续更,近况、理学和新书
推荐阅读:神印王座II皓月当空、宇宙职业选手、斗罗大陆V重生唐三、万相之王、星门、剑道第一仙、雪中悍刀行、剑来、一剑独尊、牧龙师
武林小说网 www.wltxt.com,最快更新儒道至圣最新章节!
之前说过,老火这段时间会去外地治疗,好了就继续写,不好也继续写。
嗯,治疗失败。
这意味着,病情以后还会反复,幸运的是还能控制住,所以还要经常不断去医院避免严重。
别的就不说了,我是真不想反复说这事。
其实回家挺长时间了,虽然偶尔会给自己打气,但大部分时间情绪处于低落的状态。
我相信很多人体会过低谷期,说着轻松,可真要走出低谷,非常非常困难。
迷茫也罢,彷徨也好,总之现在回头看看,完全处于一种“当时我怎么那么傻X”的阶段,而且仔细回忆过往,我之前不止一次经历过这种状态。
深陷泥泞怎么办,真的毫无办法,只能随波逐流,相当一段长的时间沉迷游戏,试过继续写儒道,但总是不满意,越不满意就越不想写,形成了恶性循环。
时间久了,负罪感越来越重,觉得对不起读者,这不是客套话,因为我一直在看网文,也讨厌断更和太监,很清楚自己喜欢的书太监是一种什么感受。
自责多了,慢慢减少游戏时间,从网上买了一些感兴趣同时有助于写作的书,比如心理学啊政治学啊历史啊之类的很多,开始慢慢看。当然,还有一些之前买了好久没看的书,大家都懂,买书如山倒,看书如抽丝。
看着看着,突然发现,看书真愉快,比游戏好玩多了,于是卸载所有游戏。嗯,人生就是如此大起大落,二起来十匹马也拉不住,正经起来也完全无迹可寻。
在这段时间,头脑清醒许多,我这人其实挺善于自省的,开始分析自己为什么做不到继续写作,很快发现,可能来源于恐惧。
有个心理学的说法就是,咱们的拖延症也好,懒惰也罢,是来源于对某种或某些事物的恐惧。
我仔细分析一下,我有一种恐惧是怕被读者骂,或者说所有作者都有这种恐惧,哈哈哈……
另外一种恐惧,则是怕写不好《儒道至圣》的结尾,因为……我推倒了原本的大纲,这应该是我前段时间不愿意写作的主要原因。
但是,我又没办法在短时间内形成一个新的大纲,所以开始恐惧写《儒道至圣》。
其实吧,我不说,所有作者和读者都能理解,对一本写了五百万字的小说来说,烂尾真的完全可以接受,不是黑我们作者,字数超过五百万且后期丝毫没有烂尾迹象的书,应该极少极少。
我坚持认为,作者写东西,必须要掌握一个平衡,这个平衡说起来简单,就是“作者的表达和读者的需求之间”的平衡。
如果写一本书“完完全全”出于功利目的,完全为迎合读者而写,我认为这是失败的作品。
身为作者,至少应该有一点点儿书写自己东西的冲动。
但是,一本书如果是作者“完完全全”写自己的东西,丝毫不顾及读者的感受,这种作品只有两种可能,要么伟大如经典,要么依旧是失败的作品。
我是一个自认为有那么一点理想又狡猾的人,所以我要尽量寻找两者之间的平衡。
一开始我准备写理学,可后来放弃,写了新的大纲,但当我发现新的大纲和方向会毁掉我的写作冲动和理念之后,我放弃了那个大纲,后果就是,不知道如何继续下笔。
幸运的是,按照《中庸》里“三知三行”的标准,我勉勉强强达到末知末行,所以我咬咬牙,重新看儒家相关的书籍,继续做笔记,试着完善最初的大纲和方向。
就对儒家经典本身的理解,我肯定是比不过那些先贤甚至古时候的读书人,但对整体的理解,我想我们任何一个现代人只要读过那些书,都会超过他们,毕竟我们站在巨人的肩膀上,我们有太多的知识和信息来梳理儒家的思想。
前一阵梳理完经学史后,我无奈叹息,儒家,尤其是自宋开始,几乎完全沦为政斗的牺牲品,愈演愈烈。不过,这也是一种必然性,正如马克思所说,一切(阶级)斗争都是政治斗争,换任何涉政的思想都逃不开。
当然,在经学史上真正继承儒家道统的读书人,很少一直为官,大都是那些各地著书立说教授弟子的人,他们精研学问,许多人甚至是辞去高官,只为能传承儒家经典,所求并非普通的名利,而是一宗一教之传承。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那些辞官做学问的先贤们,本质上和道教佛教修行之人很相似。无论他们是迂腐偏执还是愚昧顽固,他们的精神境界是极高的。
所以,不能只从那些官僚身上寻找儒家精神。
另外,看的东西越多,越觉得咱中国的儒家和道家其实就是手心手背的关系,到时候我会单独写篇文章说一说儒家和道家的关系。
言归正传,我思索良久,终于决定还是在书里继续写理学。
我之前放弃写理学,主要有两个原因。
一是理学无论实际怎样,在几乎所有中国人的印象中,都是落后的、黑暗的、泯灭人性的等等只能用各种负面词汇来形容的思想,我如果写理学,几乎就是在为封建糟粕愚昧思想招魂。
二是我太懒,感觉写这个东西很麻烦。
顺便说一下,理学其实是包括理、心和气三种学说,三者同宗同源,而且相互肯定,三派争的只是主次先后问题。
但是,无论理学如何,它的确对中国造成了较大的负面影响,甚至也让儒家成为中国历史上第一背锅侠。
其实吧,理学有一个锅甩不掉,那就是确确实实束缚了人的思想。
这个是“理”本身的缺陷,在儒家一家之内永远无法解决。但在百家体系中,在没有罢黜百家的世界里,理学的这个问题便不再那么致命。
所以,我很早就有了一个挺大胆的想法,或者说我自认为可以在圣元大陆解决儒家某些问题,但是,一直犹豫要不要写。
其实早在前一阵就决定继续写,还列出新大纲,但还是没能立即更新。
咳咳……因为心不专了,主要在看书的过程中冒出各种各样的点子和创意。在最近这段时间里,我在不断考虑各种新的创意,考虑新书,于是本能先列书单买书看书,然后做笔记进行知识储备,同时列大纲,列设定……可所有新的创意和新书就是一个不断否定的过程,有点像熊瞎子掰苞米。
幸运的是我控制了这种冲动,还是继续写《儒道至圣》。
至于新的创意,慢慢思考,慢慢积累,只有自我无法否定的时候,我才会确定成正式创意。
其实我现在有好几个定型的创意,只是拿不准先后顺序,无奈。
决定继续写《儒道至圣》,还有一个固执的念头,那就是必须写完我认为儒家和其他学说思想不同的地方,只有写完我心目中那个理或道,我才安心。
主题是主题,思想是思想,儒道主题早就揭示出来,但最终我要写的思想或者说理念,会在结束的时候才能形成,其实这个理念一直贯穿全书,至今没正式点出来而已。
其实之前的争斗都不算激烈,出了葬圣谷,方运的圣道之争正式开始后,就不仅仅是激烈,而是惨烈。
只有这本书写完我想写的,我才可以继续下一本跟百家有关的创意,继续下一个只有咱们华夏血脉才懂才有的理念。当然,那会是另外一个故事,在百家体系内,但又不同的新世界。
不过新书的世界比《儒道至圣》的还大,相关书单列出来,初步就是五十多本,最低也要看三十本。所以这个创意得继续打磨,继续读书充实自己,至于是下一本写还是下下一本写,我一直在犹豫,头疼啊。
所以,现在不考虑别的,一边看书,一边继续写《儒道至圣》。
我其实并不是一个善于社交的人,群里的读者朋友应该都知道,之所以说这么多,是开诚布公说说自己所想所为,是道歉,之前并非是故意断更或其他什么,实在是费了好大力气才迈过那个槛,重拾心中山河。
没能一直更新,让大家失望了,非常对不起!
同时,特别特别感谢每一位读书人!本书会继续写下去!
人其实很脆弱,如果能克服一些困难并获得成长,便已经足够坚强。
我在写书,在生活,也在修行。
最后,希望每个读书人都能成为更好的自己。
老火拜上。
.
之前说过,老火这段时间会去外地治疗,好了就继续写,不好也继续写。
嗯,治疗失败。
这意味着,病情以后还会反复,幸运的是还能控制住,所以还要经常不断去医院避免严重。
别的就不说了,我是真不想反复说这事。
其实回家挺长时间了,虽然偶尔会给自己打气,但大部分时间情绪处于低落的状态。
我相信很多人体会过低谷期,说着轻松,可真要走出低谷,非常非常困难。
迷茫也罢,彷徨也好,总之现在回头看看,完全处于一种“当时我怎么那么傻X”的阶段,而且仔细回忆过往,我之前不止一次经历过这种状态。
深陷泥泞怎么办,真的毫无办法,只能随波逐流,相当一段长的时间沉迷游戏,试过继续写儒道,但总是不满意,越不满意就越不想写,形成了恶性循环。
时间久了,负罪感越来越重,觉得对不起读者,这不是客套话,因为我一直在看网文,也讨厌断更和太监,很清楚自己喜欢的书太监是一种什么感受。
自责多了,慢慢减少游戏时间,从网上买了一些感兴趣同时有助于写作的书,比如心理学啊政治学啊历史啊之类的很多,开始慢慢看。当然,还有一些之前买了好久没看的书,大家都懂,买书如山倒,看书如抽丝。
看着看着,突然发现,看书真愉快,比游戏好玩多了,于是卸载所有游戏。嗯,人生就是如此大起大落,二起来十匹马也拉不住,正经起来也完全无迹可寻。
在这段时间,头脑清醒许多,我这人其实挺善于自省的,开始分析自己为什么做不到继续写作,很快发现,可能来源于恐惧。
有个心理学的说法就是,咱们的拖延症也好,懒惰也罢,是来源于对某种或某些事物的恐惧。
我仔细分析一下,我有一种恐惧是怕被读者骂,或者说所有作者都有这种恐惧,哈哈哈……
另外一种恐惧,则是怕写不好《儒道至圣》的结尾,因为……我推倒了原本的大纲,这应该是我前段时间不愿意写作的主要原因。
但是,我又没办法在短时间内形成一个新的大纲,所以开始恐惧写《儒道至圣》。
其实吧,我不说,所有作者和读者都能理解,对一本写了五百万字的小说来说,烂尾真的完全可以接受,不是黑我们作者,字数超过五百万且后期丝毫没有烂尾迹象的书,应该极少极少。
我坚持认为,作者写东西,必须要掌握一个平衡,这个平衡说起来简单,就是“作者的表达和读者的需求之间”的平衡。
如果写一本书“完完全全”出于功利目的,完全为迎合读者而写,我认为这是失败的作品。
身为作者,至少应该有一点点儿书写自己东西的冲动。
但是,一本书如果是作者“完完全全”写自己的东西,丝毫不顾及读者的感受,这种作品只有两种可能,要么伟大如经典,要么依旧是失败的作品。
我是一个自认为有那么一点理想又狡猾的人,所以我要尽量寻找两者之间的平衡。
一开始我准备写理学,可后来放弃,写了新的大纲,但当我发现新的大纲和方向会毁掉我的写作冲动和理念之后,我放弃了那个大纲,后果就是,不知道如何继续下笔。
幸运的是,按照《中庸》里“三知三行”的标准,我勉勉强强达到末知末行,所以我咬咬牙,重新看儒家相关的书籍,继续做笔记,试着完善最初的大纲和方向。
就对儒家经典本身的理解,我肯定是比不过那些先贤甚至古时候的读书人,但对整体的理解,我想我们任何一个现代人只要读过那些书,都会超过他们,毕竟我们站在巨人的肩膀上,我们有太多的知识和信息来梳理儒家的思想。
前一阵梳理完经学史后,我无奈叹息,儒家,尤其是自宋开始,几乎完全沦为政斗的牺牲品,愈演愈烈。不过,这也是一种必然性,正如马克思所说,一切(阶级)斗争都是政治斗争,换任何涉政的思想都逃不开。
当然,在经学史上真正继承儒家道统的读书人,很少一直为官,大都是那些各地著书立说教授弟子的人,他们精研学问,许多人甚至是辞去高官,只为能传承儒家经典,所求并非普通的名利,而是一宗一教之传承。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那些辞官做学问的先贤们,本质上和道教佛教修行之人很相似。无论他们是迂腐偏执还是愚昧顽固,他们的精神境界是极高的。
所以,不能只从那些官僚身上寻找儒家精神。
另外,看的东西越多,越觉得咱中国的儒家和道家其实就是手心手背的关系,到时候我会单独写篇文章说一说儒家和道家的关系。
言归正传,我思索良久,终于决定还是在书里继续写理学。
我之前放弃写理学,主要有两个原因。
一是理学无论实际怎样,在几乎所有中国人的印象中,都是落后的、黑暗的、泯灭人性的等等只能用各种负面词汇来形容的思想,我如果写理学,几乎就是在为封建糟粕愚昧思想招魂。
二是我太懒,感觉写这个东西很麻烦。
顺便说一下,理学其实是包括理、心和气三种学说,三者同宗同源,而且相互肯定,三派争的只是主次先后问题。
但是,无论理学如何,它的确对中国造成了较大的负面影响,甚至也让儒家成为中国历史上第一背锅侠。
其实吧,理学有一个锅甩不掉,那就是确确实实束缚了人的思想。
这个是“理”本身的缺陷,在儒家一家之内永远无法解决。但在百家体系中,在没有罢黜百家的世界里,理学的这个问题便不再那么致命。
所以,我很早就有了一个挺大胆的想法,或者说我自认为可以在圣元大陆解决儒家某些问题,但是,一直犹豫要不要写。
其实早在前一阵就决定继续写,还列出新大纲,但还是没能立即更新。
咳咳……因为心不专了,主要在看书的过程中冒出各种各样的点子和创意。在最近这段时间里,我在不断考虑各种新的创意,考虑新书,于是本能先列书单买书看书,然后做笔记进行知识储备,同时列大纲,列设定……可所有新的创意和新书就是一个不断否定的过程,有点像熊瞎子掰苞米。
幸运的是我控制了这种冲动,还是继续写《儒道至圣》。
至于新的创意,慢慢思考,慢慢积累,只有自我无法否定的时候,我才会确定成正式创意。
其实我现在有好几个定型的创意,只是拿不准先后顺序,无奈。
决定继续写《儒道至圣》,还有一个固执的念头,那就是必须写完我认为儒家和其他学说思想不同的地方,只有写完我心目中那个理或道,我才安心。
主题是主题,思想是思想,儒道主题早就揭示出来,但最终我要写的思想或者说理念,会在结束的时候才能形成,其实这个理念一直贯穿全书,至今没正式点出来而已。
其实之前的争斗都不算激烈,出了葬圣谷,方运的圣道之争正式开始后,就不仅仅是激烈,而是惨烈。
只有这本书写完我想写的,我才可以继续下一本跟百家有关的创意,继续下一个只有咱们华夏血脉才懂才有的理念。当然,那会是另外一个故事,在百家体系内,但又不同的新世界。
不过新书的世界比《儒道至圣》的还大,相关书单列出来,初步就是五十多本,最低也要看三十本。所以这个创意得继续打磨,继续读书充实自己,至于是下一本写还是下下一本写,我一直在犹豫,头疼啊。
所以,现在不考虑别的,一边看书,一边继续写《儒道至圣》。
我其实并不是一个善于社交的人,群里的读者朋友应该都知道,之所以说这么多,是开诚布公说说自己所想所为,是道歉,之前并非是故意断更或其他什么,实在是费了好大力气才迈过那个槛,重拾心中山河。
没能一直更新,让大家失望了,非常对不起!
同时,特别特别感谢每一位读书人!本书会继续写下去!
人其实很脆弱,如果能克服一些困难并获得成长,便已经足够坚强。
我在写书,在生活,也在修行。
最后,希望每个读书人都能成为更好的自己。
老火拜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