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69章 商法、税法
推荐阅读:我的帝国无双、明天下、唐枭、乘龙佳婿、长宁帝军、医妃惊世、盛唐风华、逍遥游、银狐、续南明
武林小说网 www.wltxt.com,最快更新贞观帝师最新章节!
李世民仔细听完夏鸿升的话,沉默了许久。
过了半晌,这才突然低声的说了一句:“今日也就是你,若是旁人这么说,朕便要当下拿他下狱。”
“正因陛下如此信重,微臣才敢斗胆在陛下面前这么说。”夏鸿升点了点头,说道:“税制改革,尤其是照着微臣所说的方向来改革,对于大唐来说,大过一场地震。甚至于引起民间动荡,天下大乱,也不是没有可能。”
“既知如此,为何还要提出?”李世民凝神问道。
“陛下您是圣明之君,想必能够看得出来,抛开可能会引起来的社会动荡不说,若是真如微臣所言之税法推行开来的话,那会给百姓,给朝廷带来多大的好处!”夏鸿升对李世民说道:“百姓会减轻负担,商人会更加自由,朝廷会更加富裕。陛下能够获得普天之下的百姓和商人的拥护和爱戴。唯独损害了现有的这些大地主,大门阀和大士族的利益,会遭到他们的反对。为何,因为这些大地主,大门阀,大士族,他们想要一个在他们的把持之下的朝廷,一个为他们而谋利的朝廷,而非是一个为百姓谋利的朝廷。”
夏鸿升偷换概念,将李世民对于被士族擎肘的怨恨引到税制改革上面。
果不其然,李世登时就眉头紧锁。李唐从李世民开始,到武则天时期,朝廷一直都在同士族暗中争斗夺权。士族始终是李世民心头的一根刺。
“若是一旦开放了商限,天下都去从商,又有何人去耕种?商人有了宽限,势必更加敛财,又岂能不伤民而利己?”李世民对夏鸿升问道。
“所以才需要朝廷制定商法,制定税法,制定一些列的制度,去做出限制。使其往好的方面去发展,而并非是失控。”夏鸿升说道:“而且只能一个试点,两个试点的逐步开来。如此一来,这中间万一真出现什么大不利,也便于朝廷控制事态。更可以使朝廷在试点的摸索之中,总结经验,修改弊端,优化政策,以便于逐渐铺开。”
李世民又是长久的沉默。夏鸿升的话对于现在的他,还有现在的大唐来说,还是太过于超前了。
“夏静石啊夏静石,你这是在玩火,稍有不慎,恐惹自焚之祸啊!”长久的沉默之后,李世民忽而长叹了一句。
夏鸿升笑了笑,说道:“可是臣这把火,若是烧的得当,却也可成良火,利民无数啊。而且……”
“而且甚子?”李世民抬起了头来。
“而且,税制改革这件事情,一旦既成,便当利及万世。故而其也十分凶险。正因为其所涉甚广,甚深,甚危,甚险,所以才只有陛下您能做得到。”夏鸿升顿了顿,又说道:“除了陛下您,往后的人,只怕是……”
李世民神色一肃,一双鹰目登时就看向了夏鸿升。
夏鸿升继续说道:“并不是微臣说太子殿下,亦或是大唐往后的帝王们无能。而是他们在百信心目中的地位,在群臣心目中的威严,在大唐之中的根基……在许多方面,都会不如您。您可以说是一手缔造起大唐的人,除了您自己,还能有比您更了解这个大唐呢?您对于大唐来说,是独一无二,是唯一的,也是无可比拟的。所以这件事情,也唯有您能做成啊!若是您不愿做这件事情,那么穷此一生,微臣都不会再提起这件事情了。”
李世民没有说话,只是凝神静思,右手的指节在桌面上轻轻的一叩一叩,发出有节奏的轻微响声。
这是李世民深思深虑的标志。
夏鸿升静静的等着。
良久,李世民突然抬起了头来,对夏鸿升说道:“若开商限,旁的不便之处且不论,害处最大者有三。商人大富,即谋权贵,其资财可促其周游天下,结交终生,若其成为权贵,必坐拥一方之大,致使朝权旁落,此其一也。从商者,其手下雇工,动辄千人之数。若其有异心,暗中聚众。官府难以监督。若其势成,必定为乱,恐春秋‘富商大贾横行天下,各地诸侯低首仰给’之乱象再现,此其二也。更可怕者,乃是官府不去管束!权贵与商人若是互相勾结,互为盈利,则并极大败坏吏治,动乱朝政根基。朕观诸史,如刀闲、南阳孔氏等人,“连车骑,交守相”,与地方诸侯互动频繁,勾结官员牟取利益者,数不胜数,此其三也!若你有解决此三者之法,朕可许你准备妥当之后,择地试行。”
夏鸿升精神一振,却又有些无奈。
向古代人解释商业能提高生产效率这件事是挺困难的。
在这些唐人眼中,商人不就是在甲地买了便宜货,运到乙地销售么?中间可曾创造什么新东西了?可曾为社会贡献出生产了?他来回跑自己还要浪费粮食!大家都用自己的东西不就完了吗,何必养着一群“寄生虫”。
这就是在古代商人的尴尬不能做出像粮食、绢帛一样肉眼可见,伸手可摸的好处来。
“自由市场”,“看不见的手”这种概念显然超出了这帮古人的理解范围。夏鸿升也不知道该如何同李世民解释。
“陛下所言,微臣亦有想到。凡世间之事,皆有其两面,有光必有暗,有利必有害。”夏鸿升说道:“朝廷所能够做的,就是发扬其利,抑制其害。而不是一棍子打死。那突厥人凶残无礼,咱们不是还能用铁链锁了,去给大唐修路,减轻百姓的徭役么?商人亦如是。朝廷虽准其开限,自然也要给他们套上枷锁。这些枷锁,就是方才臣所言朝廷所定之商法、税法等法度规制。朝廷要考虑到种种可能之情形,并针对其定出法度来,然后便只要依法而行就是了。打个比方,比如说为了防止商人垄断,那么朝廷可设有司对平价收购市上滞销的货物,并允许商贾贷款或赊货,按规定收取息金。出钱收购滞销货物,市场短缺时再卖出。这就限制了大商人对市场的控制,有利于稳定物价和商品交流,也增加了朝廷的财政收入。诸如此类。”
“这些法度又如何得出?”李世民紧紧追问。
“臣当绞尽脑汁,以为制定。”夏鸿升说道:“且,其不完善者,于试点之地试行之时,便可看出漏洞,再补全对策,直至完善。”
李世民突然一笑,又说道:“半年之内,夏卿可否能将这法度之初本拿出?”
夏鸿升顿时一喜,立刻站起了身来:“能!”
“好!”李世民往后靠了靠,说道:“朕与你半年时间,将你方才所言之商法、税法之初本尽数编纂,交朕过目。若其可,倒是朕便让你择一地试行。你说得对,这件事情,朕若是不做,难不成还指望着朕的后人去做?!”(未完待续。)
李世民仔细听完夏鸿升的话,沉默了许久。
过了半晌,这才突然低声的说了一句:“今日也就是你,若是旁人这么说,朕便要当下拿他下狱。”
“正因陛下如此信重,微臣才敢斗胆在陛下面前这么说。”夏鸿升点了点头,说道:“税制改革,尤其是照着微臣所说的方向来改革,对于大唐来说,大过一场地震。甚至于引起民间动荡,天下大乱,也不是没有可能。”
“既知如此,为何还要提出?”李世民凝神问道。
“陛下您是圣明之君,想必能够看得出来,抛开可能会引起来的社会动荡不说,若是真如微臣所言之税法推行开来的话,那会给百姓,给朝廷带来多大的好处!”夏鸿升对李世民说道:“百姓会减轻负担,商人会更加自由,朝廷会更加富裕。陛下能够获得普天之下的百姓和商人的拥护和爱戴。唯独损害了现有的这些大地主,大门阀和大士族的利益,会遭到他们的反对。为何,因为这些大地主,大门阀,大士族,他们想要一个在他们的把持之下的朝廷,一个为他们而谋利的朝廷,而非是一个为百姓谋利的朝廷。”
夏鸿升偷换概念,将李世民对于被士族擎肘的怨恨引到税制改革上面。
果不其然,李世登时就眉头紧锁。李唐从李世民开始,到武则天时期,朝廷一直都在同士族暗中争斗夺权。士族始终是李世民心头的一根刺。
“若是一旦开放了商限,天下都去从商,又有何人去耕种?商人有了宽限,势必更加敛财,又岂能不伤民而利己?”李世民对夏鸿升问道。
“所以才需要朝廷制定商法,制定税法,制定一些列的制度,去做出限制。使其往好的方面去发展,而并非是失控。”夏鸿升说道:“而且只能一个试点,两个试点的逐步开来。如此一来,这中间万一真出现什么大不利,也便于朝廷控制事态。更可以使朝廷在试点的摸索之中,总结经验,修改弊端,优化政策,以便于逐渐铺开。”
李世民又是长久的沉默。夏鸿升的话对于现在的他,还有现在的大唐来说,还是太过于超前了。
“夏静石啊夏静石,你这是在玩火,稍有不慎,恐惹自焚之祸啊!”长久的沉默之后,李世民忽而长叹了一句。
夏鸿升笑了笑,说道:“可是臣这把火,若是烧的得当,却也可成良火,利民无数啊。而且……”
“而且甚子?”李世民抬起了头来。
“而且,税制改革这件事情,一旦既成,便当利及万世。故而其也十分凶险。正因为其所涉甚广,甚深,甚危,甚险,所以才只有陛下您能做得到。”夏鸿升顿了顿,又说道:“除了陛下您,往后的人,只怕是……”
李世民神色一肃,一双鹰目登时就看向了夏鸿升。
夏鸿升继续说道:“并不是微臣说太子殿下,亦或是大唐往后的帝王们无能。而是他们在百信心目中的地位,在群臣心目中的威严,在大唐之中的根基……在许多方面,都会不如您。您可以说是一手缔造起大唐的人,除了您自己,还能有比您更了解这个大唐呢?您对于大唐来说,是独一无二,是唯一的,也是无可比拟的。所以这件事情,也唯有您能做成啊!若是您不愿做这件事情,那么穷此一生,微臣都不会再提起这件事情了。”
李世民没有说话,只是凝神静思,右手的指节在桌面上轻轻的一叩一叩,发出有节奏的轻微响声。
这是李世民深思深虑的标志。
夏鸿升静静的等着。
良久,李世民突然抬起了头来,对夏鸿升说道:“若开商限,旁的不便之处且不论,害处最大者有三。商人大富,即谋权贵,其资财可促其周游天下,结交终生,若其成为权贵,必坐拥一方之大,致使朝权旁落,此其一也。从商者,其手下雇工,动辄千人之数。若其有异心,暗中聚众。官府难以监督。若其势成,必定为乱,恐春秋‘富商大贾横行天下,各地诸侯低首仰给’之乱象再现,此其二也。更可怕者,乃是官府不去管束!权贵与商人若是互相勾结,互为盈利,则并极大败坏吏治,动乱朝政根基。朕观诸史,如刀闲、南阳孔氏等人,“连车骑,交守相”,与地方诸侯互动频繁,勾结官员牟取利益者,数不胜数,此其三也!若你有解决此三者之法,朕可许你准备妥当之后,择地试行。”
夏鸿升精神一振,却又有些无奈。
向古代人解释商业能提高生产效率这件事是挺困难的。
在这些唐人眼中,商人不就是在甲地买了便宜货,运到乙地销售么?中间可曾创造什么新东西了?可曾为社会贡献出生产了?他来回跑自己还要浪费粮食!大家都用自己的东西不就完了吗,何必养着一群“寄生虫”。
这就是在古代商人的尴尬不能做出像粮食、绢帛一样肉眼可见,伸手可摸的好处来。
“自由市场”,“看不见的手”这种概念显然超出了这帮古人的理解范围。夏鸿升也不知道该如何同李世民解释。
“陛下所言,微臣亦有想到。凡世间之事,皆有其两面,有光必有暗,有利必有害。”夏鸿升说道:“朝廷所能够做的,就是发扬其利,抑制其害。而不是一棍子打死。那突厥人凶残无礼,咱们不是还能用铁链锁了,去给大唐修路,减轻百姓的徭役么?商人亦如是。朝廷虽准其开限,自然也要给他们套上枷锁。这些枷锁,就是方才臣所言朝廷所定之商法、税法等法度规制。朝廷要考虑到种种可能之情形,并针对其定出法度来,然后便只要依法而行就是了。打个比方,比如说为了防止商人垄断,那么朝廷可设有司对平价收购市上滞销的货物,并允许商贾贷款或赊货,按规定收取息金。出钱收购滞销货物,市场短缺时再卖出。这就限制了大商人对市场的控制,有利于稳定物价和商品交流,也增加了朝廷的财政收入。诸如此类。”
“这些法度又如何得出?”李世民紧紧追问。
“臣当绞尽脑汁,以为制定。”夏鸿升说道:“且,其不完善者,于试点之地试行之时,便可看出漏洞,再补全对策,直至完善。”
李世民突然一笑,又说道:“半年之内,夏卿可否能将这法度之初本拿出?”
夏鸿升顿时一喜,立刻站起了身来:“能!”
“好!”李世民往后靠了靠,说道:“朕与你半年时间,将你方才所言之商法、税法之初本尽数编纂,交朕过目。若其可,倒是朕便让你择一地试行。你说得对,这件事情,朕若是不做,难不成还指望着朕的后人去做?!”(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