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93章死不起
推荐阅读:我的帝国无双、明天下、唐枭、乘龙佳婿、长宁帝军、医妃惊世、盛唐风华、逍遥游、银狐、续南明
武林小说网 www.wltxt.com,最快更新诡三国最新章节!
<!--go--> 在江东遇到了各种问题的时候,在关中之处,正在展开的青龙寺大论,也遇到了一些问题,当然,这些问题基本上就是属于文学和思想上的碰撞了。
这也是斐潜举办青龙寺大论的本意。
唯有思想上的碰撞, 才能产生出文明的花火。
但是谁也没有想到最先产生了巨大的思想碰撞的,并非是六经,而是孝经。
孝经据称是孔子的七十子之徒之遗言。
当然,孔老夫子已经离开尘世很多年头了,这老爷子当年讲过一些什么话,嗯,也确实只有其徒子徒孙可以摸着良心表示孔老夫子确实这么说过。
大汉当下所传孝经, 本来是河间人颜芝所藏,由其子颜贞献出。看这个姓氏, 也就知道是那个传人的后代了。
后来这个孝经经过长孙氏、博士江翁、少府后仓,谏大夫翼奉、安昌侯张禹等人共同认证,盖上了名戳,表示此经所传,和他们家里面的孝经的经文皆同,算是为这个孝经定论了,就是差不多相识后世鉴宝砖家那样写了证书。
这便是今文孝经,合计一十八章。
但是有意思的是,过了几年,大汉鼎鼎有名的拆迁户,鲁恭王扒拉了孔子老宅嗯,这说明强拆其实也是有华夏传统的,然后在坏壁之中发现了现尚书、礼记、论语、孝经等书,凡数十篇, 孔安国悉得其书。而这个扒拉出来的孝经之中,竟然是二十二章
噫?!
之前不是有砖家盖章签名, 认证有效, 说是大家都是原版,大家皆同是一十八章的孝经么?
难不成这砖家
然后就有砖家鼓着红肿的脸出来了,宣称说:这個那个都一样,都一样哈哈哈,呵呵呵,告辞,告辞
反正不管信不信,都是这样了。
所幸的是,今文孝经和强拆孝经,呃,是和古文孝经相差其实也就之差了一章,闺门之内,具礼矣乎!严亲严兄。妻子臣妾,犹百姓徒役也。
其他的章节则是略有合并和字体变化。
这种差异其实问题不大,因为春秋战国之时,有些文字到了秦汉的时候会有一些演化和转变,比如亡和无,疾和病,还有女和汝等等, 言语习惯还有时代变化的因素产生的差异,是一个很正常的事情, 并不能因此就说明今文孝经和古文孝经之中究竟那个字才是原装货,那些是后封的,只要三码,嗯,四码合一,没有保修过,也就算了。
只不过唯独少了一章!
闺门章。
当然,具体是那些包括孔子门徒子弟记漏了,还是当时的砖家合计的时候,觉得孔老人家不至于盯着旁人的闺门不放,不符合孔老夫子的身份,就特意避讳,就不得而知了。
不过这个事情么,后世的儒学研究者也有论调,表示大概就是因为父贤不过尧,而丹朱放;子贤不过舜,而瞽瞍顽;兄贤不过舜,而象傲;弟贤不过周公,而管叔诛;臣贤不过汤武,而桀纣伐。所以将闺门章给删除了。
要不然这脸皮上不好看啊
而在青龙寺当下争论的,并不是古今孝经之间的差别,而是对于孝经的延伸、注解和阐释,毕竟当下是正解大论。
这些延伸、注解和阐释之中,最为突出的矛盾,则是关于丧葬方面。
有一些人认为丧葬,特别是厚葬的风俗,处于华夏的主流地位,是因为儒家强调孝的原因,尤其是在两汉之时,厚葬之风尤盛,就将这个风俗完全归于儒家的孝,但是实际上么
关于孝这个观念的产生,若是论其诞生的确切时间,较为普遍的看法是在周代,但孝的基本含义明确转为善事父母则是战国及其以后的事情,是经过儒家的阐释发挥,才把善事父母最终成为孝的核心,甚至是唯一内容。
然后从善事父母变成了,或是等同于厚葬之风,这个么,就有意思了。
厚葬之风,早在原始社会的时候,就已初见端倪,春秋战国之前,孔老夫子还没有对着门徒叽叽咕咕的时候,就已经是有大批的人进行厚葬了。究其原因,未必是这些人超前感应了在孝经当中所提及的善事父母,而是因为那时的人相信灵魂不灭。
求长生,求复生,死为不灭,灵魂永存。
这才是厚葬出现的主要原因。
在旧石器时代中期以前,认为先祖死后灵魂不灭,仍能祸害或保护子孙,干预人事。在这一观念影响下,丧葬习俗中就自然出现了厚葬现象。
既然是认为人死后灵魂有知,活着的人便不惜重金厚葬死者,去换得自己心灵上的安危,相信自己在死后也能富足与安宁。生者无愧,死者欣慰。在这种观念和心理的影响下,厚葬便成为当时社会的一种习尚,并久盛不衰。
厚葬起初之时只是陪葬。
也就是事死如事生、事亡如事存,将原本生前最为喜欢的,最为珍贵的物品,和死者一同埋葬,寄托哀思,也为了在心中相信死者依旧可以在地下继续拥有其珍爱的器物,或是人和动物,这习俗和父母其实起初没有多少关联。
因为在早期的墓葬之中,就有年幼的孩子身边也封存陪葬了大量器物的。难不成这孩子也是因为有孩子为了善事父母才厚葬的?
此乃本末倒置是也!管宁侃侃而谈,环顾于众人之间,神色之中透着一种不容分说的确定之色,孝与不孝,绝非厚葬父母与否而定!
若人子平日不行孝道,唯父母死后设祭嚎哭,典礼十里,重金殡殓,便可谓尽孝乎?
生而不得养,死后方以臧,可谓君子乎?
孝重于心,而非其名!身体发肤,受之父母!守孝之礼,乃寄哀思,然有钓名之辈,以惨绝之举,侵削之行,摧残自身,以示孝道,此等极端守孝之风,未免有些过为已甚!
更何况,昔日孝文之时,临邯郸道意惨凄悲怀,顾谓群臣曰,嗟乎!以北山石为椁,用纻絮斫陈,蕠漆其间,岂可动哉!左右皆曰,善。唯有释之前进曰,使其中有可欲者,虽锢南山犹有郄;使其中无可欲者,虽无石椁,又何戚焉!孝文遂称善,终薄葬于霸。
如今且看,长安各陵皆有盗!
赤眉等众数十万人入关,烧长安宫室市里,民饥饿相食,死者数十万,长安为虚,城中无人行。宗庙园陵皆发掘,唯霸陵、杜陵得全!
厚葬非为孝,沽名钓誉乎?又引贼盗侵扰,至先灵于九泉亦难安眠!此等便可称之为孝?其可怪也欤!
既治孝经,当求正解!
至今日起,正孔先贤本意,孝于平日,乃重敬养!
绝非待死后方厚葬而为孝!
管宁侃侃而论,旁征博引,加上长安各陵的命运其实就在眼前,引为实例,确实是很有一些说服力。
管宁在他十六岁时失去了父亲,其表兄弟都怜悯他孤独贫困,表示愿意赠予他用来给其父亲治丧的费用,管宁全都推辞没有接受,而是根据自己的财力为父亲送终。这在大汉厚葬之风当中,不可不谓勇气非常。
要知道那个时候管宁才十六岁!
管宁直言,表示孝的本质与厚葬毫无关系,同时也表示孔子对于孝道的表述当中,也没有说要进行厚葬的,只是说要符合礼。
对于什么才是符合孝道的礼,管宁表示最为主要的是敬和养。养是尽孝的外在表现,而敬是于内心当中的前提,是孝得以实现的根本保证。养只有在心中存有敬意的前提下展现于外,才能称为孝,孝是敬之心与养之行的结合。
养而不敬,同样也不能称之为孝,首先应该是要有敬心,然后才考虑孝行能否真正得到落实。
管宁大肆批判如今世俗之风,生不极养,死乃崇丧,根本就不是孝,而是沽名钓誉之人,利用父母丧亡来给自己涂脂抹粉,沽名钓誉,并且胁迫着他人也要一同如此,导致整个社会风俗畸形,对于这样的现象及其愤慨。
一石激起千层浪。
因为管宁所宣称的这一点,确实是当下之痛!
其实在当下,也有不少大汉之民因病返贫,因丧贫困的,这其中不仅仅是寒门子弟,也包括很多普通百姓。
若不厚葬,就是不孝!
这几乎就是汉代键盘侠的思维定式,若是没有像管宁这样心志坚定的,便是很容易在众人三言两语,左邻右舍的风言风语之中被迫厚葬,卖房子卖田地卖自己也要去缴纳什么比如感恩致孝费啊,金光大道钱啊,若是不加上什么香氛沐浴spa,不花一个倾家荡产,简直就不为人子!
但是实际上,这样的风俗,其实还是少部分人得利。
而最为重要的,便是在中下层官吏的获利。
皇帝推行儒家,讲究孝道,是为了统治上的考量,而地方大员推行孝道,是为了政绩,然后中下层的官吏几乎就是扯着鸡毛当令箭了,其鼓吹的厚葬行孝,并非真的就是为了所谓孝,而是为了利!
这些官吏和乡野豪右勾结起来,利用汉代人强烈的面子感,就像是饮食生活中的宴饮活动和婚姻中的大办喜事一样,大肆敛财。
简单来说,厚葬对于死者来说,并不是重要的,而对于生者才是重要的
事实上,汉代厚葬之风正是兴起于统治阶层特别是王侯、外戚和宦官等的奢侈行为。这些人往往既是政治上的受益者,又是经济上的富有者,有能力逾越礼制,行奢侈之风。厚葬之风之所以屡禁不止,正与这些人的政治、经济地位和奢侈行为密切相关。
实际上有很多真正的儒家学者,大都极力反对厚葬之风。
像是管宁这样的,基本上主张葬制以礼,更讲究慎终追远,强调丧事应以心哀为主,反对徒具表面形式的厚葬之风,对逾礼的厚葬行为更是持强烈批判的态度。
反对厚葬,提倡节俭,其实也在汉代朝堂当中不止一次的提及,甚至还有专门的诏令下达地方,要求各地抵制厚葬,推行薄葬。
就像是管宁提及的汉文帝,就是典型的提倡节俭,推行薄葬的皇帝,在文帝临终前,还特意下达薄葬遗诏,明确要丧事从简。
文帝霸陵薄葬,在中国古代丧葬史上被传为千古佳话,也成为帝王节俭的著名典范。
嗯,其实这只是一个误会。
因为后世在霸陵之中,也挖出了不少的宝贝。只不过之前赤眉军和董卓李郭等人以为霸陵之中真的没有东西,或是觉得挖霸陵的收益明显没有挖其他的好而已
到了晋代,霸陵薄葬的传说就被打破了。或许是当时肥的经验包已经被开完了,那么薄的也凑合着开一开,西晋末年,长安尹桓、解武等数千户饥民盗发汉霸,杜二陵,多获珍宝。
到了东汉,光武帝遗诏也力主薄葬。值得注意的是,在薄葬诏令中,光武帝不仅没有感觉到孝子和薄葬之间存在冲突,而且反倒认为薄葬是孝子所应当贯彻执行的一种行为。
其后,汉明帝永平十二年、章帝建初二年、和帝永元十一年以及安帝永初元年、元初五年,都曾下诏禁止厚葬。
可是,就像是文帝薄葬,霸陵之中依旧是多获珍宝一样,大汉官吏的阳奉阴违的传统艺能,依旧展现得淋漓尽致。
当然其中或许还有统治上的考虑,比如商鞅五民之策
管宁的言论,当然也受到了相当多的反击。
毕竟还是有很多人不愿意,尤其是既得利益者。
毕竟百姓只有贫苦穷困,每日忙于生计了,才不会七想八想,否则动不动就要竖个路灯杆子什么的,多可怕啊!
这些反对管宁的人当中,自然也有找到了相应对抗的武器。
就像城堡永远都是从内部攻破最容易一样,用来打败魔法的也就只有魔法,用来驳斥儒家经义的也自然只有儒家经义
在管宁宣称自己的观念,并且从孔老夫子论述到了文帝光武帝,阐述了薄葬之后,便是有人高声反对
岂有此理!厚葬乃为人之亲也!所谓人人亲其亲,长其长而天下平!岂可因噎废食乎?
正所谓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信,此乃人之孝悌之道也,入则孝,出则悌,事亲者为大是也。厚而臧之,乃事亲至诚,岂可咸否之?
事亲,事之本也。孝子之至,莫大乎尊亲;尊亲之亲,莫大乎以天下养。为天下女,尊之至也;以天下养,养之至也。此乃经义之要,伦常之首,天地之理,岂可假名懈怠?
一时间,反驳之声也是滔滔。
而这些言论之中,大多数的人都是采用了另外一个先贤之言。
也就是孟子。
孔孟不分家么
孟子不光是表示要仁政,也表示要重孝道,并且他自己也确实是这么做的。当年孟子的母亲过世,孟子便派弟子充虞请匠人赶制棺椁,并吩咐棺木要好,以厚葬他的母亲。
充虞认为孟子对棺材的要求太高、太奢侈,问孟子有没有必要将标准提那么高,要做的那么精美?
孟子则表示,古者棺椁无度。中古棺七寸,椁称之。自天子达于庶人,非直为观美也,然后尽于人心。不得不以为悦;无财不以为悦。得之为有财,古之人皆用之,吾何以独不然?
在孟子看来,古人可以用厚棺重椁,那么自己也可以用,并且只有这样才算是子孙尽了心,并且自己也有钱,为什么不能给自己母亲厚葬呢?
简单来说就是,有钱,任性!
那么说起来,孟子有错么?
其实也没有错。
但是问题是后来的徒子徒孙,却将孟子之言扩大且片面化了。
孟子有钱,但不是所有人都有钱。
就像是后世何不食肉糜者一样,会发出喟叹,年轻人怎么不去工厂,呃,错了,是年轻人怎么可以不行厚葬之礼?
而一旦统治者高高在上,不去了解实际情况,开始有这种论调充斥着上层建筑的时候,从理论到理论,从不去了解为什么会这样,也不去管怎么改,只是一味的站在自身利益上去考量的时候,自然就会产生巨大的社会问题。
就像是大汉当下,虽然有管宁这样的提倡薄葬的人存在,但是同样也有更多的表示要厚葬的,甚至厚葬还是主流态度。导致许多郡县之中,仍然有出现因为丧葬导致家贫,死了老人便是全家破产的。
不进行厚葬,便是会受到直接或是间接的大汉键盘侠责骂指责,尤其是能在厚葬这样的行为当中获益的庄园主,地方豪强,大小商户,更是不遗余力的鼓吹厚葬,甚至指示某些雇工游侠浪荡子,在黑白两道大肆宣扬厚葬,嘲讽和谩骂那些薄葬之民。
在这样的情况下,使得不少贫苦百姓,一旦年迈,觉得时日无多,便是自行上山自尽!
因为这样,算是失踪!
不算是死!
而当这些大汉之民,死都死不起的时候,还能对这个大汉王朝,有多少所谓儒家经义当中的忠孝之心?<!--over-->
<!--go--> 在江东遇到了各种问题的时候,在关中之处,正在展开的青龙寺大论,也遇到了一些问题,当然,这些问题基本上就是属于文学和思想上的碰撞了。
这也是斐潜举办青龙寺大论的本意。
唯有思想上的碰撞, 才能产生出文明的花火。
但是谁也没有想到最先产生了巨大的思想碰撞的,并非是六经,而是孝经。
孝经据称是孔子的七十子之徒之遗言。
当然,孔老夫子已经离开尘世很多年头了,这老爷子当年讲过一些什么话,嗯,也确实只有其徒子徒孙可以摸着良心表示孔老夫子确实这么说过。
大汉当下所传孝经, 本来是河间人颜芝所藏,由其子颜贞献出。看这个姓氏, 也就知道是那个传人的后代了。
后来这个孝经经过长孙氏、博士江翁、少府后仓,谏大夫翼奉、安昌侯张禹等人共同认证,盖上了名戳,表示此经所传,和他们家里面的孝经的经文皆同,算是为这个孝经定论了,就是差不多相识后世鉴宝砖家那样写了证书。
这便是今文孝经,合计一十八章。
但是有意思的是,过了几年,大汉鼎鼎有名的拆迁户,鲁恭王扒拉了孔子老宅嗯,这说明强拆其实也是有华夏传统的,然后在坏壁之中发现了现尚书、礼记、论语、孝经等书,凡数十篇, 孔安国悉得其书。而这个扒拉出来的孝经之中,竟然是二十二章
噫?!
之前不是有砖家盖章签名, 认证有效, 说是大家都是原版,大家皆同是一十八章的孝经么?
难不成这砖家
然后就有砖家鼓着红肿的脸出来了,宣称说:这個那个都一样,都一样哈哈哈,呵呵呵,告辞,告辞
反正不管信不信,都是这样了。
所幸的是,今文孝经和强拆孝经,呃,是和古文孝经相差其实也就之差了一章,闺门之内,具礼矣乎!严亲严兄。妻子臣妾,犹百姓徒役也。
其他的章节则是略有合并和字体变化。
这种差异其实问题不大,因为春秋战国之时,有些文字到了秦汉的时候会有一些演化和转变,比如亡和无,疾和病,还有女和汝等等, 言语习惯还有时代变化的因素产生的差异,是一个很正常的事情, 并不能因此就说明今文孝经和古文孝经之中究竟那个字才是原装货,那些是后封的,只要三码,嗯,四码合一,没有保修过,也就算了。
只不过唯独少了一章!
闺门章。
当然,具体是那些包括孔子门徒子弟记漏了,还是当时的砖家合计的时候,觉得孔老人家不至于盯着旁人的闺门不放,不符合孔老夫子的身份,就特意避讳,就不得而知了。
不过这个事情么,后世的儒学研究者也有论调,表示大概就是因为父贤不过尧,而丹朱放;子贤不过舜,而瞽瞍顽;兄贤不过舜,而象傲;弟贤不过周公,而管叔诛;臣贤不过汤武,而桀纣伐。所以将闺门章给删除了。
要不然这脸皮上不好看啊
而在青龙寺当下争论的,并不是古今孝经之间的差别,而是对于孝经的延伸、注解和阐释,毕竟当下是正解大论。
这些延伸、注解和阐释之中,最为突出的矛盾,则是关于丧葬方面。
有一些人认为丧葬,特别是厚葬的风俗,处于华夏的主流地位,是因为儒家强调孝的原因,尤其是在两汉之时,厚葬之风尤盛,就将这个风俗完全归于儒家的孝,但是实际上么
关于孝这个观念的产生,若是论其诞生的确切时间,较为普遍的看法是在周代,但孝的基本含义明确转为善事父母则是战国及其以后的事情,是经过儒家的阐释发挥,才把善事父母最终成为孝的核心,甚至是唯一内容。
然后从善事父母变成了,或是等同于厚葬之风,这个么,就有意思了。
厚葬之风,早在原始社会的时候,就已初见端倪,春秋战国之前,孔老夫子还没有对着门徒叽叽咕咕的时候,就已经是有大批的人进行厚葬了。究其原因,未必是这些人超前感应了在孝经当中所提及的善事父母,而是因为那时的人相信灵魂不灭。
求长生,求复生,死为不灭,灵魂永存。
这才是厚葬出现的主要原因。
在旧石器时代中期以前,认为先祖死后灵魂不灭,仍能祸害或保护子孙,干预人事。在这一观念影响下,丧葬习俗中就自然出现了厚葬现象。
既然是认为人死后灵魂有知,活着的人便不惜重金厚葬死者,去换得自己心灵上的安危,相信自己在死后也能富足与安宁。生者无愧,死者欣慰。在这种观念和心理的影响下,厚葬便成为当时社会的一种习尚,并久盛不衰。
厚葬起初之时只是陪葬。
也就是事死如事生、事亡如事存,将原本生前最为喜欢的,最为珍贵的物品,和死者一同埋葬,寄托哀思,也为了在心中相信死者依旧可以在地下继续拥有其珍爱的器物,或是人和动物,这习俗和父母其实起初没有多少关联。
因为在早期的墓葬之中,就有年幼的孩子身边也封存陪葬了大量器物的。难不成这孩子也是因为有孩子为了善事父母才厚葬的?
此乃本末倒置是也!管宁侃侃而谈,环顾于众人之间,神色之中透着一种不容分说的确定之色,孝与不孝,绝非厚葬父母与否而定!
若人子平日不行孝道,唯父母死后设祭嚎哭,典礼十里,重金殡殓,便可谓尽孝乎?
生而不得养,死后方以臧,可谓君子乎?
孝重于心,而非其名!身体发肤,受之父母!守孝之礼,乃寄哀思,然有钓名之辈,以惨绝之举,侵削之行,摧残自身,以示孝道,此等极端守孝之风,未免有些过为已甚!
更何况,昔日孝文之时,临邯郸道意惨凄悲怀,顾谓群臣曰,嗟乎!以北山石为椁,用纻絮斫陈,蕠漆其间,岂可动哉!左右皆曰,善。唯有释之前进曰,使其中有可欲者,虽锢南山犹有郄;使其中无可欲者,虽无石椁,又何戚焉!孝文遂称善,终薄葬于霸。
如今且看,长安各陵皆有盗!
赤眉等众数十万人入关,烧长安宫室市里,民饥饿相食,死者数十万,长安为虚,城中无人行。宗庙园陵皆发掘,唯霸陵、杜陵得全!
厚葬非为孝,沽名钓誉乎?又引贼盗侵扰,至先灵于九泉亦难安眠!此等便可称之为孝?其可怪也欤!
既治孝经,当求正解!
至今日起,正孔先贤本意,孝于平日,乃重敬养!
绝非待死后方厚葬而为孝!
管宁侃侃而论,旁征博引,加上长安各陵的命运其实就在眼前,引为实例,确实是很有一些说服力。
管宁在他十六岁时失去了父亲,其表兄弟都怜悯他孤独贫困,表示愿意赠予他用来给其父亲治丧的费用,管宁全都推辞没有接受,而是根据自己的财力为父亲送终。这在大汉厚葬之风当中,不可不谓勇气非常。
要知道那个时候管宁才十六岁!
管宁直言,表示孝的本质与厚葬毫无关系,同时也表示孔子对于孝道的表述当中,也没有说要进行厚葬的,只是说要符合礼。
对于什么才是符合孝道的礼,管宁表示最为主要的是敬和养。养是尽孝的外在表现,而敬是于内心当中的前提,是孝得以实现的根本保证。养只有在心中存有敬意的前提下展现于外,才能称为孝,孝是敬之心与养之行的结合。
养而不敬,同样也不能称之为孝,首先应该是要有敬心,然后才考虑孝行能否真正得到落实。
管宁大肆批判如今世俗之风,生不极养,死乃崇丧,根本就不是孝,而是沽名钓誉之人,利用父母丧亡来给自己涂脂抹粉,沽名钓誉,并且胁迫着他人也要一同如此,导致整个社会风俗畸形,对于这样的现象及其愤慨。
一石激起千层浪。
因为管宁所宣称的这一点,确实是当下之痛!
其实在当下,也有不少大汉之民因病返贫,因丧贫困的,这其中不仅仅是寒门子弟,也包括很多普通百姓。
若不厚葬,就是不孝!
这几乎就是汉代键盘侠的思维定式,若是没有像管宁这样心志坚定的,便是很容易在众人三言两语,左邻右舍的风言风语之中被迫厚葬,卖房子卖田地卖自己也要去缴纳什么比如感恩致孝费啊,金光大道钱啊,若是不加上什么香氛沐浴spa,不花一个倾家荡产,简直就不为人子!
但是实际上,这样的风俗,其实还是少部分人得利。
而最为重要的,便是在中下层官吏的获利。
皇帝推行儒家,讲究孝道,是为了统治上的考量,而地方大员推行孝道,是为了政绩,然后中下层的官吏几乎就是扯着鸡毛当令箭了,其鼓吹的厚葬行孝,并非真的就是为了所谓孝,而是为了利!
这些官吏和乡野豪右勾结起来,利用汉代人强烈的面子感,就像是饮食生活中的宴饮活动和婚姻中的大办喜事一样,大肆敛财。
简单来说,厚葬对于死者来说,并不是重要的,而对于生者才是重要的
事实上,汉代厚葬之风正是兴起于统治阶层特别是王侯、外戚和宦官等的奢侈行为。这些人往往既是政治上的受益者,又是经济上的富有者,有能力逾越礼制,行奢侈之风。厚葬之风之所以屡禁不止,正与这些人的政治、经济地位和奢侈行为密切相关。
实际上有很多真正的儒家学者,大都极力反对厚葬之风。
像是管宁这样的,基本上主张葬制以礼,更讲究慎终追远,强调丧事应以心哀为主,反对徒具表面形式的厚葬之风,对逾礼的厚葬行为更是持强烈批判的态度。
反对厚葬,提倡节俭,其实也在汉代朝堂当中不止一次的提及,甚至还有专门的诏令下达地方,要求各地抵制厚葬,推行薄葬。
就像是管宁提及的汉文帝,就是典型的提倡节俭,推行薄葬的皇帝,在文帝临终前,还特意下达薄葬遗诏,明确要丧事从简。
文帝霸陵薄葬,在中国古代丧葬史上被传为千古佳话,也成为帝王节俭的著名典范。
嗯,其实这只是一个误会。
因为后世在霸陵之中,也挖出了不少的宝贝。只不过之前赤眉军和董卓李郭等人以为霸陵之中真的没有东西,或是觉得挖霸陵的收益明显没有挖其他的好而已
到了晋代,霸陵薄葬的传说就被打破了。或许是当时肥的经验包已经被开完了,那么薄的也凑合着开一开,西晋末年,长安尹桓、解武等数千户饥民盗发汉霸,杜二陵,多获珍宝。
到了东汉,光武帝遗诏也力主薄葬。值得注意的是,在薄葬诏令中,光武帝不仅没有感觉到孝子和薄葬之间存在冲突,而且反倒认为薄葬是孝子所应当贯彻执行的一种行为。
其后,汉明帝永平十二年、章帝建初二年、和帝永元十一年以及安帝永初元年、元初五年,都曾下诏禁止厚葬。
可是,就像是文帝薄葬,霸陵之中依旧是多获珍宝一样,大汉官吏的阳奉阴违的传统艺能,依旧展现得淋漓尽致。
当然其中或许还有统治上的考虑,比如商鞅五民之策
管宁的言论,当然也受到了相当多的反击。
毕竟还是有很多人不愿意,尤其是既得利益者。
毕竟百姓只有贫苦穷困,每日忙于生计了,才不会七想八想,否则动不动就要竖个路灯杆子什么的,多可怕啊!
这些反对管宁的人当中,自然也有找到了相应对抗的武器。
就像城堡永远都是从内部攻破最容易一样,用来打败魔法的也就只有魔法,用来驳斥儒家经义的也自然只有儒家经义
在管宁宣称自己的观念,并且从孔老夫子论述到了文帝光武帝,阐述了薄葬之后,便是有人高声反对
岂有此理!厚葬乃为人之亲也!所谓人人亲其亲,长其长而天下平!岂可因噎废食乎?
正所谓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信,此乃人之孝悌之道也,入则孝,出则悌,事亲者为大是也。厚而臧之,乃事亲至诚,岂可咸否之?
事亲,事之本也。孝子之至,莫大乎尊亲;尊亲之亲,莫大乎以天下养。为天下女,尊之至也;以天下养,养之至也。此乃经义之要,伦常之首,天地之理,岂可假名懈怠?
一时间,反驳之声也是滔滔。
而这些言论之中,大多数的人都是采用了另外一个先贤之言。
也就是孟子。
孔孟不分家么
孟子不光是表示要仁政,也表示要重孝道,并且他自己也确实是这么做的。当年孟子的母亲过世,孟子便派弟子充虞请匠人赶制棺椁,并吩咐棺木要好,以厚葬他的母亲。
充虞认为孟子对棺材的要求太高、太奢侈,问孟子有没有必要将标准提那么高,要做的那么精美?
孟子则表示,古者棺椁无度。中古棺七寸,椁称之。自天子达于庶人,非直为观美也,然后尽于人心。不得不以为悦;无财不以为悦。得之为有财,古之人皆用之,吾何以独不然?
在孟子看来,古人可以用厚棺重椁,那么自己也可以用,并且只有这样才算是子孙尽了心,并且自己也有钱,为什么不能给自己母亲厚葬呢?
简单来说就是,有钱,任性!
那么说起来,孟子有错么?
其实也没有错。
但是问题是后来的徒子徒孙,却将孟子之言扩大且片面化了。
孟子有钱,但不是所有人都有钱。
就像是后世何不食肉糜者一样,会发出喟叹,年轻人怎么不去工厂,呃,错了,是年轻人怎么可以不行厚葬之礼?
而一旦统治者高高在上,不去了解实际情况,开始有这种论调充斥着上层建筑的时候,从理论到理论,从不去了解为什么会这样,也不去管怎么改,只是一味的站在自身利益上去考量的时候,自然就会产生巨大的社会问题。
就像是大汉当下,虽然有管宁这样的提倡薄葬的人存在,但是同样也有更多的表示要厚葬的,甚至厚葬还是主流态度。导致许多郡县之中,仍然有出现因为丧葬导致家贫,死了老人便是全家破产的。
不进行厚葬,便是会受到直接或是间接的大汉键盘侠责骂指责,尤其是能在厚葬这样的行为当中获益的庄园主,地方豪强,大小商户,更是不遗余力的鼓吹厚葬,甚至指示某些雇工游侠浪荡子,在黑白两道大肆宣扬厚葬,嘲讽和谩骂那些薄葬之民。
在这样的情况下,使得不少贫苦百姓,一旦年迈,觉得时日无多,便是自行上山自尽!
因为这样,算是失踪!
不算是死!
而当这些大汉之民,死都死不起的时候,还能对这个大汉王朝,有多少所谓儒家经义当中的忠孝之心?<!--ov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