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林小说网 > 唐朝小地主 > 第四百七十章 召见

第四百七十章 召见

推荐阅读:我的帝国无双明天下唐枭乘龙佳婿长宁帝军医妃惊世盛唐风华逍遥游银狐续南明

武林小说网 www.wltxt.com,最快更新唐朝小地主最新章节!

    扶弱抑强,才是平衡之道,所以近些年来,朝中大臣起起落落,尽在李世民的掌控之中,这种帝王心术,朝中大臣多少有几分明了,却不会宣诸于口,每当李世民为了些微小事找他们麻烦之时,罢官的罢官,贬职的贬职,全盘接受,根本没有任何辩解之语。

    越是位极人臣,越要小心谨慎,如履薄冰,恣意骄纵之人,是绝对不会得到重用的,比如秦王府十八学士之一的许敬宗,由于为人轻狂傲慢,即使是秦府旧邸,从龙的功臣,却迟迟得不到李世民的提拔。

    反而像岑文本这样的降臣,由于办事谨慎,重于操守,能力突出,却不自傲,每遇升官,不喜反忧,并非感到才能不足,而是觉得应该多做实事,责任重大,更加的勤勤恳恳,任劳任怨,这种恪守为臣之道的官员,自然得到李世民的赏识,平步青云。

    王珪当然清楚这个道理,在内侍的引领下,轻步走进宫殿,毕恭毕敬的行礼,在李世民的示意下,正襟危坐,朗声道:“陛下,臣与礼部、太常诸官,商议凯旋之仪,汇集成篇,请陛下过目。”

    递上厚厚的奏折,自然有内侍接过,呈到御案之上。

    这个时候,李世民已经收敛心情,眉目带笑,根本看不出他刚才在为什么事情而烦心,轻轻点头,拿起奏折翻看。

    李淳风与吕才,不愧是博采众家之长的全才,担任太常博士,可谓是实至名归,根本没有任何水分。迎接大军凯旋归来的仪注,安排得滴水不漏,王珪重复观看几遍,想要在鸡蛋里找骨头,硬是挑不出什么毛病来,李世民也是如此。

    这样的下属,在后世肯定是没有前途的,方案做得这么完美无缺,分明就是不给领导表现的机会,使得领导体现不出优越感,甚至怀疑自己的智商,怎会予以提拔。

    不过,李世民显然十分满意,赞许说道:“就是这样办吧,越隆重越好,将士在外征战,血染沙场,而今凯旋而归,不能让他们觉得自己受到冷落。”

    “臣明白。”王珪心领神会,即使李世民不吩咐,他也知道,不能亏待有功之臣,不然日后谁来守卫边疆,奋勇杀敌,欢迎将士归来的仪式,一定要热闹欢腾,声势浩大,这样不仅能体现出朝廷的重视,更能让前去观礼的百姓,特别是异族番邦的使节,明白大唐的强盛,心悦诚服,不战而屈人之兵。

    “如此甚好,那就烦劳王尚书了。”李世民微笑颌首,颇有点你办事,朕放心的意味。

    心中也有几分欣然,王珪继续请示道:“陛下,庆功宴的规格……”

    当年,唐骑大破突厥,俘虏颉利可汗归来,简直就是举国欢庆,朝廷百官,勋爵权贵,全部出席庆功宴会,太上皇李渊,以及李世民,当众起舞庆贺,热闹的情形,现在回想起来,王珪也有些心神激荡。

    当然,与击破突厥相比,平定吐谷浑的功绩,自然稍有不如,但也是宏扬国威,扬眉吐气的事情,绝对不能马虎,庆功的宴会,至少也是“国宴”级别。

    李世民沉吟了下,微笑说道:“有功将士,以及七品以上官员,皆可参加,具体安排,你与兵部协商,尽快敲定。”

    王珪点头,开始考虑宴会的策划,见到李世民没有其他训示了,也识趣的告退而去。

    李世民没有阻止,待王珪离开,又继续观看奏折,毕竟祭告太庙,以及献俘受降的程序,可是要他这个大唐天子亲自主持,有数万将士、勋爵权贵、官员百姓、番邦使节旁观,要是不小心,出了点儿差错,就是载入史书的千古笑柄,怎么能够轻视。

    不过,也不用太过紧张,毕竟在皇帝身边,最不缺乏的,就是通晓礼节的官员,有他们在旁边悉心提醒,绝对不会发生疏忽的。

    所以,李世民只要了解大致情况就行,目光掠过,就要合上奏折,忽然在未尾见到太常博士字样,李世民心中一动,招来近侍问道:“奉令出行荆州的太常博士韩瑞,是否已经返回长安了?”

    内侍常年守在宫里,对于宫外的事情,却是了解不多,况且韩瑞官职微卑,关注的力度,肯定远远不及朝中几个大臣,所以李世民的问题,内侍自然回答不出来,连忙诚惶诚恐的跪下告罪,这是正常的事情,如果内侍回答出来,事后李世民考虑,也要怀疑,内侍这样清楚外臣的情况,是不是有什么不轨的心思。

    “去问下。”李世民吩咐道:“回来了,就传唤过来。”

    内侍连忙应声,退步出了宫殿,匆匆忙忙在皇城奔行,来到了太常寺,打听清楚韩瑞已经返回长安,连忙前往礼院,宣布皇帝的口谕。

    “陛下传唤……”韩瑞惊讶,感觉有些突然,但是想到回来之时,太常寺少卿刘文收的提醒,立即镇定下来,与李淳风、吕才打过招呼,急忙跟随内侍而去。

    太常寺的官员,自然清楚,韩瑞是奉旨出行荆州,现在回来向皇帝述职,也不觉得奇怪,最多是心中羡慕,或者后悔当日,怎么没有自告奋勇,接下这趟差事。然而,路过礼部官衙,一些人见到韩瑞前往的方向,以及在前面引领的内侍,自然知道怎么回事了。

    皇城官吏数千,大部分人都见过皇帝,但是见过,与召见,完全是两种概念,三省六部,卿监百司,能够得到皇帝召见的官员,满打满算,不会超过百人,韩瑞何德何能,居然享有这样的殊荣,一时之间,嫉妒的火焰,熊熊燃烧……

    只是,隔得极远,韩瑞自然感受不到,这些人的怨念,带着几分拘谨,在宫殿之门等候,过了片刻,有内侍出来通传,这才小心翼翼走进殿中,恭敬行礼。

    “参见陛下……”声音在金碧辉煌的宫殿里回荡,过了半响,却没有听到李世民的回应,韩瑞心里有些奇怪,也有几分惴惴,小心翼翼抬头,偷偷的观望,却见御案之上,李世民轻轻皱眉,手里拿着一本册子,神情伤感,长长叹息。

    怎么回事?韩瑞迷惑不解,却没敢开口询问,只得老老实实的低头,沉默等候。

    “皆是忠烈之士,朝廷的功臣,怎能弃之不顾,让他们埋骨异乡……”李世民自言自语,拿了支笔,染了朱漆,仔细的批示起来。

    韩瑞听了,隐隐约约,有几分明白,李世民手中的册子,应该是此次征讨吐谷浑,阵亡的将士名录,战争就是这样,在荣耀的背后,也意味着死亡,想到战役之后,许多家庭因此而哭泣落泪,悲痛欲绝,韩瑞心中也颇为黯然。

    特别是韩壮,是先锋部队,身临战场第一线,更加的危险,也不知道他的情况怎样了,韩瑞忧心忡忡,眼巴巴的看了眼,李世民手中的册子,也不知道,阵亡名录里有没有韩壮的名字,考虑之时,忽然心中一紧,却是察觉李世民目光投射而来,连忙低头,一阵发虚。

    幸好,李世民没有责怪之意,淡声说道:“起来,赐坐。”

    韩瑞连忙拜谢,尽管十分清楚,这个时代的礼节,但是仍然有几分感叹,庆幸穿越唐代,面见皇帝之时,不仅不用捣蒜似的嗑头,而且还有席子可坐,要是再往后几百年,就没有这样优厚的待遇了。

    要知道古代君臣之间的礼仪,并非自古不变的,至少在唐代以前,根本不像明清那样的森严,不可逾越,先秦时期,不仅仅是臣下向君主施行,而且君主也有向臣下回礼的仪制,不过随着秦始皇实行中央集权制度,君权增强,臣权削弱,这种回礼的情况,才渐渐减少。

    不过,仍然存在,李世民就时常教育几个皇子,老师授课的时候,一定要按照规矩礼拜,以示尊师之道,而且允许显要之臣赞拜不名、入朝不趋、剑履上殿,共同坐而议政,以字亲近称呼臣下,更是常有的事情。

    房玄龄就是很好的例子,本名房乔,可是李世民上朝之时,常呼其字玄龄,传到民间,百姓不知道情况,以为房相公的名字,就是房玄龄,一直流传千古。

    见到韩瑞落坐,李世民也没有急着问他荆州的情况,而是轻声叹息道:“兵戈,果真是不祥之物,可恨酋首伏允,不明白此理,常年侵掠边庭,戳我臣民,屡教不改,迫不得已,朕只好派兵征讨,以儆效尤,而今伏允授首,算是罪有应得,可怜不慎牺牲的将士……”

    李世民自言自语,为情绪低落,黯然神伤,尽管李唐王朝,就是以刀兵起家,逐鹿中原,打下江山的,李世民本身,更是身经百战,亲手斩将杀敌不计其数,自然不会觉得,战争有什么不对的地方,更加不会觉得,征讨吐谷浑错了。

    然而,就是唯我独尊的皇帝,也有基本的怜悯之心,听闻大唐将士,浴血奋战,最后为国损躯,李世民多少有些触动,肯定要按照惯例,加以抚恤,免得其他军中袍泽将士,有兔死狐悲之感,动摇了军心。

    本来,李世民不是询问自己,韩瑞没有必要回答的,可是心里突然冒出一个念头,犹豫了下,大胆说道:“陛下……”V

本站推荐:锦绣清宫:四爷的心尖宠妃宰执天下误惹妖孽王爷:废材逆天四小姐邪王追妻:废材逆天小姐邪王追妻覆汉明朝败家子寒门崛起绝世神医:腹黑大小姐良田喜事:腹黑夫君美如花

唐朝小地主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武林小说网只为原作者烛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烛并收藏唐朝小地主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