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59章 郭二的故事
推荐阅读:我的帝国无双、明天下、唐枭、乘龙佳婿、长宁帝军、医妃惊世、盛唐风华、逍遥游、银狐、续南明
武林小说网 www.wltxt.com,最快更新盛唐风月最新章节!
尽管在朔方时把郭子仪从一介裨将简拔上来,有多年的上下情分,但在外任时,杜士仪从来没有和郭子仪同时回过长安,此前收复长安时,也因为战事紧迫,未曾造访过其家。所以,郭子仪在长安这座同样出自御赐的私宅,他还是第一次来。就在路上,他还对杜幼麟开玩笑说,如果不是杜幼麟当初早已自己心有所属,天子又忌惮重将之间的联姻,郭子仪家中几个女儿的家教都很不错,他早就下手抢一个回来当儿媳了。
话虽如此,见面的时候,杜士仪当然不会流露出这样太过轻佻的话语。因为他带着幼子来拜访,寒暄之后,郭子仪就让王夫人将自己的诸多儿女全都带了上来,一一拜见。看着这济济一堂的郭家儿郎,杜士仪不禁有些殷羡郭家人口昌盛,随即就笑着对这些子侄辈说道:“我和你们的父亲相交多年,今日拜访只叙私谊,不讲公事,不要叫相国了,我比你们的父亲年轻几岁,你们就只叫一声杜叔叔吧。”
郭子仪长子郭曜这一年不过二十九岁,最小的郭映还是满地乱走的小儿,女儿们除了已经年长嫁人的,如今在室者尚有四人,最长的尚未及笄,小的如垂髫幼童。杜士仪已近知天命之年,让人叫这一声杜叔叔自然丝毫没有任何托大。郭曜抬头看了一眼父亲,立刻带头改了称呼。
“杜叔叔。”
“好!今日第一次见子仪你这些儿女辈,本应送上见面礼,只不过你和嫂夫人实在太过恩爱,我父子俩就算有四只手也拿不下,只能让人备了薄礼在外。”不等郭子仪推拒,杜士仪便接着说道,“不过是文房四宝等物,你我又不是外人,你若不收,我可起身就走。”
杜士仪既然这么说,郭子仪只好答应,郭曜等人少不得齐齐谢过。等到他们一一退下,还不等郭子仪斟酌一下语句,探问杜士仪来意以及接下来的打算,突然听到外头传来了一声欢呼。分辨出那是六子郭嗳的声音,郭子仪眉头一挑正要发火,可刚刚跟着儿女们一块出去的王夫人却匆匆又进了屋来。
“杜相国,孩子们都还小,一人一方端砚,实在是太贵重了!”
郭子仪这才想起,杜士仪早年仿佛还有家仆经营着长安城最大的风雅产业,因此家境富足,随着这些年日益位高权重,这些事已经都快要被人淡忘了。如今随着端溪石砚名满天下,一方端砚价值非同小可,想来杜士仪恐怕连他出嫁的女儿都不会漏过,这整整十几方下来,就实在是太重的一份礼物了!他蠕动了一下嘴唇,正琢磨着该开口说什么,却不想杜士仪笑着对王夫人微微颔首。
“夫人,有道是长者赐,不敢辞,都是我家中存货,难道还要按照市值算钱?只消对侄儿侄女们说,若想要报答,年节时写上一幅好字送我即可。”
杜士仪都这么说了,王夫人见郭子仪有些无奈,却也再未拒绝,她只能又连声道谢,悄然出了屋子。这时候,杜士仪方才开口问道:“如今朝中上下,全都正在忙着推举新君之事,别的都顾不上,但等到此事尘埃落定,封赏功臣之事,就不能再继续拖了。我只想问子仪一句话,你是打算继续镇守朔方,还是打算留在长安城,和嫂夫人以及侄儿侄女们团聚,安逸下半生?”
郭子仪没想到杜士仪在送完见面礼后,转瞬间就直接抛出了这样一个问题。他并非完全没有准备,甚至可以说,在突入河北,邺郡的安庆绪尚在负隅顽抗时,他就曾经仔细考虑过此事。功高盖主,无可封赏,这从来都是古今功臣面临的最严酷考验,他已经预备好将来醇酒美姬,不复过问兵事。可杜士仪回归前线,而后又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连战连捷,继而南阳王李係的来临,却带来了那些让人措手不及的变数,他的计划就有些赶不上变化了。
他虽出身于官宦之家,可腾达却是在军中,当然也不甘心放手军权就此养老,可是,难道这样的权柄,他真能握在手中一辈子?照现在的情势看,这已经不只是天子是否能够容许的问题,更关键的是杜士仪到底打算怎么做?
于是,在长久的沉默之后,郭子仪终于艰难地开口问道:“敢问相国,将来打算何去何从?”
“我已经说过,回幽燕。叛乱了结了,但河北道要做的事情还很多,安抚诸郡,清丈田亩,招募流民,补耕备明年,趁着安禄山这场兵灾之后,河北多出了大批无主田亩之际,废租庸调,推行两税。”说到这里,杜士仪便跷足而坐,又加了几句话,“这右相之位,我会让出来。但作为条件,怀恩接我的安北大都护,侯希逸为平卢节度使,都播怀义可汗建东西牙帐城之事,亦是要定下来。如果你和千里仍打算出镇一方,朔方和河东节度则不换人。其余有功将士,则看他们的意愿。”
杜士仪再次确定自己会很快离开长安,可同时重申的条件和当初在军中时一模一样,郭子仪听在耳中,面色虽镇定,心里却再次勾勒起了杜系势力图。
相比留在长安为相国,天子一言便可以罢免,怎么及得上在边镇为节度使的自在?幽燕百姓视杜士仪为救世主;河东百姓因为王忠嗣的遭遇而对杜士仪心存同情,甚至有数郡之地根本就都是杜士仪的死忠拥趸;朔方众将至今还把杜士仪当成主帅,夏州之地的仆固部就更不用说了;安北大都护府是杜士仪经营多年的地方;至于河陇,安思顺能够平安逃脱长安死劫,背后的救星耐人寻味;河西南霁云是杜士仪旧部;北庭杜系云集;西域安西四镇,杜黯之和杜广元叔侄乃是高仙芝的左膀右臂;甚至连剑南节度使鲜于仲通都是杜士仪昔日幕僚,巂州都督崔俭玄是杜士仪的妹婿;平卢节度使侯希逸就不用说了。
除了江南山南以及岭南之地,天下节镇,再找不到什么真空!
“浑释之此次建下累累战功,朔方节度使也该由他兼任了。至于我,夫人嫁我多年,生育六子八女,我却多年在外,如今老来也该多一点时日给她了。”郭子仪最终迸出了这句话,也做出了自己最艰难的选择。
他留在长安,手中没有了兵权,此后拥有的恐怕就只会剩下荣华富贵!可是,他如果留在朝中,无论是异日新君,还是杜士仪本人,全都会心存顾忌,不至于撕破脸!如果那样,他也算是尽到了人臣本分!
“好。”
杜士仪微微点了点头,并没有劝阻或是反对,而是若有所思地说道:“子仪国之重将,军功赫赫,忠义仁爱。我这里,正好有一个故事想讲给你听。”
杜幼麟今日跟着父亲登门,一直听到这里,方才隐隐对父亲的目的有些猜测。对于郭子仪的选择,他能够猜到其中症结所在,因此对父亲要说的故事也有些好奇。然而,当杜士仪娓娓道来之后,他渐渐就愣住了。
天子强夺子媳,册为贵妃,任用奸相,边镇节帅造反,洛阳长安先后丢失,天子避入蜀中,太子灵武登基……他最初只以为父亲是借用如今的时事来编造故事,可那种和此前发生那场兵灾的相似感很快就消失了。故事中远远没有如今这么快的平叛速度,叛军肆虐天下整整八年,在此之中,朝廷也不知道动员了多少兵马,多少员大将,明明在民心和物资上都占据绝对的上风,却因为各种各样的掣肘,而被拖入了战争的泥沼。而在平息叛乱之后,平叛的宿将有的被解兵权,有的被冤杀,还有的则是被逼反,至于中原腹地,则是一个个叛军降将控制的藩镇林立,动不动就叛乱。
郭子仪最初也认为杜士仪不过是借着故事的由头讽喻现如今,可随着故事的进展,他的心里就翻起了惊涛骇浪。有些人他能够分辨出明显的原型,比如仆固怀恩,比如李光弼。至于那些叛将,他反而不那么了然,可听到忠臣良将遭屈,首鼠两端的叛将却反而风生水起割据一方,他的心里自然不好受。而在这样天下不安的情况下,那位灵武登基的太子病故之后,皇后和权阉相争,操纵皇位继承,也叫他出了一身冷汗。但是,最让他心中悸动的,还是那个挂天下兵马副元帅,一而再再而三立下汗马功劳的所谓郭二。杜士仪的故事却偏偏只到郭二封了汾阳王就告终了!
他实在有些忍不住,当即追问道:“那郭二可曾善终?”
“他当然得了善终,他的所有女儿都嫁得很好,每一个儿子也都出仕到高官,其中一个儿子还有幸娶了公主,当了驸马。而公主和驸马的一个女儿,则是嫁入皇家为太子妃。虽说因为出于前头太多后宫祸国的往事,太子登基没有立皇后,只以郭氏为贵妃,但最后,郭贵妃最终还是成了郭太后。”
捏着一把汗的郭子仪终于长长舒了一口气,面上露出了一丝笑容。可接下来杜士仪说出的话,却让他的笑容立刻就没了。
“只不过,郭二的满门荣华富贵,看上去是因为自解兵权得来的,实际上却是因为,天下藩镇林立,皇权不振,所以天子对郭二善始善终,一来是他善于自保,二来也是需要这样一个老将来震慑那些虎视眈眈的藩镇。故而那位曾经对平叛有大功的怀将军被逼反,引北面回纥入寇后,郭二一出面,便引得敌方兵马纷纷倒戈,回纥兵亦是闻风远遁。可他一死,这天下忠义之辈纵使还有,却再也没有他那样能够震慑宵小的大将了。至于朝中,宦官专权,手掌禁军,权势滔天,纵使郭太后出身显贵,可等到她那短命的儿孙一死,宦官操纵废立,她这个太后最终也就是一个幽居深宫的下场。”
说到这里,杜士仪方才站起身道:“子仪,人各有志,你的决定我无权置喙。我只想说,功高盖主者,要不就是飞鸟尽,良弓藏;要不就是韬光养晦,醇酒美姬自污度日;再要不然便是大逆不道。我的故事里,没有一个杜士仪的存在,所以郭二尚可善始善终,与国与朝与天子同生死,共荣辱。但如今情势不同。你觉得,那些为了一个皇位,可以杀弱妇稚童,诽谤兄弟子侄之辈,万一有事时,会对你赋予多少信赖?”
尽管在朔方时把郭子仪从一介裨将简拔上来,有多年的上下情分,但在外任时,杜士仪从来没有和郭子仪同时回过长安,此前收复长安时,也因为战事紧迫,未曾造访过其家。所以,郭子仪在长安这座同样出自御赐的私宅,他还是第一次来。就在路上,他还对杜幼麟开玩笑说,如果不是杜幼麟当初早已自己心有所属,天子又忌惮重将之间的联姻,郭子仪家中几个女儿的家教都很不错,他早就下手抢一个回来当儿媳了。
话虽如此,见面的时候,杜士仪当然不会流露出这样太过轻佻的话语。因为他带着幼子来拜访,寒暄之后,郭子仪就让王夫人将自己的诸多儿女全都带了上来,一一拜见。看着这济济一堂的郭家儿郎,杜士仪不禁有些殷羡郭家人口昌盛,随即就笑着对这些子侄辈说道:“我和你们的父亲相交多年,今日拜访只叙私谊,不讲公事,不要叫相国了,我比你们的父亲年轻几岁,你们就只叫一声杜叔叔吧。”
郭子仪长子郭曜这一年不过二十九岁,最小的郭映还是满地乱走的小儿,女儿们除了已经年长嫁人的,如今在室者尚有四人,最长的尚未及笄,小的如垂髫幼童。杜士仪已近知天命之年,让人叫这一声杜叔叔自然丝毫没有任何托大。郭曜抬头看了一眼父亲,立刻带头改了称呼。
“杜叔叔。”
“好!今日第一次见子仪你这些儿女辈,本应送上见面礼,只不过你和嫂夫人实在太过恩爱,我父子俩就算有四只手也拿不下,只能让人备了薄礼在外。”不等郭子仪推拒,杜士仪便接着说道,“不过是文房四宝等物,你我又不是外人,你若不收,我可起身就走。”
杜士仪既然这么说,郭子仪只好答应,郭曜等人少不得齐齐谢过。等到他们一一退下,还不等郭子仪斟酌一下语句,探问杜士仪来意以及接下来的打算,突然听到外头传来了一声欢呼。分辨出那是六子郭嗳的声音,郭子仪眉头一挑正要发火,可刚刚跟着儿女们一块出去的王夫人却匆匆又进了屋来。
“杜相国,孩子们都还小,一人一方端砚,实在是太贵重了!”
郭子仪这才想起,杜士仪早年仿佛还有家仆经营着长安城最大的风雅产业,因此家境富足,随着这些年日益位高权重,这些事已经都快要被人淡忘了。如今随着端溪石砚名满天下,一方端砚价值非同小可,想来杜士仪恐怕连他出嫁的女儿都不会漏过,这整整十几方下来,就实在是太重的一份礼物了!他蠕动了一下嘴唇,正琢磨着该开口说什么,却不想杜士仪笑着对王夫人微微颔首。
“夫人,有道是长者赐,不敢辞,都是我家中存货,难道还要按照市值算钱?只消对侄儿侄女们说,若想要报答,年节时写上一幅好字送我即可。”
杜士仪都这么说了,王夫人见郭子仪有些无奈,却也再未拒绝,她只能又连声道谢,悄然出了屋子。这时候,杜士仪方才开口问道:“如今朝中上下,全都正在忙着推举新君之事,别的都顾不上,但等到此事尘埃落定,封赏功臣之事,就不能再继续拖了。我只想问子仪一句话,你是打算继续镇守朔方,还是打算留在长安城,和嫂夫人以及侄儿侄女们团聚,安逸下半生?”
郭子仪没想到杜士仪在送完见面礼后,转瞬间就直接抛出了这样一个问题。他并非完全没有准备,甚至可以说,在突入河北,邺郡的安庆绪尚在负隅顽抗时,他就曾经仔细考虑过此事。功高盖主,无可封赏,这从来都是古今功臣面临的最严酷考验,他已经预备好将来醇酒美姬,不复过问兵事。可杜士仪回归前线,而后又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连战连捷,继而南阳王李係的来临,却带来了那些让人措手不及的变数,他的计划就有些赶不上变化了。
他虽出身于官宦之家,可腾达却是在军中,当然也不甘心放手军权就此养老,可是,难道这样的权柄,他真能握在手中一辈子?照现在的情势看,这已经不只是天子是否能够容许的问题,更关键的是杜士仪到底打算怎么做?
于是,在长久的沉默之后,郭子仪终于艰难地开口问道:“敢问相国,将来打算何去何从?”
“我已经说过,回幽燕。叛乱了结了,但河北道要做的事情还很多,安抚诸郡,清丈田亩,招募流民,补耕备明年,趁着安禄山这场兵灾之后,河北多出了大批无主田亩之际,废租庸调,推行两税。”说到这里,杜士仪便跷足而坐,又加了几句话,“这右相之位,我会让出来。但作为条件,怀恩接我的安北大都护,侯希逸为平卢节度使,都播怀义可汗建东西牙帐城之事,亦是要定下来。如果你和千里仍打算出镇一方,朔方和河东节度则不换人。其余有功将士,则看他们的意愿。”
杜士仪再次确定自己会很快离开长安,可同时重申的条件和当初在军中时一模一样,郭子仪听在耳中,面色虽镇定,心里却再次勾勒起了杜系势力图。
相比留在长安为相国,天子一言便可以罢免,怎么及得上在边镇为节度使的自在?幽燕百姓视杜士仪为救世主;河东百姓因为王忠嗣的遭遇而对杜士仪心存同情,甚至有数郡之地根本就都是杜士仪的死忠拥趸;朔方众将至今还把杜士仪当成主帅,夏州之地的仆固部就更不用说了;安北大都护府是杜士仪经营多年的地方;至于河陇,安思顺能够平安逃脱长安死劫,背后的救星耐人寻味;河西南霁云是杜士仪旧部;北庭杜系云集;西域安西四镇,杜黯之和杜广元叔侄乃是高仙芝的左膀右臂;甚至连剑南节度使鲜于仲通都是杜士仪昔日幕僚,巂州都督崔俭玄是杜士仪的妹婿;平卢节度使侯希逸就不用说了。
除了江南山南以及岭南之地,天下节镇,再找不到什么真空!
“浑释之此次建下累累战功,朔方节度使也该由他兼任了。至于我,夫人嫁我多年,生育六子八女,我却多年在外,如今老来也该多一点时日给她了。”郭子仪最终迸出了这句话,也做出了自己最艰难的选择。
他留在长安,手中没有了兵权,此后拥有的恐怕就只会剩下荣华富贵!可是,他如果留在朝中,无论是异日新君,还是杜士仪本人,全都会心存顾忌,不至于撕破脸!如果那样,他也算是尽到了人臣本分!
“好。”
杜士仪微微点了点头,并没有劝阻或是反对,而是若有所思地说道:“子仪国之重将,军功赫赫,忠义仁爱。我这里,正好有一个故事想讲给你听。”
杜幼麟今日跟着父亲登门,一直听到这里,方才隐隐对父亲的目的有些猜测。对于郭子仪的选择,他能够猜到其中症结所在,因此对父亲要说的故事也有些好奇。然而,当杜士仪娓娓道来之后,他渐渐就愣住了。
天子强夺子媳,册为贵妃,任用奸相,边镇节帅造反,洛阳长安先后丢失,天子避入蜀中,太子灵武登基……他最初只以为父亲是借用如今的时事来编造故事,可那种和此前发生那场兵灾的相似感很快就消失了。故事中远远没有如今这么快的平叛速度,叛军肆虐天下整整八年,在此之中,朝廷也不知道动员了多少兵马,多少员大将,明明在民心和物资上都占据绝对的上风,却因为各种各样的掣肘,而被拖入了战争的泥沼。而在平息叛乱之后,平叛的宿将有的被解兵权,有的被冤杀,还有的则是被逼反,至于中原腹地,则是一个个叛军降将控制的藩镇林立,动不动就叛乱。
郭子仪最初也认为杜士仪不过是借着故事的由头讽喻现如今,可随着故事的进展,他的心里就翻起了惊涛骇浪。有些人他能够分辨出明显的原型,比如仆固怀恩,比如李光弼。至于那些叛将,他反而不那么了然,可听到忠臣良将遭屈,首鼠两端的叛将却反而风生水起割据一方,他的心里自然不好受。而在这样天下不安的情况下,那位灵武登基的太子病故之后,皇后和权阉相争,操纵皇位继承,也叫他出了一身冷汗。但是,最让他心中悸动的,还是那个挂天下兵马副元帅,一而再再而三立下汗马功劳的所谓郭二。杜士仪的故事却偏偏只到郭二封了汾阳王就告终了!
他实在有些忍不住,当即追问道:“那郭二可曾善终?”
“他当然得了善终,他的所有女儿都嫁得很好,每一个儿子也都出仕到高官,其中一个儿子还有幸娶了公主,当了驸马。而公主和驸马的一个女儿,则是嫁入皇家为太子妃。虽说因为出于前头太多后宫祸国的往事,太子登基没有立皇后,只以郭氏为贵妃,但最后,郭贵妃最终还是成了郭太后。”
捏着一把汗的郭子仪终于长长舒了一口气,面上露出了一丝笑容。可接下来杜士仪说出的话,却让他的笑容立刻就没了。
“只不过,郭二的满门荣华富贵,看上去是因为自解兵权得来的,实际上却是因为,天下藩镇林立,皇权不振,所以天子对郭二善始善终,一来是他善于自保,二来也是需要这样一个老将来震慑那些虎视眈眈的藩镇。故而那位曾经对平叛有大功的怀将军被逼反,引北面回纥入寇后,郭二一出面,便引得敌方兵马纷纷倒戈,回纥兵亦是闻风远遁。可他一死,这天下忠义之辈纵使还有,却再也没有他那样能够震慑宵小的大将了。至于朝中,宦官专权,手掌禁军,权势滔天,纵使郭太后出身显贵,可等到她那短命的儿孙一死,宦官操纵废立,她这个太后最终也就是一个幽居深宫的下场。”
说到这里,杜士仪方才站起身道:“子仪,人各有志,你的决定我无权置喙。我只想说,功高盖主者,要不就是飞鸟尽,良弓藏;要不就是韬光养晦,醇酒美姬自污度日;再要不然便是大逆不道。我的故事里,没有一个杜士仪的存在,所以郭二尚可善始善终,与国与朝与天子同生死,共荣辱。但如今情势不同。你觉得,那些为了一个皇位,可以杀弱妇稚童,诽谤兄弟子侄之辈,万一有事时,会对你赋予多少信赖?”