和卢象升滚蛋之后,崇祯皇帝又把朱慈烺给留了下来。
望着一直躬身立在自己身前的朱慈烺,崇祯皇帝突然走了过去,用手拍了拍朱慈烺的肩膀:“恨父皇么?”
朱慈烺的眼眶突然有些红。
现在已经主政京城并且开始帮崇祯皇帝处理奏章的朱慈烺,可以说从小到大就没见过崇祯皇帝会像一个普通百姓家里父亲的一面。
在崇祯皇帝身上表现出来的永远都是无所不能,铁血,冷酷,无论什么时候,崇祯皇帝都是那个虎视八方的皇帝,而不像个父亲,自己也像臣子多过于像个儿子。
最是无情帝王家!
生在帝王家就是这样儿,有些东西必须要抛弃,有些东西必须得承担起来,从自己登上太子大位的那一天就知道。
用袖子悄然抹了抹眼眶,朱慈烺道:“儿臣不恨父皇。卢阁老和英国公看不明白,是因为他们当局者迷。”
崇祯皇帝点了点头,叹道:“他们当局者迷,朕何尝不是当局者迷?一超多强?呵呵,孩子气!”
后世所谓的一超多强是建立在什么基础上的?
几大流氓手里都有蘑菇弹,虽然天天都在比比划划的,但是谁也不敢真的向谁下死手,最起码也不会明面上互怼。
至于那些没有蘑菇弹的国家,自动自觉的被几大流氓薅羊毛就行了,连说话的声音都大不起来。
就像是某几个脑袋抽抽了的家伙想要入常一样,那常是随便是个人就能入的?
五大流氓把好处收完了之后,随便哪个一票反对,这事儿就算是黄了,而且五家也不可能再让任何一家进来分摊好处。
反正想要入常,要么一次性车翻五大流氓,要么修改联合国宪章。
车翻五大流氓的事情就不要想了,有那个实力的统一蓝星都没有问题了,谁还在乎什么大流氓席位。
至于修改联合国宪章,五大流氓有一个否决的,这宪章就没办法修改……
所以后世可以维持种这种表面平衡,最起码也不会闹的太过分。
而大明具备这个条件吗?
论到手里的家伙,可能大明本土是最强的,毕竟有着皇家学院和那么多的大学做为研发方面的后盾,然而也不能说其他几个皇子手里的家伙就弱到哪儿去。
毕竟还没有出现蘑菇弹这种大杀器,连无线电都还没有搞出来的年代,打仗的最基本因素还是靠人。
这也就意味着大明本土对其他几家有优势,然而却无法形成压倒性的优势。
所以一超多强的局面在大明根本就没有实现的可能,像什么分封诸王的玩法,朱玩璋更是早两百多年前就已经玩过了。
都是王,这些人心里就会琢磨着那个皇位。
崇祯皇帝还活着的时候自然没有人敢跳,等崇祯皇帝死了之后呢?
打起来是正常,打不起来才叫见鬼,只不过是早晚的事情而已。
所以倒不如干脆把神圣罗马帝国那边独立出去,让老三也当个皇帝,老大同样在北边或者美洲那边当个皇帝。
这样儿一来,这三家撑死了也就是互相挖坑,想着把对方给埋进去,然而大规模开片的可能性却是小了很多。
只要这三家把持住了整个世界,那么最大得利的就永远是大明百姓,而不用担心蛮子们出来搞事情。
至于把自己埋到油桶的那个位置,除了那个位置在三间的中间,属于不偏不倚的位置之外,崇祯皇帝同样想着的还是下面的油。
自己知道那块地方的重要性,太子也知道,可是以后的继承人是不是知道?
如果再遇上几个败家的怎么办?大明的油桶还要不要了?万一有个混账东西觉得那破地方没啥意义想要扔了就更恶心了。
头铁归头铁,大明自己扔地盘这种狗屁倒灶的事情也不是没出过。
比如宣德年间的缅甸和交趾,还有奴尔干都司,都是因为当时觉得这些破地方拿在手里太麻烦而扔掉的……
所以崇祯皇帝选择把自己埋在油桶上面。
只要自己的寝陵在那里一天,就没有任何人敢提出来放弃那块地盘,也就意味着油桶将永远属于大明所有。
至于会不会出现英格兰跟后世的鹰酱那种关系,崇祯皇帝同样不在乎。
虽然那种关系确实挺操蛋的,然而其中有很大的因素还是在于英格兰蛮子们自己作死,而不是鹰酱如何如何。
毕竟,早期去到美洲大陆的那些英格兰蛮子,都是些被流放的大盗,传教士,小偷,手工艺人等等……
其中最为关键的原因还在于英格兰蛮子先天不足。
地盘小,国内人口少,政党之间互相撕逼的情况天天都在上演。
而美洲大陆孤悬海外,两次世界大战中都是在吸血壮大自身,而英格兰蛮子们则是跟德意志的蛮子们互怼到死。
在这种情况下,小国寡民的英格兰蛮子被自己的儿子按在地上摩擦,之后更是管自己的儿子叫爸爸,也就变得可以理解了。
大明帝国跟他们的情况一样吗?
大明的面积有多大?人口有多少?
最关键的是,无论是辽王还是晋王,这兄弟两个就算都被独立出去当皇帝了,那他们也是大明天子的亲兄弟,基本盘也是大明百姓,朝中的文武大臣也是从大明百姓中选出来的。
里外里还是那些人,只是分成了三个国家而已,跟蛮子们又岂是一回事儿?
沉默了半晌之后,朱慈烺开口道:“儿臣还是以为,欧罗巴那些蛮子难堪大任,三弟在神圣罗马帝国那边继位为帝,还是应该以我大明百姓为主。”
崇祯皇帝点了点头道:“早晚的事情罢了。我大明的工程一日未停,劳工的需求就一天摆在那里。至于那些蛮子们,以后给他们一些甜头尝尝就能老实下来,没什么大不了的。”
沉默了一会儿,崇祯皇帝又接着道:“朕跟你说这些,是不想让你心里有什么地方别扭着解不开。
你做了这么久的太子了,应该知道一天要处理的政务有多少,如果再加上那两块地区,以后再加上蓬莱,你猜猜会出现什么样的局面?”
朱慈烺迟疑道:“儿臣会忙不过来,然后就会将事情分散到内阁和司礼监。”
说完之后,朱慈烺恍然道:“父皇的意思是说,会出现大权旁落的现象?”
崇祯皇帝点了点头道:“古往今来,不外如是。你自小就见过朕是如何处理政务的,而你自己也是个勤奋的。
可是,你能指望你的子孙后代都跟你一样么?勤政如太祖高皇帝,最后不还是需要内阁来帮着处理政务?
别指望着皇家学院正在折腾的那些有线电报无线电报一类的东西,事实上,以后可能会出现千里传音之类的手段,你在紫禁城可以将你的声音传到任何你想传到的地方。
过远的距离会让很多人产生不该有的想法,然而人心这种东西却是最难猜测的,根本就经不起一丝丝的试探。
朕从来不去试探人心,行就是行,不行就是不行,要么听话要么去死,这才是一个君王应有的驭下之道。
为何那些蛮子们贪起来无法无天?地广人稀,缺少了相应的制衡手段,再扯一扯什么罪不及家人的狗屁人权,谁还会怕?”
等着朱慈烺将这一番话理解吸收了之后,崇祯皇帝又接着道:“朕再问你一个问题。
锦衣卫的五军都督府,包括内阁和中极殿,这几处机构对于倭国的情报都各有收集与分析,那么你怎么看待倭国的内附要求?”
一听崇祯皇帝提到倭国,朱慈烺当即就表态道:“儿臣以为绝不可让倭国内附!”
崇祯皇帝点了点头道:“理由呢?”
朱慈烺道:“我大明的各项工程还没有完工,若是倭国人内附了,到时候又上哪里去找这么好的监工?
杀人打人见血的事情全让倭奴们背了,于我大明声望无碍。若是倭国内附,以后这些破事儿岂不是要算在我大明身上了?
即便是退一步讲,这些事情不会栽在大明身上,哪怕大哥那边辽国的名声也不会好到哪儿去。
一旦辽国的名声臭了,再想让大明百姓移民过去可就没那么容易了,到时候我大哥就不得不倚重于蛮子。如此看来,这些倭奴倒是真正的其心可诛!”
崇祯皇帝摇了摇头道:“错了。倭奴其心可诛是真的,可是他们也不会料到朕会将你大哥和三弟分封到其他的地方做皇帝。
所以,倭国人想要内附是真的,不安好心也是真的,但是说到想要毁了我大明或者辽国的名声,他们还没有那个眼光,更没有那个胆子!”
朱慈烺点了点头,随即有些疑惑的道:“儿臣有些想不明白是,为什么锦衣卫和军府对于倭国的情报评判会相差那么多?甚至于中极殿和内阁对于倭国的评判也出入极大。
通过最近的情报和他们的总结来看,锦衣卫和中极殿的看法是类似的,双方都认为应该早早的解决倭国,不给其壮大成长的机会。
而五军都督府和内阁又都认为应该扶植倭国,让他们继续发展下去,好为大明提供更多的监工?
儿臣不相信五军都督府和内阁会如此短视,也不相信锦衣卫和中极殿会夸大其辞,儿臣实在是不知道该怎么判断了。”
崇祯皇帝摇了摇头道:“朕只问你,倘若决断权在你手上,你会如何选择?”
朱慈烺迟疑道:“儿臣更倾向于锦衣卫和中极殿,会提前将倭国灭掉。
原因很简单,锦衣卫和中极殿那边的情报与东厂在外的情报相差无几,也就是说倭国确实是狼子野心,表面的顺服之下其实包藏了更大的祸心。”
崇祯皇帝点了点头道:“这就是看问题的角度不同了。锦衣卫和东厂他们负责收集情报并给出评判,而中极殿是站在大的战略角度来看问题,所以他们倾向于提前弄死倭国。
而五军都督府是通过军事角度来看问题,无论是以前还是现在,倭国从来都没能对我大明构成过威胁,最大的麻烦也不过是倭乱而已。
现在的五军都督府装备精良,兵员素质更是远超以往,他们又怎么会将小小的倭国看在眼里?
至于内阁那边,各部都需要大量的劳工,也就需要更多的监工,既然倭国对于大明来说没什么威胁,他们自然也不会放在心上。
而你身为大明的太子,要站在全局的位置来看问题,自然也会希望弄死倭国。所以这就是看问题的角度不同了。”
朱慈烺躬身道:“那父皇的意思是?”
崇祯皇帝呵呵笑了笑道:“现在选择哪个对我大明最为有利?”
朱慈烺道:“自然是五军都督府和内阁的选择,毕竟倭国再怎么包藏祸心,现在也没有搞出什么事情来,而我大明需要监工却是明摆着的。”
崇祯皇帝道:“那就是了。自然是选择五军都督府和内阁那边的方略,先拖着倭国,让他们为大明继续提供更多的劳工也就是了。
另外,朕告诉你一句话,那就是小孩子才做选择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