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81章 刮目相看
推荐阅读:神印王座II皓月当空、宇宙职业选手、斗罗大陆V重生唐三、万相之王、星门、剑道第一仙、雪中悍刀行、剑来、一剑独尊、牧龙师
武林小说网 www.wltxt.com,最快更新动力王朝最新章节!
陈耕知道上面对与苏联关系的正常化异常重视,重视到了上面将中苏关系正常化视为最近几年外交工作的“战略级”重点,但他仍然没想到上面对中苏关系正常化的迫求打了如此紧切的程度:在自己将利哈乔夫汽车制造厂有意跟随润华实业考察团一起去中国、对润华实业进行参观和考察的消息告诉大使馆之后的第三天,也就是陈耕等人回程的倒数第二天,大使馆那边就传来了消息:欢迎利哈乔夫汽车制造厂的同志到润华实业参观访问。
可是时间不够了啊,怎么办?
陈耕再一次见识到了中苏两国推动双方关系正常化的决心:苏联方面以最快的速度和中方做了沟通,随即给陈耕等人的签证时间延长了五天,名义是利哈乔夫汽车制造厂邀请润华实业的同志们参观游览莫斯科;
随后……嗯,随后其实就没有陈耕什么事了,街下来润华实业一行人的工作就是由利哈乔夫汽车制造厂的人——当然也有可能有克格勃的人——陪着,在莫斯科的各个景点闲逛,反正等签证再次到期的时候,陈耕等人已经登上了苏联政府专门为双方人员提供的一架tu—154m包机。
“还是包机舒服,”坐在陈耕旁边的林书瑶小声的道:“去年你说的要弄一家公务机的,怎么到现在还没动静?”
“呃……我忘了,你还记得呢?”陈耕有点尴尬,去年去法兰克福参加车展的时候,被冲着自己炫富的金德勒刺激的不轻,决定也弄一架波音737级别的干线客机改装一下当公务机用,只是整天里忙的跟条狗似的,时间一长,陈耕也就把这件事给忘记了。
“您说我能忘了么?”看着这架总共只有50多个座位、还有一个专门的会议室的tu—154m,林书瑶小声的问道:“这架飞机和一般的客机不太一样啊,空间太大了。”
陈耕点点头,说道:“tu—154m是一种和波音737差不多大小的一种飞机,这架tu—154m是经过了改装的,你们,看都是头等舱的座椅布局,应该是苏联政府为苏联的大型国企服务的,怎么,你喜欢?”
“当然喜欢啊,”林书瑶并没有掩饰自己的情绪,道:“不过这么一架飞机应该很贵吧?不说买飞机的钱,单单是每年烧的油、维护保养、机组人员和机场的使用费……这些加起来,一年就是一笔天文数字。”
那可真的是一笔天文数字,陈耕没有详细的算过,但就算是已1988的物价水平,以平均每个月使用2次来计算,每年的使用成本也最少在三四百万以上,1988年的三四百万,那绝逼是一笔巨款了,更别说航线申请有多麻烦。
“谁说的?其实运作的好了,一架飞机不但不用花钱,每年还能赚点钱。”
“那要这样的好事?”林书瑶摇摇头,坚决不信:“您别欺负我不懂,我可专门了解过这个的,就算是不买新的飞机,弄一架二手的,买到手之后进行一次彻底的大检修,之后的改装费用、使用成本……算上飞机的折旧,这一年下来没有个大几百万根本想都不要想。”
说到这里,想到每年大几百万就这么烧成了灰,林书瑶是着实有些心疼:“唉,这么一算,这飞机是真不能买,一般单位谁用得起啊?”
陈耕好笑的望着林书瑶道:“你就没考虑把飞机租给别人用吗?”
“租给别人用?租出去?”林书瑶一愣:“还能这样?”
陈耕:“这是国外公务机和私人飞机的一种很普遍的降低成本的方式,在自己不用的时候把飞机租给别人用,当然,租机费用肯定是要成本的基础上再加些钱的。嗯,国外甚至有一种专门的飞机租赁公司,这些公司旗下的飞机都是各种不同配置和大小的私人和公务飞机,他们的客户都是那些大企业、大集团、大财团、明星、政界名流……这些人,每年其实也不少赚。”
“如果是这样……”林书瑶皱着眉头小声底骨折,若有所思。
………………………………
飞机抵达首都国际机场之后的情形自不用提,既然利哈乔夫汽车制造厂的同志们——鬼知道这个所谓的利哈乔夫汽车制造厂参观团里面到底有几个是利哈乔夫汽车制造厂的人?——到润华实业考察的工作只是顺带的、用来糊弄别人的,陈耕就很自觉的没往里面凑合:没看到那么多领导在那里等着了么?
果然,领导们对陈耕同志的识趣很满意,外交部派了个人过来和陈耕打了个招呼,意思就是听说利哈乔夫汽车制造厂的同志们来了,一汽的同志们以及当年参加过一汽建设的一些老同志、老领导都很激动,想要和利哈乔夫汽车制造厂的同志们聊聊天、叙叙旧……
总之这番话的中心意思就一个,利哈乔夫汽车制造厂的同志们要在首都待几天,没你陈耕啥事,你爱干嘛就干嘛去,只要别在眼前晃悠着碍眼就行。
当我喜欢在你们眼前晃悠啊?陈耕气得不行:都说媳妇娶进房、媒人扔过墙,这媳妇还没娶进房呢,就打算把我这个媒人一脚踢开了?算了,你们厉害,我躲远点行不行?
刚刚回到公司,刘长明就给陈耕带来了一个好消息:“陈董,瓦锡兰那边给咱们回了消息,说原则上同意与我们进行引进技术的商谈。”
“这么快?”陈耕瞬间就震惊了:“怎么会这么快?”
“我也不知道,可能是瓦锡兰看中了中国高速发展的经济,打算进军大陆,而咱们又恰好出现了?”刘长明做出了自己的预测:“这是他们给发来的传真,您看看。”
还真是!
传真上说的很明白,瓦锡兰公司非常有兴趣与润华实业在动力系统方面进行合作,希望润华实业组织一个参观团队,在合适的时机到瓦锡兰去参观和访问——这就是瓦锡兰向润华实业发出了邀请:你来我这人看看吧,你看上了什么,咱们再具体的谈。
“这是个非常好的信号啊,”陈耕虽然很意外,但更多的还是高兴,开心的对刘长明道:“老刘,和瓦锡兰合作的想法你是提出来的,对方也说了,不管是技术授权还是许可证生产,这些都可以谈,所以我决定这个谈判交给你来操作,怎么样,有没有信心挑起这个担子?”
“我来?”刘长明不敢相信的反手指了指自己。
“没错,就是你,怎么,没信心?”
“那倒不是,可是……就是……”从来没想过自己竟然要主持这么一场谈判活动的刘长明,脑袋晕晕的:“可我以前主要是做技术工作,谈判这一块我不擅长啊。”
看着一脸为难的刘长明,陈耕登时就笑了:“怎么可能让你一个人去谈?公司养的那些谈判人员是干什么吃的?我的意思,是由你拟定这次合作的主要框架、组织谈判团队,只要你给出的合作框架获得了公司董事会的批准,剩下的就是你说了算,公司这边不再插手。当然,必要的监督手段还是要有的。”
“这样啊……”
刘长明的脸上先是纠结,慢慢的,期待和憧憬逐渐占据了上风:“如果公司相信我,那……我想试试。”
至于公司会有相应的监管手段,刘长明压根就没觉得这有什么不对:这么大的事,公司怎么可能直接撒手不管,交给自己一个人去折腾?
只是润华实业忙活着与瓦锡兰合作的事情,把来访的利哈乔夫汽车制造厂的人给惊到了,代表团副团长克列斯廷斯基难以置信的向陈耕问道:“陈,你们和瓦锡兰公司有合作?!”
瓦锡兰啊,世界首屈一指的船舶动力以及能源系统提供商啊,哪怕苏联的企业,在看瓦锡兰这样的超级动力巨头的时候也不免是带着钦佩和羡慕,这样的超级巨头怎么会看上润华实业这种小喽啰?
克列斯廷斯基觉得简直无法理解。
“不是有合作,是即将建立合作,”克列斯廷斯基的表情让陈耕极度不爽:你丫什么意思啊?从来没有吃亏习惯的陈耕貌似不经意的道:“我们公司旗下有一家造船厂,对动力系统的需求量比较多,就跟瓦锡兰那边联系了一下,没想到对方的回应很积极,表示这些事情都可以谈。”
润华实业竟然还有一家造船厂?!
克列斯廷斯基以及整个利哈乔夫汽车制造厂的同志们都觉得自己的脑子都不太够用了:摩托车、汽车、动力总成、造船……这个润华实业到底还有多少产业?
虽然不知道润华实业的这家造船厂的规模有多大,但只是参考润华实业的汽车制造和摩托车制造的规模,也能大致的猜到这个造船厂不会太小——最少也得是个中等规模的造船企业吧?
那可就太了不得了!
尼玛别说利哈乔夫汽车制造厂,整个苏联都找不到一家行业横跨程度这么大、同时在每个行业都能做的很出色的企业。
克列斯廷斯基觉得这次的润华实业之行再一次的刷新了自己对中国企业、中国工业以及中国改革开放政策的认识,现在他有些能明白为什么苏联中央要和中国搞好关系了:这个国家的发展潜力和发展速度,让伟大的苏维埃都无法忽视!
陈耕知道上面对与苏联关系的正常化异常重视,重视到了上面将中苏关系正常化视为最近几年外交工作的“战略级”重点,但他仍然没想到上面对中苏关系正常化的迫求打了如此紧切的程度:在自己将利哈乔夫汽车制造厂有意跟随润华实业考察团一起去中国、对润华实业进行参观和考察的消息告诉大使馆之后的第三天,也就是陈耕等人回程的倒数第二天,大使馆那边就传来了消息:欢迎利哈乔夫汽车制造厂的同志到润华实业参观访问。
可是时间不够了啊,怎么办?
陈耕再一次见识到了中苏两国推动双方关系正常化的决心:苏联方面以最快的速度和中方做了沟通,随即给陈耕等人的签证时间延长了五天,名义是利哈乔夫汽车制造厂邀请润华实业的同志们参观游览莫斯科;
随后……嗯,随后其实就没有陈耕什么事了,街下来润华实业一行人的工作就是由利哈乔夫汽车制造厂的人——当然也有可能有克格勃的人——陪着,在莫斯科的各个景点闲逛,反正等签证再次到期的时候,陈耕等人已经登上了苏联政府专门为双方人员提供的一架tu—154m包机。
“还是包机舒服,”坐在陈耕旁边的林书瑶小声的道:“去年你说的要弄一家公务机的,怎么到现在还没动静?”
“呃……我忘了,你还记得呢?”陈耕有点尴尬,去年去法兰克福参加车展的时候,被冲着自己炫富的金德勒刺激的不轻,决定也弄一架波音737级别的干线客机改装一下当公务机用,只是整天里忙的跟条狗似的,时间一长,陈耕也就把这件事给忘记了。
“您说我能忘了么?”看着这架总共只有50多个座位、还有一个专门的会议室的tu—154m,林书瑶小声的问道:“这架飞机和一般的客机不太一样啊,空间太大了。”
陈耕点点头,说道:“tu—154m是一种和波音737差不多大小的一种飞机,这架tu—154m是经过了改装的,你们,看都是头等舱的座椅布局,应该是苏联政府为苏联的大型国企服务的,怎么,你喜欢?”
“当然喜欢啊,”林书瑶并没有掩饰自己的情绪,道:“不过这么一架飞机应该很贵吧?不说买飞机的钱,单单是每年烧的油、维护保养、机组人员和机场的使用费……这些加起来,一年就是一笔天文数字。”
那可真的是一笔天文数字,陈耕没有详细的算过,但就算是已1988的物价水平,以平均每个月使用2次来计算,每年的使用成本也最少在三四百万以上,1988年的三四百万,那绝逼是一笔巨款了,更别说航线申请有多麻烦。
“谁说的?其实运作的好了,一架飞机不但不用花钱,每年还能赚点钱。”
“那要这样的好事?”林书瑶摇摇头,坚决不信:“您别欺负我不懂,我可专门了解过这个的,就算是不买新的飞机,弄一架二手的,买到手之后进行一次彻底的大检修,之后的改装费用、使用成本……算上飞机的折旧,这一年下来没有个大几百万根本想都不要想。”
说到这里,想到每年大几百万就这么烧成了灰,林书瑶是着实有些心疼:“唉,这么一算,这飞机是真不能买,一般单位谁用得起啊?”
陈耕好笑的望着林书瑶道:“你就没考虑把飞机租给别人用吗?”
“租给别人用?租出去?”林书瑶一愣:“还能这样?”
陈耕:“这是国外公务机和私人飞机的一种很普遍的降低成本的方式,在自己不用的时候把飞机租给别人用,当然,租机费用肯定是要成本的基础上再加些钱的。嗯,国外甚至有一种专门的飞机租赁公司,这些公司旗下的飞机都是各种不同配置和大小的私人和公务飞机,他们的客户都是那些大企业、大集团、大财团、明星、政界名流……这些人,每年其实也不少赚。”
“如果是这样……”林书瑶皱着眉头小声底骨折,若有所思。
………………………………
飞机抵达首都国际机场之后的情形自不用提,既然利哈乔夫汽车制造厂的同志们——鬼知道这个所谓的利哈乔夫汽车制造厂参观团里面到底有几个是利哈乔夫汽车制造厂的人?——到润华实业考察的工作只是顺带的、用来糊弄别人的,陈耕就很自觉的没往里面凑合:没看到那么多领导在那里等着了么?
果然,领导们对陈耕同志的识趣很满意,外交部派了个人过来和陈耕打了个招呼,意思就是听说利哈乔夫汽车制造厂的同志们来了,一汽的同志们以及当年参加过一汽建设的一些老同志、老领导都很激动,想要和利哈乔夫汽车制造厂的同志们聊聊天、叙叙旧……
总之这番话的中心意思就一个,利哈乔夫汽车制造厂的同志们要在首都待几天,没你陈耕啥事,你爱干嘛就干嘛去,只要别在眼前晃悠着碍眼就行。
当我喜欢在你们眼前晃悠啊?陈耕气得不行:都说媳妇娶进房、媒人扔过墙,这媳妇还没娶进房呢,就打算把我这个媒人一脚踢开了?算了,你们厉害,我躲远点行不行?
刚刚回到公司,刘长明就给陈耕带来了一个好消息:“陈董,瓦锡兰那边给咱们回了消息,说原则上同意与我们进行引进技术的商谈。”
“这么快?”陈耕瞬间就震惊了:“怎么会这么快?”
“我也不知道,可能是瓦锡兰看中了中国高速发展的经济,打算进军大陆,而咱们又恰好出现了?”刘长明做出了自己的预测:“这是他们给发来的传真,您看看。”
还真是!
传真上说的很明白,瓦锡兰公司非常有兴趣与润华实业在动力系统方面进行合作,希望润华实业组织一个参观团队,在合适的时机到瓦锡兰去参观和访问——这就是瓦锡兰向润华实业发出了邀请:你来我这人看看吧,你看上了什么,咱们再具体的谈。
“这是个非常好的信号啊,”陈耕虽然很意外,但更多的还是高兴,开心的对刘长明道:“老刘,和瓦锡兰合作的想法你是提出来的,对方也说了,不管是技术授权还是许可证生产,这些都可以谈,所以我决定这个谈判交给你来操作,怎么样,有没有信心挑起这个担子?”
“我来?”刘长明不敢相信的反手指了指自己。
“没错,就是你,怎么,没信心?”
“那倒不是,可是……就是……”从来没想过自己竟然要主持这么一场谈判活动的刘长明,脑袋晕晕的:“可我以前主要是做技术工作,谈判这一块我不擅长啊。”
看着一脸为难的刘长明,陈耕登时就笑了:“怎么可能让你一个人去谈?公司养的那些谈判人员是干什么吃的?我的意思,是由你拟定这次合作的主要框架、组织谈判团队,只要你给出的合作框架获得了公司董事会的批准,剩下的就是你说了算,公司这边不再插手。当然,必要的监督手段还是要有的。”
“这样啊……”
刘长明的脸上先是纠结,慢慢的,期待和憧憬逐渐占据了上风:“如果公司相信我,那……我想试试。”
至于公司会有相应的监管手段,刘长明压根就没觉得这有什么不对:这么大的事,公司怎么可能直接撒手不管,交给自己一个人去折腾?
只是润华实业忙活着与瓦锡兰合作的事情,把来访的利哈乔夫汽车制造厂的人给惊到了,代表团副团长克列斯廷斯基难以置信的向陈耕问道:“陈,你们和瓦锡兰公司有合作?!”
瓦锡兰啊,世界首屈一指的船舶动力以及能源系统提供商啊,哪怕苏联的企业,在看瓦锡兰这样的超级动力巨头的时候也不免是带着钦佩和羡慕,这样的超级巨头怎么会看上润华实业这种小喽啰?
克列斯廷斯基觉得简直无法理解。
“不是有合作,是即将建立合作,”克列斯廷斯基的表情让陈耕极度不爽:你丫什么意思啊?从来没有吃亏习惯的陈耕貌似不经意的道:“我们公司旗下有一家造船厂,对动力系统的需求量比较多,就跟瓦锡兰那边联系了一下,没想到对方的回应很积极,表示这些事情都可以谈。”
润华实业竟然还有一家造船厂?!
克列斯廷斯基以及整个利哈乔夫汽车制造厂的同志们都觉得自己的脑子都不太够用了:摩托车、汽车、动力总成、造船……这个润华实业到底还有多少产业?
虽然不知道润华实业的这家造船厂的规模有多大,但只是参考润华实业的汽车制造和摩托车制造的规模,也能大致的猜到这个造船厂不会太小——最少也得是个中等规模的造船企业吧?
那可就太了不得了!
尼玛别说利哈乔夫汽车制造厂,整个苏联都找不到一家行业横跨程度这么大、同时在每个行业都能做的很出色的企业。
克列斯廷斯基觉得这次的润华实业之行再一次的刷新了自己对中国企业、中国工业以及中国改革开放政策的认识,现在他有些能明白为什么苏联中央要和中国搞好关系了:这个国家的发展潜力和发展速度,让伟大的苏维埃都无法忽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