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林小说网 > 唐朝好地主 > 第1143章 铁杆庄稼

第1143章 铁杆庄稼

推荐阅读:我的帝国无双明天下唐枭乘龙佳婿长宁帝军医妃惊世盛唐风华逍遥游银狐续南明

武林小说网 www.wltxt.com,最快更新唐朝好地主最新章节!

    桂花黑糖、椰子糖、榴莲糖、绿豆糕、牛角梳、木雕,逛了半天街,回来的时候随从们手里都拎满了各式各样的交州土产。

    虽然走的脚都有些酸,可红线、四娘两个还是非常兴奋的,到了家,还忙着商量这些礼物带回去后怎么分配。

    李超倒是一直还想着那个老丐的事情。

    杨师道过府来商议回京朝集的事情,身为地方封疆大吏,他本来应当在十月就进京的。不过这边事务多,且又还要等着随李超和太子一起回京,便一直没动身。

    “扶南、真腊那边我们都派人去传了话,两边使者也来见过我,我转达了赵王的意思,他们表示会立即派人回去禀报,稍后给我们回复。”

    “嗯。”李超点了下头,对于扶南、真腊、林邑三国的态度,他已经定下了调子。大唐要趁机插手,先灭林邑。

    “对了,交州这边对于今年新考出来的秀才是怎么安排的?”李超问。

    杨师道听李超说到这个,还有些不太好意思。广南道也算是大唐二十余道中的一道,可大唐今年开新式科举,天下录取了五万秀才,广南道却只录取了一百个秀才。

    就是这一百秀才,还算是对广南的照顾了,要不然,若真全按着成绩来录,估计一百秀才还录不到呢。

    一道只录了一百秀才,这说明什么?说明他们广南的文教不兴啊,这也算是他为政地方的一个失职了。

    可说起来,杨师道也有些无奈。

    大唐科举考试制度,是有学籍的。也就是只有广南籍的读书人,才能参与广南道的科举考试。都是按着户籍确定学籍,广南的只能在广南考,而交州的只能在交州考,宋平县的就只能在宋平县考。

    这一个制度,使得科举考试的时候,广南的许多读书人都跑回原籍考试去了。而这些人,却又占据了广南汉人士子中的多数。

    许多在广南经商啊,办庄园的地主、商人们,他们的籍贯依然还在原籍。虽然纳税的时候,朝廷按他们在这里的产业,照样征税。但科举就不行了,他们必须回原籍考试。

    “今年考中的那些秀才,官府是怎么安排的?”李超问。

    杨师道抚着胡须,不知李超为何这样问。

    “按朝廷的规定,录取的秀才,要在县学中进修学习,只有拿到足够的学分才有资格参加州试的科试,科试中取后,才能参加州试正式考试。”

    李超点头,这些他是知道的,甚至这些还是他为朝廷设计的科举改革新制度。

    所谓的进修学习,就是指考中了秀才之后,必须的一个条件。

    毕竟科举的目的是为了选拔官吏,大唐对于县试的参考条件还是放的比较宽松的,年满十四岁,身家清白的良民,就可以参加县试。

    这个身家清白的要求比过去也降低了许多,过去的身家清白讲的是三代无犯罪记录,而且过去工、商子弟是没资格考试的,更别说那些贱籍之人了。

    而如今放宽了条件,只要父兄无犯罪记录,本身是良民,就算是工商之子也一样可以参加科举。只不过加了一个年龄限制,十四岁。

    当初加这个年龄限制,也是考虑到虽会有天才,但年纪太少肯定是当不了官做不了吏,人生阅历这些也不足的。因此十四岁就是最低参加科举的年纪,这样真要有天才,那么县试道试会试一路过关高中,三年一期,也就十六岁了。

    十六岁如果再国子监里进修一年,十七岁年纪也是勉强能当个官吏的。多少人不可能一次就中,正常考个几次,那么二三十岁中进士都是正常。

    中秀才之后入县学读书,也是一个硬性规定。

    这个县学里读书,读的不是一般的儒家经典这些,中秀才之后入县学,他们读的是处理公文,学习行政这方面的知识技巧。甚至还特别给几个学科定了学分,只有修满了学分,才有资格参加科举考试的州试资格考试,去考取举人。

    秀才入县学进修,要求不高,也不要求一下子学到太多东西。甚至报名拿了课本在家修习也可以的。

    当初李超弄出这些来,就是为了避免到时科举选出一群只知读死书的书呆子,因此才会有考试和学校并重。

    “这个县学进修要收费吗?”

    杨师道点头,“有收费,不过收费不高,县学秀才班有专门的课程,因此要发给教材,还要定期考试,所有有收费。”

    嗯,没有优待。

    李超有些意外,这是自己当初疏忽了还是朝廷疏忽了?

    李超是赞成优待读书人的,当然,他也反对如明朝那样过份优待读书人。一个读书人,就想免役免钱粮,甚至接受投效,庇护亲党不纳税服役,甚至连做生意都不纳税,这不可能。

    大明后来国库空虚,很大一个原因就是士绅阶层的特权给害了,大量的人都不纳税不服役,一人中举,就有许多乡人连人带田产的白送。但这种送田甚至自卖为奴也不是真正的,只不过是一种借着秀才进士的特权,逃役逃税,他们不再向朝廷纳税服役,只向投靠的士绅交点租子,负担就变轻的多。

    士绅庇护他们,白得一笔租,而投效的百姓减轻了负担,唯独朝廷亏了,流失了大量的税收。

    这种亡国的做法,李超当然不能纵容。

    可现在朝廷对读书人居然没半点优待,这也是出乎他意料的。

    那个老丐家庭条件较差,年纪大身体差,几乎是个残废。儿子却出人意料的读书成才,居然考中了秀才。可现在他儿子要进县学读书进修,却交不起钱,老头不得不去乞讨要钱,供养秀才的儿子,甚至还不敢把他乞讨的事情告诉儿子,生怕儿子知道后没面子。

    这种伟大的父爱,确实让人敬仰感动。

    李超把这个事情说了出来。

    杨师道也很惊讶,“想不到一个渔民之子,居然也能考中秀才,不简单啊。”

    整个广南道数州之地才考出来一百个秀才,而这个穷小子居然也能中,当然就很了不得了。

    杨师道出身弘农杨氏,关西顶级名门,甚至还是前朝皇族,他读书当然要简单的多,家里有的是资源。

    “我回头就让人送笔钱给他家。”

    李超却摇头,送钱并不是解决的办法。

    朝廷科举改制之后,以后会有越来越多的穷人子弟也能通过科举出人头地。不过,读书的负担也确实不轻,如今朝廷也只能免费普及初小义务教育,对高小甚至更高的中学,也是无法完全承担免费教学的。

    “我的意思是,在高小和中学的办学中,还是坚决收费教育,办官学的同时,也鼓励民间办私学。而官府呢,也应当拿出些专门的资金,做为对优秀学生的奖学金,对一些成绩不是特别优秀,但也还不错而家庭条件又很困难的,则发给助学金。”

    全免费肯定是办不起,但对部分学生奖励资助还是可以的。

    杨师道想了想,这个倒不需要太多钱,“回头我就拟个章程出来。”

    “杨公,对于秀才们,我认为应当要更加重视。考一个秀才不容易,这些人都算是读书人中的精英了。我有一个打算,就是以后考中秀才的读书人,都可以免费进入县学秀才班进修,地方官府还要给予一些纸笔的补贴。此外呢,给予县学里秀才们每月六斗米口粮。”

    免税等特权口子不能开,但给点纸笔补贴,再一月给六斗米的口粮,李超倒认为还是地方上还是能负担的起,也应当负担的。

    读书人,总要优待些。

    有了一月六斗米口粮,就算是贫困的秀才,也能安心的读书。

    “赵王真是想的长远啊,杨某倒是疏忽了这些。”杨师道也很赞同李超的这个优待士人的计划。

    广南总共才一百个秀才,一人一月六斗米,一人一年不过七石二,一百人也不过七百来石米,交州斗米五钱,七百石米,折钱不过三十来贯而已,不值一提。

    但一个优待读书人的名头,却还是很响亮的,尤其是今年广南科举县试成绩如此惨淡的情况下。

    “再穷不能穷教育的,开启民智,为国育才,也是官员们不可推辞的责任啊。”李超说道。

    “赵王说的对,不过一月六斗米是不是太少了点?”

    李超却是摇头。

    “我们要优待士人,但也不能太过。过犹不及,一月六斗米,差不多能够一家三四口人的口粮了,这已经是很大的保障了。秀才也还可以一边读书,一边做点事情嘛,比如到衙门里帮帮忙,或者到学校里兼个代课老师什么的。”李超一口气拒绝了要给秀才过多优待的提议。

    补贴和口粮,都只是一个基本保障,却不是要供养。

    “对了,这个秀才口粮也不应当是谁都能领,我们应当定个标准。比如说,每年都要对秀才们进行一次岁考,评出甲乙丙丁几个等级,成绩最差不及格的评为丁级,丁级则停发月粮。”

    加上这条,李超是防止以后获得秀才的人越来越多,那朝廷负担岂不越来越大,就跟明末时全国拥有五六十万秀才,都发米,也吃不消。连明朝都是每县只有二十个人才有资格拿这米的。

    李超定下这个考核,每年一考,考核通过,下年能拿米,考核成绩太差,那下年就没资格拿米了。这也算是给秀才们一些压力,不是考中了秀才以后就能混六斗米的。

    “那如果是那些家庭条件特别差,可成绩又最后的秀才怎么办?”杨师道问道。

    “那他可以申请下助学金,或者也可以边读书边工作,比如到衙门帮办,比如到学校教课,总不能一颗树上吊死。”李超道。

本站推荐:锦绣清宫:四爷的心尖宠妃宰执天下误惹妖孽王爷:废材逆天四小姐邪王追妻:废材逆天小姐邪王追妻覆汉明朝败家子寒门崛起绝世神医:腹黑大小姐良田喜事:腹黑夫君美如花

唐朝好地主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武林小说网只为原作者木子蓝色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木子蓝色并收藏唐朝好地主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