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二0章 官邸枪声(续)
推荐阅读:我的帝国无双、明天下、唐枭、乘龙佳婿、长宁帝军、医妃惊世、盛唐风华、逍遥游、银狐、续南明
武林小说网 www.wltxt.com,最快更新重生之红星传奇最新章节!
第九二0章 官邸枪声(续)
历史上发生西安事变的时候,蒋介石没有防备,带着一众大员晕晕乎乎成了张学良的俘虏。这次官邸之变蒋介石同样没有防备,稀里糊涂挨了张学良一枪,只不过主客易势,张学良落到了蒋介石手里。
西安事变的背景很复杂,那个时候张学良率东北军进驻陕西,与杨虎城的17路军一起围剿红军,遭到红军痛击后,蒋介石又撤销了东北军三个师的番号,张学良认识到打内战没有前途,这才与中共秘密接触,与红军签订秘密协定。现在由于刘一民的出现,西安事变发生的前提都不存在了,而且刘一民谈话中暴露出对张学良放弃东北的反感和鄙夷,张学良与中共联系和合作的前提也不存在了。就这,老蒋还是逼得张学良二百五脾气大爆发,拔枪相向。结果,总司令与副总司令一重伤一轻伤,造就了一段中外战史上的千古奇谈。
把张学良送往医院后,蒋介石交待王世和亲自去医院安排张学良治疗期间的安全保卫工作,务必不能传出一丝风声。
这个时候,在德安里居住的宋美龄、何应钦、张群都来了,包括还留在重庆的贺国光和住在其它地方的孔祥熙、宋子文都被紧急召来,商讨对策。
跟随张学良来晋见蒋介石的警卫早已被侍卫官们控制,此刻德安里风声鹤唳,警卫组的卫士都是头戴钢盔、手持冲锋枪,在101号前前后后布设了防线。
宋美龄一到蒋介石办公室,看见蒋介石胳膊上缠着绷带,眼泪就扑扑簌簌往下掉,拉着蒋介石坐到一边的沙发上,小心翼翼地捧着蒋介石受伤的胳膊,破口大骂张学良丧心病狂,竟敢戕害领袖,罪责难逃。
宋美龄虽然是女中豪杰,但是丈夫遇刺,关心则乱,露出小儿女情态非常自然,在场的这些大佬们没有一个人觉得肉麻,反而觉得再正常不过。
实际上张学良对宋美龄很好,都到了崇拜的地步。他也最听宋美龄的话。宋美龄对张学良也很好,关爱有加。但是张学良想要蒋介石的命,宋美龄那是万万不依的。
也难怪宋美龄对张学良破口大骂,要不是蒋介石机警,那一枪说不定就要了蒋介石的命,抗战进程和宋美龄的命运马上就会逆转。
蒋介石烦躁地制止了宋美龄的罗嗦,忍着疼痛,让大家抓紧讨论该怎么办。
此时蒋介石办公室里聚集了他的幕僚班子和最亲近的人,宋美龄低低的啜泣声在每个人的脑海中放大、回荡。
陈布雷建议立即公告中外,将张学良绳之以法,让军事法庭审判其谋杀领袖之罪。理由是国之四维,礼义廉耻。张学良冒犯领袖,无礼;谋害兄长,无义;一二八上海抗战时,张学良不遵从国民政府调其增援上海命令,狮子大开口,以巨额军费要挟政府,坐视不救,寡廉;九一八事变时,日军在东北仅有第二师团10500人的兵力,张学良坐拥陆海空齐全的四十万精锐,不放一枪退出东北,还往领袖身上泼脏水,说是奉命不抵抗,做人无耻到这种地步,可谓少耻。如此无礼、无义、寡廉、少耻之人,竟然窃据中华民国陆海空三军副总司令高位,早就应该绳之以法,从严审判以谢天下!
陈布雷是蒋介石的文胆,对蒋忠心耿耿,说话义正词严,以儒家正统学说来界定张学良,听在国学修养深厚的蒋介石耳中倒没有什么,但是听在擅长纵横捭阖的贺国光耳中,就变成了不识时务的夫子之言。张学良无礼、无义、寡廉、少耻,阎锡山、李宗仁、白崇禧、龙云,哪一个从心眼里尊敬过蒋委员长?难道都要把他们绳之以法么?特别是中共,喊着团结抗日的口号,行扩大势力之实,但他们就是那样干了,你有本事把***、朱德绳之以法让我看看?
今天的事情太突然了,饶是贺国光足智多谋,也觉得棘手。本来这东北军已经被削弱的差不多了,再也不可能掀起大浪了。而且,开战以来,东北军各部队虽说战绩不咋样,但都打的很苦,确实是服从命令听指挥,没有发生过抗命不尊之类的事情。特别是于学忠部刚刚配合八路军教导师取得了鲁南大捷,虽然***大佬们都知道鲁南大捷是以八路军为主取得的,于学忠部只是起了诱敌、阻敌作用,没有八路军说不定51军、57军会被日军消灭的,但那毕竟是大捷,实实在在的大捷。贺国光就想不通,怎么在这个节骨眼上发生了这种事情呢?难道是委座操之过急么?
定定神,贺国光慢条斯理地开言了:“委座,处理这个事情还得戒急用忍,得服从于抗战的整体大局。张学良固然该杀,但是现在不是时候。这个事情还得从长计议。当务之急,是得找个合适理由,把张学良的家人和部属暂时蒙到鼓里,一切都要等张学良的伤势稳定以后再说。”
蒋介石实际上也是这想法,闻言忍不住点点头。
何应钦不干了,瞪着眼睛反驳道:“国有国法,军有军纪。张学良胆敢戕害领袖,就必须上军事法庭,公开审判,明正典刑,以儆效尤。这个事情没有什么戒急用忍,必须公审张汉卿,彻底解决东北军!”
何应钦是中央军的二把手,也是蒋介石最重要的大将。历史上,何应钦是因为在西安事变时主张武力解决,调遣中央军威逼西安,落下了企图借西安事变置蒋介石于死地好取而代之的嫌疑,等西安事变和平解决后,才和蒋介石有了嫌隙。现在,没有发生西安事变,但是发生了官邸之变,何应钦态度依然如此强硬,可见有的历史书上把何应钦定为亲日派未必靠谱,他要是亲日派,那抗战就不用打了。
蒋介石的心理很矛盾,他知道此时不是严惩张学良的时候,但是也确实想一劳永逸地解决东北军问题。因此,虽然伤口一阵疼似一阵,额头上都是黄豆一样大的汗滴,害得宋美龄边用小手帕给他擦汗边掉泪,蒋介石还是想听听何应钦说说如何彻底解决东北军。
何应钦知道蒋介石急需止疼静养,见蒋朝他微微点头,也不罗嗦,接着说道:“东北军现在剩余的兵力不多,第49军只剩下一个105师,主官更换的差不多了,只余下上校军长刘多荃和戴罪立功的师长王铁汉,只要电令罗卓英以开会为名将二人扣留即可;67军已被撤销番号,余下的108师划归王敬久指挥,已经中央化,不存在问题。骑兵第二军现在只剩下一个骑兵第3师,位于河南的沈丘、项城一带,命令孙桐萱将其缴械;东北军建制完整的三个军一是鄂南的万福麟53军,二是于学忠的51军、57军。让薛岳解决53军一点问题都没有。剩下的51军、57军现在处于台儿庄一线,有两个办法处理,一是调往豫陕交界处,交蒋鼎文指挥,命其负责伺机收复商洛地区和渭南地区,如不执行命令,就在行军途中由蒋鼎文负责缴械整编;另一个办法是置之不理,暂时***张学良受伤消息,让日军消灭他们。我判断,日军对山东的大规模围攻就在眼前,只消严令于学忠死守台儿庄运河一线,他们就会成为日军的靶子。以51军、57军鲁南大战后两万五千人的兵力,日军一个师团就可以很轻松的消灭他们。就算刘一民增援,能救了于学忠一命,估计51军、57军也会十成去七成,再也不会成为我们的心腹之患。”
何应钦身为总参谋长,竟然对如何处置东北军各部队说出如此详尽的办法,足见其昼思夜想就是如何消耗杂牌军了。要是让于学忠他们听到,恐怕直接操起枪就和中央军干开了。可惜,这是绝顶机密,于学忠他们听不到。
何应钦的话让张治***了一身冷汗,真要是象何应钦计划的这样搞,东北军固然是没有丝毫反抗余地。但是,看到东北军下场的川军、桂军、晋绥军、滇军还会象现在这样与中央同心同德、死打硬拼么?此事万万不妥。
张治中马上站起来,朝蒋介石敬礼后报告说:“委座,此事不能这样做。解决东北军易,处理川军、桂军、滇军、晋绥军难。搞不好,就会把局面彻底搞乱。光凭中央军,是打不赢抗日战争的!”
孔祥熙是民国史上的重要人物,后世的许多人提起孔祥熙,只知道他的贪腐和四大家族之一的名头,只知道他娶了宋氏三姐妹之一的老大宋霭龄,不知道孔祥熙之所以能当11年的财政部长,那也是长袖善舞、在阴谋诡计中摸爬打滚出来的,论胆识、论才学,在民国人物中,那也是第一流的。
孔祥熙考虑问题和别人不一样,贺国光考虑的是如何把官邸之变的损失减轻,何应钦考虑的是如何对东北军缴械整编,张治中考虑的是牵一发而动全局,孔祥熙考虑的是钱。
各位书友大大:今日爆发求订阅***票,请大力支持!谢谢我真诚的朋友们!
第九二0章 官邸枪声(续)
历史上发生西安事变的时候,蒋介石没有防备,带着一众大员晕晕乎乎成了张学良的俘虏。这次官邸之变蒋介石同样没有防备,稀里糊涂挨了张学良一枪,只不过主客易势,张学良落到了蒋介石手里。
西安事变的背景很复杂,那个时候张学良率东北军进驻陕西,与杨虎城的17路军一起围剿红军,遭到红军痛击后,蒋介石又撤销了东北军三个师的番号,张学良认识到打内战没有前途,这才与中共秘密接触,与红军签订秘密协定。现在由于刘一民的出现,西安事变发生的前提都不存在了,而且刘一民谈话中暴露出对张学良放弃东北的反感和鄙夷,张学良与中共联系和合作的前提也不存在了。就这,老蒋还是逼得张学良二百五脾气大爆发,拔枪相向。结果,总司令与副总司令一重伤一轻伤,造就了一段中外战史上的千古奇谈。
把张学良送往医院后,蒋介石交待王世和亲自去医院安排张学良治疗期间的安全保卫工作,务必不能传出一丝风声。
这个时候,在德安里居住的宋美龄、何应钦、张群都来了,包括还留在重庆的贺国光和住在其它地方的孔祥熙、宋子文都被紧急召来,商讨对策。
跟随张学良来晋见蒋介石的警卫早已被侍卫官们控制,此刻德安里风声鹤唳,警卫组的卫士都是头戴钢盔、手持冲锋枪,在101号前前后后布设了防线。
宋美龄一到蒋介石办公室,看见蒋介石胳膊上缠着绷带,眼泪就扑扑簌簌往下掉,拉着蒋介石坐到一边的沙发上,小心翼翼地捧着蒋介石受伤的胳膊,破口大骂张学良丧心病狂,竟敢戕害领袖,罪责难逃。
宋美龄虽然是女中豪杰,但是丈夫遇刺,关心则乱,露出小儿女情态非常自然,在场的这些大佬们没有一个人觉得肉麻,反而觉得再正常不过。
实际上张学良对宋美龄很好,都到了崇拜的地步。他也最听宋美龄的话。宋美龄对张学良也很好,关爱有加。但是张学良想要蒋介石的命,宋美龄那是万万不依的。
也难怪宋美龄对张学良破口大骂,要不是蒋介石机警,那一枪说不定就要了蒋介石的命,抗战进程和宋美龄的命运马上就会逆转。
蒋介石烦躁地制止了宋美龄的罗嗦,忍着疼痛,让大家抓紧讨论该怎么办。
此时蒋介石办公室里聚集了他的幕僚班子和最亲近的人,宋美龄低低的啜泣声在每个人的脑海中放大、回荡。
陈布雷建议立即公告中外,将张学良绳之以法,让军事法庭审判其谋杀领袖之罪。理由是国之四维,礼义廉耻。张学良冒犯领袖,无礼;谋害兄长,无义;一二八上海抗战时,张学良不遵从国民政府调其增援上海命令,狮子大开口,以巨额军费要挟政府,坐视不救,寡廉;九一八事变时,日军在东北仅有第二师团10500人的兵力,张学良坐拥陆海空齐全的四十万精锐,不放一枪退出东北,还往领袖身上泼脏水,说是奉命不抵抗,做人无耻到这种地步,可谓少耻。如此无礼、无义、寡廉、少耻之人,竟然窃据中华民国陆海空三军副总司令高位,早就应该绳之以法,从严审判以谢天下!
陈布雷是蒋介石的文胆,对蒋忠心耿耿,说话义正词严,以儒家正统学说来界定张学良,听在国学修养深厚的蒋介石耳中倒没有什么,但是听在擅长纵横捭阖的贺国光耳中,就变成了不识时务的夫子之言。张学良无礼、无义、寡廉、少耻,阎锡山、李宗仁、白崇禧、龙云,哪一个从心眼里尊敬过蒋委员长?难道都要把他们绳之以法么?特别是中共,喊着团结抗日的口号,行扩大势力之实,但他们就是那样干了,你有本事把***、朱德绳之以法让我看看?
今天的事情太突然了,饶是贺国光足智多谋,也觉得棘手。本来这东北军已经被削弱的差不多了,再也不可能掀起大浪了。而且,开战以来,东北军各部队虽说战绩不咋样,但都打的很苦,确实是服从命令听指挥,没有发生过抗命不尊之类的事情。特别是于学忠部刚刚配合八路军教导师取得了鲁南大捷,虽然***大佬们都知道鲁南大捷是以八路军为主取得的,于学忠部只是起了诱敌、阻敌作用,没有八路军说不定51军、57军会被日军消灭的,但那毕竟是大捷,实实在在的大捷。贺国光就想不通,怎么在这个节骨眼上发生了这种事情呢?难道是委座操之过急么?
定定神,贺国光慢条斯理地开言了:“委座,处理这个事情还得戒急用忍,得服从于抗战的整体大局。张学良固然该杀,但是现在不是时候。这个事情还得从长计议。当务之急,是得找个合适理由,把张学良的家人和部属暂时蒙到鼓里,一切都要等张学良的伤势稳定以后再说。”
蒋介石实际上也是这想法,闻言忍不住点点头。
何应钦不干了,瞪着眼睛反驳道:“国有国法,军有军纪。张学良胆敢戕害领袖,就必须上军事法庭,公开审判,明正典刑,以儆效尤。这个事情没有什么戒急用忍,必须公审张汉卿,彻底解决东北军!”
何应钦是中央军的二把手,也是蒋介石最重要的大将。历史上,何应钦是因为在西安事变时主张武力解决,调遣中央军威逼西安,落下了企图借西安事变置蒋介石于死地好取而代之的嫌疑,等西安事变和平解决后,才和蒋介石有了嫌隙。现在,没有发生西安事变,但是发生了官邸之变,何应钦态度依然如此强硬,可见有的历史书上把何应钦定为亲日派未必靠谱,他要是亲日派,那抗战就不用打了。
蒋介石的心理很矛盾,他知道此时不是严惩张学良的时候,但是也确实想一劳永逸地解决东北军问题。因此,虽然伤口一阵疼似一阵,额头上都是黄豆一样大的汗滴,害得宋美龄边用小手帕给他擦汗边掉泪,蒋介石还是想听听何应钦说说如何彻底解决东北军。
何应钦知道蒋介石急需止疼静养,见蒋朝他微微点头,也不罗嗦,接着说道:“东北军现在剩余的兵力不多,第49军只剩下一个105师,主官更换的差不多了,只余下上校军长刘多荃和戴罪立功的师长王铁汉,只要电令罗卓英以开会为名将二人扣留即可;67军已被撤销番号,余下的108师划归王敬久指挥,已经中央化,不存在问题。骑兵第二军现在只剩下一个骑兵第3师,位于河南的沈丘、项城一带,命令孙桐萱将其缴械;东北军建制完整的三个军一是鄂南的万福麟53军,二是于学忠的51军、57军。让薛岳解决53军一点问题都没有。剩下的51军、57军现在处于台儿庄一线,有两个办法处理,一是调往豫陕交界处,交蒋鼎文指挥,命其负责伺机收复商洛地区和渭南地区,如不执行命令,就在行军途中由蒋鼎文负责缴械整编;另一个办法是置之不理,暂时***张学良受伤消息,让日军消灭他们。我判断,日军对山东的大规模围攻就在眼前,只消严令于学忠死守台儿庄运河一线,他们就会成为日军的靶子。以51军、57军鲁南大战后两万五千人的兵力,日军一个师团就可以很轻松的消灭他们。就算刘一民增援,能救了于学忠一命,估计51军、57军也会十成去七成,再也不会成为我们的心腹之患。”
何应钦身为总参谋长,竟然对如何处置东北军各部队说出如此详尽的办法,足见其昼思夜想就是如何消耗杂牌军了。要是让于学忠他们听到,恐怕直接操起枪就和中央军干开了。可惜,这是绝顶机密,于学忠他们听不到。
何应钦的话让张治***了一身冷汗,真要是象何应钦计划的这样搞,东北军固然是没有丝毫反抗余地。但是,看到东北军下场的川军、桂军、晋绥军、滇军还会象现在这样与中央同心同德、死打硬拼么?此事万万不妥。
张治中马上站起来,朝蒋介石敬礼后报告说:“委座,此事不能这样做。解决东北军易,处理川军、桂军、滇军、晋绥军难。搞不好,就会把局面彻底搞乱。光凭中央军,是打不赢抗日战争的!”
孔祥熙是民国史上的重要人物,后世的许多人提起孔祥熙,只知道他的贪腐和四大家族之一的名头,只知道他娶了宋氏三姐妹之一的老大宋霭龄,不知道孔祥熙之所以能当11年的财政部长,那也是长袖善舞、在阴谋诡计中摸爬打滚出来的,论胆识、论才学,在民国人物中,那也是第一流的。
孔祥熙考虑问题和别人不一样,贺国光考虑的是如何把官邸之变的损失减轻,何应钦考虑的是如何对东北军缴械整编,张治中考虑的是牵一发而动全局,孔祥熙考虑的是钱。
各位书友大大:今日爆发求订阅***票,请大力支持!谢谢我真诚的朋友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